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掺加减水剂,调整水灰比等途径配制了泵送高强粉煤灰混凝土,并力求加在粉煤灰掺量以降低混凝土成本,介绍了泵送混凝土配合比,分析讨论了泵送高强粉煤灰混凝土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混凝土泵送剂作为预拌泵送混凝土配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的外加剂品种,在实际应用中经常会出现难以应付的技术难题。本文列举了泵送剂应用中常见的技术难题,并从水泥化学和外加剂科学角度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好预拌混凝土技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高性能混凝土不仅满足工业化预拌生产和机械化泵送施工、具有足够的强度,而且是一种耐久性优异的混凝土。与传统的混凝土相比,高性能混凝土在配合比上的特点是低用水量、较低的水泥用量,并以化学外加剂与粉煤灰作为水泥、砂石之外的基本组成成分。这些使硬化混凝土内部的孔隙少,具有致密的微观和细观结构,抗渗性能优良,因此在混凝土的耐久性问题受到普遍重视的今天,高性能混凝土无疑是解决结构耐久性最有效和最经济的途径。本文简要介绍了高强混凝土的概念及其优越性,同时对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一般设计原则及施工方法也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矿渣混合料、粉煤灰和减水剂对高强混凝土强度和泵送性能的影响问题,运用常规的材料及通用的工艺方法,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研究了使高强泵送混凝土各组分充分发挥效应的最佳组合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采用倒置坍落度筒测定拌合物全部流出所需时间,辅以扩展度和坍落度,可以较好地评价混凝土的泵送性能,水胶比仍然是影响混凝土流动性和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该成果对采用高强泵送混凝土的结构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国内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工程的体量日渐增大,尤以基础地下室为甚。为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预拌混凝土除了必须满足强度、刚度、整体性和耐久性要求外,还应满足现场实际施工的要求。由于预拌混凝土在施工中应满足从预拌站到工地现场的运输和现场泵送浇筑工艺的要求,其需要的坍落度比现场自拌混凝土传统施工工艺大得多,因而在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和地下室外墙混凝土施工中,如何有效防止和控制混凝土变形裂缝的出现和开展,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对混凝土中骨料和水泥浆体的界面特性进行了分析.从改善卵石界面过渡层的特性,增强卵石界面和水泥浆的黏结力出发,对混凝土外加剂和掺合料进行了选择和试验;经混凝土配合比优化,得到卵石高强泵送混凝土强度的计算公式.经性能检测,该种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工作性能和耐久性能.工程应用表明,卵石高强泵送混凝土可以满足工程设计和施工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利用建筑垃圾制备预拌再生混凝土,是目前再生混凝土应用研究的热点。该文通过对预拌再生混凝土的概念、集中化生产、长距离运输和泵送技术等进行再生混凝土预拌生产技术的研究。建议加强对预拌再生混凝土的研究和应用,促使再生混凝土向商品化、工业化生产的方向发展,以发挥其最大的工程价值。  相似文献   

8.
高性能锂渣混凝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将工业副产品一锂渣利用到水泥混凝土中,发挥锂渣的潜能,减少水泥用量,降低工程造价,提高混凝土的性能,采用理论分析和实验的方法,研究了锂渣单掺或与矿渣、石粉复合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锂渣能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运用锂渣代替一部分水泥配制出28天抗压强度为100MPa以上的高强泵送混凝土,锂渣单掺或与矿渣、石粉复合配制的混凝土能经受300次冻融循环而不破坏。研究的结论提升了锂渣的价值,为锂渣的应用提供途径,有助于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通过对影响C40泵送混凝土的几个因素的研究,明确了利用本地区原材料配制C40泵送混凝土所应遵循的原则,为配制出符合要求的高强度混凝土奠定了基础,同时为配制其他型号高强混凝土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针对C60、C70、C80级高强泵送混凝土施工性能的进行评价,提出高强泵送混凝土的制备方案和施工计划概念图等方法,进而提出高强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惹干建议,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1.
