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制了一种新的吸附—反应型除臭剂,是由高效除臭液吸附在载体上经加工组合而成。这种除臭剂可有效地除去氨、硫化氢、硫醇等臭味物质。经过1248h的连续测定,除臭效果优于国外市售样品的1.37倍  相似文献   

2.
新型除臭剂     
最近日本一家杂志介绍了新发明的一种价格便宜、效果显著的新型除臭剂。这种除臭剂与以往用活性炭吸附或香料掩蔽去臭不同,它是由化学反应除去臭味的。这种除臭剂可长时间有效地除去空气中的氨、、硫化氢、硫醇等气体,其除臭率可达99.9%。它的组成是硫酸亚铁或硝酸亚铁等亚铁盐和维生素C  相似文献   

3.
目前的除臭剂主要有两种类型,即利用材料的物理性质制备的吸附型除臭剂和与臭味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除臭剂。但这两类除臭剂都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必须经常更换材料才能保持除臭性能。而微生物除臭剂在与臭味同化过程中能不断繁殖,可以进一步增强除臭性能,从而达到长期除臭的目的。(?)本在这方面已取得较大进展,现介绍如下: 一、筛选有效微生物具有除臭作用的微生物有两种,即芳香产碱杆菌和粘质沙雷氏菌,其筛选过程如下: 芳香产碱杆菌:按10%醋酸钠、1%磷  相似文献   

4.
附设有厕所的长途汽车,由于车内空间狭小,如何消除厕所恶臭,保持车内空气清新是一大难题,高温时节这一问题更为突出。 为抑制车用厕所内产生的氨气、甲硫醇和硫化氢等,迄今所用的除臭剂主要是利用酸碱等的中和分解功能、某些化学物质的特殊消臭功能和酶或微生物等的分解功能达到除臭目的。但这些除臭剂高温时效果明显变差,在使用过程中效果随对象物pH变化而变,且作用时间较短。其中用得最为普遍的福尔马林、次氯酸钠等还存在药剂自身异臭或分解污物过程产生有毒氯气等缺陷,而酶和微生物制剂则存在  相似文献   

5.
液体除臭剂     
本发明的除臭剂是由马来酸或马来酸酐与氯化亚铁或硫酸亚铁组成的。这种除臭剂可使用于家庭空气清洁器中,亦可用浸渍纸、布、纤维制成除臭纸、除臭布和除臭纤维。配方之一是:将13克氯化亚铁溶解在100毫升水中,加入2克马来酸,溶解后得到除  相似文献   

6.
日本公布了一项制备新型气体除臭剂的方法。该除臭剂能脱除多种恶臭气体,特别对氨、胺等碱性臭气的脱除更为有效。该除臭剂比目前的市售除臭剂具有更好的除臭性能,且成本低、操作简单、设备费用低。该除臭剂以沸石、活性白土、硅藻土、  相似文献   

7.
硅藻土在日用化工制品中也有广泛的用途,主要可用作除臭剂、化妆品原料、缓释剂、蚊香填料、液体电蚊香用多孔吸液芯、氧化发热剂等。一、除臭剂硅藻土具有优良的吸附能力,在除臭剂中可以充分发挥这一特性。在国外饲养猫狗等宠物的家庭常用硅藻土垫铺在其栖息处,以吸附尿液和尿臭。原苏联专利中披露的一种固体除臭剂中含有硅藻土4—6%、甘油1—3%、发泡剂(磺烷油、肥皂或合成洗涤粉)17—19%、香料1—5%、食盐0.5—5%、九水偏硅酸钠52—60%、硬脂酸钙0.5—5%、水泥灰11—14%。在制备除臭剂时预先将水泥灰与硬脂酸钙拌匀,然后再与其他原料成分搅拌,得到均匀的物料,再压制成圆柱状,用塑料薄膜包装。在与水接触时除臭剂即开始作用,使用寿命为1—1.5个月。  相似文献   

8.
成果推广     
高级除臭剂──环宝香该产品因其对环境保护的独特作用,被命名为“环宝香”。“环宝香”除臭效果明显。经有关专家测定表明:将环宝香产品撒放在恶臭源上或将该产品兑水泼撒地面上,任何臭味均可去除,且持续时间长达7叼0天留有芳香,并兼有消毒杀菌之功效而无毒性。环宝香用途广泛,不仅适用于宾馆、医院、办公楼、公共场所、家庭卫生间、厕所、抽水马桶、垃圾站及畜禽栏舍、运输车辆等除臭消毒而且也适合火车、轮船、飞机等卫生间消除异味。因环宝香作用独特,效果明显,产品一问世,就深受消费者欢迎,订货者络绎不绝,社会和经济效益十…  相似文献   

9.
根据羽毛异味的来源和特性,从消除异味和防止日后异味重现二方面,较详细探讨了在现在和可见的未来,羽毛灭菌除臭的手段和灭菌除臭剂的配制技术,寻找到一种相对绿色环保并且灭菌除臭效率比较高的羽毛灭菌除臭剂。  相似文献   

10.
化学系研制的“RO——型洁尔净”是一种新型除臭剂(特异气味消除剂)。 “RO——型洁尔净”有除臭、抑菌、清洗作用,属于多效除臭剂,与其他除臭剂比居于国内先进水平。这种除臭剂国内未见报导,填补了国内的空白。 “RO—型洁尔净”生产工艺简单、操作方便。一般地可用几只大缸进行土法生产。  相似文献   

