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过对1994-2000年手术治疗的14例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表现、诊断依据和治疗特点,提高对嗜铬细胞瘤的诊治水平。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其中良性12例(85.7%),恶性2例(14.3%);术后血压恢复正常11例(78.6%)。总结出术前明确诊断和充分的准备至关重要,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对18例酷似嗜铬细胞瘤的围绝经期高血压病案进行临床分析。显示女性45~55岁或手术绝经者出现的发作性血压升高及其伴随的头痛、出汗、心悸等症状与嗜铬细胞瘤的阵发性高血压极其相似。临床上应在排除嗜铬细胞瘤等继发性高血压后,考虑围绝经期高血压的可能性。结合性激素、促性腺激素的测定,给予尼尔雌醇和中西药结合疗法,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围术期患者提供舒适护理,预防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以保证治疗效果,提高治愈率.方法:本组采用经鼻内镜治疗鼻息肉、鼻窦炎220例,在围术期运用舒适护理理论,在护理过程更加注重病人的舒适感受和满意度,满足病人心理、生理、社会的多方面需求.结果:所有患者都康复出院,在随访期内未见并发症.结论:经鼻内镜手术治疗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对围术期病人进行舒适性的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术后康复,减少甚至杜绝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隐匿性嗜铬细胞瘤是指无症状的嗜铬细胞瘤。其特点是平时处于功能静止状态,当肿瘤受到刺激或挤压时,突发高血压,临床极少见。常以腹部肿块及其对周围器官的压迫而就诊。术前未经特殊准备,给手术、麻醉及术中护理带来困难。1994年2月5日,我院收治首例隐匿性嗜铬细胞病患者,经手术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切开内固定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通过对53例多根多处肋骨骨折病人切开内固定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结合文献对切开内固定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经验总结.结果:53例行肋骨内固定手术治疗病人,均治愈出院,效果满意.结论:行肋骨内固定手术治疗病人,经过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恢复顺利,促进了病人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5例二尖瓣置换术的手术治疗,对其围术期处理,手术方法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2008年4月至2009年4月,5例经临床、心脏超声及术后病理确诊为风湿性二尖瓣病变的病人行二尖瓣置换术.结果 术后病人心功能均提高至Ⅰ级,无围术期死亡及严重并发症.结论 二尖瓣置换术是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病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探讨煤矿地区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干预方法,缓解患者的各种心理问题,提高患者的手术成功率。研究术前心理干预对围手术期病人的重要性,特别关注煤矿地区井下意外事故造成肢体残缺或截瘫患者的心理干预。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9月―2018年10月外科围手术期病人18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90例住院的手术患者实施术前心理干预,术后跟踪观察,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对90例住院患者只做普通的术前护理,对两组病人进行比较、总结、进行统计学处理得出结论。围手术期对各类手术病人(包括截肢、截瘫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简单易行,有效的减少了治疗成本,降低了患者的家庭经济负担,增强了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更好的防止老年围手术期全髋关节置换病人发生DVT.方法:针对性的进行健康宣教,做到积极预防密切观察DVT的临床表现,早期的主动、被动功能锻炼.结果:通过对63例老年围手术期病人的预防观察及护理有2例发生轻微的DVT,经积极有效的治疗康复出院.结论: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能降低THR术后发生DVT.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合并脑梗死的左心房黏液瘤的诊治经验.方法:3例合并脑梗死的左心房黏液瘤患者,给予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急诊手术1例,限期手术2例.术后予以康复治疗.结果:3例病人均存活,临床疗效满意.结论:合并脑梗死的左心房黏液瘤应尽早诊断及治疗;手术治疗最为关键,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早手术;合理的围手术期处理和术后康复治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围手术期护理对心外科病人恢复的重要性.方法:总结了74例施行心脏手术的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结果:心脏手术后71例痊愈,3例死亡.结论:心外科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对患者的预后及疗效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并2型糖尿病手术治疗风险、手术方式的选择和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成功完成胆囊结石并2型糖尿病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72例(合并症28例)围手术期治疗。结果择期LC术65例,急诊LC术7例,全部病例治愈,术后并发症13例。