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艺术人格是文学家现实人格的升华和理想化。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形象而深刻地揭示了作家人格追求的深层意蕴。本文通过对《临川四梦》的分析,论述了汤显祖人格的深层内涵。尤其对《南柯记》、《邯郸论》的积极意义作了重点阐述。  相似文献   

2.
读陆游记梦诗——兼论梦与文学创作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游是大量创作记梦诗的第一人。梦之进入文学,在我国古代典籍中例不胜举,如《左传》载晋文公夜梦与楚子搏;《列子·黄帝》记黄帝昼寝,梦游华胥国。唐宋以来,梦用来表现人物心理,则大量地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如唐时的《枕中记》、《南柯太守传》、明汤显祖的“临川四梦”等。到曹雪芹创作《红楼梦》,则将梦境的表现作为全书的总纲。鲁迅先生也是写梦的  相似文献   

3.
钱成 《南昌高专学报》2009,24(5):35-36,39
从“临川四梦”的创作指导思想可以看出,汤显祖中年以后的主导思想,是本于儒家的泰州学派的哲学思想体系。汤显祖正是受晚明思潮,特别王学左派泰州学派的哲学思想影响,形成了他较为先进的戏曲创作观。  相似文献   

4.
汤显祖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弃官回临川后潜心于戏曲创作,他的四部剧作有三部完成于这一时期.如果说《牡丹亭》在情与理、理想与现实上,陷入了某种程度困境的话,那么在《南柯记》、《邯郸记》中,作者又陷入了入世与出世的矛盾与痛苦之中.从汤显祖退隐后的戏曲创作来考察,可以认为他将自己的灵根慧命、戏曲人生推向了辉煌的巅峰.  相似文献   

5.
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和莎士比亚的传奇剧都以"传奇"为名,其中都包含不可或缺的梦幻描写。针对这一现象,对二者的梦幻描写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并从艺术构思的层次上挖掘这一艺术特色的成因,旨在探究形成这一巧合的深层根源。  相似文献   

6.
<春秋左传正义>的编订者多次引用<史记>作解,且总带着怀疑的眼光考察<史记>记史的真实性.对<史记>的引用呈现出四种情况,其中批判<史记>的错谬性占了很大比例.这些对<史记>的批判既有其合理性价值,又存在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无论是肯定<史记>所记,还是批判<史记>之说,抑或是对<史记>之辨保持中立态度,都体现了<春秋左传正义>的编订者的尊"史"观念.求"史"之真的态度和坚持杜注的原则的融合.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枕中记>和<南柯太守传>进行细致的分析比较,认为两篇作品通过"枕穴"和"槐穴"的转易以呈现不同的时空系统,从而确定了"现实--梦--现实"的叙述模式,并认为二者从情节设置到叙述模式的构建都贯穿着道教热爱生命,眷恋尘世和享受生活的情怀.  相似文献   

8.
<金瓶梅>中的梦境描写涉及13回,记梦17例.梦在文本叙事结构中起到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叙述者话语的外在投射,人物性格的立体塑造,情节结构的联结推衍,梦丰富了<金瓶梅>的表现手法,在叙事体系建构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9.
《紫箫记》是汤显祖最早的剧作,演李益和霍小玉悲欢离合事。从人物命运、事件结局的完满性来看,此剧当属于正剧,可是《紫箫记》读来有种淡淡的感伤情绪。这是因为他采用了可以"引发怜悯与同情"的悲剧处理,其明显特征表现为引起是悲剧冲突主体目的的合理性和平静的基调和冷处理的手法。以致全剧虽以大团圆结局,却笼罩在淡淡的幻灭感之中,营造了人生如梦亦如幻的氛围。  相似文献   

10.
《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是其"临川四梦"之一。其中梦境的描写不仅十分精彩,而且意义丰富。不仅真实地显现了人物的深层心理,而且满足了人物被压抑的潜意识欲望,使我们看到杜丽娘的真实心境,看到她作为一个青春少女的真正需求,进而折射出封建社会礼教及理性束缚之下人性的被压抑和被泯灭,同时我们也能够看到作家对于"至情"理想的执著追求。  相似文献   

