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峡库区移民安置区土地资源整理开发模式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重庆三峡库区移民安置区土地资源构成及未利用土地资源质量进行了分析,在总结了主要未利用土地类型的土地质量和开发潜力的基础上,阐述了自然环境、区位条件不同的安置区的土地资源高效综合利用模式。阐明了土地资源高效配置与区位条件改善、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经济建设发展的内在联系,针对田土坎、河滩地、荒草地等主要未利用土地类型,提出了包括土地整理、复垦、复合生态系统建设等多种开发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2.
移民安置区土地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人口,资源,环境三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理论为基础,论述了移民安置区土地承载力研究的意义,方法和计算模型,以小浪底水库某县移民安置区为研究对象,对该移民安置区土地承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提出了提高土地承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三峡移民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地定点调查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三峡移民生产、生活以及思想稳定状况的分析与研究,探讨了三峡移民安置工作中以及移民安置以后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分析了困难与问题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涂澜涛  张良  刘源  王绎思 《科技资讯》2013,(2):231-231,233
水库移民安置工作是水库建设的重点,水库移民安置目前仍然以土安置为重点,由于水库移民本身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导致水库移民安置工作存在较大的复杂性。本文在研究水库移民安置工作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基础上,并提出水库移民土地安置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大丰市作为江苏省三峡外迁移民安置工作的试点地区,在采取置换安置模式安置移民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置换安置模式容易受到旧房、土地、资金等资源的制约,需要地方政府从科学规划、主动协调、加强管理、积极开发投资性资源等方面继续完善这一新型模式,更好地服务三峡外迁移民。  相似文献   

6.
在对移民补偿与安置模式涵义进行讨论的基础上,指出传统的以农业为主的补偿与安置方式适应不了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格局、复杂的移民安置形势和变化的土地制度,需要创新水库移民补偿与安置模式:一是依靠市场机制选择补偿与安置模式;二是移民与业主分享产权,建立利益共同体;三是建立移民社会保障体系,规避非农安置面临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7.
三峡移民的难点在农村移民,农村移民的重点在万州。按照国家移民政策目标,三峡库区能否安置好农村移民,关系到三峡移民的成败。本文运用大量的统计资料,分析了万州移民的容量和外迁安置的途径,提出了外迁置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宁夏移民安置区缺乏适宜性评价的有效方法,本文利用粗糙集属性约简方法,并基于问卷调查结果,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资源占有率和生态环境四个方面对宁夏移民安置区适宜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人均收入、医疗设施、教育设施和人均土地占有率对移民安置区的适宜性具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三峡研究三峡库区移民后期扶持发展研究王顺克1.1清代川东三峡移民与三峡民间风俗的嬗变张莉1.7浅议城市变迁中的城市地位再造——以万州为例胡攀1.13三峡移民精神:和谐三峡库区的精神支撑徐承英2.1三峡移民后期安稳致富与和谐法治环境研究胡怀应2.5非自愿性移民安置稳定研究梁  相似文献   

10.
可持续生计是移民稳定的保障,生计资本是重建生计的核心。通过对三峡与南水北调外迁农村移民的调查,对二者的生计资本及其对安稳发展的影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三峡移民的生计资本总量略高于南水北调移民,但二者都处于较低水平;人力资本中的生活适应和社会资本中的基层支持对二者稳定发展均起着重要作用,而土地等自然资本没有显著影响;非自愿搬迁引发的消极心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移民可持续发展。外迁移民安置地应重视关怀和帮扶满足移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今后水库移民安置可顺应新型城镇化趋势,在尊重移民意愿的基础上稳妥推进非农化转移。  相似文献   

11.
以太原市西峪村搬迁规划为例,探讨了沉陷区移民安置用地的土地整合与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12.
移民安置人口平衡是移民安置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主要探讨移民安置人口平衡理论,方法及应用,提出在研究分析确定各移民区环境容量和合理选择移民安置区的基础上,对安置区进行了人口环境容量分析。使各淹没区迁出人口与安置人口在符合移民安置原则下达到平稀,从而保证移民系统生产,生活水平逐步恢复和提高,使移民安置方案最优,本文提出移民安置人口平衡的基本思路,方法,数学模型,数据采集与整理,并通过算例说明理论和  相似文献   

