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研究归纳了新世纪小说批评文体,认为主持人、作家、评论家、读者共处一个半虚拟空间的互动行为,不仅使批评者身份多元化,也使批评文本鲜活多趣。这种批评氛围,使新世纪小说批评文体主要呈现五种模式:连载式批评、美文式批评、档案式批评、窗口式批评、论文式批评。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术语一部分是对作家作品艺术精神和风貌神韵的整体直观术语,一部分是从社会人生体验中借用而来的分析小说戏曲形式技巧的术语,还有一部分是先释后用的术语。古代文学批评术语具有三个特点:一是模糊性、多义性和具象性,二是人化倾向,三是长期延续性。传统批评术语产生于汉民族的文化背景之中,打上了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烙印。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兄弟》的批评文章,主要有传统现实主义、文化批评和运用西方理论等三种批评模式在起作用。评价了三者的得失,认为《兄弟》运用超现实的手法,借鉴拉伯雷的怪诞现实主义形式,表达了对文革和改革两个动荡、巨变的时代精神之荒诞性的体认,是一部勇于“写当下”的探索之作。  相似文献   

4.
我国古代小说的史学视界批评涉及作家、作品、读者、历史(史学)以及四者之间的关系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作为古代小说批评领域唯一的一种较为成熟和稳定的批评方法,史学视界批评的背后隐藏着相对稳定、清晰的思维模式,包括“以史学观小说”的统领式思维、“以小说攀史学”的比附式思维、“借史学观小说”的对照式思维、“借史学辨真伪”的考辨式思维等四种,与其背后隐含的三种核心功能相交错,形成了复杂的线路和多样的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5.
文章围绕梁启超《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一文,从文学观念、文体观念及批评模式、话语和方法等维度,在共时性与历时性相结合的视阈中,深入考察梁启超小说理论的现代性转变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张旻小说的"性"叙事受到了很多批评,而这些批评没有说明张旻小说的意义与存在价值,本文认为张旻小说实现的是对人物心灵的想象性游走,它发掘了人物似真亦幻的心灵世界,实现了文学对人物心灵干涉的又一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中国小说的观念和中国古代小说的取材,批评、结构模式及叙述角度等方面来证实,史书是中国小说文体独立前后的依托所在。它是孕育中国小说的母体  相似文献   

8.
在网络经济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下,“点击率小说”与其说像一位骑士,从繁杂的出版物雾障中强势突围,倒不如说它是以一种凌然未有的姿态,占领了当前出版物的战略高地。“点击率小说”的出现,直接挑战了传统的出版模式,是出版方式的一种创新,同时也预示着一种新的出版整合方式的诞生,这种整合是网络出版与传统出版的整合。本文以“点击率小说”为出发点和立足点,试图说明这种创新和整合方式的缘起、必要性、必然性以及它带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韦晴川 《河池师专学报》2002,22(3):68-69,76
本文通过对哈代爱情与婚姻题材短篇小说的结构分析,找出了哈代此类小说的一种恒定结构模式,正是借助这种结构模式,哈代实现了对于英国爱情与婚姻小说的浪漫传统的颠覆。  相似文献   

10.
“青春写作”的玄幻小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玄幻小说的写作是一种“青春写作”。“青春写作”,是青年人成长过程中的某种想象;“青春写作”的负载与超越着传统和历史;对“青春写作”宜采取客观公正的批评。  相似文献   

11.
明代的小说批评,主要包括文言小说批评和通俗小说(以白话小说为主体)批评。文言小说批评以胡应麟的建树最为卓越,蒋大器、李贽、袁于令、叶昼、冯梦龙、凌濛初、金圣叹等则是明代通俗小说批评的几员健将,其中金圣叹尤为卓越。本文对明代小说批评所涉及的基本理论问题及其丰富蕴含做了较为系统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按照西方近现代学术“分科治学”的规则,文学是文学,批评是批评,文学有文学的文体(抒情体或叙事体),批评有批评的文体(大抵是论说体)。但是,中国传统文论的批评文体常常不去论说而去叙事(如汉代的史传体批评)或抒情(如六朝的骈体批评和唐代的诗体批评)。中国传统文论的经典性文本如《文心雕龙》、《二十四诗品》、《沧浪诗话》、《人间词话》等等,从文体分类上考察都不属于论说体而是文学文体。如何看待中国文论批评文体的这种“破体”现象?或者说,如何评价中国文论批评文体的这种文学性或诗性特征?我认为: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其意义不限于“批评文体”本身,而是可以为全球化时代中国传统文论的现代转换找到一种新的入思方式或新的理论突破口。  相似文献   

