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于逼近理想点和G1法的社会发展评价模型及其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现"的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构僵了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用客现赋权和主观赋权的组合确定指标最优权重,建立基于科学发展现的社会综合评价模型,并对十五期间中国的社会状况进行实证分析.本文的创新与特色一是通过将可观测的国民幸福指数纳入评价体系,反映人们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状况的感受和体验,改变了现有评价没有考虑人民幸福程度的缺点.二是通过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思路,反映科学发展现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三是通过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等适中和最佳区间型指标的设定,解决了现有社会评价中片面认为这些指标越大越好或越小越好的不合理问题.四是通过客观赋权和主观赋权的组合确定止标最优权重,避免了客观赋权法无法反映专家经验、或主观赋权法无法反映客观条件变化的双重弊端.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中国某区域性商业银行185个小型建筑企业的贷款客户为样本,将熵值法权重、CRITIC法权重和方差齐性检验法权重进行组合,通过构建非线性目标规划函数反推出单一赋权方法的组合系数,构建了显著区分违约和非违约客户的小型建筑企业信用评价模型.通过ROC曲线原理,对不同赋权模型的结果进行违约判别能力的检验.本文的创新与特色:一是通过组合赋权得到的信用得分的组内平方和越小、组间平方和越大、那么违约与非违约客户差异越显著的思路建立非线性目标规划模型,通过目标函数最大反推出单一赋权权重的组合系数,保证组合权重的大小能够显著区分客户的违约状态.解决了信用风险评价中组合权重的大小必须对违约状态有显著鉴别能力的难题,避免了现有研究的信用评分模型由于忽略指标权重区分违约状态的能力、导致出现越是可能违约的客户、信用得分反而越高的不合理现象,开拓了信用风险评价指标赋权的新思路.二是根据违约样本均值偏离全部样本均值程度越大、这个指标区分违约状态能力越强、权重越大的思路对指标进行赋权,通过方差齐性检验F值刻画指标的权重,使指标权重的大小反映指标鉴别违约状态能力的大小,改变了现有研究的指标客观赋权方法与违约状态鉴别能力无关的弊端.实证结果表明,与单一赋权结果相比,组合赋权模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33%和95.95%,对客户的违约判别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3.
针对多属性决策中的组合赋权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多属性决策权重集结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权本身具有的随机性以及权向量之间的一致性要求,建立约束非线性优化模型.在分析和借鉴现有方法的基础上,设计一种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求解.在决策矩阵已知的情况下,讨论不同组合赋权方法的合理性评价问题.最后,将本文提出的方法与已有组合赋权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且比另外两种组合赋权方法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4.
针对综合评价中的“多方法评价结论非一致性”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相似与差异特征的组合评价方法,方法的目的是使得组合评价结果与各单一评价方法之间的偏差尽可能小,同时又使得被评价对象之间的区分度尽可能地提高.该方法体现了“横向求同、纵向求异”的新颖的组合思想,同时具有多评价方法自动甄别奖惩、组合结果精确、易于实现等特点.最后,用一个算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根据"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内涵, 从生活质量、人口素质、经济发展环境、社会发展环境、人力资本环境和生态环境6个准则筛选国民幸福指数、基尼系数等31个指标构建了人的全面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标准差修正的G1 法(序关系分析法)对指标体系进行组合赋权, 建立了基于标准差修正G1组合赋权的人的全面发展评价模型, 并对我国2001-2007的人的全面发展进行评价. 本文的创新与特色一是通过生活质量、人口素质和生态环境等6方面的评价, 反映了和谐社会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的基本要求,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二是通过标准差修正G1组合赋权方法确定指标权重, 使得组合权重体现专家意见和指标数据信息, 避免了在主观赋权中指标重要性标度的给出人为主观确定, 缺少客观依据的问题, 避免了主客观权重分配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基于多策略评价的绩效指标权重确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44,自引:1,他引:43  
论述了企业绩效评价的意义,对企业绩效评价问题进行了形式化描述,对评价过程中的指标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探讨。针对评价过程中的权重确定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策略评价的赋权思想,并将多种赋权方法有机地集成在一起,提出用权差异系数来调整主观的赋权并用得到的评价结果作为学习样本,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并最终用神经网络进行赋权。最后,给出了一企业经济效益评价问题中的赋权实例。  相似文献   

