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中国辽宁省的一个采石场,比利时皇家自然科学研究所的科学家发现了一种体型与鸡相当的飞行恐龙化石。这种恐龙被称之为"Aurornisxui",身长约合50厘米,长有微小的三角形牙齿,从头到脚趾几乎完全被原始的羽毛覆盖。科学家表示发现这具保存完整的化石有助于了解鸟类的进化。  相似文献   

2.
恐龙将复活     
电影《侏罗纪公园》讲述了科学家用DNA复制恐龙的故事,这个令人惊叹的想法也许在未来会成为现实。日前,美国科学家从一具7000万年前的霸王龙化石中发现了软组织,并看见血管和细胞结构。这具霸王龙化石于2003年在美国蒙大纳州被发现,且保存较好。科学家在对化石的一节腿骨进行研究后,发现在骨腔里存在罕见的化石矿物质沉积体。在经过脱矿物质处理后,剩下的是柔软、透明且富有弹性的赭色软组织,在显微镜下甚至可以看到血管和细胞结构。到目前为止,科学家还没否定有从这具7000万年前的恐龙化石中获得恐  相似文献   

3.
在对加拿大自然博物馆保存了75年的两副角龙骨骼化石进行研究时,英国古生物学家尼克-朗里奇博士吃惊地发现,这两副骨骼的主人竟然是未知的新种恐龙,它们生活在7500万年前的北美洲.这副恐龙骨骼的主人在此之前被认定为准角龙和开角龙,都是加拿大的恐龙种群.根据朗里奇博士的研究发现,它们与美国西南岸的恐龙之间血缘关系更近,说明它们是新种群.  相似文献   

4.
《科学大观园》2002,(11):37
人鱼化石古老的记载老普利尼是一位记述过“人鱼”生物的自然科学家。在他的不朽著作《自然历史》中写到:“至于美人鱼,也叫做尼厄丽德,这并非难以置信……它们是真实的,只不过身体粗糙,遍体有鳞,甚至像人的那些部位也有鳞片。”一些科学家正在竭力设法解开这一当今考古学最惊人的发现:一个3000年前美人鱼的木乃伊遗体的由来。一队建筑工人,在索契城外的黑海岸边附近  相似文献   

5.
严炎  刘星 《科学大观园》2011,(15):64-65
科学家最新发现表明,大规模的流星撞击或是导致恐龙灭亡的罪魁祸首。 科学家发现的一处恐龙角地区,证明了这一论断。该恐龙角是在美国蒙大金州的地狱溪地层发现的,这里曾出土很多恐龙化石。  相似文献   

6.
在非洲撒哈拉大沙漠,英国“化石猎人”发现了一条史前“巨兽之河”,这里曾经是巨型鱼类动物、大型恐龙和约合18米长的巨鳄家园。这条河流宽度与多瑙河不相上下,曾在l亿年前贯穿整个撒哈拉沙漠,它的四周一度被茂密的森林、水道和湖泊环绕。  相似文献   

7.
<正>百年来,特别是近40多年,我国和世界古生物学家在这里取得了丰硕成果,许多现生生物的祖先类型在这里陆续被发现。地球上第一朵花在哪里绽放?恐龙怎么演化成了鸟? 1923年,地质学家在辽西凌源首次发现古生物化石并提出“热河系”概念;1962年,我国古生物学家顾知微将其命名为“热河生物群”。百年来,特别是近40多年,我国和世界古生物学家在这里取得了丰硕成果,许多现生生物的祖先类型在这里陆续被发现。11月2日,由国家自然博物馆等单位主办的“远古热河——中生代重要化石发现特展”展示了130多件来自这座独一无二的世界级化石宝库的“瑰宝”,为大家重现演化故事,更好展望未来。  相似文献   

8.
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的考古发掘是新中国考古史上的一次重大发现。其中一号墓出土的保存完好的汉代轪侯利苍夫人辛追的尸体引起了世界性轰动。在地下已长眠了二千多年的整个女尸仍能完整地保存下来,不能不说是世界尸体保存记录中罕见的奇迹之一。在世界历史上,古代保存尸体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著名的有古埃及的“木乃伊”,还有楼兰干尸、泥炭沼泽干尸等,也有高僧大德及基督圣徒等神奇的干尸等,那些是属于内脏挖空呈干瘪状的“木乃伊”和表面似腊制模型躯壳的“尸腊”,或皮肤呈皮革状、骨质已脱钙软化而容易切断的“鞣尸”,他们的保存…  相似文献   

9.
权威的《自然》杂志近期对中国恐龙研究新进展进行了连续报道:来自中国辽西地区的恐龙化石不断为鸟类起源于恐龙的科学假说提供崭新而有力的科学证据。中华龙鸟、北票龙、尾羽鸟、始祖鸟……  相似文献   

