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画苑书丛小记──董其昌《画禅室随笔》朱季海(苏州市清洲观前一号苏州215006)《画禅室随笔》四卷,大魁堂木题梁改亭鉴定,前有方拱乾序云:“随笔者,董玄宰先生所著,皆小品也。杨子无补诠之而另为一书,其旨终于禅悦,而发端于论书”。梁穆康熙庚子序云:“予...  相似文献   

2.
古人作书,倡五指捉管者众,(扌厌)、压、钩、顶、抵各展其能,今人熟之。惟楷、行、草之执笔,上下有异。虞世南《笔髓论》云:“笔长不过六寸,捉管不过三寸,真一、行二、草三,指实掌虚。”为楷者,捉管低则实,便于节度;作草者,高则畅,便于挥洒。此乃为楷为草之诀窍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书亦然。文房四宝必备,器优则书美,器劣则书拙。王右军《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云:“夫纸者阵也,笔者刀槊也,墨者鍪甲也,水砚者城池也。”又云:“心意者将领也,本领者副将也,结构者谋略也,扬笔者吉凶也,  相似文献   

3.
名人与书     
王夫之“嫁书”。清代思想家王夫之一生著书224卷,代表作有《读<通鉴>论》、《尚书引义》等。他大女儿出嫁时的嫁妆是一箱书稿,他说:“这就是我多年来为女儿操办的嫁妆。”  相似文献   

4.
唐诗札记     
一 骆宾王《在江南赠宋五之问》《骆临海集》卷一有《在江南赠宋五之问》一诗,有句云:“秋江无绿芷,寒汀有白苹.采之将何遗,故人漳水滨.漳水滨,陈熙晋援引《说文》所云上党之浊漳,清漳为注,并云:“宋汾州人,故云.”傅璇琮先生《唐代诗人考略》(载《文史》第八辑)辨宋之问籍贯,亦引此为据,云:“据陈熙晋笺注,说漳水有浊漳、清漳,浊漳出上党长子鹿谷山,东入清漳,清漳出沾山大要谷,北入河,皆在山西境.”因此断宋之问为汾州(今山西  相似文献   

5.
《难经》是一部重要医典。它和《内经》在祖国医学中居同等重要地位。关于《难经》的作者和成书年代,说法不一。皇甫谧著的《帝王世纪》说:“黄帝有熊氏命雷公,歧伯论经脉,傍通问难八十一为《难经》。”《旧唐书·经籍志》说:“《黄帝八十一难》二卷,秦  相似文献   

6.
隋末唐初著名隐逸诗人王绩,号东皋子.对于“东皋子”之来由,古今论者一致认为因地名而来,即王绩躬耕、隐居之地叫“东皋”.吕才《东皋子集序》、两《唐书》本传,《唐诗品汇》、《全唐诗话续编》、《全唐诗》、《全唐文》、《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等,或云躬耕东皋,或云归隐东皋,或云著书东皋,或云游东皋,都毫不怀疑地认为王绩故里有地名“东皋”.唯《唐诗纪事》与《唐才子传》未云“东皋”,只云王绩“自号东皋子”.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唐诗选》:“东皋,在今山西省河津县,作者隐居对此,因自号“东皋子”.山西人民出版社新近出版的《王绩集校注》也持此说.古今各书所言略同,实则皆本王绩《自作墓志文并序》:“常耕东皋,号东皋子.”  相似文献   

7.
宗周与成周     
明胡应麟《四部正讹》云:“《穆天子传》六卷,其文曲则淳古,宛然三代范型,盖周穆史官所记。”胡说甚是。《穆传》固非伪书,其记周穆“西征”所经地名、路线及所述人物故事,亦非伪琵。“西征”之“征”,乃“征行”之“征”,有“巡狩”或“巡游”之意。《传》中所载事迹确是研究西周穆王时此一重大事件和有关历史地理之重要  相似文献   

8.
(一) 这篇文章节选自《三国志》的《诸葛亮传》,作者陈寿。《隆中对》这个题目,系后人所加。 《三国志》共有六十五卷,其中《魏志》三十卷,《蜀志》十五卷,《吴志》二十卷。本书通过人物传记叙述了从东汉末到吴最后灭亡这一时期的历史事实。过去,人们把它和《史记》、《汉书》、《后汉书》合称为“四史”。论时间,它成书比《史记》  相似文献   