结论胆囊结石并2型糖尿病由于其特殊及风险,术前应全面评估脏器功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其创伤小、恢复快、腹腔干扰小等特点为首选术式,围手术期处理除需控制好血糖,改善代谢紊乱,还应积极治疗合并症,提高手术耐受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并2型糖尿病手术治疗风险、手术方式的选择和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成功完成胆囊结石并2型糖尿病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72例(合并症28例)围手术期治疗。结果择期LC术65例,急诊LC术7例,全部病例治愈,术后并发症13例。结论胆囊结石并2型糖尿病由于其特殊及风险,术前应全面评估脏器功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其创伤小、恢复快、腹腔干扰小等特点为首选术式,围手术期处理除需控制好血糖,改善代谢紊乱,还应积极治疗合并症,提高手术耐受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讨论老年病人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护理及康复指导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05~2010-05住院48例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人作为观察组,病人自住院开始,术前护理、术后护理、术前术后的康复训练指导、出院指导.结果:观察组通过围手术期的护理及康复指导训练,未出现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克服了康复训练意识淡漠,依赖性强、主动性差的缺欠,通过帮助观察组病人及家属建立正确的康复训练意识,并采取正确康复指导方法,使病人积极的按计划进行了康复锻炼.结论:对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围手术期护理及康复训练指导有利于髋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龄食管、贲门癌病人围手术期处理,提高老年患者手术成功率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12例高龄食管、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12例患者,探查无法切除8例,治愈出院196例,术后死亡6例,2例术后死于心脏骤停,4例死于呼吸衰竭,近期吻合口瘘8例,胸腔积液6例,肺不张8例。结论高龄食管、贲门癌患者如围手术期给予很好、恰当的处理,大部分病人可恢复如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胆管炎(ACST)病人的手术时机,抗生素治疗和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重要性.方法回顾分析1993年5月至2008年7月二院收治的142例ACST患者的手术,经十二指肠鼻胆管引流术(ENBD),抗生素治疗和术中胆汁细菌学培养术治疗等情况.结果死亡4例,其中手术治疗死亡1例.手术治疗137例,术后胆道残余结石10例,术后40例次出现并发症.ENBD治疗18例均治愈.术中胆汁细菌学培养123例,108例培养阳性,培养出细菌98株.结论ACST病人诊断一旦明确,应尽早手术.ENBD创伤小,胆道减压效果确实,亦为择期手术创造了条件,术中胆道镜对减少胆管残余结石十分重要,而细菌学培养对指导抗菌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5例二尖瓣置换术的手术治疗,对其围术期处理,手术方法进行初步探讨。方法2008年4月至2009年4月,5例经临床、心脏超声及术后病理确诊为风湿性二尖瓣病变的病人行二尖瓣置换术。结果术后病人心功能均提高至Ⅰ级,无围术期死亡及严重并发症。结论二尖瓣置换术是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病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5例二尖瓣置换术的手术治疗,对其围术期处理,手术方法进行初步探讨。方法2008年4月至2009年4月,5例经临床、心脏超声及术后病理确诊为风湿性二尖瓣病变的病人行二尖瓣置换术。结果术后病人心功能均提高至Ⅰ级,无围术期死亡及严重并发症。结论二尖瓣置换术是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病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乳腺癌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早期干预乳腺癌围手术期护理对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疗效.方法:选择79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自入院开始即行早期护理干预结合术后护理措施,对照组只采用术后护理.结果:实验组通过早期干预围手术期护理,心理障碍、患肢水肿及功能障碍、伤口感染液化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乳腺癌患者早期干预围手术期护理有效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龄食管、贲门癌病人围手术期处理,提高老年患者手术成功率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12例高龄食管、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12例患者,探查无法切除8例,治愈出院196例,术后死亡6例,2例术后死于心脏骤停,4例死于呼吸衰竭,近期吻合口瘘8例,胸腔积液6例,肺不张8例。结论高龄食管、贲门癌患者如围手术期给予很好、恰当的处理,大部分病人可恢复如愿。  相似文献   

20.
观察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围手术期非心脏手术病人心肌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围手术期心肌缺血患者,术前2天停用其它药物,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20mg,口服,1/日;术后20mg,静滴,1/日。对比术前术后心电图、检测术前及术后6h、1d、2d、3d患者的CK-MB、c Tn的浓度,评估患者心肌缺血的程度,必要时行Holter及(或)心脏彩超,评估是否需要其它药物协同治疗,并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单硝酸异山梨酯组比安慰剂组患者ECG的ST段改变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术后CK-MB、c Tn均有显著降低。单硝酸异山梨酯具有降低围手术期心肌缺血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