神经网络在混凝土强度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建立神经网络中使用最广泛的BP网络模型,预测普通混凝土,高强混凝土等多种混凝土强度,模型的预测值与试验数据,传统的鲍罗米经验公式的预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神经网络方法由于综合考虑了混凝土强度的各种影响因素,能够实现非线性关系,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在混凝土性能预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钢骨高强混凝土柱,钢筋高强混凝土梁框架边节点的承载力,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钢骨高强混凝土柱,钢筋高强混凝土梁框架边节点承载力的组成,明确了钢骨、钢强混凝土和箍筋所提供的承载力的计算方法,确定了钢骨高强混凝土柱,钢筋高强混凝土梁框架边节点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利用神经网络的原理,建立了钢骨高强混凝土柱,钢筋高强混凝土梁框架边节点承载力的BP神经网络模型,并根据试验结果,对网络进行训练,使其具有分析和判断的功能,从而形成一种新型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3.
早期获得混凝土28d抗压强度值,对提高工程质量和加快施工速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国内外早期推定混凝土强度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用分阶段进化神经网络的方法来预测预拌混凝土的强度,从而可以减少网络训练的时间,加快算法的收敛速度,简化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14.
用神经网络预测矿渣与粉煤灰混凝土的强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目前神经网络中使用最多的BP网络的模型来预测矿渣粉煤灰混凝土的3天、28天的抗压强度。结果表明,由于神经网络具有很强的非线性表现能力,计算精度高,预测能力强.将神经网络方法应用于矿渣、粉煤灰混凝土的强度预测中,可为工程人员提供很大的方便,以指导生产,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普通混凝土强度预测的BP神经网络模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在分析普通混凝土强度影响因素基础上 ,选取混凝土配料中 7个因素作为输入值 ,混凝土2 8d强度作为输出值建立了混凝土强度预测的 BP网络模型。讨论了模型的学习样本、网络参数对预测精度的影响 ,选出最佳网络参数配置。实例证明模型预测精度高。  相似文献   

16.
根据连续介质损伤力学理论,将混凝土的冻融损伤定义为抗压强度的劣化;研究在经历不同冻融循环次数后混凝土损伤的演化规律.首次运用RBF神经网络的理论和方法,建立了混凝土在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作用下抗压强度劣化的神经网络模型,对混凝土冻融损伤特性进行了研究.本文的工作为复杂应力状态下经受冻融循环作用的普通混凝土的损伤特性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17.
人工神经网络在混凝土强度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混凝土测强换算关系是混凝土结构检测中经常面对的问题,然而要建立起检测物理量与混凝土强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并非易事。本文利用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混凝土测强换算的BP网络模型,为混凝土结构无损检测中混凝土强度推定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神经网络在活性粉末混凝土强度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神经网络中的BP网络的模型及其学习算法原理,并将其应用于活性粉末混凝土强度预测。基于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进行了结果分析,发现应用该网络在活性粉末混凝土(RPC)强度预测方面具有很高的精度,可以用来对高强度混凝土强度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神经网络方法是一种可以定量分析、简便易行的预测方法,随着新型建筑材料科学领域各种实验数据不断丰富完善,计算机语言的发展,神经网络可为广大技术人员提供科学的理论分析方法,指导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9.
海水腐蚀梁抗剪强度及其智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确定海水腐蚀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承载力特性,用人工海水对15根钢筋混凝土梁进行加速腐蚀试验,得到海水腐蚀下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受剪承栽力.随着腐蚀循环次数增加,承载力与构件参数及循环次数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而采用常规的方法建立它们之间的关系,难以用数学公式来表达.利用神经网络方法,建立3层BP网络模型,以拟合不同条件下海水腐蚀钢筋混凝土梁受剪承载力的变化规律.根据试验训练样本数据,对该模型进行训练,建立BP网络模型系统.结果表明,基于模型系统的拟合曲线与试验曲线符合较好,能够反映承载力和腐蚀循环因素之间非线性变化关系,为腐蚀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剪强度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