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魅力作者胡续冬的新著《去他的巴西》由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全书337页20余万字,除收录胡续冬在《世界博览》的大部分文章外尚有他在巴西期间在国内各媒体发表的其他同类风格随笔杂谈。整书可算巴西题材"胡言乱语全集",极有收藏阅读价值。本刊特设邮购服务广大读者。胡续冬出于对《世界博览》"冬瓜"的独特情感将亲笔签名。欢迎互相转告,勿失良机。  相似文献   

2.
本刊魅力作者胡续冬的新著《去他的巴西》由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全书337页,20余万字,除收录胡续冬在《世界博览》的大部分文章外,尚有他在巴西期间在国内各媒体发表的其他同类风格随笔杂谈。整书可算巴西题材"胡言  相似文献   

3.
一年多以来,我在《世界博览》上写了很多我在巴西生活的“个人奇遇”,很多读者觉得我笔下的巴西可能神奇、有趣得离谱了。事实上,那些有趣的遭遇只是我经历过的其中一个巴西,还有另一个巴西——底层的巴西,快乐但却无望的穷人的巴西。我虽没有深入其间,但在巴西这样一个贫富分化异常剧烈的国家,即使是在巴西利亚这种极度中产阶级的城市里,还是能够和底层的巴西不期而遇。需要说明的是,电影《上帝之城》的影响导致很多人标签化地以为这“另一个巴西”专指规模惊人的贫民窟,其实,底层的巴西无处不在,贫民窟只是一个极端的形态。对震撼人心的贫民窟,我在以前有关上帝之城的文章里已有叙述,这里不再赘述,仅献出我与巴西利亚贫民社会的一星半点的接触或者观望,供诸君反思我国之改革开放可能面对的“拉美化”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巴西大豆已占据全世界25%的市场份额巴西政府在获取巨大收益同时,也面临着在大豆扩张时期无条件吸引外资带来的巨大隐患。"我第一次感到了威胁,心里很难受。我想,天哪,我在明尼苏达干不下去了。"科里·梅尔比(Kory Melby)在回复《世界博览》记者的电子邮件中说。梅尔比是美国明尼苏达州的一位农民,2001年4月他看见的事情令他震惊。这一年他刚满38岁,和几位朋友去巴西的马托格罗索(Mato Grosso)游玩。梅尔比开着车,沿着一条新建的国道BR-163一路往北走。一开始,BR-163沿着一片荒凉的高原往上延伸,经过几座长满灌木的牧场。然而,很快景象就改变了,公路爬上了高原最高处,眼前的山脚下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绿色海洋。  相似文献   

5.
巴西彩色故事片《异乡泪》,正在我国上映。该片以日本农村姑娘千都江和未婚夫山田抱着美丽的幻想,离开故乡去巴西谋生的血泪遭遇,形象地叙述了日本移民的历史,描写了他们的生活。1908年6月18日,一艘载着781个日本人的客船——“笠户丸”号抵达巴西圣保罗州圣多斯港,这是去巴西的首批日本移民。早在此  相似文献   

6.
读编往来     
手机号尾数为6709的朋友说: 我是书店的老板,闲暇时爱看《世界博览》一类的画刊,它不仅有丰富的图片,更有精彩的文章,真的是本好杂志。世界博览: 书店老板,坐拥书城,敝刊能够从书海之中被您选中阅读,真是一件值得我们小小地骄傲一下的事情。感谢您阅读《世界博览》,更感谢您能在闲暇时向您的顾客推荐《世界博览》。哈尔滨的一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说: ……对于很多历史我们不是不知道,可对历史真正动情却没有做到,……中国正在普及教育,但是不够,一些人文基本的教育,我认为应当达到家喻户晓的程度,就是人们不用专门去学、去看,心  相似文献   

7.
今年4月27日的美国《民族》周刊,刊载了安德鲁·弗兰克的题为《古拉特的被逐,巴西政局之透视》的文章。作者在文章里综述了巴西政变前巴西国内民族主义者同亲美反动派之间的主要斗争和力量消长情况。作者用事实说明,由于古拉特政府未能依靠国内民族民主力量,及时反击亲美反动派的进攻,反而在他们进攻面前妥协退让,并丧失了对军队的领导权,终于导致了反动的军事政变。作者另一篇关于巴西的文章,《是剥削还是援助?》,曾摘要译载本刊今年第四期。这两篇文章都可供译者在了解巴西情况时作参考。下面是这一篇文章的节译。  相似文献   

8.
自从这些年“忽悠”这个词日渐普及以来,我一直不敢多交朋友,因为我胡续冬的朋友,简称“胡友”,听起来像“忽悠”,是个恶名。但是这两年通过《世界博览》,我克服了“胡友”恐惧,越来越多的读者和我交上了一点也不忽悠的朋友。不久前收到武汉的一位读者小朋友发来的E—mail,里面有她给我的一份特别的礼物——她录制的一段她自己弹奏的巴西Bossa Nova国师Tom Jobim的小曲,听得我一瞬间性别倒错,作”妹妹找哥泪花流”状。借此机会再次感谢《世界博览》、感谢各位冬瓜们,我会继续为大家猛烈地忽悠。  相似文献   

9.
<正>严酷的宗法社会扼杀了"生机"?出租车司机霍达伊没有去参加游行,他对《世界博览》特约记者说,他不敢去参加,因为老婆孩子还指着他赚钱养家。眼看"阿拉伯之春"风起云生,伊朗反对派领导人穆萨维和卡鲁比再也坐不住了,他们决定赌一把,搞个大动  相似文献   

