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了解贵州不同产地钩藤不同部位主要微量元素的含量,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对采自贵州剑河、都匀钩藤样品进行钩、茎微量元素(Na、Mg、K、Ca、Mn、Fe、Co、Zn、Cu、Mo)含量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剑河钩藤钩、茎中Na、Mg、K、Ca、Fe、Zn、Cu、Mo含量均高于都匀钩藤钩、茎中含量。Zn/Cu比大小顺序均为茎钩和茎钩,都匀钩藤钩、茎、钩和茎中Zn/Cu比均高于剑河钩藤对应部位的Zn/Cu比。不同产区钩藤间Mn和Mg,Mn和Ca、Fe和K、Zn和Mg、Zn和Ca、Cu和Na、Cu和Na、Mo和Fe(p0.05)显著正相关,K和Na、Ca和Mg、Cu和K、Cu和Fe(p0.01)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马蹄香微量元素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连续测定了马蹄香中Co、Cr、Cu、Zn4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其方法的平均回收率在98.9%-101.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58%~1.35%.分析结果表明:马蹄香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其中zn含量最高,Cu次之,最低为Co,未检出Cr元素.  相似文献   

3.
ICP-MS法测定三丫苦中微量元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波消解技术ICP—MS法测定了三丫苦根、茎、叶中的Li,B,Mg,V,Mn,Cu,As,Sr,Mo,Cs,Ba,Ph,Cr,Fe,Ni,Co,Sn,Sb,Bi,Cd20种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各元素的检出限为0.007~0.883mg·L^-1,相对标准偏差为0.19%~3.8%,回收率为81.1%~115.1%.三丫苦植物的根、茎、叶中含有较高的Mg,Mn,Fe,B,Cu,Sr,Ni,Ba微量元素,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该方法操作简便、测量快速、结果准确,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测定黔产钩藤不同部位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510 nm下,对钩藤的皮、叶、钩、茎、木质部、薄壁组织中总黄酮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芦丁对照品在0.3428μg/mL~2.0565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Y=0.3896X+0.03(r=0.9994);加样回收率96.34%,RSD=2.17(n=6);钩藤不同部位中皮的含量最高,为196.26μg/g。薄壁组织含量最低,为38.70μg/g。如下:皮叶钩茎木质部薄壁组织。结论:建立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操作简便,重复性良好,可用于钩藤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造成黄酮类化合物在钩藤不同部位分布存在差异的原因,可能与黄酮类的生物合成途径有关,植物的生物合成途径需要相应的酶发生作用,该结果可以为钩藤的更进一步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阳荷属野生姜科植物,是一种食药兼用的天然膳食纤维绿色食品。利用灰化法处理样品,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连续测定阳荷中铁、铜、锌、锰、钴、铬、镍、镉、铅9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RSD%在0.66~4.38之间,加标回收率为99.8%~112%,阳荷中锰、锌、铁元素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6.
花草茶是用植物的根、茎、叶、花或皮等部位单独或综合干燥后,加以煎煮或冲泡而产生的芳香味道的草本饮料。采用高压密封消化罐对五种花草茶进行处理,将化学计量学中的正交试验设计应用于ICP—AES法同时测定5种花草茶中的Se,Sr,Cu,Mn,Fe,Pb六种微量元素。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度高,准确性好,多种元素同时测定,回收率在97.5%~101.9%之间,相对偏差小于2.15%。实验结果发现5种花草茶中均不含Pb元素,且Se,Sr,Cu,Fe,Mn对人身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含量较高,提示了5种花草茶的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人工种植细茎石斛进行微量元素含量研究;方法:利用干法灰化处理样品,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测定细茎石斛中9种微量元素Fe、Zn、Cu、Mn、Co、N i、Cr、Cd、Pb的含量;结果:RSD值在0.03%~3.74%之间,回收率为101.1%~107.3%,铁元素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8.
湿法消解样品后,ICP.AES法同时测定成鸭蛋中铜、铁、锌3种微量元素的含量。优化实验条件下,RSD为0.16%~0.76%,加标回收率为98.37%~106.85%。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  相似文献   

9.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植物药白芨中重金属含量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云南省红河州植物药白芨中Cu、Pb、Cd、Cr等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方法的相关系数在0.9990~1.000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0.56%-1.3%之间,回收率在97.05%~106.3%之间,分析结果满意,同一样品处理液可以连续测定多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植物药白芨4种重金属Cu、Ph、Cd、Cf中,cu含量最高,为3.933mg/kg,Cr未检出,其含量顺序为:Cu〉Pb〉Cd〉Cr.Cu和Pb符合国家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Cd略高于该标准.  相似文献   

10.
安痛藤微量元素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灰化法处理样品,火焰原予吸收光谱法测定安痛藤中的Zn、Se、Fe、Cu、Ag、Cd的含量.结果表明,除Cd未检出外,安痛藤中的微量元素含量Zn、Se、Fe、Cu、Ag分别为12.192、3.120、56.841、16.340、0.097μg/g,各元素含量由高到低顺序为:Fe,Cu,Zn,Se,Ag,加标回收率为98.2%~106.3%.  相似文献   

