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多体位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采用多体位推拿手法治疗,与针刺治疗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3个疗程治疗,多体位推拿手法治疗组有效率为94.55%,针刺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00%,治疗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多体位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手法简洁、体位灵活,是对中医传统疗法的传承,疗效显著,而且无副作用、安全舒适,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楚洪波  徐明 《长春大学学报》2013,(12):1599-1601,1609
将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纳入推拿治疗组和针刺治疗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以点按肩井为主的推拿手法进行和采用针刺电针进行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后,推拿手法治疗组治愈率为32.5%,有效率为95%;针刺治疗组治愈率为11%,总有效率为81%。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使用“点按肩井穴为主的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且无药物治疗的毒副作用、安全舒适,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3.
介绍特殊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和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操作方法,探讨治疗机理,明确该手法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和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运用推拿按摩基本手法与特殊手法相结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和椎动脉型颈椎病95例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痊愈51例(53.7%),好转39例(41.1%),未愈5例(5.3%),总有效率94.7%。特殊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和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加牵引疗法(对照组)与针刺加牵引配合蒙医放血拔罐疗法(治疗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对比.方法:调查5年内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和85%(P<0.01),表明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牵引配合蒙医放血拔罐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疗程短、疗效快、不易复发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针刀结合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针刀治疗和手法治疗的方法 ,详细分析了针刀和手法治疗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 ,认为小针刀加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见效快 ,治疗时间短 ,不易复发 ,又实惠经济  相似文献   

6.
介绍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针刀治疗和手法治疗的方法,详细分析了针刀和手法治疗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认为小针刀加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见效快,治疗时间短,不易复发,又实惠经济。  相似文献   

7.
刘启雄  万子超  王学军 《科技信息》2010,(33):393-393,419
目的:探讨运用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129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1例,用颈椎牵引、推拿治疗;治疗组68例,在颈椎牵引、推拿的基础上结合关节松动、日常生活(ADL)指导等综合康复治疗。3个疗程后,采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症状与功能评定量表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优良率94.1%,对照组优良率65.6%,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治疗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有较高的康复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推拿手法结合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南阳理工学院附属医院中医骨伤科收治的5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患者运用针刺疗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针刺治疗基础上加用推拿手法,比较两组疗效及各项指标的评分,探讨中医针刺联合手法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均得到改善,但治疗组的各项症状(眩晕、头痛、颈肩痛、旋颈试验、日常生活及工作和心理及社会适应等)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3.87%)与治愈率(12.90%)均低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77%)与治愈率(35.48%),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手法结合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颈椎病是颈椎间盘退行变性后,椎体间松动,椎体原产生骨刺或骨嵴或椎间盘破裂脱出等压迫神经根、脊髓或推动脉而引起的各种症状.在颈椎病的中医临床治疗中,以手法为主,针灸、中药为辅,对380例病例进行正骨、针刺治疗,治疗结果356例有效.随着疗程的增加,以颈型、神经根型、交感型、椎动型治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陈兴涛  马瑛瑛  谢春华 《甘肃科技》2022,(18):143-145+149
神经根型颈椎病在临床中有较高的发生率,患者常表现为颈部疼痛、活动受限,常伴有上肢疼痛、麻木、肌力减退等症状,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目前对其治疗包括药物、理疗、手法、手术及中医药等,其中中医药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时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并且其副作用小,服用方便,易于操作等优势,被广泛运用于临床治疗中。文章就中医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物理治疗联合灯盏细辛及七叶皂甙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物理治疗后静脉滴注灯盏细辛和七叶皂甙注射液;对照组:静脉滴注灯盏细辛和七叶皂甙注射液。对2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治愈率36.6%,显效率56.1%。对照组治愈率26.8%,显效率43.9%,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物理方法联合灯盏细辛及七叶皂甙治疗可明显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2.
研究分析牵引并手法按摩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选择2010年4月~2013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1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采用颈椎牵引下手法按摩治疗。经半年的随访,86例在3周内治愈。疗效为优86例,良12例,差2例,优良率98﹪。使用秩和检验分析,秩和检验(Kruskal-Wallis Test)统计量(即秩和检验卡方值)为62.356,P=0.000,即不同时间的疗效有差异。Spearman秩相关检验得:rs为-0.456,P=0.000,即随着时间的增加无效率降低。采用颈椎牵引下手法按摩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良好效果,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徐明 《长春大学学报》2014,(12):1681-1684
目的:分析与探讨压痛点强刺激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选取32名2013年1月1日-2014年9月30日,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颈椎病神经根型患者,将32名患者分为治疗组16名,对照组16名,对治疗组患者采用强刺激颈夹脊疗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推拿治疗。3周为一个疗程。并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颈椎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压痛点强刺激疗法配合中药能够有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4.
五步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 手法配合针灸 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探讨.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手法组(A组)和牵引组(B组)进行治疗,每组45例.治疗前后两组结合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价.治愈率及总有效率A组分别为68.7%和96.8%,B组分别为31.3%和92.3%,A组疗效优于B组(P<0.05).手法组能够有效改善或消除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 CSR)是颈椎病各类分型中发病率最高的类型,由于近些年来电子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及广泛应用,在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使用者因长期的不良姿势和生活习惯,增加了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率。其中绝大部分神经根型颈椎病病患者并未有明确的手术指征而采取保守治疗,中医在保守治疗方面有着安全、稳定的特点,深受国人的信任。本文将中药热敷这一中医特色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现状进行综述,希望为探索中医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研究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观察单纯手法推拿与手法推拿结合运动疗法两种治疗方式对马拉松运动员颈椎病的康复疗效。将10名患有颈椎病的马拉松运动员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单纯手法推拿治疗方式,每次手法治疗50min后,进行一系列运动疗法;对照组采用单纯手法推拿治疗,每次治疗50min。4周后,进行治疗效果评定。手法推拿结合运动疗法对马拉松运动员颈椎病治疗效果要优于单纯手法治疗方式(P0.05)。  相似文献   

