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高锰酸钾—H2SO4—安乃近化学发光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酸性溶液中,高锰酸钾可直接氧化安乃近,产生很强的化学发光,由此建立了一各测定安乃近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法,方法的检出限为3.1×10^-8g/mL,相对标准偏差为1.8%(6.0×10^-6g/mL安乃近,n=11),线性范围为1.0×10^-7-1.0×10^-4g/mL,此法已用于安乃近针剂和片剂中安乃近含量的测定,并对该反应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利用建立的NaIO4-H^+-H2O2-VB2化学发光新体系,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起一种测定维生素B2的化学发光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0×10^-7-5.0×10^-5g/mL VB2;检出限为2.7×10^-8g/m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3%(Gs=1.0×10^-6g/mL VB2,n=11).  相似文献   

3.
酒石酸美托洛尔与Eu^3+形成的配合物对KMnO4-Na2SO3化学发光反应具有强的增敏作用,据此建立了测定酒石酸美托洛尔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新方法.该方法测定酒石酸美托洛尔的线性范围为5.0×10^-7 - 1.0×10^-5g/mL,检出限为1×10^-7g/mL.对浓度为1.0×10^-6g/mL酒石酸美托洛尔溶液连续11次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4%.该方法已用于血浆和尿液中酒石酸美托洛尔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流动注射法测定鱼塘水样中的NO-2和NO-3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流动注射技术测定鱼塘水样中的NO2^-和NO3^-含量,以对氨基苯磺酸和甲萘胺盐酸盐为显色剂,在510nm下比色测定NO2^-的含量,而NO3^-则在稀醋酸条件下用锌粉将其预还原成NO2^-后,也在上述相同的条件下测定其含量.测定NO2^-的线性范围为0.10×10^-6~3.00×10^-6mol·L^-1,检出限为0.038×10^-6mol·L^-1,测定频率达80次·h^-1;测定NO3^-的线性范围为0.10×10^-6~3.00×10^-6mol·L^-1,检出限为0.040×10^-6mol·L^-1.  相似文献   

5.
基于铬(VI)对荧光试剂头孢拉定(CEFC)的荧光熄灭,建立了测定铬(VI)的荧光分析方法.在pH=3.0的盐酸介质中,最大激发与发射波长分别350nm和431nm及CEPC加入量为0.400g/L等条件下,相对荧光强度F护与铬(VI)的浓度lgc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测定铬(VI)浓度的线性范围为1.0×10^-6-4.0×10^-4mol/L,检出限为8.3×10^-7-mol/L,常见的共存离子不干扰测定,此分析方法可用于环境水样中铬(VI)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碱性条件下,双嘧达莫对luminol-K3Fe(CN)6-K4Fe(CN)6发光体系的有显著的增强作用.基于此建立了一种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片剂和人血清中双嘧达莫含量的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是(9.0×10^-9~1.8×10^-8 mol/L),1.8×10^-8~1.8×10^-6 mol/L,检出限为1.0×10^-9 mol/L (S/N=3).相对标准偏差为0.8%(双嘧达莫1.0×10^-7 mol/L,n=10).  相似文献   