13.
通过文献查新,在阐述和界定生态移民概念内涵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生态移民与生态环境关系的研究状况,即生态移民环境容量分析、生态移民生态环境影响监测分析、生态移民生态环境影响驱动机制、生态移民生态环境效应分析、生态移民生态风险5个主要方向的研究重点和不足.今后,要紧密结合国家新10a扶贫开发的总体部署,以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为目标,以区域生态移民生态管理为研究主题,注重生态移民安置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生态风险源与受体分析、生态风险预警机制研究等,不断拓宽研究领域,完善生态移民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的理论体系和方法创新.  相似文献   

14.
三峡库区农村移民安置环境及生活状况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峡库区农村移民安置区就地安置了50%的农村移民,由于该地区人口密度过大、人均耕地面积过小,农村移民耕地结构水平下降,致使人口与经济、资源的环境承载力不可持续。与此同时,由于政府加大了对农村移民安置后期扶持力度,农村移民的生产生活得到了较好的恢复,收入水平以较快的速度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5.
三峡工程重庆库区移民环境容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移民环境容量入手,从自然生态环境、经济、人类活动等方面系统阐述了制约重庆库区移民环境容量的因素,分别以万州区和奉节县受淹区为例论证了库区的土地承载力与移民环境容量,并据以上分析提出了拓展库区移民环境容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三峡移民政策法规,对于规范开展和圆满完成三峡库区移民工作任务,保障移民合法权益,促进库区移民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确保百万移民搬迁安置目标顺利实现等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通过对三峡移民政策法规的历史沿革、制定原则和内容进行分析,结合三峡移民的工作实践,提出了现行的三峡移民政策法规的特点和不足,指出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三峡移民政策法规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时至今日,三峡移民第三批已经成功迁移,而层出不穷的移民适应问题仍然令人堪忧。为此主要依托费孝通“乡土社会理论”,通过论证外迁三峡移民的“乡土”习性来解释中国人对于故土的依赖感以及对迁入地的不认同和归属感的缺失,并结合社会环境的急剧变迁详细分析了三峡移民在“乡土”习性下外迁所导致的文化震慑。经验表明,在有外迁移民需求的大型工程项目中,移民问题往往是该工程能否顺利发挥效益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各种适应中,心理适应往往是关系目标主体认同感、归属感、幸福感的重要适应性指标,但这一点在以往的研究中却往往被忽略。因此,探寻三峡外迁移民在迁入全新生活地区后面临哪些心理困境,导致这些困境的原因有哪些方面,根源如何等等,对解决移民安置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大型水库后靠安置的农村移民因人均耕地面积少,安置经费投入低,必须在移民安置后期扶持中充分开发利用库区资源,本文提出了提高移民素质、提高库区资源开发科技含量,优化库区移民经济产业结构,开发利用水库消落区土地、库区荒山资源、水库水面资源,发展移民庭园经济等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三峡移民迁建实际上是在不同的利益主体间进行的利益重新分配过程。在中央和地方、地方政府与移民、移民与安置区居民间利益既有一致性,又存在着利益矛盾。协调上述利益关系的关键在于建立库区经济发展新秩序,重视移民的利益,促进库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三峡库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研究是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变化研究的基础,而三峡库区已成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热点。当前的研究印证了三峡工程的建设对土地利用土地覆被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其中,耕地向建设用地的流转是土地利用变化的主导方向,河流水面的面积增加显著,但相关变化机制因不同时间和地点有所差异;库区近几年的生态环境在总体上呈现恶化趋势,局部地区经治理后有所好转。但现有研究对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空间格局和变化及其和生态环境的空间变异性的认识不够,未来应加强三峡水库蓄水前后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对比研究,移民安置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对比与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以及三峡水库未来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格局与变化的模拟研究,以实现对库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未来变化发展趋势的预测和调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明库区LUCC与土壤侵蚀、库区水环境、库区利用生态安全、三峡水库可持续利用及全球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