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用双乙醛草酰二腙分光光度法测定人发中的微量铜,利用铜与双环己酮草酰二腙(BCO)和双乙醛草酰二腙在PH810条件下形成1:2有色络合物[1]的原理而制定的分光光度分析法,其方法简便,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2.
人发中微量铜的测定--双乙醛草酰二腙分光光度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双乙醛草酰二腙分光光度法测定人发中的微量铜,利用铜与双环己酮革酰二腙(BCO)和双乙醛革酰二腙在PH8-l0条件下形成1:2有色络合物^[1]的原理而制定的分光光度分析法,其方法简便,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3.
铜是肌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分析食物中的铜,可以了解铜的来源;分析生物材料中的铜,可以为职业中毒临床和毒理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分析车间空气粉尘,可以弄清环境污染和影响健康的原因.本工作在测定人发的基础上,将双乙醛草酰二腙分光光度法推广应用于测定尿、奶粉、粮食和车间空气粉尘中的铜,试图代替现行分析方法,为研究微量元素与健康提供通用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用显色双环己酮草酰二腙分光光度法耒中痕量铜,在pH值9.0时,铜与环己酮草酰二腙生成双乙醛草酰二腙的紫色络合物,其λmax在540nm,Emax为2.3×10^4L.mol^01.cm^-1时,具有显色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共存离子干扰少的特点,加标回收率在90%-105%。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Jacobsen等研究了双环巳酮草酰二腙(简称BCO)和双乙醛草酰二腙在铜分析中的应用。在Cu~( 2)离子与BCO试剂形成蓝色络合物后,加入过量乙醛,则双环巳酮草酰二腙的环巳酮被乙醛代换而成双乙醛草酰二腙,溶液的蓝色立即变为紫红色.此络合物的络合比为1:2,较Cu~(2 )—BCO络合物显色快、且稳定,克分子吸光系数最大(ε=2.3×10~4);灵敏度超过新亚铜灵、DDTC、BCO法;并且此络合物又容易制得.虽然这一反应早被介绍,但未见推广.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二种含二环己酮草酰二腙桥的新型双核镍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IR,UV-Vis光谱和摩尔电导方法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并推断了Ni(Ⅱ)离子的配位环境。初步进行的生物活性实验测定表明,桥联配体BCO具有一定的杀菌活性,且形成双核配合物后杀菌活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两种含二环己酮草酰二腙桥的新型的新型双核钴配合物「Co2(BCO)(phen)4」(ClO4)4和「Co2(BCO)(NO2-phen)4」(ClO4)4,BCO=二环己酮草酰二逐,phen=1,10-邻菲咯啉,NO2-phen=5-硝基-1,10-邻菲咯啉。使用元素分析、IR、UV-Vis光谱和摩尔电导测定方法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并推断了Co(Ⅱ)离子的配位环境,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用双乙醛草酰二腙分光光度法测定猪肝中的铜,进行了条件和方法的对比试验,测定结果经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相比较有较好的一致性,该法的准确度与精密度较高。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了一个以双环已酮草酰二腙为试剂测定铜的新的极谱法。该法基于在pH8,8的柠檬酸胺一一氨水等碱性介质中,铜与双环已酮草酰二腙形成的配合物于-0.43V(vs·SCE)产生一灵敏的极谱波,铜浓度在0.008-0.32μg/ml 范围内与二次导数波高成直线关系,应用于水样和人发样中铜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采用溶液合成法合成了2个酰腙Schiff碱的镍(Ⅱ)配合物[Ni(HOpbh)2].2H2O(1)(H2Opbh=2-羰基丙酸苯甲酰腙)和[Ni(HOpsh)(py)3].CH2Cl2(2)(H3Opsh=2-羰基丙酸水扬酰腙,py=吡啶).单晶X-射线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晶体属四方晶系,I4122空间群,晶胞参数a=b=1.468 6(2)nm,,c=2.108 8(6)nm,V=4.548 1(16)nm3,Z=8,Dc=1.475 mg/m3,最终可靠因子R1=0.054 8,wR2=0.151 2.配合物2:晶体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1.527 4(5)nm,b=1.170 5(4)nm,c=1.694 6(5)nm,β=113.364(6)°,V=2.781 2(15)nm3,Z=4,Dc=1.436 mg/m3,最终可靠因子R1=0.034 0,wR2=0.085 5.在配合物1中,每个镍(Ⅱ)离子由2个2-羰基丙酸苯甲酰腙负一价离子HOpbh-的4个氧原子和2个氮原子配位,形成畸变的八面体配位构型.配合物1分子间通过氢键的相互作用而形成1维链状结构.在配合物2中,每个镍(Ⅱ)离子由1个2-羰基丙酸水扬酰腙负二价离子HOpsh2-的2个氧原子和1个氮原子、3个吡啶分子中的氮原子配位,形成畸变的八面体配位构型.  相似文献   