9.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南宋著名的诗家,词人。论其诗词风格,范石湖称:“有裁云缝月之妙手,敲金戛玉之奇声”(《白石词跋》)。黄升也称:“白石道人,词极精妙,不减清真乐府,其间高处有美成所不能及”(《花庵词选》)。后来,深知白石的张炎把他的诗词风格概括为“清空”、“骚雅”“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词源》)。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盛负高  相似文献   

10.
《旧唐书·窦威传附窦抗传》曰:“抗字道生,太穆皇后之从兄也,隋洛州总管、陈国公荣之子也,母,隋文帝万安公主。”此语误处颇多,中华书局点校本失校。考《隋书》卷三十九《窦荣定传》:“父善,周太仆,季父炽,开皇初,为太傅”,“其妻则高祖姐安成长公主也”,有三子,长子为窦抗。《旧唐书·窦威传》云:“父炽,隋太傅”,《周书》卷三十《窦炽传》亦明言窦炽之兄为窦善,有子荣定。可见《旧唐书》中“窦荣”实为窦荣定之误。《隋书》中“安成长公主”一词出现三次,其中《高祖纪上》两  相似文献   

11.
右为罗雪堂先生在日本景印唐 本世说新书 卷,起规箴篇“孙休好射 ”条,记豪爽篇“桓玄西下”条,凡五十一条;後有雪堂跋语一通,并驸日本神田醇氏,及宜都杨守敬氏之题识者。此卷书法端秀,异文纷纭,内容之美,三先生跋尾,言之说矣;第犹有特异之处数端,可得而说,谨 之如次:一 世说卷秩,说者最为纷歧隋书经籍志子部小说类,世说八卷,刘义废除撰,世说十卷,刘孝 注。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并云:“世说八卷,刘义废撰,绩世说十卷,刘孝标撰”。崇文总目郡齐读书志,并云“世纸十卷”。直齐书录解缦及里檠名严,黎星双屋产书总目。并云“‘些亟婆j三卷”…  相似文献   

12.
《诗经·大、小雅》总的来说,它是一部反映周王朝兴衰的历史。 “正《大雅》”是指《大雅》《文王之什》和《生民之什》中从《生民》至《卷阿》八篇,共为十八篇。它应属周王朝盛隆时期的产物。关于《大雅》这十八篇的创作年代,各家说法不同:东汉郑玄认为《文王之什》是文王、武王时代的诗,《生民之什》从《生民》至《卷阿》八篇为周公、成王之世诗。朱熹认为:“正《大雅》……多周公制作时所定也。”“今按《文王》首句即云‘文王在上’,则非文王之诗矣。《大明》、《有声》并言文武者非一,安得为文武时所作乎?盖正雅皆成王、周公以后之诗,但此什(指《文王之什》)皆为追述文武之德。……”总之他们均认为“正大雅”是西周初年之诗。  相似文献   

13.
德育札记     
六 王国维先生在《殷周制度论》(《观堂集林》卷十)中说:“中国政治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他提出了“古之所谓国家者,非徒政治之枢机,亦道德之枢机也”的观点。又指出《尚书·召浩》“反复详尽”讲了“命”“天”“民”“德”四个问题。王国维先生的论述给我们以极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晚明艳体诗人王次回有《疑云》、《疑雨》集。清初诗评家贺裳在《皱水轩词筌》中评云:“王次回喜作小艳诗,最多而工,《疑雨集》二卷,见者沁入肝脾,里俗为之一变,几于小元、自云。”朱竹垞《静志居诗话》云:“风怀之作,段柯古《红楼集》不可得见矣,存者玉溪生最擅场,韩冬郎次之。由于缄情不露,用事艳逸,造语新柔,所以擅绝也。后之为此体者,言之惟恐不尽,诗焉得工?故必琴瑟钟鼓之乐少,而寤寐反侧之情多,然后可以追韩轶李。金沙王次回结撰深得唐人遗意,诵之感心(女雩)目,荡气回肠。”以上评价可谓甚高。所谓“小元白”,“深得唐人遗意”,即步武元白李韩而得之。稍后之袁子才甚至许其为  相似文献   

