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蓥 《科技咨询导报》2007,(10):155-155
在内地新闻界,日益明显的新闻娱乐化趋向已形成一种潮流。有人认为新闻的娱乐化必将导致媒介的庸俗化,也有人将新闻娱乐化看作争取受众和市场的法宝。事实上,新闻娱乐化对当代中国大众媒介起到的积极作用十分明显,但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
将“硬新闻娱乐化”现象从“新闻娱乐化”现象中抽离出来,指出硬新闻娱乐化更容易带来社会问题;概括了硬新闻娱乐化现象的四种失误类型;指出硬新闻娱乐化现象带来社会问题的原因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3.
顿作普 《科技信息》2009,(26):259-259
当前,全球新闻的娱乐化现象越演越烈。 在西方已出现了用一个全新的概念——infortajment来表述。该词由information(信息)和entertaiment(娱乐)构成,充分说明了娱乐和新闻之间的融合现象。1998年底,美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对美国16家主流媒体20年来的新闻报道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在1977年,传统的硬新闻与娱乐新闻比例为32%比15%,而1997年这个比例为25%比40%。如今,新闻娱乐化现象不仅在都市报中盛行,在严肃类报纸、电视、网络媒体的报道中也同样时有所见。在一些电视读报节目中也出现了娱乐化的读报现象。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一体化趋势下,我国传媒行业受西方新闻娱乐化大潮的冲击纷纷随波逐流,且娱乐化趋势愈演愈烈。新闻娱乐化表现在报道的内容上突出趣味性,甚至刺激性;在报道的形式上五花八门、丰富多彩。这些虽然在短期内争取到了众多的注意力,满足了受众从新闻中获得娱乐享受的情感期待。但从长远来看,过度的新闻娱乐化对新闻传媒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首先对于受众来说过度的新闻娱乐化诱使大众对世界的理解单一、肤浅,降低了受众的文化品位,制约了受众的知情权;同时对于新闻媒介自身来说过度的新闻娱乐化导致了新闻的“媚俗”倾向,违背了新闻的专业主义精神,损害了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闻媒介商业化运作的力度加大,新闻娱乐化趋势日益突显。新闻娱乐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必然产生的现象,但不可能成为媒介主流,硬性决策参考信息仍将是社会信息需求的绝对主体。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既不可能取消大众化通俗媒体,也不可能一味走娱乐化之路,而应施行主流媒体和通俗媒体分流、分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沈玲 《攀枝花学院学报》2005,22(6):65-67,70
新闻娱乐化成为当今大众传播活动中的普遍现象。新闻的娱乐化是指新闻在内容上偏重于软新闻,减少严肃新闻的比例,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值。在表现形式上,强调故事性、情节性,适度加入人情味因素,强化事件的戏剧悬念或煽情、刺激的方面,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道路。新闻的娱乐化是当今中国的新闻传播业界的宠儿,它所涉及的社会各方面以及成因都有其独特之处。要认真看待新闻娱乐化,遵循新闻规律,确保新闻娱乐化的正确走向。  相似文献   

7.
从杨丽娟事件报道看新闻的娱乐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桂兰 《韶关学院学报》2007,28(10):159-161
当今中国新闻媒介传播活动中,新闻娱乐化已经成为普遍的现象。新闻娱乐化主要体现为硬新闻被边缘化、严肃新闻软性化、报道方式故事化三个方面。新闻娱乐化是对新闻基本功能的异化,这种异化会给公共利益和媒介本身利益带来损害。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新闻娱乐化现象产生的原因,解释了精神生态的概念,论证了新闻对受众精神生态的直接性影响及新闻的娱乐化对精神生态的负面影响,使人异化成马尔库塞所说的"单向度的人"。提出应规范新闻娱乐化,培养受众媒介素养,从而规避对精神生态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技术垄断让一切量化成为可能。人们对市场利益的过度追逐,导致新闻功能的错位,形成了新闻的娱乐化倾向。一方面,从文字信息向图像信息的转变,使受众的思维受到局限;另一方面,在新闻错位的功能下,受众本能的娱乐需求逐渐向新闻媒体靠拢,而敏感文化符号的滥用,致使符号的意义削减和权威下降,进一步加剧了新闻娱乐化倾向。此外,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或将新闻娱乐化推向巅峰。  相似文献   

