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考虑食品质量链风险演变受多质量风险参量影响且各质量风险参量传递具有异构网络特性的基础上,基于食品生产工艺网络,以GERT单元与质量风险参量流表征各质量风险参量传递网络拓扑结构,引入层间交互邻接矩阵,构建食品质量链风险传播多层耦合网络模型.以质量风险参量和阈值区间的关系来表征质量风险的演化,用SIS模型模拟质量风险的传递,设计质量管理策略与风险参量评估指标开展食品质量链的质量风险控制与防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能有效的反映食品质量链风险参量演变为食品质量风险的过程.同时,基于相关质量风险参量对应的质量管理改进和举措,如食品企业生产关键工艺的创新和改良,政府对食品生产过程的质量管制强化,可有效降低相关质量问题发生的概率,进而提高食品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2.
供应链协调调度能有效提高企业应对供应链中断的能力。以两阶段制造供应链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中断情境下具有交付时间约束的多产品类型制造供应链协调调度问题。制造商接到包含多产品类型的工件加工订单,各工件需经供应商处理为原材料工件后,交付给制造商处理为完成品,各工件均有一个独立的交付期。如果供应商单方面调整工件加工顺序,会导致制造商冲突成本的增加,需双方协商处理。以最小化供应商总拖期交付成本和最小化制造商总冲突成本为目标,基于收益共享契约协调机制,构建了考虑中断的制造型供应链协调调度模型。设计了一个融合自适应邻域搜索算子的混合自适应遗传算法。通过算例仿真,验证了所提模型与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序参量是协同系统演化中表明系统新结构宏观有序程度的参量.针对食品质量链协同系统中的序参量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灰色关联度与属性约简的食品质量链协同系统序参量识别方法.首先,分析序参量原理在食品质量链协同系统中的作用.然后,确定食品质量链协同要素,建立表征食品质量链系统的状态参量,接着提出本文的序参量求解方法.该方法基于灰色关联度定义和求解各状态参量的参量重要度,定义状态参量重叠关系以使属性约简的结果中不存在重叠度较高的状态参量,并在此基础上应用属性约简原理提出序参量求解的具体步骤.最后,将提出的序参量识别方法应用到具体乳制品质量链中,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本文以整个食品质量链为研究对象,首次建立了食品质量链系统的状态参量体系,为解决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提供理论参考.对食品质量链序参量的识别方法进行改进,丰富了协同学理论及其应用,有利于优化食品质量链系统,预防食品质量问题的出现.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质量检验制度下供应链系统的协同质量控制问题.分别考虑了供应商质量努力、自身检验水平信息隐匿以及两者都隐匿时供应链的协同质量控制问题,针对每种情况建立了委托-代理模型,着重考虑产品质量的改进,并通过买方和供应商的交易价格调整质量收益在双方之间的分配.最后,进行了算例分析.  相似文献   

5.
不对称信息下绿色采购激励机制设计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针对供应链采购环节中原材料绿色度隐匿的逆向选择问题, 基于绿色市场需求初显的现实国情, 研究了不对称信息下制造商的激励契约设计过程. 分别探讨了基于一次性转移支付和基于线性分成支付的次优契约的有效性; 将基于线性分成支付的激励契约分为固定契约和弹性契约, 分别提出了实施这两类契约的现实条件, 分析了相关因素对各类收益的影响; 进一步改进弹性契约, 提出了基于纳什协商解的非线性协调契约. 研究表明: 基于线性分成支付的次优契约能有效实现供应商的类型甄别和高效度激励, 非线性协调契约实现了双方收益的帕累托改进和系统整体收益的最优化. 研究结论对绿色供应链的运营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针对我国复杂产品"主制造商-供应商"多主体协同创新模式,从主制造商干预并协调供应商资源整合的角度出发,运用项目管理相关理论建立了复杂产品资源整合的分解步骤,选取供应商的可投入资源为研究对象,构建多主体资源整合收益函数,并运用运筹学相关理论,分别搭建了主制造商寻求整体最优资源整合策略和主制造商不干预下供应商个体最优整合策略模型,给出了主制造商协调控制与非协调控制下供应商的最优资源投入量,为复杂产品技术创新协同下的最优资源整合决策问题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主制造商对供应商群体进行资源整合时,供应商协同群体的资源增值收益明显提升,复杂产品的多主体协同创新效益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供应商的资金约束问题,研究了需求不确定条件下,两个竞争的制造商如何通过资金补偿策略改善供应商的资金约束问题.建立了包含两个竞争制造商,一个供应商在内的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并给出了制造商的均衡补偿及均衡订货策略,进而分析了制造商的资金机会成本和供应商的资金水平对均衡补偿策略的影响.研究表明:当资金机会成本或供应商的资金水平低于某个临界值时,两个制造商均提供资金补偿;当资金机会成本或供应商的资金水平高于某个临界值时,两个制造商均不提供资金补偿;其余情况下,只有一个制造商提供资金补偿.最后,当供应商不提供批发价折扣时,越多的制造商进行资金补偿,供应商的收益越大.  相似文献   

