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根据FAO/IPPC秘书处制订的有关植物检疫措施国际标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进出境植物和植物产品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技术要求》(GB/T 20879-2007),对我国进境仙人掌种苗可能携带的有害生物进行风险分析,可能携带的有害生物种类132种(属),确定潜在检疫性有害生物75种,对75种潜在检疫性有害生物进一步评估,确定中风险以上的有害生物20种,建议将这20种有害生物作为进境仙人掌种苗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写入议定书中,并提出降低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的风险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检疫性实蝇是国际上严禁进出境的有害生物,我们采用国际通行做法和通用监测方法,对攀枝花市检疫性实蝇进行了3年监测,基本摸清了攀枝花市检疫性实绳的种类及分布。  相似文献   

3.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的潜在组成植物源农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敦明  张兴 《武夷科学》2003,19(1):211-216
植物源农药对环境和非靶标生物安全,作用方式和机理特异及易获取等特点迎合了当代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发展,它能克服化学合成农药引起的副作用,有望成为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体系统的重要组成.  相似文献   

4.
本风险研究从地理和管理标准 ,定殖和定殖后扩散的可能性、经济影响评估和传入的可能性及风险管理措施等 6个方面对马铃薯腐烂线虫进行了风险评估 ,结果证实了马铃薯腐烂线虫在中国广泛定殖的可能性和定殖后扩散的可能性及经济影响和进入的可能性都很大 ,从而马铃薯腐烂线虫随从疫区的马铃薯、郁金香、风信子、唐昌蒲等繁殖材料而传入中国的风险极高 ,因此将马铃薯腐烂线虫列为禁止输入的危险性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5.
河南铁线莲属一新记录亚组--槭叶铁线莲亚组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报道了河南铁线莲属一新记录亚组———槭叶铁线莲亚组Subsect.AcerifoliaeW.T.Wang,增补了《河南植物志》(1981)未记录的1变种———无裂槭叶铁线莲ClematisacerifoliaMaxim.var.elobataS.X.Yan.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卷叶病毒(Potato leafroll virus,PLRV)是马铃薯生产上的主要病毒病原之一,侵染马铃薯后,造成减产和品质退化.采自云南、内蒙古和贵州的马铃薯样品经过DAS-ELISA检测为PLRV阳性,经RT-PCR扩增出约350 bp的DNA片段表明感染了马铃薯卷叶病毒.进一步用HaeⅢ和StuⅠ限制性内切酶对马铃薯卷叶病毒的RT-PCR产物进行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RFLP)分析,RFLP图谱与预期图谱相符.证实RT-PCR-RFLP方法是1种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7.
建立并优化微量植物组织直接RT-PCR反应检测病毒的方法:在立体显微镜下,用26 G无菌注射器针头刺入植物茎、叶柄或根中,将沾有组织液的针头直接浸入RT反应液中,通过PCR反应产生病毒特异性DNA条带.该方法在葡萄、苹果、马铃薯和百合中有效检测了葡萄卷叶相关病毒3(GLRav-3)、苹果茎沟病毒(ASGV)、马铃薯卷叶...  相似文献   

8.
增补报道了《河南植物志》中未记录的河南产单子叶植物7种,隶属于4科7属,其中3种为河南分布新记录.  相似文献   

9.
从感染马铃薯卷叶病毒的植株中提取马铃薯卷叶病毒总RNA,针对马铃薯卷叶病毒基因组,其中的2个保守序列分别设计并合成了1对寡聚核苷酸引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从提取的病毒RNA材料中扩增出符合设计大小的240bp、400bp的特异性产物,对照的健康植株中未扩增出相应产物。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川西北高山峡谷区和高原区的作物布局、产业结构情况、主要病虫害及重点监测对象为基点,分析了该地区近年来小麦条锈病、西藏飞蝗、叶菜霜霉病、细菌性叶斑病、小菜蛾、果蝇等作物主要病虫监测的实践情况。总结出了该地区在病虫监测方面的主要经验:一是持续抓好小麦条锈病和西藏飞蝗监测,优化粮食作物病虫监测网点;二是建立以马铃薯晚疫病为主的马铃薯病虫监测点;三是适应特色产业发展,合理布局经济作物病虫监测,水果病虫以3个监测中心轴为重点,蔬菜病虫以监测茄科疫病、叶菜霜霉病、细菌性叶斑病、小菜蛾等为重点;四是积极推进检疫性和潜在危害性有害生物的监测。  相似文献   