10.
司法在国家法治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新媒体的背景下,司法新闻呈现出娱乐化的困境。司法新闻被娱乐化是司法的畸形发展,严重制约了司法公信力的提高,制约着法治中国的建设成效。化解司法娱乐化困境需要整体社会的共同努力,包括提高新闻媒体的法治思维,构建司法信息公开程序机制,提高法官慎言意识,司法新闻报告与评论的实名化,新闻媒体协会与法律职业共同体的良性交流等。  相似文献   

11.
网络神曲作为一种新的音乐类别受到大众追棒,其核心在于网络神曲与当下文化传播娱乐化的内在一致。网络神曲的文化传播娱乐化特质体现在其传播者的娱乐化操作,受众的娱乐化心态,传播内容的娱乐化包装及传播媒介的娱乐化迎合。网络神曲对音乐文化既有积极影响,也带来一些消极因素。网络神曲传播者要掌握市场更要了解文化,受众要追求娱乐更要追求品质,传播内容要体现娱乐更要引领创新,传播媒介要迎合受众更要主导潮流。  相似文献   

12.
大众传媒对文学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它使文学的审美趣味发生了转向。并且,在传媒背景下,文学呈现出了市场化、信息化与新闻化、娱乐化、作家明星化等倾向。文学的分化与消解在所难免,但传媒也为文学重返中心带来了希望。  相似文献   

13.
体育新闻娱乐化现象的出现有其历史必然性,简要综述体育新闻娱乐化的表现形式,力求从后现代主义思潮、新的新闻生态环境和新的体育价值观念等方面分析并阐述它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4.
新闻娱乐化和新闻低俗化的根本区别在于主观价值理念上的不同,由此导致观察事件的角度和新闻呈现出来的内容的差别。  相似文献   

15.
顾芳 《科技资讯》2014,(9):242-243
近年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高速发展,科学技术手段取得重大成就,使得我国的综合水平不断提成。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互联网行业的高速发展使得我国的信息化产业迅速的膨胀,例如我国的电视和新闻等媒体。但是由于过快的发展使得我国当前的电视新闻媒体越发的出现娱乐化趋势,即使经过一定的手段进行整顿也未能够彻底的解决,甚至有些新闻节目也采取娱乐手段进行包装。综合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当今的电视和新闻媒体出现这样的情况是由于全民的娱乐趋势使得严肃正统的电视新闻播报方式已经不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本文中笔者就电视和新闻媒体娱乐化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且对于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希望能够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并且能够深入的了解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6.
蒋良 《科技咨询导报》2012,(30):240-240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电视媒体也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与此同时,各种电视节目中的娱乐化倾向也越来越明显,这既是内部因素决定的,也有外部原因的影响;这既会对大众生活产生积极影响,也会造成不良后果。针对这一现象和趋势,需要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并做出合理的结论和引导措施,才能促使其向着正确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马福奎  赵新民 《科技信息》2009,(33):I0161-I0161
随着体育新闻事业与传媒事业的飞速发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体育新闻充斥了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类各体,已引起了越来越多社会公众的关注,日趋发展、成熟。同时,随着全球媒介表现出娱乐性越来越强的发展趋势,体育新闻也开始走向娱乐化道路。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对体育新闻报道中的娱乐化现象进行了冷思考,结合实际案例进一步解读了体育新闻娱乐化倾向的现状以及其真实效用,提出了如何将体育新闻健康娱乐化的报道。  相似文献   

18.
体育新闻报道模式的转变以及网络自身的特点使得网络体育新闻从一开始就呈现娱乐化的特质.本文以搜狐体育一则新闻为研究个案,通过分析其语言和内容,认为无论网络体育新闻在娱乐化的道路上走多远,真实性都应是其遵守的道德底线.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娱乐化大前提下,电视媒介也开始娱乐化,引导社会娱乐,从而双向影响。这种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使得"娱乐化"渗透到电视媒介的某些频道和栏目。将以《走近科学》为例阐述科教类严肃节目在"娱乐化"过程中怎样平衡教育的使命感与娱乐化大众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美国批评家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曾这样惊呼。虽然波兹曼的话不免有些夸张,但事实上,"泛娱乐化"的确正以一种铺天盖地的姿态,"占领"了各种形式的媒体,尤其以网媒为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