7.
采用共价键合法将壳聚糖修饰的掺硼金刚石薄膜电极作为工作电极,对底液pH为4.0的0.1mol/LKH2PO4溶液中的I^-进行了循环伏安以及阳极溶出法进行了检测.得到检测限为1.2×10^-7mol/L,线性范围为1.4×10^-6mol/L至3.1×10^-3mol/L,相关系数为0.988.实验结果表明:掺硼金刚石薄膜修饰电极检测灵敏,且电极再生性很好,使电极寿命更长,具有极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采用胶柬电动毛细管电泳(MEKC)法测定维生素B的含量,电泳缓冲液为2.0×10^-2mol/L硼砂-硼酸缓冲液(pH=8.4),含2.5%(V/V)甲醇及10m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在电泳电压20kV和检测波长254nm的条件下,维生素B4具有最佳的迁移时间和峰形;考察了缓冲溶液的pH、浓度、有机改性剂及胶束对维生素B4迁移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维生素B4在8.0×10^-7~5.0×10^-5mol/L内成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方法的检出限为1.2×10^-7mol/L,RSD为2.24%,该法已成功用于药剂、血清和尿液中维生素Ba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基于染料木素对高锰酸钾氧化鲁米诺产生的化学发光的增强作用建立了一种测定染料木素的新方法.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测定染料木素的线性范围为:4.0×10^-2~4.0μg/mL,检出限(3d)为8.0×10^-3g/mL,对浓度为0.50μg/mL的染料木素进行11次平行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将本法用于槐角药丸中染料木素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二甲基亚砜中Ni^2+在Pt电极上的电化学性质.293K时,在0.01mol·L^-1 NiCl2-0.1mol·L^-1 LiClO4-DMSO体系中利用循环伏安法,计时电流法。计时电量法测定Ni^2+的扩散系数D0和传递系数α分别为:1.29×10^-6cm^2·s^-1和0.14;并通过塔菲尔曲线求出交换电流密度i0=7.87×10^-8A/cm^2.  相似文献   

11.
二胺氧化酶是具有高度活性的细胞内酶,能催化二胺类物质的分解.基于Lumlnol-Co^2+ -H2O2化学发光体系,将酶促反应与化学发光反应相耦合,并结合流动注射技术,通过检测H2O2的发光信号,间接测定二胺氧化酶的活性.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度高、重现性好.二胺氧化酶在1×10^-3 ~6×10^-2 U/L活性范围内与化学发光强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3.0×10^4 U/L,RSD为6.7%.  相似文献   

12.
采用循环伏安法和线性扫描伏安法研究了新橙皮苷二氢查尔酮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在pH=4.8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中,新橙皮苷二氢查尔酮的循环伏安图上呈现出一对氧化还原峰,其电化学过程表现出良好的可逆性。实验结果表明,电化学过程中新橙皮苷二氢查尔酮的电子转移数n为2,参与反应的质子数也为2。新橙皮苷二氢查尔酮的还原峰峰电流与其浓度在2.8×10^-7mol·L^-1至3.1×10^-6mol·L^-1范围内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对1.1×10^-6mol·L^-1新橙皮苷二氢查尔酮溶液连续6次测定的RSD为2.2%,检出限为1.1×10^-7mol·L^-1  相似文献   

13.
多环芳烃(PAHs)具有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其有增溶增敏作用。建立了吐温-80(TW-80)胶束增敏水中溶解态蒽(ANT)的直接荧光分析方法。所建立方法测定蒽的线性范围为1.6833×10^-8~1.29×10^-6mol/L,检出限为1.07×10^-8moil/L。该方法灵敏,应用于自来水样、江水样、湖水样的分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江水中回收率为94.6%-109.5%,湖水中回收率为90.5%~106.9%,自来水中回收率为86.9%~111.7%。为预测和治理水污染提供了一种灵敏、快速且简便的测试手段。  相似文献   

