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蓝色的海洋是地球最宝贵的资源,如果没有海洋,地球将成为荒芜的星球。“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咏颂大海的诗篇多如星辰,但只有曹操这样雄才大略的诗人,才能把大海和天地万物、日月运行联系到一起。可大诗人也不会想到,海洋不但是人类生命的摇篮,而且是地球留给人类最后的财富了。  相似文献   

2.
英国哲学家波普尔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思想实验”,如果地球遭到毁灭,我们可以依靠图书馆中保存的人类记忆,花费一两代人的时间,重建整个人类文明;而如果图书馆也遭到毁灭了,人类将重新进入一个漫长的文明重建时间……  相似文献   

3.
李晔 《科技潮》2003,(9):38-40
众所周知,臭氧层是保护地球生物的天然屏障,如果地球大气中没有臭氧层,人类早已不复存在。科学家表示,根据迄今已掌握的卫星和地面观测资料的分析,地球上空的臭氧层如今已“漏洞百出”。普通的伞破了,下雨时人就要挨淋,而地球的“保护伞”有了“漏洞”,又会带来什么呢?  相似文献   

4.
宇宙空间的星球气象万千,如果到太阳系其他星球上,人类如何能舒适地生活呢? 经过长期进化,人类的身体已经非常适应地球的环境:温度、空气、重力等等。然而,如果我们可爱的地球的温度像水星一样,那会怎么样?如果地球上的白天跟金星一样长,那会怎么样? 如果到了木星上,平时我们的洗澡、打移动电话等活动怎样才能完成?一些专  相似文献   

5.
李惠茹 《创新科技》2013,(7):106-107
随着人类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类正在破坏性、掠夺性利用地球资源,近年来,自然灾害不断发生,大自然在警示着人们:如果不改变现有的生活方式,人类将会使地球资源枯竭;如果不改变现有的生活方式,人类将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所以,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推进和倡导文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生存发展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6.
《创新科技》2001,(2):10-11
科学家预测,未来150万年之后将有小行星与地球相撞——这样,后果实在不堪设想6500万年前一个小得多的行星与地球相撞就导致了恐龙的灭亡,如果不加紧对小行星认识的话,那么未来有一天灭绝的将可能是人类......  相似文献   

7.
如果你要问人类能否到恒星旅行,答案是很有可能,但是要等很长时间,也许要等500年。如果你要问人类是否能在21世纪到恒星旅行,答案是肯定不能。到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旅行与在太阳系范围内旅行,两者的区别就像横渡大西洋与横渡波托马克河(位于美国东部的一条河)的区别。要横渡大西洋,需要一艘船或一架飞机;要登上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需要的是一种人们在100年内也无法建成的航天器。  相似文献   

8.
恐龙在地球上横行无忌了1.6亿年,如果不是6500万年前那场惨绝人寰的大灭绝,搞不好这群大家伙现在仍在四处乱跑,那就没有人类什么事儿了嘛!  相似文献   

9.
《科学世界》2023,(6):46-47
<正>自古以来,月亮就伴随着人类的生活。人类以月球约每29.5天为一个周期环绕地球运转为基础创建了阴历,从而诞生了“月”(1个月)这一时间单位。如果不存在月球,不仅会给人类文化带来巨大影响,地球环境也会与现在显著不同。如果没有月球,地球的1天也许会变短月球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引起地球变形(潮汐)。虽然地球受到来自月球的引力,但靠近月球的一侧和远离月球的一侧所受到的月球引力大小略有不同。这样一来,地球就会受到被拉向月球的力(潮汐力,上图)。  相似文献   

10.
《少儿科技》2009,(7):27-27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如果蜜蜂从地球上消失,人类将最多再存活四年……” 全世界80%的开花植物靠昆虫授粉,而其中85%靠蜜蜂授粉,90%的果树靠蜜蜂授粉。如果没有蜜蜂的传粉,约有40000种植物会繁殖困难,濒临灭绝。  相似文献   

11.
全球发生了经济猛增、人口爆炸和资源耗竭三大变化,成为当今世界舆论焦点,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敲响了警钟:今后人类生存发展已不能单凭土地租种和挖掘地球资源来维持,如果不改弦易撤,“地球村”将有濒临毁灭的危险  相似文献   