7.
结合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颁布的<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构成方案>,建立了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效能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灰色多层次综合评价法对该指标体系进行定量评价.在评价模型中,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确定指标的组合权重,兼顾主客观赋权优点,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最后结合一个实例验证.  相似文献   

8.
根据科学发展观内涵,以权威机构典型观点的高频指标为基础, 从经济、生态、社会、人的全面发展、科学技术等五个方面构建了省级行政区科学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运用标准差修正群组G1组合赋权的方法对评价指标进行赋权, 建立了改进的群组G1组合赋权的科学发展评价模型, 并对中国14个省级行政区的科学发展状况进行实证研究. 本文的主要创新与特色一是对专家给出的不同排序进行一致性检验, 淘汰不通过一致性检验的专家排序,避免指标排序出现逻辑混乱问题. 二是通过循环修正的思路统一通过一致性检验的不同专家对两个指标重要程度的排序, 得到集合不同专家意见的一个统一排序,解决了群组决策中专家排序不一致的问题, 三是通过相邻两个指标的标准差的比值确定G1赋权法的指标之间的重要性比率, 避免了现有研究中G1赋权法重要性之比人为主观确定、随意性大的问题,解决了主客观权重的客观分配问题.  相似文献   

9.
生产者责任延伸(EPR)制度要求供应链层面承担"产品生态设计"和"循环再利用"双环境责任.文章面向由单一生产商和单一再制造商组成的"生产-再制造"竞争系统,通过构建两阶段博弈模型,探究EPR制度约束下供应链层面企业履行双环境责任的行为特征及激励策略.研究结果表明:生产商因子与再制造商因子比值界定了三个决策区间:完全再制造、部分再制造和不进行再制造,EPR "征减补"制度要素可以通过影响该比值进而影响企业生产和再制造行为.EPR "征减补"制度要素、生态设计环境和产品竞争对供应链双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呈正负非同向性,即促进/降低生态设计的同时对再制造率提高产生不利/有利影响.特别地,与税收和减征政策相比,政府补贴能更好地平衡企业经济利益和环境影响,实现更高的社会福利;另外,当政府减征力度高于某阈值时,生产商将侧重于再制造导向生态设计,能更好地履行废弃物源头预防责任.因此政府应组合设计EPR政策以耦合生产-再制造市场,促进企业履行双环境责任.  相似文献   

10.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逐渐成为企业普遍面临的两难选择,也是现阶段学术界关注度较高的研究问题之一.现有研究回答了哪些因素影响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却很难回答这些因素的影响机制以及整个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过程.本研究以信息的"需求一供给"为基础,以"收益一成本"为约束,构建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概念模型和系统动力学模型,以"天津塘沽大爆炸"和"长江客轮翻沉"事件为例,探究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对信息披露的"收益一成本"的预期,信息披露策略,以及外部利益相关者学习能力的差异是影响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主要因素,并据此提出了完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管理建议,以促进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有效沟通.  相似文献   

11.
铁路运输高新技术装备社会效益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针对铁路运输特点,从可持续发展、资源利用、对社会的贡献、对行业的贡献、安全以及人文环境六方面研究了铁路运输装备高新技术产品社会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建立评价模型,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对我国生产的铁路运输装备高新技术产品——“蓝箭”动车组、“大白鲨”动车组以及韶山9型电力机车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蓝箭”动车组的社会效益明显好于其他另外两个产品。  相似文献   

