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秀丽教授     
王秀丽,教授,结构工程学科博导,学科责任教授,结构工程学科学术带头人,兰州理工大学空间结构研究所所长;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空间结构委员会委员,中国钢结构协会空间结构分会理事,中国基本建设优化研究会理事,甘肃省建设科技专家委员会委员,甘肃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结构甘肃省建设科技专家委员会委员,甘肃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空间结构》编委;甘肃“555科技人才工程”首批入选第三层次人员。1984年甘肃工业大学民建专业毕业,获学士学位;1987年甘肃工业大学结构工程专业毕业,…  相似文献   

2.
《甘肃科技》2004,20(6):J006-J006
杨磊,男,回族,现任甘肃省肿瘤医院内科主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四届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甘肃省医学会血液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兰州医学院兼职副教授,中国抗瘤协会临床肿瘤协作中心(CSCO)会员,化疗专业委员会会员,甘肃省医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会员,《抗癌》杂志高级编委,《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专家编委会委员,中共党员。  相似文献   

3.
朱彦鹏教授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6,32(6):F0003-F0003
朱彦鹏,教授,结构工程学科博士生导师,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兰州理工大学结构工程研究所所长。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学科责任教授,结构工程学科学术带头人。中国基本建设优化研究会理事,中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土木水利学科指导委员会委员,甘肃省抗震救灾协会常务理事,甘肃省土木建筑学会常务理事,甘肃省建设科技专家委员会委员,甘肃省工程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甘肃省土木建筑学会结构与抗震学术委员会委员,《基建优化》、《建筑科学》编委。甘肃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甘肃省“333科技人才工程”首批入选第一、二层次人员。  相似文献   

4.
王兰民,生于1960年3月,工学博士,现任甘肃省地震局局长,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中国地震局科技委员会和国家地震安全性评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震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学会理事,国际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协会岩土地震工程委员会委员,国家科技评估专家,国家科技奖励评审委员,国内数所著名大学的兼职教授。  相似文献   

5.
《甘肃科技》2005,21(9)
封面人物档案余四九,男,1961年6月生,甘肃秦安人,中共党员。1984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兽医系兽医专业本科,获学士学位;87年获硕士学位;90年获博士学位。现为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甘肃省特聘科技专家、甘肃省牛羊胚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兼首席科学家。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甘肃省学位委员会成员、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产科学分会秘书长、国际牦牛信息研究中心科技秘书、中国牦牛品种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动物生物技术学会理事、《中国兽医杂志》编委等。主要研究方向:动物生殖生理及动物胚胎工程…  相似文献   

6.
《甘肃科技》2008,24(24)
赵建昌,1962年1月生。博士、教授、中国铜结构协会理事、甘肃建设科技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注册一级结构工程师、甘肃省施工图审图专家、2005入选甘肃省555创新人才、2004,2005年度,甘肃省正高工评审委员会委员。2008年被甘肃省政府特聘为甘肃省建筑物耐久性诊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相似文献   

7.
常向阳,男,1967年出生于新疆,理学博士,研究员,现任广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1988年在西北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1991年和2001年在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分获理学硕士和理学博士学位。兼任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同位素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秘书,广东省可持续发展协会常务理事、环境与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环境科学学会专家库第一批技术专家。  相似文献   

8.
《甘肃科技》2008,24(4):I0001
余群力,博士,甘肃省畜产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农大食品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甘肃省特聘科技专家。兼任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常务理事,甘肃省营养学会副理事长,甘肃省食品添加剂协会副会长,甘肃省轻工联全会罐头分会副会长。主要从事食品科学与工程教学、科研、开发工作有;  相似文献   

9.
2006年3月3日,中国科技咨询协会、《科技咨询导报》邀请中国企业联合会管理咨询委员会共同举办了2006年咨询市场分析座谈会。专家们就咨询业2005年的回顾和2006年的预测各抒己见,并对协会和杂志的工作提出了宝贵的工作建议,会议气氛十分热烈。  相似文献   

