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1 毫秒
1.
提高慢性病人的治疗水平,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综合分析病人心理状况,增强慢性病人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和勇气。为此,作者对成、渝、昆三地十几所部队医院的1000例内科住院病人作的调查中,找出了病人不同的用药心理与药物疗效的关系,为临床医师治疗慢性病人提供合理用药依据。  相似文献   

2.
临终病人的心态十分复杂,归纳起来有4种:恐惧心理、愤怒心理、抑郁悲观心理和认可心理。和为一个医务员,应细致观察,认真分析每一个临终病人的心理变化,做好心理治疗,尽力使病人临终前处于舒适、宁静、安详的状态。  相似文献   

3.
经过对老年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一般来说,较多的老年病人会有一定精神情绪甚至性格、行为的改变。如焦虑、恐惧、抑郁、多疑、高度健忘等一些异常动理状态。凡心理异常病人多与医护合作欠佳,或不合作。要提高老年病人的治疗效果,就必须重视调理他们的情绪和情感,重视心理护理与指导,使老年病人身尽可能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状态。我们根据老年病人住院后不同的心理活动分别进行探讨,并进行了有效的心理护理,均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我们心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一、做好心理,解除老年病人住院后的恐惧、忧虑、危机感。首…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近年来收治1000余例老年病人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反应出来的焦虑恐惧心理、依赖心理、固执心理、猜疑心理、自悲心理、悲观心理、幼稚心理、抗药心理等状态,根据不同的心理护理措施,改善病人不正常的心理因素,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达到了药物治疗的目的。提高了身心疾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张双兰  张瑜  孙迎 《科技信息》2009,(27):I0377-I0377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文明程度的提高,人际关系领域的沟通艺术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按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去处理病人,护士要更新护理观念,重新认识临床护士责任,适应新的医学模式发展的要求,符合病人的心理,以满足病人日益增长的自我保健,安全意识和对护患沟通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心理护理是在护理过程中,通过语言、行为或人际关系的影响,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促使病人早日康复的一种方法。对于一个患了病的人,其心理状态和行为就不同于正常人,病人有着不同心理需要和心理反应。病人住院后需要适应医院环境和人际关系,护理人员要通过自己良好的语言、表情、态度和行为去影响病人的感性认识,改变其心理状态和行为,以达到良好的心理状态,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首先要解除病人对疾病的紧张、焦虑、悲观、抑郁的情绪,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其次,帮助病人适应医院生活环境,积极乐观配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承诺制服务实施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 ,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方法 通过承诺制服务 ,总结了 35 0 0例手术病人在围手术期接受心理护理的过程和护理方法 .结果 经征求病人意见 ,98.7%的病人对这种护理方法表示满意 .结论 开展承诺制服务和心理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理指导和术中护理在宫腔镜手术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30例宫腔镜下(TURP)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实施心理护理组和对照组,心理护理组采取给予患者人文关怀、舒展紧张情绪的心理护理模式,对照组则按传统的常规护理.结果:经实施心理护理的病人,心理负担减轻,精神放松,焦虑和恐惧程度下降.同时增强了对疼痛的耐受性,积极主动的配合麻醉和手术.结论:将心理护理措施运用到术中配合与护理中,病人从肆弹、心理上获得了满足感和安全感.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为手术顺利进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心理护理的目标、原则、实施步骤及心理护理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对不同的病人和不同心理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重视对病人的心理研究、做好心理护理是提高护理质量和促进病人整体康复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本文较全面阐述了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认为在对老年病人进行躯体护理和生活护理的同时,必须充分注意并作好其心理护理,消除老年病人的种种疑虑,使老年病人始终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配合医生治疗,促进病人尽快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11.
冯梅芝 《科技信息》2010,(26):I0344-I0344
目的:转变病人对冠心病的认识,提高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2005年12月住院确诊为冠心病患者共100例,在住院期间的心理状态进行了解分析,从而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引导病人正确认识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康复。结论:冠心病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是解除病人的心理障碍和树立战胜疾病信心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岳燕 《甘肃科技》2009,25(24):145-146
以为护理人员与病人的接触比医疗更为直接和连续,护理人员的行为可直接影响和改善病人的心里环境。并认为,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以平等、爱心、体贴和周到服务可促进病人身心康复,良好的护理行为可改善病人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3.
黄丽华 《井冈山学院学报》2007,28(8M):94-94,10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注射碘造影剂病人在摄片检查中的效果观察。方法将100例碘造影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进行心理护理50例,比较两组病人紧张程度和对药物反应发生率及配合检查的程度。结果经心理护理后的病人,紧张及药物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配合检查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护理能减轻碘造影病人的紧张,由负性情绪引起的生理反应得到改善,顺利完成检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与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急救与护理措施,提高复明率.方法:针对78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的急救、护理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78例病人经治疗平均3.5d眼压降至1.46~2.67kPa,58例滤过性手术病人眼压为1.36~2.69kPa,56例获理想滤泡.结论: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加强急救及心理护理有助于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5.
张芮  朱宁 《榆林科技》2006,(3):57-57
现代护理学越来越重视病人的心理护理,这就需要医护人员善于具体分析每个病人的心理状态,以便有针对性的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因传染病人的特殊性,所以做好传染病人的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本文着重介绍了临床上常见的疼痛的特点及引起疼痛的心理上原因,针对原因提出了疼痛的心理治疗及心理护理的方法,以便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17.
本文着重介绍了临床上常见的疼痛的特点及引起疼痛的心理上原因,针对原因提出了疼痛的心理治疗及心理护理的方法,以便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18.
本文着重介绍了临床上常见的疼痛的特点及引起疼痛的心理上原因,针对原因提出了疼痛的心理治疗及心理护理的方法,以便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19.
老年性痴呆症患者真正需要亲人的关爱,从病人心理健康入手,家庭尽责、尽心、尽力,加强心理呵护;通过心理干预,合理调理膳食均衡,加强康复锻炼,以期达到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陈兆红  孙玉花 《甘肃科技》2010,26(18):169-170
探讨基层手术室护士对围术期病人的心理护理,从术前心理护理、术中心理护理、术后心理护理进行阐述。心理护理是手术室整体护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手术室护士加强围术期病人的心理护理,缓解手术病人的焦虑情绪,消除恐惧,提高病人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而提升医院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