17.
吕江宏  潘蓉  张文贤 《甘肃科技》2013,(24):144-145
优化颈椎病神经根型的治疗方案。通过检索文献资料,制定病例纳入和排除标准,建立调查表,收集病例,确定临床治疗方案,进行疗效比较分析。“颈椎曲度”评价:治疗前各组间颈椎曲度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3种方法均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颈椎曲度(P〈0.05),其中,方案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较其他两种治疗方案有明显疗效(P〈0.05),方案一与方案三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对其颈椎曲度的改善无明显差异(P〉0.05);“颈部残障指数评分”3种方法均能较治疗前明显提高生活(P〈0.05),其中,方案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较其他两种治疗方案有明显疗效(P〈0.05),方案一与方案三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神经电生理(三角肌)”评价:治疗前后3种方法均能使神经肌肉传导速度增快和动作电位波幅增高(P〈0.01),其中,方案二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较其他两种治疗方案有显著疗效(P〈0.01),方案一较方案三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神经电生理(肱二头肌)”评价:治疗前后3种方法均能使神经肌肉传导速度增快和动作电位波幅增高(P〈0.01),其中,方案二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较其他两种治疗方案有显著疗效(P〈0.01),方案一较方案三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方案一是颈椎病神经根型保守治疗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8.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作者仅从X线片、CT、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MRI等影像学诊断,以及治疗如颈椎牵引、手法、针刺、中药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小针刀治疗、综合疗法等方面,对CSA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观察比较针刀与普通毫针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探寻临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将90例符合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治疗组给予针刀治疗(针刀治疗以足太阳经筋松解术为主,每周1次,共4次);对照组行普通毫针针刺(颈夹脊、阿是穴、天柱、后溪、申脉,每日1次,每6次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后比较眩晕与功能评估量表及血流动力学指标,评定2组疗效。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5.56%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8.9%;治疗后2组ESCV评分均明显增加(P0.01),且治疗组ESCV评分增加程度高于对照组(P0.01);2组血流动力学指标(LVA、RVA、BA)均明显提高(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1)。针刀术联合自拟针刀术后方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探讨中医骨伤手法与中药内服联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从甘肃省陇西县中医院接受诊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中选取109例,根据不同的诊治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只采用中医骨伤手法的为对照组,在中医骨伤手法治疗的同时以中药内服为辅助进行治疗的为观察组,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效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显效例数也比对照组多(P0.05)。观察组的偏头痛以及晕眩等症状的好转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采用中医骨伤手法与中药内服联合的效果远优于单一中医骨伤手法,是缓解患者病情,改善患者病症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