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分析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的有关变量,将创业环境变量作为客观因素引入 ISO 模型,对ISO 模型进行了进一步的检验与扩充。对不同地区大学生的创业意向进行了网络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300份,运用T检验、方差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分析了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ISO 模型是有效的,不同性别、学历的大学生在创业意向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个人特质、创业态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创业态度、个人特质、创业环境、个体背景等4个变量是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的主要因素;创业环境及个人特质正向影响大学生的创业态度。  相似文献   

2.
构建了高校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的传导机制模型,根据2017年对高校创业教育和大学生创业意向的调查,以2 058份大学生调查问卷为样本,揭示了创业教育对创业意向作用的中介机制和边界条件。数据分析表明,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向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在创业教育作用创业意向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风险感知负向调节创业教育与创业意向的关系和路径。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社交媒体的使用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并检验创业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和性别的调节作用,采用社交媒体使用问卷、创业自我效能感问卷和创业意向问卷对42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社交媒体使用正向影响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同时负向影响创业意向;创业自我效能感正向影响创业意向;创业自我效能感在社交媒体使用和创业意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性别在基于内容的社交媒体使用和创业自我效能感之间起调节作用.因此,高校应对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进行管理及引导,充分发挥社交媒体在大学生创业中的积极作用,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自我效能感和创业意向.  相似文献   

4.
段雪岩  李媛 《江西科学》2022,(4):817-822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与持续对社会经济带来损失,同时也损害大众身心健康。探讨疫情影响下大学生群体旅游意向,对旅游业未来恢复有重大意义。研究引入新冠疫情下的风险感知变量构建拓展的计划行为理论,通过234份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测量模型检验发现,态度、主观规范与知觉行为控制对大学生旅游意向存在正向影响,风险感知对大学生旅游意向存在负向影响。在分析结论基础上,认为旅游意向不仅受到个体主观影响,未来研究还需结合疫情事件的时空强度分析。  相似文献   

5.
采用295位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研结果,探究创业教育对大学生持续性创业意愿的作用机理,感知期望和感知可行性的中介作用以及互联网信息资源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创业教育正向影响大学生持续性创业意愿;感知期望、感知可行性在创业教育与大学生持续性创业意愿之间均存在中介作用;互联网信息资源在创业教育与感知期望、感知可行性之间均存在调节作用。要想提升大学生可持续性创业意愿,加快健全创业教育体系和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极为关键。  相似文献   

6.
员工安全遵守行为已成为保护企业信息资产安全的重要保障。侧重人因因素,讨论如何通过有效方法来规范和引导员工遵守信息安全制度。基于保护动机理论(protection motivation theory, PMT)和社会认知理论,采用跨层次分析方法,以员工信息安全制度遵守意愿为因变量,信息安全氛围为组织层面变量,感知严重性、感知易感性、反应效能和自我效能为个体层面变量构建研究模型。借鉴成熟量表设计问卷,发放问卷并获取有效数据,应用SPSS 26.0软件对研究模型进行假设验证。实证结果表明:感知严重性、感知易感性、反应效能和自我效能均正向影响员工信息安全制度遵守意愿;信息安全氛围跨层次既能直接影响员工信息安全制度遵守意愿,又可通过个体层面变量对结果变量产生影响作用。为强化企业安全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90名大学生施测了大学生创业意向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成人)、社会支持评定量表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性别、专业、是否为独生子女对大学生创业意向有显著影响(P<0.05)。在EPQ中,创业意向组的P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N分则低于对照组(P<0.05),E、L维度对大学生创业意向无明显影响。在社会支持量表中,创业意向组的客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学生的创业意向比较强烈,并受家庭、社会、心理等多方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以河北省高等院校创业孵化基地中自主创业的创业者为调研对象,通过实地调研整理285份有效调研问卷,通过控制创业者年龄、创业年限、创业规模等变量,研究大学生的创业资源对其企业创业绩效的影响机理,并引入创业胜任力为中介变量,检验创业资源对创业企业绩效的影响效果.结果显示:创业资源(经营性资源、人力及技术资源、财务资源)对创业绩效(生存绩效、创新发展绩效)影响作用明显;创业胜任力在大学生创业资源与创业绩效间起正向的中介作用.其中创业胜任力在人力及技术资源、运营性资源和创业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财务资源和创业绩效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基于以上检验结论,针对性地提出发展河北省创新创业的几点启示和举措,以提升河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特大城市电单车出行持续增长的内在原因,采用意愿调查+行为调查(SP+RP)问卷在北京市开展数据调查,以计划行为理论结合技术接受理论形成理论框架,选取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出行态度、知觉行为控制、主观规范和行为意向6个心理潜变量,提出12条心理潜变量的作用关系路径假设,建立多指标多因果模型,分析个人社会经济属性和心理潜变量对电单车通勤出行意向的影响作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性别对出行者的电单车通勤出行态度和感知有用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受教育程度对主观规范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个人月收入对知觉行为控制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是否拥有驾照对感知易用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出行态度和知觉行为控制均对电单车行为意向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主观规范对行为意向的影响不显著,但是通过出行态度和知觉行为控制间接影响行为意向;感知易用性通过感知有用性和出行态度间接影响行为意向;感知有用性是行为意向的最显著影响因素,其次是感知易用性;基于电单车的低出行成本和高出行便利性,通勤者对继续且经常使用电单车持肯定态度,也愿意向身边其他人推荐使用;自身能力和骑行技能对电单车出行效率起决定性作用,出行时间、路线选择自由...  相似文献   

10.
基于南京23所高校的588份调查问卷,探讨创业意愿与环境感知、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有创业意愿和无创业意愿的高校教师在规范性环境和认知性环境的感知上存在显著差异,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教师对规范性环境和认知性环境的感知得分均显著高于无创业意愿的教师,而对规制性环境的感知差异不显著;在机会识别自我效能感、关系自我效能感和风险容忍自我效能感等3个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教师在这3个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无创业意愿的教师,但在管理自我效能感上差异不显著。最后,对研究结论进行讨论,并就如何提升高校教师的创业意愿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