12.
金臂金龟     
人类的存活全靠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多样性,不论是我们吃的食物或者药物,穿的衣服,用的许多物品,燃料乃至呼吸的新鲜空气,居住的环境和欣赏的大自然都是仰赖生物的多样性、健康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如果持续减损,生态系统恶化,人类亦无法在地球上生活。  相似文献   

13.
兰西 《科技潮》2007,(8):50-51
据报道,地球上目前拥有65亿人口,这也是地球上人类最拥挤的时候,许多科学家都在谈论“人类时代”给地球带来的破坏,譬如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造成全球变暖,人类释放的化学物污染了海洋和河流,人类的乱砍滥伐造成森林面积急剧减少。那么,假如人类在一夜之间突然从地球上全部消失,那么地球将会变成什么样子?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学科学家艾伦·威斯曼博士,对没有人类的地球将会怎样戏剧性变化进行了大胆的科学狂想。  相似文献   

14.
据考证,人类出现在地球上已有300多万年历史,如果把地球46亿年的寿命比作一天,那么人类就好象“在一天24小时的最后一分钟才出现在地球上”。人类历史在宇宙中是短短的一瞬,但这一瞬却记录了人类发展所经历的千辛万苦。为了寻求生存和繁衍的条件,人类一开始就四处迁徙流动,因此也有人说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迁徙流动史。如果概略地回顾一下,那么可以发现,人类至今已有五次规模较大的迁徙流动。人类学家经过考古研究确认,亚洲南部和非洲东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是人类诞生的摇篮。随后为了生存,人类便逐水源和森林迁徙流动。大致在4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已扩散到亚洲、非洲、欧  相似文献   

15.
杨红珍 《大自然》2011,(4):38-40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如果蜜蜂从地球上消失了,那么人类只能再活4年。没有蜜蜂,就没有授粉,就没有植物、没有动物,也就没有人类。”不幸的是,在爱因斯坦去世50多年后,全球数以千万计蜜蜂“集体失踪”的事件真的发生了,一些专家甚至认为蜜蜂行将灭绝。回顾爱因斯坦的警告,许多人忧心如焚——难道人类末日真的要到来了吗?  相似文献   

16.
《科学世界》2007,(11):70-71
计算机模拟实验表明,未来的地球变暖是无法避免的。那么,是否能够最大限度地抑制这种变暖呢? IPCC四次评估报告指出,如果控制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效应气体,将它们在大气中的浓度稳定在“490-535ppm”的水平,那么便有可能将未来的地球变暖控制在温度只升高“2℃”的程度。  相似文献   

17.
应璐珺 《今日科技》2009,(11):46-49
如果地球变暖的趋势得不到遏制,被全球OL票选为第一度假圣地的马尔代夫群岛将在一百年内消失。越来越发烧的地球,令多少旷世美景慢慢消失,又有多少奇异的病毒正悄然生成?我们的地球母亲正在“发烧”,和人类的流行性感冒不一样,这种“发烧”持续已久。专家提出,“发烧”的热源就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导致的“温室效应”。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认为,倘若能从我做起,倡导低碳生活——它倡导的正是从点滴小事做起,减少日常生活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拯救地球并不困难。  相似文献   

18.
人类是地球上的新客,从早期智人的出现算起,至今只有20多万年的历史。这段时间与地球近46亿年的悠远岁月相比,不过是短短一瞬间而已。人类的生存、繁育和发展无不依赖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与此同时,人类自己早已成为地球生态系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9.
张园 《青年科学》2011,(1):24-25
60年代,台湾一位学者在研究中医五行学说理论时,突发奇想,把五行中的五色和地球上的人种联系起来。五行中的五色为:青赤黄白黑。而地球上的人类,就其肤色来分,有黄种入、白种人、黑种人和红种人(或日棕种人)。他认为,如果五行学说是一种科学,那么,世界上就应该有蓝种(即青色)人。  相似文献   

20.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工业化和过分追求经济效益使人类肆无忌惮地破坏了地球的环境和资源,但环境问题反过来又使人类生存和生活的条件受到了极其严重的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