11.
海南岛及其毗邻海区的空气微生物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平皿沉降法测定了环海南岛和粤西两海区及海南岛两城市的空气微生物浓度,比较了测区空气中海洋和陆源性微生物的浓度变化,分析了空气微生物浓度的时空分布和变化势态,反映了海洋与陆地、室内与室外空气微生物的状态以及人类活动对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根据 矿井主要 生产性尘 源的分 布及发尘 特征,构 建了3 种实 验模 型进 行粉 尘运 移和 浓度分布实 验结果 表明,风 速和尘源 是决定 尘源附近 区域粉 尘分布的 关键因素 图8 ,表2 ,参3  相似文献   

13.
北海市空气微生物含量时空分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皓文 《广西科学》1998,5(2):83-86
于1996/1997年之交研究了广西北海市空气微生物含量及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北海市室外空气细菌、真菌及总微生物含量分别为5709.7CFU/m3、1847.1CFU/m3和7556.8CFU/m3。已超过了相关规定的轻度空气污染程度。客房空气质量较好。空气微生物含量显出的测点差意味着北海市闹市区空气质量一般差于非闹市区,随离陆地采样高度的抬升,空气微生物呈减少之势,其昼夜变化特征表现出空气细菌及总量在下午达峰值,上午次之,晨间为谷,而空气真菌在中午峰值之前出现低谷。空气细菌、空气真菌和空气微生物总量与气温间分别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北海市空气微生物含量变化显出不全同于我国一些亚热带或内陆城市的势态。  相似文献   

14.
沙尘天气过境前后北京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的变化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影响北京的沙尘天气可分为沙尘暴、浮尘和扬沙3种类型。沙尘暴和浮尘天气发生前后的污染物类型和质量浓度ρ有明显的差异,属2类不同性质的污染。在沙尘天气发生之前,大气中SO2,NO2等气态污染物的ρ往往较高,在大气逆温的情况下污染尤其严重,并且与颗粒物的ρ相关性较好;随着沙尘天气的爆发,颗粒物的ρ骤然增加,但伴随沙尘天气出现的大风使SO2,NO2等污染物的ρ显著下降,大气污染转变为由降尘过程造成的相对单一的颗粒物污染,属典型的沙尘污染。  相似文献   

15.
大气中生物粒子等效率直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大气中菌尘的相关关系,分析了纤维型滤料的菌尘效率曲线,提出了生物粒子“等效率直径”的概念。本文还依据空气过滤理论,进行了大量的理论计算,绘制了关于纤维型滤料的效率、阻力和各有关因素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在此基础上,就如何选择专门用于滤除空气中生物粒子的滤材进行了定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西安市降尘的成分和元素含量的分析,并与本区沉积于1.8万a前(那时还没有现代化工业)的晚更新马兰黄土的元素含量相比较,对西安市降尘的元素特征和变化进行了研究,同时也探讨了降尘的来源以及空气的污染程度和污染源。  相似文献   

17.
对目前广泛采用的炼钢厂一次烟气引风机叶轮冲水清灰效果不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采用压缩气体清灰的思路,并计算了供气压力。现场实际运行效果表明,风机运行周期超过1个月。  相似文献   

18.
利用相似模拟实验方法 ,对综采工作面采煤机工作时粉尘在工作面中的扩散规律进行了考察 ;发现粉尘向工作面下风侧扩散时 ,其扩散角受工作面的风速影响很大 ,工作面风速越小 ,粉尘的扩散角越大 ;同时 ,在实验室制作了 4种喷口宽度不同的实验空气幕 ,利用这些空气幕 ,在给定不同的喷口风速条件下 ,对采煤机上隔尘空气幕的隔尘效率与空气幕的设计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得出了空气幕的最佳喷口风速、喷口宽度 其结论对现场试验用空气幕的设计、制作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图 4,表 1 ,参 5  相似文献   

19.
塔里木盆地沙尘天气的气候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塔里木盆地周边28个气象站1961—2003年逐日地面观测资料,分析了沙尘天气 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演变规律,在构建多元线性回归影响因子模型的基础上,探讨了气温 、地温日较差、气压、平均风速、降水量5个气候因子对沙尘天气的影响程度,建立了沙尘 指数。塔里木盆地沙尘天气有着明显的地域分布特征和季节变化,春季是高发期,沙尘日数 与气候因子季节变化的关系非常密切。沙尘日数年际变化呈明显的减少趋势,具有6~9 a的 振荡周期。3—9月盆地沙尘天气的主要影响因子依次是平均风速、降水量和地温日较差。春 季降水量占主导地位,6—9月平均风速占主导地位。选取各月对沙尘天气影响有意义的气候 因子建立了沙尘指数,它在时间序列上对沙尘天气有很好的反映,可用来做沙尘天气出现日 数的气候预测。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医用空气过滤装置对粉尘螨杀灭效果及降低空气中尘螨过敏原含量的影响,挑取粉尘螨成虫放置在空气过滤装置中,按不同时间段(0,12,24,48,72,96 h)分组,每组200只粉尘螨,处理后采取样本进行杀螨率检测及扫描电镜观察; 采用抗原雾化法检测,收集空气过滤装置处理的1 h样品,并通过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样品中抗原含量.结果表明:空气净化装置处理后尘螨死亡率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在72 h和96 h,尘螨死亡率分别达到60.5%和92.5%; 处理后的死螨严重脱水,虫体形态高度皱缩.医用空气过滤装置对空气中粉尘螨主要抗原Der f 1和Der f 2具有显著降低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