8.
研究制造商通过提供给供应商技术革新补贴,以减少供应成本的供应链协调问题,给出了供应链双方接受技术革新补贴策略的判断标准.结果表明:当制造商仅支持其供应商技术革新时,选择最优零售价格以最大化自身的利润,供应链的总利润只能得到改善,并不能达到最大化.同时,提出了基于目标销售量的奖惩机制,实现了供应链的整体最优,并给出双方接受的目标销售量的范围.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多层分销链中预测订货忽略当前库存状况和决策者参与的问题,运用Multi-agent和模糊理论构建了不确定条件下的协同预测订货模型,采用模糊数对分销链中的不确定性需求和单位成本参数进行了表述并建立了模糊规则库用于分销链的协商谈判.应用遗传算法和解模糊运算求解分销链中整体或局部优化条件下的目标函数,并给出了公司间冲突的模糊协商算法.仿真实验表明,不确定条件下的分销链预测订货量没有出现信息放大,模糊协商谈判获取了符合双方利益的预测订货成本.与确定性条件下的计算相比,运用模糊理论解决分销链中基于Multi-agent的预测订货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大量研究表明,人具有公平偏好,而公平偏好影响人的行为。将公平偏好理论应用到供应链质量管理中,以F-S模型为基础,建立了供应商与制造商的收益模型,研究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具有公平偏好风险中性制造商的收益分享和供应商质量投入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供应商的最优质量投入与公平偏好无关;制造商提供的固定补贴不受自身公平偏好的影响,但受供应商公平偏好的影响;制造商的期望效用也受到供应商和制造商自身的公平偏好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一个由供应商负责提升关键零部件性能的创新,制造商负责产品制造与销售的供应链运作系统,考虑当营销努力水平和产品创新程度同时影响需求时,制造商激励供应商创新的决策行为.基于激励方式的不同,构建了三种激励决策模型,探讨不同情形下创新效应和营销努力效应对供应链成员决策影响的互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产品创新效应是制造商激励供应商创新的内在推动机制,营销努力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创新活动的发展;产品创新效应和营销努力效应对供应链成员决策和利润有积极的影响;创新效应和营销努力效应联合作用下,基于质量批发价格契约制造商可以获得较高的利润,但此时供应商创新水平较低甚至低于批发价格契约情形,继而文章进一步引入了成本分担契约,并论证了成本分担契约能够使制造商获得最优收益,同时有效地激励供应商创新.  相似文献   

12.
本文考虑一个单制造商和两个互补性供应商所构成的装配系统,当市场需求随机时,制造商采取供应商管理库存的方式来转移零部件的库存风险并决定零部件的批发价格,两供应商需要在市场需求真正到来之前自行决定各自的零部件生产量,并承担相应的库存风险.本文假定供应商存在高成本和低成本两个类型,利用斯坦伯格博弈和纳什均衡研究了当供应商生产成本信息不对称和对称这两种状态下的生产与定价决策,分析供应商成本信息共享的价值.研究表明,高成本供应商在信息对称时的均衡收益大于信息不对称时的均衡收益,愿意共享信息,而低成本供应商在信息不对称时的均衡收益更大,并不会自愿共享成本信息;供应商成本信息共享对制造商和供应链也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上游制造商具有多种产能策略、下游零售商开展促销活动的两层供应链系统,利用Stackelberg博弈方法,比较分析了不同产能策略下的企业决策及利润。针对可扩张的产能策略,设计了由批发价和转移支付组成的两部定价契约实现了供应链的协调。结果表明:当初始产能水平低于某一阈值时,进行产能扩张是制造商的占优策略,且可以同时提高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如果产能扩张成本系数较低,零售商改善促销效率的>行为对其自身有利,反之则不利,但始终对制造商有利;在可扩张的产能策略下,两部定价契约可以协调供应链,但应根据初始产能水平状态而调整契约参数。  相似文献   

