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2.
采用盆栽受控试验法,研究NaCl胁迫条件下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对尖瓣海莲(Bruguiera sexangula var.rhynchopetala)幼苗生物量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AMF能增加尖瓣海莲幼苗植株的叶面积和平均生物量、提高株高增长率和直径增长率;在高盐环境下,AMF能有效缓解盐害对尖瓣海莲造成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陆生植物的菌根已被广泛研究,对湿生植物菌根的研究却很少.本研究的目的是检测在水淹、潮湿和干旱条件下水生植物L.salicaria的菌根合成状况及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在三种水份条件下,L.salicaria与来源于不同地点(干旱和水淹)的两种接种物(F2和F1)均可形成菌根,水份条件和接种物种类都显著地影响菌根的合成水平(P《0.05).F1和F2接种物与植物合成菌根的水平均在水淹处理中最低. F1接种物与L.salicaria合成菌根的水平在潮湿和干旱处理中显著地高于水淹处理(P《0.05),并且趋势是:潮湿》干旱》水淹处理.F2接种物与L.salicaria合成菌根的水平在三种水份处理中没有显著区别,但仍然可观察到一个趋势:干旱》潮湿》水淹处理.在水淹和干旱处理中,菌根对植物地上部分的生长和根的生物量积累没有影响.在潮湿处理中被F1接种的植株与被F2接种的植株与对照植株相比,地上部分干重、根鲜重显著地低;地上部分鲜/干重比、地上部分/根鲜重比显著地高.水份条件显著地影响植物的生长行为.  相似文献   

4.
 丛枝菌根真菌技术对采煤沉陷区进行土地微生物修复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以神东采煤沉陷区种植的紫穗槐接种丛枝菌根真菌为研究对象,经16、25和28个月监测和对接种菌丝密度与土壤有效磷含量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接种对植物生长和根际土壤理化性状产生的一定影响.回归分析方法表明,接种菌菌丝密度与有效磷含量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而对照逐渐呈现正相关性;不同的监测时间相关性不同,如9月的菌丝密度与有效磷含量的相关性优于6月的,这与菌根发育时间密切相关.神东矿区采煤沉陷地紫穗槐试验结果证明,接种菌根真菌能够在宏观上有效地促进紫穗槐生长和发育,在微观上改良植物生长的基质条件.  相似文献   

5.
丛枝菌根(AM)真菌对大青杨苗木根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用丛枝菌根(AM)真菌对大青杨苗木进行人工接种,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根内球囊霉(G.intraradices)、弯丝球囊霉(G.sinuosa)、地表球囊霉(G.versiforme)都与盆栽大青杨苗木形成菌根复合体。菌根化苗木的主根长、地径、侧根数、根生物量均与对照苗木差异显著。苗木生物量的累积与菌根侵染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证明大青杨为菌根依赖性树种。G.mosseae和G.intraradices侵染率分别是64.4%和67.4%,侵染效果最好。菌根真菌使苗木根系体积增大、总吸收面积增加,特别是使苗木根系的活跃吸收面积显著增加,其中接种G.mosseae的苗木根系活跃吸收面积比是对照处理的1.64倍。根系中活跃吸收面积比与磷、钾元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苗木生长的盛期和末期,菌根化苗木根系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而在生长后期却显著低于对照(P<0.05)。由于受菌根真菌的影响,苗木根系多酚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P<0.05),在苗木生长盛期酶活性最强,不同菌种接种的苗木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云南西双版纳几种热带兰菌根真菌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云南西双版纳不同生境下的14株热带兰菌根中分离到19株真菌,分别鉴定为9个属,其中优势菌为镰孢霉属(Fusarium)9株占47.37%;组丝核菌属(Phacodium)3株占15.79%.  相似文献   