11.
中草药的除臭功能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臭气不仅影响人的生理健康,且会使人产生厌烦、恶心等心理不良反应。但目前的除臭用品多为化学品。这类物质一般均有刺激性及毒性。中草药为天然植物,其小含有的除臭、杀菌等有效成分的提取物具有较好的祛臭功能,近年来业已在除臭剂、牙膏、化妆品等方面得到较好的应用。实践证明,中草药提取物不仅除臭效果显著,毒副作用小,使用安全,而且还具有防病保健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中草药的除臭机理及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2.
从茶多酚残液中提取天然茶氨酸需通过凝絮、活性炭吸附等预处理,再经由阳离子交换树脂(732型)动态吸附、洗脱、浓缩、结晶而得.研究得出茶氨酸提取最佳工艺为:上样液质量浓度2.5g.L-1,上样液pH=3.5,洗脱液浓度0.20mol.L-1,洗脱流速为2.4BV.h-1(BV为层析柱体积).最后用高效液相色谱谱图、红外光谱表征目标物.所制得茶氨酸粗品提取率为3.07%,纯度在99.5%以上.  相似文献   

13.
据了解国内在卫生间除臭剂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在市场上销售的除臭剂还很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把卫生间清洁除臭,借以改善居住环境列为必行之事。以往人们的习惯做法不外有两种:(1)用无机酸溶解除去作为恶臭源的附着物。(2)借助于喷洒香水  相似文献   

14.
《今日科技》2005,(6):44-45
工业污水除臭剂及其制备方法;一种仿玉人造石的制造方法;环保型装饰膏;一种用于花卉和树叶的电镀方法;一种使外墙墙体保温增效的方法;全防水多用途计算机键盘;一种安全型高效、长效防蛀剂及其制备方法;一种负离子催化除臭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以2,4-二氯-6,7-二甲氧基喹唑啉(DCQAL)为模板分子,采用单步溶胀聚合法制得了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MIPM),研究了功能单体、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的摩尔比、交联剂用量及吸附液添加剂等对MIPM识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碱性的DCQAL,采用酸性功能单体制得的MIPM可与之形成较强的氢键从而显示出较好的识别性能,以4-氯-6,7-二甲氧基喹唑啉或2,3-二甲基喹喔啉为竞争分子,其分离因子分别达1.83和2.02;增加交联剂的用量可增强印迹孔穴的稳定性,从而提高识别能力;在一定范围内增大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的摩尔比,能使更大比例的功能单体在MIPM中形成有序的排列,使MIPM呈现更好的识别效果;吸附液中添加少量的三乙胺(含量小于0.1%)可减弱MIPM的非特异性吸附,从而提高其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16.
分子膜驱油技术因其操作运用简单、不伤害储层、价格便宜等优点而成为提高油田采收率的重要方法之一。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研究了分子膜(MD)在陆梁油田白垩系呼图壁河组岩石粉上的静态吸附特征以及在模拟岩心中的动态吸附规律,采用Zetasizer2000研究了分子膜(MD)吸附在石英砂表面的Zeta电位变化;并进行了分子膜(MD)室内驱油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分子膜(MD)在岩石粉上12 h后吸附可达到平衡,吸附量受液固比、膜剂浓度影响,动态吸附特征曲线可分为3个阶段;2分子膜(MD)吸附在石英砂表面后会提高石英砂表面的Zeta电位,使石英砂表面呈电中性或弱正电性;3分子膜(MD)驱可降低注入压力及后续水驱注入压力,总体采收率在水驱的基础上再把采收率提高8%左右。  相似文献   

17.
冰箱除臭方法不少,上市的商品尤其考究,效果也有极好的,但都要用钱去买,这里介绍一种现成的方法,即利用已烧完的蜂窝煤作除臭剂,将烧乏的煤块取出,在干燥、干净的地方凉透,随即放入冰箱,即会吸除异味。乏煤块中有高温除气的多孔材料,有时还带有一些多孔碳,吸气效果甚佳,对有气味的大分子吸除得更好。  相似文献   

18.
该项目是一种专门针对粪便污水等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固定或移动型生物环保公厕建设、传统厕所改造、小区中水回用系统等,也可作为单元组合技术成用于市政污水处理系统。该系统具有成本低、处理高效、大容量、节水、环保等特点,其产品形态可以是整个生物环保厕所或住宅小区中水回用工程,  相似文献   

19.
人体足部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分析及其形成机制研究,在法医学、疾病诊断、香水及除臭剂开发和吸血昆虫生态学研究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综述了足部挥发性物质的形成机制、取样及分析方法,并对现已发现的足部挥发性物质进行了总结,以期促进足部挥发性物质的深入研究,并为足部除臭化学品及相关材料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利用黏质沙雷氏菌粗酶液催化、H2O2氧化分别经蒸发或压滤处理后的保险粉废水,得到了一种新的保险粉废水除臭路径.实验结果表明,在粗酶液加入量为3%,H2O2加入量为5%,反应温度为35℃,反应时间为5h的条件下,对于保险粉废水的COD去除效果一般,但除臭效果良好,2种保险粉废水经除臭处理后的臭阈值分别为16和15,臭味指标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