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陈艳  王刚琴  张蕾 《甘肃科技纵横》2015,44(1):107-108,49
目的:探讨近年来延续性中医护理对轻中度出院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为中医护理的广泛推广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将70例兰州市安宁区长风医院(以下简称该院)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高血压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高血压护理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出院后血压控制有效情况。结果:观察组血压控制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中医护理在出院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有其特定的效果及意义,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
探究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选取某社区服务中心管辖的老年高血压患者738例,对其进行随机编号,按照单双号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社区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健康行为形成率及血压控制效果。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合理膳食、适度运动及压力管理等健康行为形成率与对照组相比较高(P0.05);观察组患者舒张压(DBP)及收缩压(SD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可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习惯,提高治疗依从性及血压控制效果,提升社区护理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于云平台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在糖尿病患者出院后血糖监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8年1月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诊治且出院后的糖尿病患者1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95例。对照组出院后实施常规出院健康指导,干预组采用基于云平台的糖尿病院后健康监测管理系统开展延续护理。随访12个月后,对比分析两组血糖干预效果。结果:出院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干预组在疾病知识习得、饮食控制、遵医用药等方面的治疗依从性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 <0. 05)。出院后6个月、12个月,干预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P <0. 05)。出院随访12个月内,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出院随访12个月末,干预组患者对院外血糖监测管理的满意度为98. 9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院外血糖监测管理的满意度81. 05%(P <0. 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基于云平台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延续护理,可以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有益于院外血糖的控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院外血糖监测管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探究心理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的作用。选取武山县人民医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接收的112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将其均分成对照组、干预组。前者56例采取常规护理,后者56例在前者基础上强化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情绪状态、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护理后,两组焦虑、抑郁自评量表与护理前相比均降低(P0.05),且干预组均较对照组低(P0.05);干预组治疗依从率91.07%较对照组的75.00%高(P0.05);两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与护理前相比均增高(P0.05),且干预组较对照组高(P0.05)。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明显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明显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并大大提升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曹玲  刘芳  侯亚萍 《甘肃科技》2012,28(21):151-152
探讨了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健康行为和血压变化的影响。1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社区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治疗组,比较2组患者干预后的行为和血压变化。经社区护理干预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控制率、遵医嘱率、不良生活方式改变率、高血压知识掌握情况率等4项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同时,高血压患者的24h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社区护理干预可改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健康卫生行为,降低其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院外延续护理服务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干预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门诊随访措施;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为期12个月的延续护理服务.比较12个月后两组患者对精神分裂症基本知识的知晓率、服药依从性、复发率及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干预组对精神分裂症基本知识知晓率、服药的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病情复发的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延续护理服务有助于患者疗效的维持及疾病的恢复,减少疾病复发,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对其社会功能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需使用BiPAP呼吸机治疗的AECOPD患者及家属进行调查,分析影响使用呼吸机依从性的因素,并探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在呼吸科住院需使用BiPAP呼吸机治疗的AECOPD患者120例,调查患者对使用BiPAP呼吸机的顾虑因素及家属对呼吸机治疗的认同程度,根据患者特点进行护理干预,并比较干预前后患者家属对使用呼吸机治疗的认同程度变化和患者使用呼吸机依从率变化。结果:使用前患者担忧呼吸机安全的占34.17%,有恐惧感的占26.67%,对治疗费用有顾虑的占18.33%,对今后可能购机费用担忧的占33.33%,对是否会出现呼吸机依赖担忧的占12.50%。使用呼吸机前患者家属完全同意、不确定、不同意的比例分别为58.33%、16.67%和24.17%,而患者的依从率为47.50%;护理干预后,患者家属完全同意、不确定、不同意的比例分别为94.17%、2.50%和3.33%,而患者的依从率提高至93.30%。护理干预前后患者家属认同程度及患者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家属认同程度改善与依从率提高具有明显的相关性(r=0.56)。结论:AECOPD病人应用BiPAP呼吸机治疗的依从性与多种因素有关,根据患者特点制定个体化的护理干预方案能明显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8.
分析个体护理和健康教育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选取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2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个体护理和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及治疗依从性。两组干预前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依从率97.83%,高于对照组的76.09%(P0.05)。个体护理和健康教育可改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为临床护理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干预效果,以提高社区健康教育护理水平.方法在吉林市丰满区的11个社区内随机选取148名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干预组中开展控制高血压知识讲座的健康教育,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措施.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健康教育前后两组的认知得分、健康相关行为得分及血压测量值进行比较.结果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后,干预组的认知得分和健康相关行为得分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1),舒张压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的认知得分、健康相关行为得分、收缩压和舒张压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干预对提高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的认知水平、自我管理水平及有效控制血压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开展药学监护在高血压防治中的效果.方法:以我院门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为药学监护对象,对监护前后患者的血压控制、用药依从性及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等进行比较.结果:药学监护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低于药学监护前(P<0.01);监护后血压达标率、用药依从性好率明显高于监护前(P<0.01);监护后饮酒率较监护前明显下降(P<0.01),参加适当体育锻炼率则明显上升(P<0.05).结论:药学监护可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及发病危险因素,提高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西藏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方法,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对2008年8月~2011年8月我科收治的60岁以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06例,采取用药护理、饮食指导、心理护理等方法进行护理.结果:10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经过正规用药治疗及精心护理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病情稳定出院.1例女性藏族患者62岁死于脑梗塞.结论:对老年高...  相似文献   

12.