7.
贵州林木菌根真菌名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贵州菌根真菌野外考察。标本采集,查阅标本资料、研究结果表明,贵州菌根真菌有10科,162种,以牛肝菌科Boletaceae、毒伞科Amardtaceae、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红菇科Russulaceae、蜡伞科Hygrophoraceae、珊瑚菌科Clavariaceae、鸡油菌科Catharelluceae中的菌根菌最为常见。菌根共生植物有9科,19种,以松科Pinaceae壳斗科Fagaceae马桑科Coriariaceae漆树科Anacardiaceae蔷薇科Rosaceae芸香科Rutaceae豆科Leguminosae中的种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8.
丛枝菌根真菌(AMF)能与自然环境中的多数陆生植物互利共生。间套作种植作为增加农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能显著提高植物对农田环境中多种资源的利用率。在间套作体系中,AMF通过对农作物和土壤环境的影响,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经济产量并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本文从AMF对宿主植物根系特征的影响、AMF对宿主植物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功能的影响、AMF在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方面的作用、菌根植物间共生菌丝网络的养分资源传递分配等方面,阐述AMF对间套作体系中植物-土壤-微生物相互作用的影响及其机制,为AMF在农业方面的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邹方伦  龙汉武  赵刚  潘高潮 《贵州科学》2006,24(2):68-70,43
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贵州林木菌根菌资源,本文对贵州林木菌根菌资源进行调查的同时,对其分布特征、有药用价值的主要种类、名贵食用菌及毒菌的中毒症状等作了初步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贵州菌根真菌有药用价值的主要种类有38种,名贵食用真菌主要种类有39种,常出现食用中毒的主要种类有18种.主要分布在贵州境内海拔190m~2 230m之间.  相似文献   

10.
滑桃木的丛枝菌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碱解离-酸性品红染色法对10株盆栽滑桃木的根样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0个根样中均有丛枝菌根真菌侵染,且侵染比率较高,平均侵染率75%以上,达到深度侵染.用湿筛-沉淀法对盆栽植物根际土壤分别进行处理,结果表明,根际土壤中平均每100g土中有孢子270个,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和球囊霉属(Glomus)为优势属,其中,刺状无梗囊霉(Acaulospora spinosa)、细凹无梗囊霉(Acaulospora scrobiculata)和单孢球囊霉(Glomus monosporum)是常见种.  相似文献   

11.
莲瓣兰菌根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观察莲瓣兰的胞内菌丝团;三次调查结果,莲瓣兰菌根感染率分别为28.43%、22.31%、37.22%;共得到181株真菌,属于半知菌和子囊菌,共计29属,其中色串孢属59株,占32.60%,为绝对优势菌。  相似文献   

12.
以高粱(Sorghum bicolor L.Moench)为宿主植物,接种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Glomus intraradices,采用三室隔离培养盒,在菌丝室加浓度为4mmol/L的精氨酸(Arg)、谷氨酰胺(Gln)、尿素(Urea)和NH4NO3,分别在4800,13200和17600lx光照条件下培养,通过测定根外菌丝和菌根中精氨酸的含量,探究了光照条件对丛枝菌根真菌吸收不同外源氮产生精氨酸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光照条件下不同外源氮对根外菌丝和菌根中精氨酸含量的影响不同,4800lx光照下添加谷氨酰胺和17600lx光照下添加NH4NO3,根外菌丝和菌根中的精氨酸含量均高于同光照条件下其他外源氮处理;13200lx光照下,不同外源氮对根外菌丝中精氨酸含量的影响大小为Arg〉Gln〉Urea〉NH4NO3,对菌根中精氨酸含量的影响为Gln〉Arg〉Urea〉NH4NO3.强光照可以促进丛枝菌根真菌孢子量、根侵染和菌丝量的提高.在相同氮源处理下,光照强度的影响表现为17600lx〉13200lx〉4800lx.  相似文献   

13.
A pot experiment has been carried out under controlled conditions to study the possibility of applying the technique ofin vivo staining for acid phosphatase activity on the roots of mycorrhizal plants and arbuscular mycorrhizal hyphae. The pots had 5 compartments. The central root compartment was separated from the two adjacent hyphal compartments using nylon nets of 30 μm mesh, and the two hyphal compartments were separated from the two outermost compartments with 0.45 μm membranes. Red clover was grown in the root compartment and was either inoculated with the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us (AMF)Glomus mosseae or unlnoculated. Sodium phytate was applied to all compartmen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AMF can increase acid phosphatase activity of clover roots. The plant roots acquired deep red “mycorrhizal prints”. The external hyphae also had obvious “hyphal prints” on the test papers, indicating the ability of mycorrhizal hyphae to release acid phosphatase.  相似文献   

