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泸定县寨子沟泥石流是一条老泥石流沟,为科学评价其发展趋势及危险性,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对该泥石流沟的形成条件、动力学特征及危险性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寨子沟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充分,属中度危险泥石流沟,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2.
泥石流作为一种突发性、破坏性极大的山地地质灾害已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重视,但对有深部大断裂形成的山区沟谷泥石流的针对性研究很少。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人与地的矛盾不断地加剧,人类活动不断地深入附近的山区,使得任何一次小的泥石流都可能造成很大的损失。因此,研究该类泥石流形成机理和防治对策,对防治该类地区泥石流具有很大的帮助,是保证该地区地质环境安全,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通过对程海流域青草湾、大朗河、王官河、季官河地质灾害勘察,从地质条件、地形条件、降雨条件及人类活动等因素分析该沟泥石流的形成机理及其特征,从而探讨了该类地区泥石流的形成机理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3.
山区泥石流特点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杨科  李楠  何琼 《科技信息》2013,(25):498-499
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山区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60%,泥石流十分发育,每年因泥石流灾害造成的财产损失巨大,泥石流灾害防治需求迫切。掌握泥石流的形成机理和运动过程,提前预测和防治泥石流的发生,对于合理组织山区泥石流的治理和下游人民的转移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就我国山区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分布规律进行了探讨,为泥石流的预防和治理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4.
侯燕军 《甘肃科技》2010,26(21):55-57
甘肃省陇南市是我国泥石流灾害高易发地之一,是甘肃省泥石流分布密度最大,暴发频率较大的地区。武都区为陇南市行政中心,位于北山各泥石流沟沟口,直接受到北山诸沟泥石流灾害威胁。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致使各沟发生小型滑坡、崩塌,岩土体松散,水土流失严重,进一步加剧了北山泥石流灾害,对武都城区构成严重威胁。文章分析了武都区北山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并根据泥石流危害特征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柴达木盆地因其特殊的地质环境背景,泥石流成为盆地内地质灾害主要灾种。为系统地总结分析研究该灾种,通过充分收集资料,结合实地调查和已实施的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总结出了该地区泥石流特征,分析了泥石流形成机理,并对泥石流防治工程进行了论述评价。泥石流类型以粘性泥石流为主,水石流次之,规模为中小型,易发程度为低-中等易发。形成机理主要受地形地貌、物源条件、水动力条件、植被条件和人类工程活动诱发因素控制。在泥石流沟中、上游采取拦挡坝稳拦固体物质和下游采取排导渠保畅等是工程治理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以果木沟泥石流为研究对象,在阐述该泥石流自然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该泥石流的发育情况、泥石流沟谷特征及其形成条件,确定了该泥石流的类型;分析预测其发展趋势,计算确定了典型泥石流沟的动力学特征,研究成果为经济合理防治该泥石流沟灾害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德昌县2004年暴发的群发性泥石流灾害给当地居民生活和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群发性泥石流的预测和防治将是该地区泥石流防灾减灾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在一次群发性泥石流事件中,既有沟谷发生了泥石流,也有沟谷未发生泥石流。因此对这两类沟谷地形、地质和水文条件的对比研究使判定泥石流的形成概率成为可能。在对德昌2004年8月24日群发性泥石流现场调查的基础上,从形成机理出发,使用了一种泥石流的形成判别模型。通过一个单一的因素(形成因子P)代表地形、地质和水文条件,从而得到泥石流发生的临界值,再通过判别模型反算得到每一条沟谷的临界降雨量,将泥石流的形成概率划分为3个等级:安全、易发和高发。该方法充分考虑了泥石流形成的地形、地质和水文三大条件,并使用无量纲化,便于评估泥石流发生的难易程度,在研究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泥石流的预测防治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8.
先家庙沟为雅砻江下游支流九龙河右岸的一条支沟,位于四川省甘孜州九龙县,2013年7月17日暴发较大规模泥石流。为了研究泥石流的活动特征和提出适宜的泥石流减灾防灾对策,在野外调查和实地勘测的基础上,分析了该泥石流沟的形成环境、活动特征等,探讨了工程实施的背景条件和村镇泥石流的防治思路。研究表明,先家庙沟受汶川8.0级地震扰动,在主沟形成区2 700~3 100 m段产生崩塌滑坡,形成集中物源,由震前的山洪沟转化为泥石流沟,活动频率增加;先家庙沟具有"陡—缓—陡—缓"的纵坡型式,由于流通段陡崖地貌的存在,流速增大约3倍,冲击力增大约5倍,泥石流冲出流通段后流速较大,对沟口省道S215和居民房屋造成威胁,泥石流成灾能力强;针对流域地形特征和泥石流活动特征,在坝高较高的拦挡坝工程和排导工程实施受限的情况,提出"固源+停淤+排水"总体思路,可以为其他类似条件的泥石流治理工程提供防治思路。  相似文献   

9.