14.
将氧化锌(ZnO)-壳聚糖(CHIT)-纳米金(nano—Au)形成复合杂化膜包埋血红蛋白(Hb),制备了无电子媒介体的第三代电流型生物传感器.该传感器对过氧化氢(H2O2)的还原显示出较好的电催化活性,固定在电极上的Hb在0.1mo//L磷酸盐缓冲溶液(PBS)中对过氧化氢响应灵敏度高,检测范围宽(3.9×10^-6~1.907×10^-72mol/L),检测下限低(1.53×10^-6mol/L(信噪比S/N=3)),并且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高选择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Cr(VI)对(Sn,Ba,La)5·(PO4)3Cl·Eu纳米颗粒的荧光猝灭作用,建立了用琼脂溶液来固定分散(Sn,Ba,La)5·(PO4)3Cl·Eu纳米颗粒并用于测定水中微量Cr(VI)的荧光分析新方法.研究表明:Cr(Ⅵ)离子对固定于琼脂溶液中的(Sn,Ba,La)5·(PO4)5Cl·Eu纳米颗粒有荧光猝灭作用.在pH=9.0的条件下,测定的荧光最大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为271nm和447nm,测定Cr(VI)浓度的线性范围为4.0×10^-6mol/L^-1.4×10^-4mol/L,检测限为2.99×10^-6mol/L,回收率为98.9%~103.0%.方法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选择性,一些常见金属离子不干扰测定.应用于环境水中Cr(VI)离子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ABA浸种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三系稻“汕优63”和两系稻“二优培九”为试材,用不同浓度植物激素脱落酸(0mol/L,5×10^-7mol/L,2.5×10^-6 mol/L,1.25×10^-5 mol/L,6.25×10^-5mol/L,3.125×10^-4mol/L)浸种,研究了ABA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ABA浸种后,水稻秧苗素质和产量均优于对照,其中以6.25×10^-5mol/L浸种效果好,α-淀粉酶活性、发芽率、游离氨基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以及有效分蘖数均与其它处理差异显著.ABA溶液浸种处理后,“汕优63”、“二优培九”的平均产量分别比CK增产7.6%、12.5%,处理浓度为6.25×10^-5mol/L的产量最高,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2.4%和20.8%.  相似文献   

17.
在线偶合化学发光法测定抗坏血酸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将抗坏血酸还原酸性重铬酸钾产生铬(III)和铬(III)催化的鲁米诺-过氧化氢化学发光反应相偶合,建立了测定抗坏血酸的化学发光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6.0*10^-9--8,0*10^-6g/mL的抗坏血酸,检出限达1.3*10^-9g/mL的抗坏血酸,对浓度为1.0*10^-7g/mL的抗坏血酸11次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方法可用于药物中抗坏血酸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色氨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酸性条件下,色氨酸对Ru(phen)32+-Ce(Ⅳ)反应体系化学发光有显著的增强作用,据此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检测色氨酸的新体系.对影响流动注射化学发光的各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优化了反应条件和各项测定参数.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色氨酸在7.5×10-8~8 0×10-6g/mL的浓度范围内发光强度与其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3σ)为5 16×10-8g/mL,对浓度为2 5×10-7g/mL的色氨酸进行11次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 2%.对合成样品中色氨酸测定的回收率在99 1%~100.8%之间,采样频率为90次/h.  相似文献   

19.
利用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研究菊花中的糖类,并首次测定出D-甘露醇的含量。比较了不同种菊花中D-甘露醇及6种糖含量的差异。研究了电极电位、运行液的浓度、电泳电压及进样时间等对D-甘露醇及糖类成分分离的影响,得到了较优化的测定条件。以直径0.300mm的铜圆盘电极为检测电极,工作电极电位0.65V(vs.SCE),0.1mol·L。NaOH运行液中所列组分完全分离,检测限(S/N=3)2.5×10^7~0.8×10^-6g·mL^-1之间。野菊电泳图谱在15.5-20.0min之间具有独特且相对稳定的特征峰。  相似文献   

20.
以聚碳酸酯超滤膜为基膜,采用化学镀的方法在聚碳酸酯膜纳米通道阵列内镀金.对金纳米通道表面进行氯离子修饰,在电场作用下电解质离子通过纳米通道时产生稳定的电流,当牛血清白蛋白(BSA)加入含BSA抗体的进样池后,与溶液中的牛血清白蛋白抗体分子形成BSA/抗体复合体,该大体积的复合体对电流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引起相应的电流降,基于此发展了纳米通道检测BSA的传感技术.电流降低值与BSA浓度在3.64×10^-8~5.46×10^-7mol/L范围内具有线性关系,检测限(3S/N)为1.93×10^-8mo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