11.
陈锋 《大自然》2013,(1):40-41
近年来,关于有害生物的话题越来越多,并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那么,什么是有害生物呢?有害生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活、生产甚至生存产生危害的生物。有害生物狭义上仅指动物,广义上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乃至病毒。根据产地来源,有害生物又可分为外来物种和本地物种(土著种)。有害生物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通过压迫和排斥本地物种,使生态系统物种的组成和结构发生改变,最终导致生境破碎化及生物多样性丧失。其实,目前人们对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12.
部分土农药植物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介绍了10种土农药植物在黑龙江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其对于合理开发本地丰富的防病治虫的土农药植物资源防治林业有害生物并达到治标又治本的目的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建立快速的马铃薯卷叶病毒检测方法以应用于脱病毒后大规模样本的检测,构建利用微量植物组织汁液直接逆转录环介导恒温扩增(RT-LAMP)可视化检测马铃薯卷叶病毒的方法,即以无菌大头针的针尖刺马铃薯植株茎尖时所粘附的汁液直接作为RNA模板,采用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Bst) DNA聚合酶进行RT-LAMP扩增,扩增产物通过肉眼观察有无白色沉淀来诊断马铃薯卷叶病毒.该方法快速、操作简单、成本低,在大规模组织培养无病毒种薯生产中具有很大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14.
植物源杀虫剂,就是直接利用或提取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种子等或利用其次生代谢物质制成具有杀虫作用的活性物质。植物源杀虫剂的有效成分是植物体组成成分,必然具有植物成分的性质规律。从进化的角度看,某种植物与相应的有害生物种类相互制约、彼此依存、协同进化,可能已有亿万年历史。在利用植物源杀虫剂防治储粮害虫过程中,应充分了解植物源杀虫剂的优缺点、有效成分和毒杀机理,以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以《信号与系统》中核心内容傅里叶变换在最前沿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为切入点,用《信号与系统》中最基础的常用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傅里叶变换的频移性、调制定理、抽样定理、滤波器组等知识,对4G/5G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OFDM技术和FBMC技术的原理进行了分析,得出了FBMC系统各滤波器频谱之间的干扰远小于OFDM系统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松针、松皮的保健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恺 《广东科技》2002,(11):59-60
松针、松皮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应用历史。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松为百木之长,其叶、皮、膏主治风湿、风痛、生毛发、安五脏、健阳补中、不饥延年。久服,固齿驻颜,肌肤玉泽,轻身不老”。 自古以来,人们对松针、松皮  相似文献   

17.
《定西科技》2007,(3):44-44
近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全市首家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定西喜农马铃薯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  相似文献   

18.
张智  张云慧 《大自然》2011,(4):53-53
马铃薯甲虫(Leptinotarsa decerelineata)又称蔬菜花斑虫.原产于北美洲落基山脉,隶属于鞘翅目叶甲科,是一种重要的国际检疫对象。成虫体长9~11.5毫米,宽6~7毫米,卵圆形,体背显著隆起,红黄色,有光泽。头、胸部和腹面散布大小不同的黑斑,各足跗节和膝关节黑色,鞘翅上各有5条黑色纵纹。1、2龄幼虫的体色为暗褐色,  相似文献   

19.
依据国家林业局《关于在全国开展林业有害生物普工作的通知》(造林发[2014]36号)文件精神,洮河林业局组织技术人员于2015年6月1日至11月30日完成了全面普查,2016年根据有害生物发生情况实施了补充调查。经过普查,对冶力关林场范围内的云杉叶锈病、落叶松球蚜、云杉落针病3种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的生活史、分布状况、发生面积、危害情况得到了全面了解,根据普查成果对其危害现状进行了全面评估。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柳树的主要食叶害虫有3种:柳蓝叶甲、柳九星叶甲、柳十星叶甲,这些害虫的大量发生,对柳树的危害十分严重,影响了柳树的生长.本文对这3种食叶害虫的生物学特性和综合防治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