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孙友全  陈睿 《科技信息》2010,(20):272-272,274
在当下泛娱乐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动画行业的发展呈现出极端功利化态势,国内动画从业者也是焦躁不安;我国动画产业发展目标极端功利化掀起的中国动画产业化的大跃进不仅使国产动画丧失了中国动画的风格特征,而且阻碍了中国动画的产业化发展目标.文章通过立足娱乐泛化这个角度来讨论中国动画的现状,强调动画创作本位意识的回归,提高动画创作的质量,不能否定动画创作的艺术追求和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2.
朱学勤 《科技资讯》2014,12(18):166-166
定格动画由于其门槛低,对技术的要求相对较低,想象空间和创造空间大,受到了动画初学者的热爱。这种动画形式是一种最为原始的动画形态,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来的动画短片视觉效果强,对于开发同学们的创作思维与对动画的兴趣,培养创作灵感和动手能力具有很大的作用,我们应该在动画教学中体现出定格动画的特色教学。  相似文献   

3.
结合动画设计创作理论,分析了趣味性动画创作中的元素.研究在动画创作过程中如何让动画剧情、角色及场景造型更生动有趣、更吸引人的表现方法.认为动画的趣味性表现,不仅要确定不一般的角色类型,而且要有让人始料不及、夸张的戏剧性剧情设计以及反传统而行之的转折性结局.情节的细节设计在于夸张,出人意料,丰富片子的血肉,增强动画的趣味性;角色造型应依据剧情需要,用对比、夸张、不对称等方法,设计得生动有趣、出其不意,具有特殊的造型元素,以加深人们的印象;场景除了能应用角色的设计方法,还应该符合片子的剧情及角色风格.文中还通过实例探讨了这些方法的具体实施手段与产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张鹤 《科技信息》2009,(31):192-192,198
本文从动画的角色造型设计的定义和基本特征入手,阐述了角色造型在动画创作中的重要地位,分析了动画造型设计的影响因素,最后对国产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的风格进行了解读,以促进我国动画事业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5.
动画角色造型设计课程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画造型设计在动画创作与制作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动画造型设计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动画造型的规律、培养动画造型设计的能力。文章将这种能力的培养分为形象发现培养、形象创造培养、形象表现培养、衍生产品设计能力培养等几个方面,通过研究和实践,从中探索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将方法实施到课程教学中以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动画创作能力是动画产业人才的核心素质,是高校动画专业能力培养的主要任务,而综合实训教学体系则是动画创作能力培养的主要依托和途径.文章揭示,通过对综合实训教学目标、教学框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加以整体设计,结合工作室制和合作性教学所形成的动画专业综合实训教学体系,对动画专业人才培养具有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7.
杨平均 《科技信息》2013,(4):251-251
独特的动画造型可以给观众展现良好的视觉效果,体现动画片的灵魂、精神与美术风格,因此,动画造型在动画教育与动画创作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动画造型作为动画教育专业性较强的基础必修课程,要想培养出优秀的动画造型设计人才,必须打破传统思维,以动画造型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作为学习主题与教学目标。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就动画造型教学中如何培养创新思维提出了几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孙燕 《科技信息》2007,(8):39-39
计算机动画步入科教影视创作领域之后,动画设计者在创作意识中产生了一些误区:片面追求计算机动画、三维立体动画的逼真性,忽视了动画本身假定、夸张的艺术效果。有效利用新技术,求“真”与求“艺”兼顾,才能创作出科教动画精品。  相似文献   

9.
郑迪 《长春大学学报》2013,(11):1504-1507
动画表演是动画设计者所绘制出的动作过程,并在动作过程中融入了动体运动规律和动画设计知识,同时对其进行分解组合来诠释角色的受力过程。动画表演是动画创作的基础,因此,要创作出广受欢迎的动画角色和动画作品,则需要对动画表演中角色体积感与重量感、夸张与强调、细微动作的运用展示结合案例进行分析,为塑造出有生命力的角色提供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0.
以动漫形象设计为核心的动画创作模式是指围绕已有的动漫形象或它的某一元素进行故事编写,动画创作、开发和制作而生产动画影片的新模式。与传统动画创作模式相比较,它在形象设计、形象推广手段、动画影片衍生、衍生产品再开发方面有很大的差异,其优势主要体现在风险低、传播广、产业良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教育电视节目中动画的创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动画是利用人工绘制或计算机制作的人为动态画面,目前在影视片中已有了长足的发展,教育电视节目若采用动画特技造型手段,或摄制成独立的动画片,会大大增强节目的吸引力,取得更理想的教学效果,着重讨论了教育电视节目中动画的作用、表现形式、创作手段及创作要求。  相似文献   