14.
基于Shapley值法的四级供应链利润分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由供应商、制造商、批发商与零售商组成的四级供应链合作博弈问题。分析了实际中可能存在的八种合作情形,在Stackelberg主从对策模型及其均衡解理论的基础上得出了八种合作情形下各企业或联盟及整条供应链的利润。应用Shapley值法相关概念及模型,对四级供应链合作的各方进行了利润分配并对分配结果予以检验,知其满足个体理性及整体理性,并达到了帕累托最优。最后分析得出了有关结论。  相似文献   

15.
Based on game theory and principal-agent theory, this paper focuses on how to control product quality and design quality contract in supply chain when moral hazard exists. We set up the supplier and buyer’s expected profits function model, in which the supplier makes production process investment-level decision and decides on the product quality prevention level, whereas the buyer makes quality evaluation decision and decides on the product quality inspection level. The supplier with a moral hazard of reducing investment level may lack investment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thus, the buyer will pay the information rent to incentivize the supplier to improve the investment level. The buyer creates the moral hazard of exaggerating the product quality defective rate, who may overinvest in the inspection process. We use the optimal condition to solve supplier’s first-best investment level, product quality prevention level, and buyer’s first-best quality inspection level, internal penalty, and apportionment ratio of external failure cost. We also conduct a simulation test that shows the following: When the supplier improves its investment level, its product quality prevention level will increase, and the buyer’s quality inspection level will decrease. With the improvement in the buyer’s product quality inspection level, its internal penalty will increase, and the supplier’s external failure cost will also increase while its expected profits will decrease. Hence, the buyer will design an incentive contract, the expected profits of which will increase, and the whole supply chain’s joint expected profits function may become an inverse U shape. Finally, we develop a simulation example and propose suggestions for quality control strategy and contract design in the supply chain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asymmetric information.  相似文献   

16.
线性需求下的产品召回成本分担和质量激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产品召回中的成本分担和质量激励问题. 通过引入根源分析的成本分担合同, 在考虑线性市场需求的情况下, 制造商和供应商都可以通过努力来改进产品质量, 运用上模博弈理论证明了分散式供应链的纳什最优均衡解的存在性. 根源分析的成本分担合同使制造商和供应商的努力水平、质量、价格以及市场份额取得最优, 且最大化了各自的利润. 在根源分析成本可忽略的情况下, 供应链是协调的.  相似文献   

17.
责任成本分担合同已被供应链企业广泛采纳以降低产品安全事故.基于此,构建了一个由制造商与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博弈模型,在三种渠道权力结构下,研究了责任成本分担对制造商产品质量决策等的影响,并考察了渠道权力结构对供应链均衡结果及契约协调的影响.结果表明:若制造商为领导者,则其责任成本分担的增加不影响其产品质量与供应链企业利润,反之,将促进其产品质量与供应链企业利润的增加;制造商为领导者时的产品质量可达到供应链系统最优;领导权力可使制造商获得较大利润,但对零售商不一定适用;制造商为领导者时可通过零售商收益分享与制造商转移支付实现协调,反之,可通过一个相同的由制造商收益分享与零售商质量成本分担、转移支付构成的组合契约实现协调.  相似文献   

18.
桑圣举  张强 《系统管理学报》2020,29(5):994-1002
在考虑消费者的参照价格效应下,研究绿色供应链的协调机制问题。构建了基于参照价格的分散决策模型、集中决策模型、成本分担契约和收益共享契约,给出了各优化模型下的最优均衡策略,并对其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成本分担契约和收益共享契约可以提高供应链系统的利润,却不能达到一体化下的最优利润;收益共享契约优于成本分担契约;随着参照价格效应的增加,产品绿色度、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减小,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增加;考虑消费者的参照价格效应可以提高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供需双方的产能矛盾问题,研究了在需求不确定的情况下,制造商如何通过有效的机制设计激励供应商扩大产能投资.在机制设计中,制造商决定提供给供应商的契约参数,供应商则需要对最佳的产能投资水平进行决策.本文以批发价格契约情况为比较基准,以集中式决策情况为系统协调的标杆,分别从收益的角度和产能的角度,设计了收益共享契约和补偿契约两种激励机制.模型研究表明:补偿契约可以实现系统最优的产能投资水平,而收益共享契约却没有达到协调的效果.接下来文章进一步分析了收益共享契约不能协调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对原有的契约进行改进,并论证了改进后的收益共享契约能够刺激供应商扩大产能投资,实现供应链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