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地方科技》2007,(1):52-55
2006年岁末,各行各业都在盘点,本刊于2006年12月针对国内直销状况策划了《2006中国直销风云榜》(第二届)对2006年中国大陆的直销进行了盘点,而美国著名直销杂志MLM insider近日也隆重推出了年终盘点,这里本刊特别转载“2005-2006年度直销商选择最佳直销公司”、“2005-2006年度编辑选择最佳直销公司”两个部分,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衮动之灾     
《当代地方科技》2006,(8):50-53
自《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正式高悬于商务部网站上,在中国的各种粤销和传销公司都在思考如何应对,一直饱受非议的“滚动制”却乘机卷土重来,在最敏感时期的中国直销市场上兴风作浪。目前的滚动制以“卖二赠一”的模式现身炒作,乒圣与其它直销制度嫁接,演化出各种变种,但其带来的危害性和破坏性却是直销界所始料不及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2005年9月1日,最具历史意义的中国直销双法——《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正式高悬于商务部网站上。其中,“8000万元的注册资本+2000万元保证金”的硬杠杆,宣告中国直销开始走入资本时代。 在中国境内运作的直销公司,从此被打上了“亿元户”的身价签,得以光明正大地走进中国直销围城。这也注定中国直销的围城之内,不是一个由穷变富的心灵修炼之处,而是一个“弱肉强食,富者更富”的马太效应场。这里,不存在穷人(企业)财富缓慢积累,只存在富人(企业)财富升级倍增。中国直销,不相信眼泪,只相信实力和耐力。 中国直销市场,是典型的中国特色的直销市场,是个只容纳“亿元贵族”的俱乐部,从其正式浮出水面的第一天起,就注定与资本市场密不可分。为此,特撰写此《中国直销与资本市场》系列文章,以记录中国直销资本市场的光怪陆离和浮华悲喜。[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高消费群体日渐扩大,信用卡市场炙手可热;2003年,信用卡迎来“开元盛世”。入世承诺悄然到期,直销立法开放在即;2004年,是业界眼中惊喜交加喜忧参半的“直销元年”……中国大陆这片投资热土持续升温高烧不断。一时间,国内国外各种投资机构磨刀霍霍,无不期望在这块大蛋糕上狠切一刀。为此,一些商家在经营上迭出奇招,令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  相似文献   

5.
大陆的直销市场在《禁止传销条例》和《直销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之后,正进入盘整的阶段,由于禁止“团队计酬”的多层次奖金制度,大多数直销公司都要调整他们的制度和作法,那些已经从事直销的直销商也必须改变他们的观念和做法。在这直销新纪元开始的阶段,我们希望直销业界能够迅速调整脚步踏上正轨,因此把观察台湾和大陆直销运作多年的心得提出来和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6.
坚持直销不动摇 《中国直销》:安利公司在2005年11月1日就推出过一项市场改革,那么现在这个“革新纲要”和原来那个有什么不同?  相似文献   

7.
随着《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的正式颁布,直销已成为合法的营销方式而进入寻常百姓家,也标志着我国直销正走向“法治”时代。  相似文献   

8.
包装的真谛     
直销条例一出,各家直销企业不论实力如何,获牌的欲求怎样,都为如何包装自己绞尽脑汁。N公司2003年就正式营业了,但它从来不说做的是“直销”;A公司取消了零售利润,把原制度各级拨出的百分比变了变,就宣称自己是“单层次”。诸如此类的例子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9.
从去年第四季度起,中国股市持续走高,从2003年的熊市一举跃升牛市,引起了社会各方面人士的关注与参与。投资或者投机,各种心态皆有。无独有偶,2002年至2003年,直销面临立法的紧要关头,也是掀起了一波“直销回归潮”,市场上关于直销的谈论与纷争也持续不断。本文通过讨论直销与股票的共性与差异,来区别投资与投机的各种心态,树立良好的从业意识,无论直销还是股票,利伤皆存,都要平和视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首批直销牌照与希望获得直销牌照的企业相比,可谓粥少僧多。但是,2005年12月1日《直销管理条例》正式实施的10天内,除了在11月30日“迫不及待”递交材料的瑞典欧瑞莲外,许多被业界寄予夺牌重望的企业不仅没有出现蜂拥递交牌照申请材料的情况,反而对牌照申请讳莫如深。  相似文献   