13.
《爱玛》是十八世纪末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与传统道德小说中塑造的具有高度道德责任感的女主角不同,爱玛在道德上的缺陷相当明显,所以整部小说就是爱玛不断进行道德观的自我建构的动态过程。将女性主义批评和伦理学批评结合,分析了爱玛的道德建构的女性主义特征,可以看出爱玛的很多缺陷都具有反传统的意义,不但反抗了男性话语体系为女性设定的道德标准,还提出了女性在婚姻制度、经济独立、社交活动等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韩礼德认为省略是衔接纽带的一种,它大体上分为名词性省略、动词性省略、小句性省略三种。海明威的小说具有其自身的重要特点:语言简明扼要,干净有力,省略现象突出。本文从其小说《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出发,研究其对话中的省略现象,并得出两个结论。  相似文献   

15.
《故事新编》称得上是现代小说史上的一部奇书。奇就奇在鲁迅的书袋虽然是鼓鼓的,却无意于掉书袋,而是驾轻就熟地出入古今,把现代社会的诸多官场丑态、文界乖谬、民间陋习和掺和着奴性及流氓性的国民心理,糅合在神话、传说、历史的著名故事之间。这就有如女娲拔起一株从山上长到天边的紫藤,搅动地上的泥水,溅出一班能笑能哭的生灵,即鲁迅所谓“并没有将古人写得更死”是也。二者的糅合与搅拌,构成了复调叙事,构成了民俗性的狂欢。古人和今人打照面,互相消解对方的神圣的灵光或装模作样的摆谱,令人看见他们的不尴不尬而窃窃发笑。小说自身也由此超越纯文学传统而向杂文开放,小说与杂文杂糅,兼具文明批评和社会批评的功能,开创了一种古今杂糅的“杂小说”新文体。  相似文献   

16.
张贤亮小说中引起争议最多的两个问题是女性与性。小说中女性形象的主观性有两部分内涵:一是女性形象的塑造大都是小说家当年困厄时期心理缺失的补偿;二是“恋母情结”-不是性心理层次上,而更近似于一种化情结。张贤亮小说中的“性”则主要体现为与政治的一种同构关系,政治激情和情欲冲动的相似性赋予了张贤亮小说“性”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汪曾祺小说折射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精神和审美特征,他的出现,连续了现代文学中断的"抒情小说传统"。汪曾祺的小说使小说自身固有的审美价值得到了回归,作品中处处出现的和谐和诗性给人以一种审美的愉悦和快感,让人沉浸在其中,品赏欢娱。汪曾祺的创作引起了小说创作观念和叙述方式上的巨大变化,小说模式中的主题的功利性、题材的重大性都逐渐被消解。作品无论在题材的探索、写法的革新方面,还是在语言观念、体裁特色方面都体现出显著的现代性,并对八十年代以后的现代小说高峰的到来有着潜在的影响,对新时期的寻根派小说起着一定的先导作用。使表现特定地域的民风民俗和普通人日常生活,成了八十年代小说创作中最为流行的方式和观念。  相似文献   

18.
随着近代小说观念的更新,中国传统小说的叙事艺术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晚清小说的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限制叙事突破了传统小说的全知叙事模式。在叙事结构上,由于心理描写因素的增多,突破了传统小说以情节为中心的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基于Web的协同商品设计零部件资源应用方法.在对协同商品设计零部件资源应用系统与传统供应链系统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网络零部件资源的三种应用模式:在线采购模式、在线询价模式和在线委托模式,并应用UML分析了零部件资源的应用协作视图.最后,给出了该应用系统实现过程中用到的几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0.
传统与现代是刘庆邦复仇叙事的两大关键词。他的复仇叙事从传统的复仇叙事模式演化而来,却又超越了传统,具有一种鲜明的现代品格。传统与现代的相互纠缠,既是他思想的局限所在,也是他小说的魅力之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