12.
复杂系统综合评价的理论框架及其在水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杂系统综合评价是当前复杂性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是认识和管理系统的重要措施,它具有诸多不确定性,尚缺乏具有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的理论框架。从方法论的角度提出了处理一般复杂系统综合评价问题的7个步骤,就是依次确定评价对象集生成函数、评价指标集生成函数、评价指标测度函数、定性指标定量化函数、指标一致无量纲化函数、指标权重函数和综合评价指标函数这7个函数,它们组成了复杂系统综合评价的理论框架。合理选取或构造这7个函数的不同形式,就可构建合适的综合评价模型,据此提出了5类水安全评价的应用模型。应用结果说明:构建综合评价模型的最重要工作依次是确定综合评价指标函数、指标权重函数和评价指标集生成函数;实现综合评价的理论框架功能最强的综合评价方法依次是组合评价方法、决策分析评价方法和层次分析方法,相似评价方法、模式识别评价方法或投影寻踪评价方法须与其它方法联合应用才能构造完整的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3.
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均值分析和主成分因子分析,建立了一套从消费者角度出发的企业营销道德测评体系,同时应用该体系对四家样本企业的营销道德水准进行模糊评价,得出了三个基本结论:1)从消费者(外部顾客)角度看,企业营销道德测评体系可主要由促销因子、诚信因子、社会责任因子、公平竞争因子四大指标确立;2)通过对四家样本企业的模糊评价结果,可推论出我国现阶段多数企业营销道德水准偏低;3)促销因子和公平竞争因子的道德水准建设应成为我国多数大企业营销道德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14.
企业社会责任负面事件网络舆情演化具有主体行为复杂性,是动态的复杂网络系统,把握舆情演化过程中主体的行为特征和互动关系有助于舆情管理.本文以企业、政府、民众、媒体和意见领袖五个主体为节点,以不同主体之间交互关系为路径,构建了企业社会责任负面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的多主体模型.选取"百度魏则西"为基础事件,采用系统动力学理论和方法,探究了企业社会责任负面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过程和系统结构中的动力学行为.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负面事件网络舆情演化总体呈现了诱发、扩散和消退三个阶段的周期性过程.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交互作用是推动舆情演化的主要动因,其中企业和政府作为两个重要的行为主体,在联动的时点选择上,按照政府调控行为在先、企业应对行为在后的方式,能有效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和企业的主观能动性,缓解舆论危机.  相似文献   

15.
基于政府、企业、社会三方动态博弈的企业社会责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政府、企业、社会三方视角,建立三方动态博弈的企业社会责任分析模型。然后根据动态博弈模型求出三方利益最大化的均衡解,最后,提出了促使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依据"比较优势理论"与"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设计了优势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向量夹角余弦平方和最大准则、主成分分析法以及模糊集合理论,构建了优势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模型;选取西部地区农业产业的11大优势农作物作为样本数据,对评价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评价模型更能科学合理地反映出优势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7.
洪灾经济损失评估模型研究(Ⅱ)——间接经济损失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洪灾区灾后经济运行发展状况,从综合评价角度,提出了洪灾间接经济损失评估的方法及数学模型。针对所研究的洪灾区,建立了地区间投入产出表,给出了各产业部门的投入-产出约束、交通运输网约束、库存约束、产品需求约束,以及间接停减产损失、产品积压损失、投资溢价损失的计量方法。从国民经济整体效益出发,建立了计算洪灾间接经济损失下限的多目标优化模型。  相似文献   

18.
如何平衡企业经济利益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是学术界和实务界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文研究了实际控制人籍贯地发展水平对企业通过慈善捐赠行为提升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实际控制人籍贯地发展水平越差,企业慈善捐赠越多;相对于实际控制人籍贯地发展水平好的企业,实际控制人籍贯地发展水平差的企业其慈善捐赠与绩效的正向关系更明显.这说明,籍贯地发展水平差的实际控制人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最大化企业绩效,也说明了慈善捐赠是缓解经济利益和社会责任之间关系的重要纽带.本文从籍贯这一非正式制度层面研究了企业慈善捐赠的动机和后果问题,从微观层面提供了实际控制人异质性能够改善社会责任的积极证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事件分析法,利用2009-2016年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润灵环球评价指数,检验了我国A股市场对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企业的反应.研究结果显示,股票的累计异常收益率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并无显著关系.这一结论在对样本企业根据社会责任报告披露是否自愿、企业性质是否为国企、企业是否属于重污染行业等特征分组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市场对披露评分较高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给予了一定的肯定反应;而对披露评分较低报告的企业反而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负面的反应;且社会责任报告的质量与市场的表现有一定的正相关性.研究表明社会责任报告整体质量偏低、公众的企业社会责任意识较弱是制约资本市场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评价的主要因素.本文的研究发现为企业与监管政策从一味追求社会责任报告披露数量的增长向注重质量提升的转变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