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在文化视阈下呈现女性悲剧,林语堂在自然视阈下呈现女性喜剧,其女性叙事大相径庭,为现代女性文学研究提供了不同的话语版本。然而,鲁迅和林语堂以关怀女性为核心的意义生成方式和话语言说方式,往往因为"二元对立"法则变异为某种文化权利符号的政治解读功能。其实,"文化形成"和"自然造物"是中国现代女性乃至当代女性必须面对的文化叩问。应改变论高下比优劣的批评模式,以"文化"观照"自然",跨越"文化"与"自然"二元对立的话语围栏,从不同话语表述入手,探寻鲁迅和林语堂"二元"走向的思想意脉,在女性研究的框架内解构女性思想启蒙和身体解放不期而遇的文学意向,探寻"二元"和解的文学图景。  相似文献   

2.
李菲 《科技信息》2010,(26):165-165
本文将从生态女性批评角度分析佐拉·尼尔·赫斯顿的代表作《他们眼望上苍》。在西方父权制的社会中,女性和自然都是男性压迫的对象。本文通过女主公珍妮的三次婚姻解读女性与自然的关系及珍妮通过婚姻追求自我解放,亲近自然。  相似文献   

3.
生态女性主义起源于1960s,1970s,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发展于1990s。它第一次从女性与自然的双重视角出发进行文学批评。在这一批评视阈中,被“边缘化”与“他者化”的女性与自然从“缺席”走入“在场”。这较于激进的女性主义批评与单纯的生态批评有着重大突破与进步。最近数年里,国内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在单篇论著、硕博论文、人文项目等方面都有所体现,其研究成就不容忽视,但却也存在诸多不足与问题,需要在几个方面进行改进与着重发展。  相似文献   

4.
自然象喻批评作为象喻批评的种类之一,是将山川、河流、天地、虫鱼、鸟兽、草木等自然之物与文学的本质、特征、创作、鉴赏类比,运用自然物象来进行文学批评。在《文心雕龙》中刘勰较为系统地运用自然象喻批评方法对文学作品本身、作家文学鉴赏创作、文学与世界关系等问题进行说明研究,探讨其象喻批评方法的运用规律,发现其多用草木、天地、气候、四时之喻,进而构建了一系列诸如"根"、"气"、"风"等文论术语,形成了一套以自然象喻批评为基础的文论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5.
生态女性主义研究和探讨自然与女性,解构人类中心主义的二元对立观念。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分析和重审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和自然的边缘地位,从环境和性别的双重视角进行文学批评。运用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研究和探讨美国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自然诗中的生态女性视角,发掘诗人的生态女性意识,探究诗歌中反映的人与自然和女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潍坊学院学报》2014,(5):24-26
生态女性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女性主义批评和生态批评相结合产生的。在生态女权主义者看来,自然和女性之间天然存在着某种密切相关的联系。加拿大文学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1982年发表的小说《使女的故事》不仅体现了作者的女性主义意识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而且对人和自然、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彰显了生态女性主义思想。本文试图从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解读作品中所蕴含的生态女性主义主题。  相似文献   

7.
“五四”到30年代是我国女性主义批评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这期间女性主义批评逐步从社会政治意识中分离出来,由混沌走向明晰,形成了中国女性主义批评的基本框架。其中周作人把女性意识与文学结合起来,徐志摩发掘了女性独特的女性气质,茅盾对女作家和她们的作品进行了集中批评,他们为这个基本框架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沈从文在都市小说中重点探索了都市人的存在问题,彰显的是"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作为自然界一部分的人类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自身出现的问题,人的"内在自然"的生命力正在衰退,同时,人类作为高级生命体存在标志的精神生命也在走向荒芜。沈从文预言一样暗合了今天方兴未艾的人文生态批评理论,无论是人还是都市,都必然成为人文生态批评的重要对象。都市是用"现代文明"过滤后的"自然"符号,文明与自然之间不存在固有的"二律背反",但文明的脚步常常是沉重的,所以作家对都市中不合理现象的揭露与批评仍是意在建构。  相似文献   

9.
生态批评视域中“自然”的涵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生态批评的视野,运用中西比较的方法,在历史演进、时代变迁的过程中阐释了"自然"的涵义,从而展示了"自然"这一常用词蕴含的异常丰富的内蕴,并希望藉此为生态批评理论建设提供一些必要的参照。  相似文献   

10.
女性主义批评是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模式,也是性别批评中的一个分支。它影响了时代的女性,给女性运动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保证。因此它的发展进程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文将结合女权运动来剖析女性主义批评的发展,以及在各个阶段它的代表人物和重要著作。女性主义批评自从它诞生起就从未消泯过,在现代它仍然引领着女性进步和发展。女性主义批评穿着各式各样的外衣在世界各处漂泊,撒播着它的种子。本文将从崭新的视角来审视女性主义批评,把它的外衣层层脱去。  相似文献   