11.
煤中环境敏感性痕量元素的挥发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我国西北部4个电厂原煤在实验室不同温度下进行燃烧实验,应用原子吸收光谱(AA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和仪器中子活化(INAA)等方法对煤和灰样中舡,Pb,Hk,Cd,Co,Se,Mn,U,Th,Be,Mo,Sb,Br和V等14种环境敏感性痕量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了测定,通过对比痕量元素在煤与灰样中质量分数的差异以及不同温度下痕量元素的挥发率,研究了在实验室不同温度下痕量元素的转化、分配规律,结合元素的赋存状态和物理化学特性,揭示了影响痕量元素燃烧迁移、分配规律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广西大瑶山野生绞股蓝茎、叶中的六种无机元素进行测定.方法:采用湿法消化法和原子吸收法进行研究.结果:广西大瑶山野生绞股蓝茎、叶中六种元素含量差异较大,叶中的含量明显高于茎中的含量,所测的六种元素的含量依次为:Ca〉Mg〉Fe〉Mn〉Zn〉Cu.结论:广西大瑶山野生绞股蓝六种无机元素的含量较为丰富,可以满足人体的需要,本研究为探讨无机元素与绞股蓝药理作用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为绞股蓝药物开发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13.
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MS)对荥经砂器3种原料及成品进行了微量元素的测试分析,通过砂器原料中微量元素与一般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对比分析,以及人食物中的微量元素与砂器样品中微量元素的对比分析,重点对在4种样品中检测出的11种生命必需微量元素和11种生命毒性元素进行了研究.最后通过对比分析得出荥经砂器及原料中含有多种生命必需微量元素,且生命必需微量元素和毒性微量元素普遍低于一般土壤;按最大浸出量计算砂器中生命毒性元素含量大多数在人体正常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4.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芙蓉李及其几种产品的微量元素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芙蓉李鲜果中Zn、Fe,Mg、Mn量丰富.加工后芙蓉李制品的微量元素含量普遍比鲜果高,其主要原因是加工后芙蓉李制品的水分降低.但是加工制品的Mg、Mn含量则比鲜果低.加工方法对芙蓉李的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比较大.  相似文献   

15.
不同地区茶叶中微量元素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云南普洱茶、贵州苦丁茶、河北茉莉花茶中的锌(Zn)、铁(Fe)、铜(cu)、盌t(Mn)4种微量元素进行测定。方法:将样品用干法进行消解,并利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3种茶叶中Zn、Fe、Cu、Mn4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Zn、Fe、Cu、Mn4种微量元素在3个地区茶叶中含量分别是云南普洱茶:43.43ug/g、57.28Ixg/g、33.14txg/g、135.67txg/g;贵州苦丁茶:19.91ug/g、32.98ug/g、9.74ug/g、77.08ug/g;河北茉莉花茶:36.09ug/g、84.37ug/g、28.52ug/g、220.08ug/g。结论:3种茶叶中均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不同地区茶叶中微量元素含量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6.
采用ICP—AEs法对内蒙古地区的红柳、沙枣和沙柳3种沙生木本植物中的金属元素进行测定和分析.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加标回收率为95.1%-110.3%,RSD〈3.4%,结果表明,常量元素Na、K、Mg、Ca、Al及植物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微量元素Cu,Fe、Mn、Zn在3种沙生木本植物中的含量顺序不同’且Cu,Fe、Mn、Zn4种元素的含量均低于其他陆生高等植物的平均含量。  相似文献   

17.
煤燃烧过程中痕量元素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带测汞装置)、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和X射线荧光光谱仪,测定了一台220t/h煤粉炉中原煤、底渣和飞灰中9种痕量元素的质量分数.除As因质量分数低不能归类外,其他痕量元素按照在飞灰中相对富集系数不同,可分成3类:第1类是Pb,Zn;第2类是Mn,Cr,Se,Hg;第3类是Ba,Cd.按照飞灰相对于底渣痕量元素富集程度不同,可分成两类:第1类是Mn,Cr;第2类是Pb,Bd,Se,Zn,Cd,Hg.按照痕量元素挥发性和在燃烧产物中的分布规律,可分成3类:第1类是Hg;第2类是Pb,Ba,Zn,Cd;第3类是Mn.Se介于第1类元素和第2类元素之间.Cr同时表现出第1类和第3类元素性质.研究还发现除Mn外,其他元素在飞灰中的富集程度随粒径减小而增加;Pb比Cd更容易挥发.  相似文献   

18.
首次用于电子扫描显微镜对甘肃,宁夏和内蒙地区的甘肃麻虻H.kansuensis,等额麻虻H,hedini,土麻虻H。turkestanica,低额麻虻H.ustulata的触角,尾器外部开矿作了初步观察,并对尾器亚生殖板所含向量元素作了测析。  相似文献   

19.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应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436名健康人血清中Zn,Fe,Cu,Mn,Pb,Cd,Cr,Ni,Mo和Se等10种微量元素;并用ST286型计算机进行多因素相关分析和统计处理.结果表明,血清中Zn,Cu元素分布比较集中,其它元素变异度较大;多数元素与年龄相关,其中Zn,Cu,Fe,Mn,Pb,Se与年龄呈正相关,而Mo则与年龄呈负相关;多数微量元素含量与环境中微量元素分布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