11.
直销在中国市场跌跌撞撞,蹒跚而来。1998年那“一刀”,把康宝莱的直销模式扼杀在摇篮里,在中国仅为一家经营传统模式的企业,时至今日,中国加入WTO的“三年直销之地”早已到期,中国直销市场早已闹得风生水起,这块“处女地”变得触手可及,康宝莱顺势归来!  相似文献   

12.
事件     
27家申牌企业网上“宣誓” 从7月6日开始,商务部“直销行业管理信息系统”陆续发布了27家内外资准直销企业的声明,承诺获得直销牌照后,公司将严格遵守《直销管理条例》要求从事直销运作,并对不从事传销、公开直销员计酬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承诺。此次在官方网站上的集体披露被认为是发放第二批直销牌照的先兆。而相关企业负责人均表示,声明是按商务部要求操作的,并不意味着公布了信息就一定能拿到直销睥螅。  相似文献   

13.
编辑面对面     
《当代地方科技》2005,(8):80-80
河南杨先生:我是《中国直销》杂志的忠实读者,请问有杂志的电子网站吗?请告之?非常感谢!《中国直销》编辑部:您好,非常感谢您对《中国直销》杂志长期的关注。关于杂志社的电子网站,本刊网站设计师经过几个月的构思与设计,于7月初,经过改版现更名为“直销人”网站(www.uprich.com)隆重面世。  相似文献   

14.
赢在天狮     
《当代地方科技》2005,(7):61-61
值国内最大的内资直销企业——天狮十周年之际,《中国直销》与知识经济隆重推出《赢在天狮》一书,此书是首本为天狮人十年成功路打造的最新力作。  相似文献   

15.
《当代地方科技》2008,(2):70-70
“直销企业影响力榜”是本刊将公开搜集到的一些关于直销企业影响力的数据,统计于此,并按照一定标准换算成对应分数,得出活跃在中国市场上的直销企业每月的排名,并在下一期《中国直销》杂志刊登,提供给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最近,深圳市工商局下发了一个文件《关于加强对直销企业服务的通知》,在这个文件中提出了“产业第一、企业第一、服务第一”的工作思路,并把2009年确定为“直销服务年”。这体现了国家对直销监管的方式和态度正在转变,把服务作为监管的本质。  相似文献   

17.
《直销管理条例》第五十三条规定:“直销企业拟成立直销企业协会组织等社团组织,应当经国务院商务部主管部门批准,凭批准文件依法申请登记。”在这里,我们乐观地看到政府对直销行业成立协会或自律组织方面,是持有一定开放空间的。所以我认为不妨参考一下其他营销行业(尤其是保险行业)对营销的管理和自我监管,以促成直销行业自我监管组织的成立,甚至促进尽早享有保险行业享有的多层次销售方式。  相似文献   

18.
2005年8月23日,中国干百万直销人翘首以待的《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终于出台,中国直销立法水落石出。  相似文献   

19.
冬去春来,猴年春节刚过,苦盼中国直销立法的直销公司终于听到立法春天的脚步了。2月9日,在中国贸促会举行的中美商务理事会经贸座谈会上,商务部外资司副司长邓湛透露,中国有望于年内制订直销业相关法律。2月10日,网易特约记者致电商务部外资司一位与本次立法有紧密关系的某处长,询问“直销立法会不会拖到2004年以后”时,该处长表示,“现在直销立法正在按部就班地进行,应该没有理由拖到2004年以后。”邓湛透露,由商务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共同制订的法律草案,将严格区分直销与金字塔式的传销和变相传销;注重已有政策的延续;管理方式上将更符合国际惯例和中国国情;促进合法的内资、外资直销企业共同发展。而据了解,邓湛提到的“由商务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共同制订的法律草案”,所指的其实就是《外商投资直销公司暂行规定》草案,出台已有一定时日。尽管其只是一份草案,部分内容还会进一步修订,但其透露出来的一些细节内容,却已经显示了中国政府在直销立法方面的重要风向。邓湛在2月9日的讲话内容毕竟只是原则性的问题,而随着一份《外商投资直销公司暂行规定》草案透露出来的内容,诸多悬疑也便渐渐浮现出来。  相似文献   

20.
“要从信念中获取力量,让信念指给我们方向。”这是直销人原野最为推崇的格言。他能从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直销门外汉,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做到某直销公司的较高级别,也正是源于信念的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