15.
《太平寰宇记》为宋初乐史所著,共二百卷,另有目录二卷,是我国一部著名的综合性大型历史地理著作。它在历史地理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四库提要》评价说:“其书采摭繁富,惟取赅博。……盖地理之书,记载至是书而始详,体例亦自是而大变。”《四库提要》以及清人洪亮吉等,虽然指出它有承上启下的地位,但都限于泛泛而论。吴其昌先生认为:“然类皆泛言其大概;其不易注意之特点,则大都忽略而反未之及也。”《太平寰宇记》确实有“不  相似文献   

16.
《凌朝浮江旅思》:“太清上初日,春水送孤舟。山远疑无树,潮平似不流。岸花开且落,江乌没还浮。羁望伤千里,长歌遗《回愁》”。此篇《唐诗纪事》卷四和卷九、《全唐诗》卷三九和卷四六于马周、韦承庆名下并载。宋尤袤《全唐诗话》卷一及多数选本、诗话均作马周诗。清孙涛《全唐诗话续编》卷下“韦承庆”下云:“《凌朝浮江旅思》一首,《唐诗》载为承庆作,尤遂初(袤)载为民周作,未知孰  相似文献   

17.
1、呼“呼”在六朝法帖中有“认为”义。陆云《与兄平原书》云:“顷哀思,更力成《岁暮赋》。适且毕,犹未大定,自呼前后所未有,”“自呼”,义为“自以为”;王羲之《杂帖》云:“……终无能为益,适足为烦滨。足  相似文献   

18.
《汉书》卷三一《陈胜项籍传赞》引贾谊《过秦》云:“常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军,仰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遁巡而不敢进”.颜师古注:“遁巡,谓疑惧而却退也.遁音千旬反.流俗书本巡字误作逃,读者因之而为遁巡之义.潘岳《西征赋》云:‘逃遁以奔窜’,斯亦误矣”.其中“遁巡”二字,不论其正文还是释义,早在晋代就多有不同.但自《集韵》把“遁巡”列为“逡巡”的一种词形后,人们遂以此解为常.①黄季刚先生笺识,黄焯先生编次的《尔雅音训》即谓“逡巡”“字又作逡遁、遵遁、巡遁、这循、蹲循、遁巡”.②符定一《联绵字典》亦把“遁巡”列为“逡巡”的词形之一.③《辞源》于“遁巡”条下释曰:“迟疑徘徊、欲行又止”与“逡  相似文献   

19.
新发现的抄本《神道大编历宗通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神道大编历宗通议》十八卷,是明代科学家周述学的著作。这部书目前流传极少,著录也不多,阮元《畴人传》卷30说:周述学“又与(唐)顺之评论历代史志历议,正其讹误,删其繁芜,撰大统、万年二术通议,即《神道大编》中《历宗通议》也。”实际上,这部书并非仅讨论《大统历》和《万年历》,而是对历代历法大体上都做了评论,特别是包括  相似文献   

20.
冯延己,马、陆两家《南唐书》皆有传,近来又有夏承焘先生所作《冯正中年谱》,其生平政治、艺文行事,班班可考,无俟缕述。史称其“工诗,虽贵且老不废。尤喜为乐府词。能书,似虞世南。”今其诗竟无传本,墨迹亦未闻有收藏者,惟乐府词则有《阳春》一集,与李璟、李煜俱为南唐文学之代表。冯延己词集之最早记录,为南宋时陈振孙之《直斋书录解题》,其言云:“《阳春录》一卷,南唐冯延己撰。高邮崔公度伯易题其后,称其家所藏,最为详确,而《尊前》、《花间》诸集,往往谬其姓氏。近传欧阳永叔亦多有之,皆失其真也。世言‘风乍起’为延己所作,或云成幼文也。今此集无有,当是幼文作。长沙本以置此集中,殆非也。”据此可知陈氏当时所见冯延己词有二本:一为高邮崔公度跋之《阳春录》,其中无“风乍起”一首。别一本为长沙坊刻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