10.
细心的“冬瓜”们可能早就注意到了,今年有大半年的《世 界博览》上面都刊载的都是我归国后在记忆中重返巴西的经验 碎片,是一种“准虚拟”的“巴西过去进行时”。2005年就要 过去了,我不能老拿“巴西”二字的残羹剩炙来奉献给我亲爱 的“冬瓜”们,正如黄舒峻在《改变1995》中所唱“时间不停 地走远,世界不停地改变……”,我和“冬瓜”们之间所分享 的快乐和秘密就不能只停留在巴西上面。这一期算是我的巴西 传奇的“关张大吉”,不是关于我在巴西的“过去进行时”,而 是为大家呈上我的北京遭遇到的“巴西一般现在时”,也就是 说,我要告诉大家一些在我的“后巴西龟(归)时代”,在离 巴西最为遥远的中国,我所经历的,想到的关于巴西的一些东 西。从今以后,“巴西”彻底属于我们的过去,如果《世界博 览》让我继续“说书”,我定会为“冬瓜”们奉上别样口味。  相似文献   

11.
来信     
《世界博览》2014,(3):2-2
正@风过花飘:当年奶奶家院子里扒"小房"(每户一个的仓库,有地窖),招n年积攒的旧《世界博览》(在我妈不在场的情况下)都卖了,我妈觉得很遗憾,果然是对的~@皿天全--wang:小时候第一次见到《世界博览》,惊异它的惊异,这么多年后才知道《世界博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主管,世界知识出版社主办,为国家百种重点期刊之一。@neko殿下:开始读报看书的日子~补一下半年的《世界博览》~@三岔河口我的家:#晒晒我的创刊号#1984年创刊的《世界博览》  相似文献   

12.
读者圆桌     
河北的一位读者:我是一名即将高考的学生,目标是浙江传媒!我把《世界博览》归为了我准备面试的必看杂志,希望我的寄托可以给我带来福音,当然成功属于有准备的人,我们一起加油,为了美好的明天!世界博览:不敢说读《世界博览》会对你面试浙江传媒有直接的帮助,但是,希望我们共同保持《世界博览》倡导的“探索”精神:坚韧、敏锐、开拓进取,在此我们预祝你成功。  相似文献   

13.
出租车司机霍达伊没有去参加游行,他对《世界博览》特约记者说,他不敢去参加,因为老婆孩子还指着他赚钱养家。  相似文献   

14.
来信     
《世界博览》2013,(22):2-2
@深白色-韧:记得小学.时妈妈把@唐师曾在《世界博览》上的文章介绍给了我.看了他那些冒险故事,记者就成了我向往的职业,在我心里埋下了种子。现在种子已经生根发芽,并且长出枝叶了。  相似文献   

15.
巴西机记     
年轻的巴西利亚巴西利亚是南半球的大国——巴西的首都。对于这个只有21年历史、被誉为世界上最年轻又漂亮的都市,我的确仰慕久矣。最近,我因出席第66届国际世界语大会,有幸去作了短暂的停留,亲眼一看,果然名不虚传。我们一行四人是7月下旬到达巴西利亚的。那时我国正是夏日炎炎的盛暑,而在巴西却相反正是冬季。不过,虽说是冬季,却并不朔风凛冽而是风和日煦,跟北京的初夏或初秋差不多。而且繁花似锦,绿草如茵,春意盎然。巴西利亚的地形有如一架喷气  相似文献   

16.
肖克特·西迪基,是一个中国人很陌生的名字。当朋友把他的成名之作《真主的大地》汉译本送到我手上时,我蓦然想起了《世界知识》50多年前喊出的“中国是世界的中国”,这才有了去会一会他的愿望,也才有了把他和他的国家——巴基斯坦的文学介绍给我国读者的愿望。我去巴基斯坦虽是匆匆地  相似文献   

17.
来信     
《世界博览》2013,(16):2-2
@弹剑问琴意-水T风子曦:最早在《世界博览》里看到过"盘唇族"这个民族,非洲民俗在华夏民族看来相当古怪,但是人家那是严肃的传统,我们只能尊敬。@沁沁园园:@世界博览文章《晒孩子要注意》,很多父母没有意识到网上"晒孩子"其实正在侵犯  相似文献   

18.
读者圆桌     
《世界博览》2009,(1):3-3
满世界闪烁的灯光中,购物的人们拎着大包小包,橘红色的大字写着:圣诞购物季——看着这期《世界博览》的封面,我似乎在这寒冷的岁末感觉到了一种暖暖的快乐。  相似文献   

19.
来信     
《世界博览》2012,(9):2-2
正@从中间走:看了《世界上最昂贵的赞助》这期封面文章后,我在想到底是世界杯赞助贵还是奥运会赞助贵,谁的魅力更大?@世界博览:据悉,一些公司为了获得一份8年期的世界杯官方合作伙伴资格,约支付了2.5亿到3亿美元,或者是每年支付3000万到4000万美元。对于次一等的单届世界杯  相似文献   

20.
《世界博览》2010,(3):12-13
美国《新闻周刊》报道,巴西仿佛一夜之间就摘掉了贫富差距过大的那顶黑帽子。从2003年至今,有大约2100万巴西人告别了贫民身份,也使得巴西社会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中产阶级成为了社会中的主要阶层。到了2008年,巴西已经提前7年完成了联合国的千年发展计划中的要求,将贫困人口数目降低了一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