12.
程娅 《科技信息》2012,(27):199+224-199,224
在新的文化媒体下,动画产业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重要分支,正在全球文化产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是伴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发展和普及而成长起来的,在国际化的背景和新的文化语境下,如何进行动画创作,使动画作品适应时代的发展,是中国动画艺术创作的关键所在。本文从动画创作的构思出发,探讨在新媒体时代下动画的特征,动画创作中的创作方向和思路,以使我国动画作品符合时代的审美观,以此对新媒体形势下的动画创作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晏强冬 《科技资讯》2013,(30):17-18
本文主要阐述以定格动画结合传统动画来共同创作视频时,常见技术要点进行分析,以帮助创作者在以后的创作中打开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前在中国动漫市场上占优势地位的还是日、美的动画产品。国内的动画企业只有树立角色品牌意识,强化角色营销概念,立足现实主义创作,着力打造具有核心价值的精品国产动画形象,抓好角色的传播与营销,才能在国际动画舞台上获得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5.
赵一男 《科技信息》2012,(5):263-263
动画角色是动画片的灵魂。一个拥有独特性格的动画角色,不仅具有深远的艺术魅力和意味着动画片的成功,而且蕴涵着无穷的商业价值与利润。通过对动画角色设计的经典实例进行具体分析,使初学者能掌握动画角色的造型设计能力,了解并规划角色设计的潜在市场,将其理念融入到动画角色设计中去。  相似文献   

16.
胡兰凌 《长春大学学报》2012,(11):1424-1427,1433
康定斯基的艺术观念为西方抽象主义绘画流派奠定了理论基石,他所描述的艺术品对精神层面的追求和导向功能推进了现代抽象主义绘画、现代设计以及其他艺术领域的发展,对实验动画的创作亦起到积极的作用。实验动画的探索和其他先锋艺术一样,表现为对传统影视语言和叙事结构的突破,对画面视觉元素的颠覆。这种艺术层面的自我觉醒,是先锋艺术家们认识自我的组成部分,也是探索和反思更深层次精神领域的思维活动,实验动画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主流动画具备更丰富的表现形式和创作手段。  相似文献   

17.
李亮 《科技咨询导报》2007,(12):138-138
中国动画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至今,其创作相对于世界动画发展却出现缓慢趋势。由于受到美日动画的冲击,同时也缺乏市场化操作,动画的回收相对较慢,中国动画以往是纯国家投资,私人不愿投资,从而导致动画者的流失和中国动画业的发展缓慢。  相似文献   

18.
在动画片中,角色造型是创作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确立一部影片的风格除了依照剧本外。首先遇到的就是角色造型的问题,在动画片中的角色造型如同故事片当中的演员一样重要。在影片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对角色造型在动画片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以宫崎骏动画《千与千寻》和迪士尼动画《白雪公主》两部经典影片进行比较,在角色设计及角色造型设计的来源等方面作出了论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霍燃 《科技咨询导报》2010,(12):236-236,238
角色性格的展现至关重要也是动画作品成功的关键。分别从中国传统动画与欧美动画进行分析,中国传统动画大量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塑造的人物生动,风格突出;欧美三维动画占据当今动画市场主流,夸张与想象是美国动画具有吸引力的主要因素,大胆的将各类事物拟人化。  相似文献   

20.
探究了二维动画与三维动画融合的软件技术,即使用Flash、Animo软件创作"伪三维"效果.使用After Effects软件创作"准三维"效果;使用Maya、3ds Max软件创作"真三维"效果.论述了用三维技术表现二维动画效果,三维动画与二维动画穿插运用的融合艺术.认为把二维动画与三维动画巧妙地融合成一种组合型动画,互相取长补短,能给观众呈现出全新的视觉感受,将是现代动画创新与发展的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