10.
化石保存秘密细节辽宁北票又一次成为古生物学的神奇之地,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此地的一块哺乳动物化石为早期哺乳动物中耳演化提供了重要线索,揭示了动物听觉演化的秘密,有助于确认哺乳动物是如何在恐龙横行的中生代生存下来的。在辽宁北票发现的哺乳动物是一种地栖新种。据估计,这种15厘米长的动物重70-80克,相当于花栗鼠那么大,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自贡恐龙博物馆等单位的科学家们在四川自贡发现侏罗纪时期的四足动物巢穴遗迹,该遗迹与恐龙骨骼化石伴生埋藏,这是在中国首次发现与恐龙伴生的四足动物巢穴遗迹。据介绍,该遗迹保存于侏罗纪中期的地层下沙溪庙组中,呈实心通道状,可分为两部分。遗迹第一部分长近1米,直径6至10厘米;第二部分长约1.5米,直径7至14厘米。据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邢立达博士介绍,该化  相似文献   

12.
任天 《科学大观园》2013,(13):29-30
地球在2.52亿年前曾发生过一次最大规模的灭绝事件,地球上的生命几乎消失殆尽。但科学家们近日发现了生存在灭绝事件过后1000万年时期的恐龙祖先化石。科学家在坦桑尼亚、赞比亚和南极洲进行了7次考察,发现了一些最早的前恐龙生物的化石。这些化石或许可以告诉我们,草食性生物是如何最终演化成为恐龙,又是如何在2.52亿年前的大灭绝事件之后与其他动物展开竞争的答案。  相似文献   

13.
正科学研究并不局限于科学家,只要你有饱满的求知欲、旺盛的好奇心、蓬勃的激情,完全可以参与其中。中国目前已经是世界上出土恐龙化石种类和数量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尤其是近二三十年,一系列"带羽毛恐龙"化石的爆炸性发现,让中国在世界恐龙研究者心中的地位上升了很多。作为一名恐龙研究者,我深以为幸。要知道,中国目前已经命名了  相似文献   

14.
《科学大观园》2014,(17):62-63
<正>恐龙如何交配所有的恐龙都是从恐龙蛋中孵化的,但是恐龙如何交配产生下一代我们并不清楚。恐龙的交配证据无法成为化石,而且古生物家尚未发现任何恐龙拥抱产生的化石痕迹。甚至恐龙的基本性解剖学还存在未解之谜。第一只恐龙对于古生物学家来说,任何血统最早的物种都是很吃香的生物。但问题在于化石记录只能体现它们的部分生命史,而不是全部,因此发现恐龙的起源除了需要科学,同样需要运气。目前的发现表明,最早的恐龙来自于大约2.45亿年以前,最佳候选者就是一种被称作尼亚萨龙的瘦小动物。  相似文献   

15.
任天 《科学大观园》2012,(23):31-31
科学家在加拿大发现了一种新种角龙的化石,长角食草恐龙学名为Xenoceratops oremostensis,拉丁文意思为"来自Foremost的外星有角生物",以纪念化石的发现地——加拿大小镇Foremost。这种四角恐龙生活在7800万年前,是北美洲发现的最古老的大型有角恐龙。这种体长6米,重达2吨的新发现恐龙很可能是八千万年前体型最大的角龙。与Xenoceratops同时期的恐龙包括霸王龙,鸭嘴龙和甲龙等,后者长有厚厚的装甲和尾巴  相似文献   

16.
英国媒体报道,日前一名67岁的英国老翁在尼斯湖畔发现了一块1.5亿年前的蛇颈龙化石,而近百年来频频出没、困扰整个科学界的所谓“尼斯湖水怪”很可能正是古代蛇颈龙的后裔! 据报道,新发现的化石是恐龙的四截椎骨,呈灰白色,上面可清晰地看到已变成石灰石状态的脊  相似文献   

17.
他躺在意大利北部高山的冰层里被完好地保存了5300年;他被认为是石器时代的一名武士,穿着毛皮衣物并身佩弓箭.但自从14年前发现了这具冰川木乃伊后,曾参与发现和研究工作的5人都先后死亡.这不禁让人疑惑:"这是木乃伊的诅咒吗?"  相似文献   

18.
始祖鸟生活于侏罗纪,同时有着鸟类及恐龙的特征,以往被公认为是鸟类的祖先,从恐龙进化而来。然而,最近在中国的辽宁省发现了比始祖鸟还要更古老的有翅生物化石,有力地填补了恐龙与始祖鸟之间的进化空白。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学院古嵴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星研究员和临沂大学郑晓廷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从一件来自中国河北青龙县侏罗系地层的化石中,发现生活于约1.6亿年前具有类似蝙蝠翅膀的小型恐龙.业内专家称,这只类似蝙蝠翅膀小型恐龙的发现,对于科学家了解恐龙形态差异性和鸟类飞行起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美国蒙大拿州出土了块柠檬大小的头盖骨,它被证实是北美大陆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有角恐龙.这个头盖骨属于三角龙的远亲——安琪洛浦(意思是“美国秃鹰脸”),科学家称,这次发现能够帮助古生物学家理解有角恐龙凶猛面部特征的进化史.由于缺乏化石记录,重建北美角龙类(食草,鸟状嘴)的进化史让专家们困惑了几十年,因而这次发现可能会提供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