11.
以女性批评理论家们建构的理想的"女性社会"为理论框架评析托尼·莫瑞森的《秀拉》所描述的"女性社会"蕴含的警示与希望。在男性缺席的情况下,以夏娃和海伦娜为代表的女性建立的"女性社会"是传统男权社会的复制,存在种种弊端。通过非同寻常的友谊,秀拉与奈尔共同建立了差异性认同关系,这种关系超越了生理学意义上的"女性社会",展示了建立新型"女质社会"的可能与希望。  相似文献   

12.
废名在他的田园小说中,自觉地表现出对自然和女性的深切关怀。作品中,凸显了女性与自然的同一性,批判了女性"他者化"的现象,表现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展示出一种人与自然、女性与男性的新型和谐关系,呈现出作家超前的生态女性主义哲思。  相似文献   

13.
艾丽丝·门罗的作品中洋溢着浓厚的生态关怀和积极的生态思想,这也是加拿大文学很重要的传统。在短篇小说《逃离》中,门罗从女性的视角出发,对人类中心主义背景下传统的生态伦理进行了批评,表达出作者敬畏生命的生态伦理思想。同时门罗描写了男权社会下男性与女性和自然的二元对立以及男性对自然和女性的压迫,使具有天然联系的女性和自然在精神上更加统一。另外,通过卡拉的逃离,门罗诉说着现代人内心迷失而无助的苦楚,表达了人类对美好家园的追寻和向往。  相似文献   

14.
王洋 《科技信息》2011,(25):I0146-I0146,I0161
萨拉.奥恩.朱厄特是19世纪下半页美国著名的女作家,《一只白苍鹭》是她的著名短篇小说,主要讲述了女主人公西尔维亚保护稀有动物白苍鹭的故事。本文从生态女性批评视角解读这部作品中女性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女性意识在父权制社会的桎梏中觉醒,成为了大自然的保护者,唤起人们对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关于女性批评的批评楼益龄当人类不再回眸伊甸园的蛮荒时,男性和女性就携手创造了人类的历史,面对自身,人类从不否认性别是繁衍生命的两种符号;可面对社会,在某些时候,某种情形下,人类却自作樊笼式地下了太多的非自然属性的定义,性别角色的变异在社会特权的赋予和...  相似文献   

16.
《看虹录》诞生以来毁誉沉浮。其实众多批评家的批评并不是空穴来风。作品书写的是男性的性幻想,同时又对女性的生殖部位反复歌咏,招致非议不可避免。"虹"意象所象征的不仅仅是女性、女神,更是湘西原著文明的象征。青凤作为湘西文化的象征,狐狸精的艺术形象所沉淀下来的文化内涵转移到湘西母体文化的象征中。它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性禁忌的反动,同时也是对自然的崇尚。  相似文献   

17.
启蒙时代的思想家们往往把一切都放在理性的审判席上来加以评判,对"自然"概念的认识亦是如此,他们大多把"自然"与"蒙昧"、"动物本能"联系到一起.然而,卢梭作为启蒙运动思想界的一只奇葩,却从人性完满的角度对此进行了精心的预设,他把"自然状态"视为批判现代社会腐朽与堕落的参考系,把"自然"视为人性完满与和谐的终极依据.卢梭在"自然"概念中添加了"自由意志"与"可完善性"的特质,并且更多地把"自然"与"自由意志"的概念联系起来,但是,在人的"自然本性"与"自由意志"之间他并没有偏向任何一方,而是使双方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  相似文献   

18.
《又来了·爱情》是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丽丝.莱辛晚年时的力作。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分析作品中女性与自然复杂而紧密的联系,揭示"男性中心主义"占主导意识形态的社会中女性和自然遭受男权摧残和压迫的事实。解读作者推翻父权制世界观,解放女性和自然,建立一个男性、女性及自然和谐统一的人类美好家园的愿望。莱辛在作品中所表达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生态伦理启迪。  相似文献   

19.
网络综艺节目作为当代大众文化重要的传播媒介,是文化批评中值得研究的新领域。近年来,聚焦女性话题,反映女性生活、工作、情感等内容的"女性向"综艺节目开始涌入大众视野。"女性向"综艺节目对女性主体话语表达、女性身份形象塑造、社会性别建构等话题的讨论具有进步意义,是当代女性真实生活状况的一个镜面折射。文章试以"真人秀"综艺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为例,通过分析"女性向"综艺节目中女性形象的生成逻辑、价值追求以及女性意识等,来探究女性主义在时下大众媒介中的话语建构与表征方式,反思以网络综艺节目为代表的大众媒介对女性形象的刻板化认知。  相似文献   

20.
海洋动物兵     
马义 《小学科技》2010,(9):34-36
<正>海洋中的动物千奇百怪,特异功能五花八门,它们一旦代替人去执行作战任务,将使对手防不胜防。据透露,西方发达国家都把对"海洋动物兵"的研究开发列为与高科技武器研制具有同等意义的重要军事科研项目。由于海洋动物在现代战场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