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城市空间规划对于城市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都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本文基于上海市软科学研究基地——创新型城市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对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亟需的城市规划与空间布局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总体布局的设想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上海以"四个中心"建设为战略核心外,还应当将建设世界级创新中心城市作为城市的发展目标。创新型城市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石,是创新资源高度集聚的一种城市发展形态,是城市发展走向知识化和高级化的产物。真正的创新型城市,不能仅仅限于科技范畴的创新,而是强调创新是发生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各个范畴的复杂的系统活动,结合城  相似文献   

3.
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切实增强建设一流自主创新基地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2010年,全市科技工作紧紧围绕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的新目标、科技创新促进转型跨越发展的新要求,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大力开展了"科技创新促进转型发展年"活动,扎实推进了创新型城市建设,科技创新支撑引领全市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4.
《河南科学》2009,27(2):F0002-F0002
所谓创新型城市,是指创新在一定城市单元上的具体落实,是一种全新的城市发展理念和模式,是城市发展知识化的产物.创新型城市建设对于建设国家和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将扮演重要角色,为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河南建设目标的实现形成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5.
世界科技的发展与我国科技创新的现状使我们认识到构建创新型国家的现实性与合理性.要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除加强政府、大学、企业、科研机构等科技创新主体的自主创新能力外,亦不能忽视民间创新在社会创新链中的作用.民间创新在社会创新体系中的地位是由科技发展自身的规律决定的.然而,一直以来我国民间创新的现状十分尴尬,这势必要求我们认清民间创新的误区,明确民间创新的"为"与"不为",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引导民间创新和谐健康地发展,促进创新型国家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张将 《安徽科技》2015,(2):14-15
<正>作为全省首批创新型试点城市之一,滁州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六大主导产业,聚力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健康发展,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引导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引进新型创新和研发机构,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一、积极推进省级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为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集聚创新资源,激活创新要素,推动滁州市经济发展方式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实现  相似文献   

7.
在新经济中,创新已成为城市的主要职能或功能,纽约、伦敦、东京、新加坡、首尔等世界城市纷纷在2030年、2050年的城市长远发展战略中明确以建设具有高度创新能力的城市为目标,显示出未来世界城市的发展趋势。本文基于上海市软科学研究基地——创新型城市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分析了日本及东京政府共同推进东京全球创新网络节点建设的相关举措,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辛政  明忠 《安徽科技》2007,(3):18-19
2005年以来,在陈至立国务委员高度重视下,在安徽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在国家有关部委支持下,合肥市积极探索走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之路,以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工业立市"战略的实施,创新体制与机制,优化发展环境,从各个层面全力支持和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培育创新型企业,为促进省会城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辐射带动全省区域创新网络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今日科技》2012,(6):26-26
特约主编:平湖市科技局局长邹勤良主编观点: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加快转型发展的关键之年,平湖市以实施"创新引领"战略,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型城市,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在强化转型发展中的驱动与支撑作用。要求科技工作着重增强科技创新服务能力,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推进科技与金融合作;加快推进科创中心发展,提升科技创业孵化能力,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注重创新人才队伍引进与建设,  相似文献   

10.
金科 《今日科技》2011,(2):41-42
宁波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自主创新工作,并于2006年初启动创新型城市建设,把自主创新战略从科技战略、产业战略层面提升到区域和城市发展战略。近5年来,宁波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创新型省份"和深入实施"两创"总战略的各项决策部署,解放思想,锐意进取,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努力构建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创新型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11.
创新型城市是加快国家新型城镇化进程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载体,也是探索城市发展新模式和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国内已掀起创新型城市建设热潮。在此形势下,攀枝花要建设创新型城市,必须明确自身发展基础,用战略发展眼光进行顶层设计,紧紧围绕国家、省、市的重大战略部署理清建设思路,以四川省对攀枝花的发展定位为依据锁定建设目标,以科技创新要素为突破点明确建设路径,从政策、投入、组织领导、机制等方面落实保障措施,为建成创新型省和创新型国家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当前,处在关键发展时期的马鞍山,必须深刻领会中央"坚持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精神,贯彻省委、省政府"走创新型崛起之路,建设创新型安徽"的重大战略部署,理清思路,明确目标,不断强化创新意识,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  相似文献   

13.
杨凯 《华东科技》2014,(1):52-53
正杨浦是国家科技部命名的首批创新型试点城区之一,市政府出台的《关于推进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指导意见》明确支持杨浦着力在科技金融服务创新上先行先试。2013年来,杨浦区政府就紧紧围绕打造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科技金融功能区,全面服务中小企业的目标,充分发挥科技金融创新对于城区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催化剂"和"加速器"作用,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思路,不断丰富和完善多元化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为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了有针对性的融资支持。科技金融创新工作在杨浦区转型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引领作用,区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明确要在用好政府引导资金,放大资金扩大效应上下工夫;还在适应体制改革,借助上海自贸试验区建  相似文献   

14.
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型城市关键在科技,核心在人才。近年来,宿迁市科技局围绕全市人才工作总体部署,深入实施人才优先战略,以产学研合作为纽带,以平台建设为依托,以科技项目为引导,以创新培训为基础,不断增强科技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5.
《安徽科技》2007,(1):10-15
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也是江淮儿女富于创新的一年 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吹响了"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号角鼓舞下,安徽省隆重召开了全省科学技术大会;提出了"走创新型崛起之路,建设创新型安徽"的宏伟目标;分别印发、出台了<安徽省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和2020年远景展望>和<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意见>.全省各市也纷纷召开科学技术大会,贯彻全国、全省科技大会精神,并就建设创新型城市进行战略动员和部署.  相似文献   

16.
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切实增强建设一流自主创新基地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2010年,全市科技工作紧紧围绕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的新目标、科技创新促进转型跨越发展的新要求,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大力开展了"科技创新促进转型发展年"活动,扎实推进了创新型城市建设,科技创新支撑引领全市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宁波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2005年提出把"宁波制造"升级为"宁波创造";2006年,宁波市委市政府又做出了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决定,明确提出把自主创新从科技战略、产业战略层面上升到区域发展战略,用15年时间进入我国创新型城市行列。  相似文献   

18.
《今日科技》2021,(10):36-37
"十四五"期间,温岭市将坚持创新发展理念,聚焦"2+2+2"现代化产业体系,以科技自立自强为战略支撑,以推进省级创新型城市建设和争创"科技创新鼎"为重要抓手,持续拓展优化"一带一区"科创布局,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市建设构筑科技动力引擎.到2025年,努力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制造业研发高地、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省级创新型城市,力争实现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3.3%,达到全省平均水平;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3.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72%以上.  相似文献   

19.
《今日科技》2015,(1):19
<正>一、着力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一是健全科技项目管理机制。优化整合科技计划,着力解决科技资源"碎片化"问题,建立科技资源配置的新机制和新体系。加强市县联动,推动各县(市、区)按照破解"四不"的要求,重点抓好本区域科技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和重点特色工作。二是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重点  相似文献   

20.
郭霞 《华东科技》2012,(5):64-65
"转型发展,创新驱动"已成为上海城市发展的主线。而类似地面交通工具风洞平台这样的重要科技基础设施,无疑是创新驱动的支撑和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力量,推动这些重要科技基础设施的开放共享,对于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