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2 毫秒
1.
为了调查废弃铀矿勘探、开采和铀冶炼等工作所造成的放射性污染现状以及对公众的辐射影响,指导政府和有关部门制定有针对性的对策,采取有力的措施,对放射性污染区域进行整治,对放射性污染物进行处理处置。此次对某废弃铀矿的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水中的放射性核素等项目进行监测,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规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废弃铀矿区受到了放射污染,必须进行整治,方能恢复当地辐射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2.
铀矿山氡及氡子体具有放射性,其浓度过高严重危害井下作业人员的身心健康,因此,开展氡析出优化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应用前景。本文根据铀矿山氡析出系统的影响因素,应用自适应模糊推理系统构建铀矿山氡析出与其影响因素关系模型,然后应用并行遗传算法优化模型参数,实现铀矿山氡析出率最小化。并以某铀矿山安全生产为例,考虑其影响氡析出的主要影响因素为通风参数,应用自适应模糊遗传优化方法实现了铀矿山氡析出率与通风参数之间最优控制问题,为改善通风系统提供了最优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针对铀矿山放射性污染物治理需要,根据物联网技术的优良性能,结合铀矿山通风降氡机理,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架构的铀矿山通风降氡监测控制系统,并构建了氡析出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模型。通过实时监控及预警,对风机发布远程调控指令,改变井下风量、风压、风流以达到降氡目的。试验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能较好实现铀矿山氡安全监测及控制。  相似文献   

4.
地下开采铀矿山井底车场的风质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入风氡浓度、巷道岩壁氡析出和车场重列车所载松散铀矿石氡的析出.本文选取某地下开采铀矿山为研究对象,基于放射性衰变、连续性方程及紊流传质理论,建立了井底车场氡浓度分布的数学模型.此外,选取了入风氡浓度、待提重车数量及矿车所载铀矿堆氡析出率为变量因素,分析了其对井底车场最大氡浓度影响的敏感度.同时,为探究影响该铀矿井底车场氡浓度的最显著影响因素,结合5次现场调研情况,比较了各影响因素敏感程度.结果表明:在现有工况条件下,入风氡浓度敏感度待提重车数目敏感度=铀矿堆氡析出率敏感度.  相似文献   

5.
龙首山成矿带是我国著名的铀成矿带,在充分收集前人资料的基础上,开展水文地质调查,依据研究区水文地质特征,研究龙首山成矿带水文地质分区和放射性水化学特征,重点对水中各类离子、放射性元素含量及其相互关系,以及放射性水异常点的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研究。以芨岭钠交代型铀矿床为例,分析放射性水文地质特征与铀矿化之间的关系,发现了地下水中Na~+和Ca~(2+)含量所呈的负相关关系与铀成矿过程中的去硅去钙富钠作用相一致,串珠状分布的地表水点与深部构造的走向一致,串珠状分布的放射性水异常点与深部控矿构造和铀矿化的走向一致的特点。将放射性水文地质特征与热液铀成矿理论相结合,对深部铀矿地质找矿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6.
某铀矿山位于海拔3 000 m以上,属于高山采矿,由于高山采矿不但存在地质灾害频发、工业场地安全性较差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高山铀矿山开采过程中还有具有高山病和放射性危害.在矿山设计中,应充分考虑高原采矿的特殊性,采取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降低矿山开采中风险,使井下生产能够安全、顺利的进行。  相似文献   

7.
在油气藏周围寻找砂岩型铀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气田勘探开发及铀矿勘探开发的实践证明 ,在油气藏周围可找到一批砂岩型铀矿 .在第四系以下的地层中 ,通过区域综合地质研究 ,对已有的老井进行放射性测井复查 ,以现有井筒为基础 ,采用“逐步修正网格法”和“对分距离法”布井 ,运用油田先进的采油工艺技术和设备进行二次开发砂岩型铀矿 ,条件已成熟 .油气藏周围伴生矿产是除石油、天然气资源以外的第三种资源 ,是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其中放射性铀矿与石油天然气共生关系密切 ,经济价值高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要介绍了铀矿测井和油气田测井区别和联系,分析了铀矿测井对放射性测井尤其是自然伽马测井仪的特殊要求,指出油气田放射性测井技术在铀矿应用需要解决的若干问题,并就自然伽马仪器标定、死时间校正、放射性平衡修正、铀富集对补偿密度测井的干扰等问题提出了具体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9.
硬岩铀矿放射性物化探综合勘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土壤活性炭测氡、土壤天然热释光、土壤210Po方法三种放射性方法及其在赣南火山岩和花岗岩型铀矿的已知矿床上的测量效果,讨论了降雨对活性炭吸附法的影响程度以及三种方法的异常形态.试验表明,放射性方法对于硬岩铀矿的勘查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通过阅读大量相关文献及地质调查,深入了解相山矿田含矿断裂构造特征,选取成矿差异较大的邹家山和云际铀矿床的含矿断裂构造进行研究探讨,运用电子探针技术发现邹家山主要铀矿物为:沥青铀矿、钛铀矿、钍铀石、铀石;云际矿床铀矿物主要为:钛铀矿、铀石。对两个铀矿床同种主要铀矿物微区进行化学分析及对比,发现除U含量有起伏外,Ca、Fe、Zr的含量,邹家山矿床均低于云际矿床;受邹石断裂控制的铀矿床铀矿物中U与Zr含量成负相关,而受火山颈东部北东向断裂控制的铀矿床则相反。  相似文献   