泥石流对矿山的可持续发展、国家与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作为一个水工环地质工作者,必须加强其形成机理与防治措施的研究。本文以某矿山为例,首先论述了一般泥石流的形成条件,随后结合某矿山的人为因素、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形地貌与水源条件等因素,论述了其泥石流发生的机理,并因地制宜的采取了相应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徽县庙儿沟泥石流形成条件、发育特征、规模及成因的研究,得到庙儿沟从降雨、物源和地形地貌均满足泥石流形成的条件,庙儿沟泥石流成因主要是支沟汇流和主沟侵蚀下切造成,支沟汇流形成强大的动能,流通区主沟掏蚀沟岸和揭底沟床堆积物源形成泥石流,并形成一个泥石流容重和流量不断增大的过程,在下游沟道平缓地段泥石流动能减缓,并开始堆积.在研究庙儿沟泥石流形成条件、发育特征及成因的基础上,本论述提出了拦挡、排导、护岸和清淤的综合防治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贵州七星关区大河乡岔沟泥石流形成条件作研究,从地形地貌条件,水源条件,物源条件进行分析,阐述泥石流灾害在暴雨季节是中频发生时期,在长时间降雨和短时暴雨情况下产生泥石流的可能性增大。对泥石流的运动特征进行了分析,为泥石流防治设计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2.
刘瑞强 《甘肃科技》2016,(21):31-34
我国是一个泥石流灾害频发的国家,泥石流灾害的发生严重损害了人类的利益、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对我国泥石流的分布特点、形成条件、活动特点以及危害进行了分析,对泥石流的起动机理进行了研究,尤其是水石流的起动机理,最后综合提出了泥石流的预测预防、工程防治措施和生物防治措施,以及一些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点,泥石流的防治应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才能做出更为合理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陕西省洋县毕机沟暴发的特大型泥石流灾害进行现场调查走访,从毕机沟特大型泥石流地质灾害形成的地形地貌条件、物源条件、水源条件入手,分析了泥石流堆积体分布的分区特点、基本特征及形成机制。通过对形成泥石流灾害的各影响因素进行逐一调查、评分、求和,运用判断泥石流易发性的泥石流沟易发程度数量化评分法和泥石流容重与数量化评分关系法对泥石流的易发性进行了判断,结果表明这2种定量方法评价结果十分接近,同时,采用单沟泥石流公式预测了再次发生泥石流时堆积最大危险范围和危害程度,并采取相应的工程治理措施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4.
泥石流是产生于山区的一种严重的地质灾害,危害性和偶然性大。文章以油库沟泥石流为例,从泥石流发生现状、形成条件分析泥石流形成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的治理措施。另外,对其治理后的效果进行了综合分析,从而为泥石流的防治提供一些经验和做法。  相似文献   

15.
针对色龙沟泥石流多次发灾对下游造成的威胁,且已有防治工程无法有效避害的问题,通过野外勘查,在查明色龙沟泥石流的形成背景条件及灾害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色龙沟泥石流的发灾成因,对泥石流的运动特征参数进行了计算分析,评价其易发程度,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工程建议。结果表明:色龙沟泥石流容重为1.49 t/m~3,性质属稀性泥石流,利用雨洪法计算该泥石流主沟沟口流量为37.73 m~3/s,一次泥石流冲出固体总量为5 455.53 m~3/s,下游整体冲击压力为25.06 kPa,主沟易发程度评分为88分,属易发泥石流。根据泥石流发育特征并分析其特征参数、危害特征及发展趋势,提出了"拦、排结合,以排为主"的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西藏夹中4#号泥石流为例,通过对该泥石流的形成条件、性质类型、运动规律及防治措施的特性等方面的研究,认为其高海高海拔条件与泥石流形成、发展和防治有着密切的关系,气候干旱寒冷、日照强、风速快,植被稀少,昼夜温差大导致岩石物理风化作用强烈,岩石沿节理、层理、片理崩解成碎片状、颗粒状,堆积在斜坡上,形成泥石流固体物质的来源,陡峭的地形和强暴雨为其创造运动场所和动力条件,防治措施以小型拦挡或排导工程为主,生态防护工程作用不大等特点,可供西藏公路沿线的泥石流整治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位于秦岭山地的陕西佛坪县城为研究对象,对其泥石流灾害及其防治状况进行研究。研究采用地质灾害防治方法,通过野外考察,即对各条沟泥石流的形成机理、运动和致灾方式等搜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并结合室内分析整理,提出防治措施。认为在实施中应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根据泥石流形成条件、运动规律,致灾方式等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并结合水土流失治理,改变生态环境,控制泥石流发展。防治中应以工程防治为主,进而达到综合治理,工程措施应在泥石流沟的形成区采取拦档措施,堆积区采用排泄措施,即上栏下排的工程治理,这样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8.
卫宏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0,31(3):294-296,299
6.16松潘龙潭泥石流是一种典型的雨后饱和松散坡只物没坡堰塞泥石流。对该泥石流的形成条件、成灾情况及动力学、运动学特征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9.
通过野外实际考察,对1994年商洛地区发生的大面积暴雨泥石流的类型、分布、形成条件,以及典型泥石流的流速和流量进行了计算。认为泥石流是山区主要的自然灾害,只有恢复生态环境,加强防治措施,才能减轻泥石流灾害损失,促进该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工程地质分析思路在泥石流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泥石流的预测预报对于工程中灾害防治有着重要的意义.从工程地质分析角度入手,以鹧鸪山隧道西口阎王曲沟泥石流为例,采用现场勘察的方法,研究了泥石流的基本特征和形成条件.在对泥石流形成演化过程机制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泥石流易发程度和单沟泥石流危险度两种方法对该泥石流进行了评价预测.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阎王曲主沟仍有暴发泥石流的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