11.
<牡丹亭>悲剧主人公杜丽娘因情成梦、因梦生情、为情而生、殉情而死的曲折情感经历主要是借助超现实的想象加以实施并蕴藉着关爱"至情"的体认着浪漫主义特质的叙事表征.可以说,汤显祖以神奇笔触演绎的人鬼之恋、起死回生、神异梦幻的爱情故事不仅是对人生伤痛的一种自我安慰,更是对生命挚爱的某种执著求索,从而使悲剧"大团圆"的结局始终笼罩着虚幻的、慰籍的、凄凉的审美情韵.  相似文献   

12.
王粲的<英雄记>以个人作为和时代影响力为标准,收录英雄"善"、"恶"兼蓄,并以文土为"英雄",体现了当时最宽泛的"英雄"概念.这种英雄观是汉末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价值体现,也代表了王粲个人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3.
"重言积字"是陶渊明首先使用、钱锺书首次发现的一种修辞手法,曹雪芹向陶渊明学习、借鉴了这一修辞手法.<五柳先生传>之所以要用一连串"不"字,这是陶渊明不愿有所作为.决不与统治阶级合作的思想体现.<红楼梦>写晴雯四次连用"冷笑",旨在刻画睛雯光明磊落、不畏权势的"爆炭"性格.  相似文献   

14.
葛洪的<抱朴子外篇>历来被研究者看成是"杂家",这似乎已经成为了定论,究其原因是由于没有仔细研读原文和受评论家影响造成的.我们通过仔细蚓读和分析<抱朴子外篇>的原文,并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完全可以得出<抱朴子外篇>不同于<内篇>的思想倾向的结论.<内篇>属道家,而<外篇>属儒家.从<外篇>提炼出的"夫唯无礼,不厕贵性"、"崇教勖学,精六经之正道"、"量材授官,贵贤任能"、"诘鲍论君,辨证古今"等命题,可以看出完全是儒家思想体系中的范畴.<抱朴子外篇>儒学思想有两个特点:一为"驳难",二为"通释".  相似文献   

15.
<孟子师说>还原<孟子>太和气象,主要由三方面展开:以"知痛痒心"解说孟子"性善论",以"即事即义"发挥孟子"养气说",以"本之心术"阐扬孟子"尊王斥霸"思想.<孟子师说>从人之本心出发,还原了孟子的个人修养理论和社会政治学说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6.
论张岱《陶庵梦忆》中的戏剧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岱的<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历来被视为晚明小品文的集大成之作,今人对<陶庵梦忆>中反映的戏剧思想论述较少.对<陶庵梦忆>中涉及的篇目的分析,展示出在特殊历史条件下,特定人群的戏剧观念.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综观<她们眼望上苍>和<紫颜色>中的两位寻找自我的黑人妇女形象珍妮和西丽亚,探讨她们如何通过"言语"来实现自我救赎,进而分析佐拉·尼尔·赫斯顿和艾丽丝·沃克这两位非洲女作家的写作技巧.  相似文献   

18.
清康熙二十一春正月,明遗民八大山人结题<瓮颂>组诗六首,颂瓮何义? 史阙有间,语秘无诠,已难尽知.今据北魏<洛阳伽兰记>载北朝"殷之顽民"古谣,朱耷拈"瓮"话头,颂"瓮"诗案,必与其明遗民身份、殷顽人意识密切相关.八大山人所作<瓮颂>六首,虽"伸唇那到喉"、"佯狂语飞燕",似多不尽可解,有待反复考辩,但其瓮内天地,木本水源,实皆江右、江南明遗民社会"瓮"内诸顽人佚事诡幻的逸声遗响之遥远回音也.  相似文献   

19.
鉴于<太平寰宇记>引书过于繁复,而选取乐史的家乡--今江西省--所引方志文献作为案例,征考各志源流.探讨其文献学价值和地位.认为<太平寰宇记>开创了一种新型的"集志型"地理总志,在地理学史和方志学史上占有一定地位,在目录、辑佚、校勘、资料等方面亦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大伴旅人是万叶第三期的歌人,具有深厚的中国文学素养.天平二年春,大伴旅人模仿王袭之的兰亭集会,在其府邸邀请筑紫的三十二名官员,举行梅花宴.三十二人以梅花为主题各赋歌一首,并加汉文序,留存于<万叶集>卷五.本文逐一考察梅花歌序中词句的出典,得出梅花歌序在语句和结构两方面都模仿<兰亭集序>的结论.王義之信奉"五斗米道",热衷养生和服食丹药,而由大伴旅人追赋的二首和歌中的"飞天丹药",则可见旅人对道教神仙世界的憧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