11.
对铀尾矿生长的夹竹桃、狗芽根、假俭草和蕨及土壤中的U、^226Ra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夹竹桃、狍芽根、假检草和蕨对U、^226Ra具有一定的积累,并且植物体地上部分U、6226Ra的含量小于地下部分U、^226Ra的含量;四种植物为铀尾矿的耐性植物,可用于尾矿地的生态恢复。  相似文献   

12.
为了指导铀矿排风井周边地表环境的辐射防护设计,基于放射性气态流出物大气扩散的高斯烟羽模型,建立了铀矿排风井周边地表年均氡浓度以及公众个人年有效剂量的数学计算模型,研究了排风井气态流出物初始氡浓度、排风风量和源强对排风井周边地表1 km范围内年均氡浓度以及公众个人年有效剂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年均氡浓度和公众个人年有效剂量的最大值随气态流出物初始氡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随排风风量的增加而减小;最大值离井口的距离和氡致辐射的影响范围随初始氡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随排风风量的增加而减小;相同源强下,最大值随气态流出物的初始氡浓度增加而增大,随排风风量的增大而减小;最大值离井口的距离随排风风量的增加而增大.最后,根据所得结论提出铀矿排风井周边的辐射防护建议.  相似文献   

13.
魏信祥  李江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10):4033-4043
中国拥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储量,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资源生产和消费国,煤炭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放射性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综述了煤中铀的赋存状态、煤炭资源在不同开发利用阶段中铀释放迁移规律及产生的放射性污染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煤炭开发利用过程中的辐射风险评价方法进行了总结,最后对下一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大部分煤炭产生的放射性物质对人类健康影响不大,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富铀煤,尤其是中国南方地区广泛分布的石煤,其开发利用产生的放射性污染及潜在健康风险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4.
介绍在核工业 2 72厂厂区内用可剥离聚合物成膜去污材料和在 765矿用化学去污剂进行放射性表面污染去污试验的情况 ,讨论了试验结果 ,并在方法和途径上对我国退役铀矿冶放射性表面污染去污进行了探讨 .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湖南省境内主要铀矿山的辐射环境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已完成退役治理的铀矿山最大公众个人剂量估算值分别为0.23 mSv/a和0.14 mSv/a,均低于国家退役治理行业标准0.25 mSv/a;未完成退役治理的铀矿山最大公众个人剂量估算值分别为0.93 mSv/a、0.61 mSv/a和0.49 mSv/a,均高于此标准值,需要尽快完成退役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16.
GYP型惯性圆锥破碎机是一种高效细碎设备,不仅破碎比大,能耗低,安装方便,而且能有效地防止过粉碎,将产品粒度控制在工艺所需的范围内。GYP-600型惯性圆锥破碎机在某水冶厂铀矿细碎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机能满足水治厂渗漏浸出工艺对破碎粒度和产量的要求,成功地解决了铀矿细碎难和过粉碎这对相互矛盾的问题,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将废水中的低浓度铀固定到人造矿物的晶格中限制其迁移转化是解决铀放射性污染的有效策略。采用电化学方法可实现废水中低浓度铀快速、无污染、低能耗地掺杂进磁铁矿晶格中,实现矿化稳定,但电化学矿化系统中的电极布置直接影响着磁铁矿的结晶速率和铀的晶格掺杂效率。本研究通过优化电极布置来提高磁铁矿的结晶速率和铀的去除效率,重点考查了电极布置方式、间距、废水流向及流速对磁铁矿结晶和铀去除效果的影响,并对铀掺杂磁铁矿的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电极布置方式通过影响电流密度改变磁铁矿的结晶速率,阴阳极交替排列电极布置方式最有利于磁铁矿的结晶,废水正向流可促进离子迁移,提高铀的去除速率,当初始铀质量浓度为10 mg/L时,铀的去除率可达96.1%。  相似文献   

18.
我国采石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可追溯至旧石器时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采石水平大幅提升,为基础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然而,废弃采石场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然转化成社会问题,亟待解决。以浙江某废弃采石场为例,以矿业遗迹为主线,结合其他景观资源,通过景观重现的手法,评价建设矿山公园的可能性,变“矿山治理”为“公园建设”。同时,除了使用景观重现等手段,还应当结合露天矿山自身特色,因地制宜,多元化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