14.
对莲瓣兰的菌根结构和真菌类群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达到保护莲瓣兰种质资源,开发和利用莲瓣兰的目的。采用徒手切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菌根的基本结构,并对莲瓣兰的菌根组织进行真菌分离。莲瓣兰具有典型的兰科植物菌根构造,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菌根真菌从根被侵入,通过外皮层通道细胞进入到皮层薄壁组织,在皮层薄壁细胞内形成菌丝团。通过三次分离,共得到196个菌株,这些真菌绝大多数属于半知菌和子囊菌,共计29属,其中色串孢属(Torula)占30,10%,花顶孢属(Idriella)占11.22%,为绝对优势菌。  相似文献   

15.
丛枝菌根真菌对氮素的吸收作用和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丛枝菌根真菌可以与绝大多数陆生植物共生,它可以吸收铵态氮、硝态氮、一些氨基酸和一些复杂的有机氮素,吸收的氮素在根外菌丝中转化成精氨酸,并以这种形式运输到根内菌丝,在根内菌丝和根细胞界面,精氨酸再进一步转化为NH4^+后转移到宿主植物体,参与植物氮素代谢,而转移的氮量及对宿主植物氮营养的贡献与宿主植物、真菌以及基质养分和水分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16.
采用根组织切片法调查独占春菌根真菌,菌根感染率为31.88%;共得到22株真菌,属于半知菌,共计6属,其中刚毛菌属7株,占31.82%,为优势菌;从独占春栽培土壤中分离到21株真菌,其中。丝核菌属12株,占57.14%,为优势菌。  相似文献   

17.
碧玉兰菌根真菌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根组织切片法调查碧玉兰菌根真菌,菌根感染率为23.44%;共得到15株真菌,属于半知菌,共计5属,其中头珠霉属5株,占33.33%.为优势菌;从碧玉兰栽培土壤中分离到85珠真菌,其中,黑乌霉属73珠,占85.88%,为优势菌。  相似文献   

18.
选取15个形态学特征,用模糊聚类分析法对VA菌根真菌的进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发现:VA菌根真菌的6个属可以聚为两大类群,无梗孢囊霉属(Acaulospora)和内养囊霉属(Entrophospora)是分化较早,两者平行进化的一个类群;球囊霉属(Glomus),硬囊霉属(Sclerocystis),巨孢囊霉属(Gigaspora)和盾巨孢囊霉属(Scutelospora)是起源于一个象球囊霉(Glomuslike)的共同祖先的另一个类群,在这个类群中,球囊霉属与硬囊霉属之间的分化较晚,亲缘关系较近,巨囊霉属和盾巨孢囊霉属是平行进化的  相似文献   

19.
张林  刘世农  涂祥闻  冯胜赋  吴橙 《贵州科学》2007,25(4):84-85,88
鸡油菌是外生菌根真菌,可通过对马尾松侵染形成共生体,本项研究发现鸡油菌还可以兼性腐生.在温度20~24℃、pH值5.5~6.0、松针马铃薯培养基等条件下,栽培当年就能获得大量子实体原基,为探讨鸡油菌培养与人工栽培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以菌根真菌为主 ,从菌根真菌与根瘤菌间的关系及其对宿主植物的影响、VA菌根与外生菌根混合接种对宿主植物的影响以及菌根真菌与共生固氮放线菌的关系对宿主植物的影响三方面 ,对近年来国内外一些相关研究加以评述和讨论 .着重论述了菌根真菌、共生微生物与宿主植物的相互作用对宿主植物生长、营养、生理及抗逆性等方面产生的影响 .并对今后这方面的研究、应用和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