纪如芳  费月曙  朱小兰 《科技信息》2013,(25):465-465,486
目的:观察细节干预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方法:将南通学田社区83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29名)和细节管理组(56名)。细节管理组:设立社区健康管理专员专岗,增进社区医生与患者的沟通,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对患者进行生活方式指导,并为社区医生定期收集血压等相关信息并反馈;开发和应用社区管理信息平台和患者管理工具。日常管理组:采用常规的管理模式,比较6个月治疗前后的血压控制情况。结果:两组间干预前后的血压均值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细节干预是进行老年高血压患者二级预防的有效社区干预模式,有利于整个人群高血压的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13.
探讨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应用的临床效果。对甘肃省平凉市中医骨伤医院2015年3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12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分析干预前后患者血压情况及生活健康水平。所有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均低于干预前水平(P0.05),且患者生活健康水平显著优于干预前(P0.05)。护理干预可对患者高血压治疗起到显著作用,可在控制患者血压同时改善患者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14.
血液透析(HD)是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重要的肾脏替代疗法之一[1]。HD可使ESRD患者的尿毒症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长期生存率明显提高[2]。但是HD患者的合并症和死亡率仍很高,即使在经济发达国家,每年的死亡率也达到20%[3],而依从性是引起HD患者并发症和死亡率的重要因素[4]。而护理干预在提高患者依从性和HD治疗效果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尤其是针对个人系统化的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显著地作用。通过强化护理干预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依从性,从而通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调查病人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期间对治疗的依从性,从而通过原因有针对性对病人系统化护理干预,系统化护理干预后病人的依从性存在者显著的差异。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并发症明显减低,病人的长期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5.
探讨"三位一体"无缝隙护理服务模式在妊娠期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以在本院进行产检及分娩的73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三位一体"无缝隙护理服务模式,观察本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控制情况、心理健康状况及生命质量改善情况。干预后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心理健康状况得分以及生命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干预前(P0.05)。"三位一体"无缝隙护理服务模式可有效改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心理健康状况及生命质量,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为母亲和胎儿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6.
评价协同护理工作模式在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本组实验将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武威肿瘤医院住院的426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1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协同护理模式给予健康指导。对比分析两组药物治疗依从性、血压控制水平、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血压控制水平、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协同护理模式有助于医护患共同参与促进疾病的康复,很好的发挥了预防、治疗及护理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把高血压知识教给患者及家属,增强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有效控制血压.方法介绍高血压的健康教育知识.结果使高血压患者能有效掌握高血压的预防、治疗和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做好高血压的健康教育,充分调动患者及家属的主观能动性,掌握自我保健知识和防治要点,有效控制病情发展和控制血压,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把高血压知识教给患者及家属,增强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有效控制血压.方法介绍高血压的健康教育知识.结果使高血压患者能有效掌握高血压的预防、治疗和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做好高血压的健康教育,充分调动患者及家属的主观能动性,掌握自我保健知识和防治要点,有效控制病情发展和控制血压,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钱文彬  徐浩瑞 《科技资讯》2014,(36):201-201
目的了解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病的认知情况、态度及应对措施,检验运动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效果,为以后的高血压患者的运动干预和其他慢性病的有效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长宁区社区50~70岁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科学的、有计划的运动干预,并严格的随访6个月,并记录这些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以及其他身体的情况的指标。结果干预组经过了6个月的运动干预,血压控制率有明显的下降,收缩压平均值明显下降,舒张压平均值明显下降。血压控制率、以及血压较运动干预前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自身健康状况明显提高,对高血压的认知也更加全面、应对措施更加得当。结论科学的、有计划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运动干预,在降低血压、提高血压控制率、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方面有明显的效果。同时,在患者对高血压的认知也更加全面,对高血压的应对能力也有明显的提高。在开展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运动干预的时候,必须有专业指导队伍、完善的理论基础、科学合理的运动处方、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来全面提高运动干预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首诊眼科Ⅱ型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影响.方法将一定时期内首诊眼科门诊、经内分泌确诊为Ⅱ型糖尿病的4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3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实施一般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一般治疗和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干预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负性情绪和依从性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血糖控制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首诊于眼科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