10.
程选生教援     
程选生,男,汉族,1972年5月出生,甘肃省甘谷县人,中共党员,工学博士,博士后,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荣获第16届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现任中国力学学会计算力学委员会特邀委员,甘肃省建设科技与节能协会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11.
肖松文,1968年生,工学博士,现任长沙矿冶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甘肃省特聘科技专家,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冶金物理化学第五届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环境材料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12.
《甘肃科技》2008,24(6):F0002
师彦平,1965年2月生,1987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1998年在兰州大学细胞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1998至2001年在美国波多黎各大学(University of Puerto Rico)从事海洋天然产物化学博士后研究,2001年获得中国科学院2000年度“百人计划一引进国外杰出人才”基金资助回国,现为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国科学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百人计划”获得者),兰州大学特聘教授,甘肃省特聘科技专家,甘肃省555创新人才工程第二层次第一批入选者,中国化学会会员,甘肃省化学会理事和色谱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相似文献   

13.
王晓兰教授     
王晓兰,女,汉族,1963年5月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兰州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信息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主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甘肃省特色专业负责人,政协甘肃省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王晓兰教授现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Energy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Wind Energy》、《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电网技术》等国内外期刊审稿专家。曾获甘肃省教科文卫系统优秀  相似文献   

14.
史高峰教授     
正史高峰,男,汉族,1963年5月生,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1987年6月毕业于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工业分析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5年6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析化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现就职于兰州理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化工系。曾任兰州理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化工系及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兰州理工大学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委员,兰州理工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塑料》协会理事,《中国天然药物》杂志特约编委,兼任西部色谱专业委员会和甘肃省色谱专业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15.
戴剑锋教授     
戴剑锋同志,男,汉族,1963年10月生于陕西省旬邑县。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兰州理工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兰州理工大学教授咨询委员会委员,兰州理工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及研究生教育督导专家。中国微纳米学会会员,甘肃省物理学  相似文献   

16.
正2014年10月25—26日,第一届中国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学学术大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国内高校、科研单位的2000余名专家和研究生参加。本次大会主题为从全球变化到未来地球,议题涉及冰冻圈科学、大地测量学、地磁学与高空物理学、水文科学、气象学与大气科学、海洋物理科学、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火山学与地球内部化学。大地测量与导航专业委员会委员会议、IAG综合学术论坛暨大地测量与导航专委会年会开幕式、国际水文科学协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学术大会、国际水文科学协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工作会议同期召开。详见中国科协网http://www.cast.org.cn/n35081/n35473/n35518/16062188.html。  相似文献   

17.
《甘肃科技》2008,24(11)
王智平,生于1956年5月,全国政协委员。是首批机械部跨世纪学术带头人,中国机械工业青年科技专家,甘肃省“333科技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首批入选人员,甘肃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并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兼职全国高校校董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高等院校机电类教育委员会和材料加工工程教育委员会副主任、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化学学科史"研讨会于2009年12月24日在承泽园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化学史专业委员会和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化学化工委员会联合主办.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学术交流处官员、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和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秘书处负责人、"中国化学学科史研究与编纂"项目组主要成员、有关化学家和科学技术史专家及研究生共31人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19.
2012年4月15日,由我校申烨华教授主持、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和神木县生态建设保护协会共同完成的"长柄扁桃高值综合开发及其沙漠治理应用"研究成果通过陕西省科技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由来自化学、化工、环境、食品、林学、能源等领域的9位专家组成,中国科学院郑兰荪院士担任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  相似文献   

20.
《甘肃科技》2003,19(11):172
王得楷同志自1982年从兰州大学地质学专业早业以来,一直工作在科技一线,自修了与具体业务有关的大量专业知识和技能,先后在河海大学、中科院成都分院和英国伦敦大学、策斯特大学等国内外院校和科研机构进行研修,1994年五得楷同志破格晋升为副研完员,1995年以来担任甘肃省科学院地质自然灾害防治研究所副所长、总工程量,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6年获得甘肃首届"青年地质科技奖"、省科学院先进工作者,1998年进入省"SSS人才工程,1997年被兰州大学出聘为兼职副教授指导硕士研究生,1999年被省建委聘为甘肃省建设科技委员会地后灾害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同时在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滑坡泥石流专业委员会、甘肃省工程勘察专业委员会、甘肃省地质学会、甘肃省滑坡泥石流研完会、甘肃省矿产资源规划专家组等团体中兼任委员、理事等职务,在省内外有一定的知名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