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6 毫秒
1.
采用介质研磨法制备了阿奇霉素纳米晶,考察了机器转速、研磨时间、研磨珠的大小及用量、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及浓度、阿奇霉素的浓度等因素对产品粒径及多分散指数的影响.分别采用扫描电镜(SEM)、粒度测定仪、X射线粉末衍射(XRPD)、红外光谱仪(FT-IR)对纳米晶进行了分析和表征,同时对纳米晶和原料药进行了溶出性能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优化的条件下,可制备平均粒径为165nm的阿奇霉素纳米粒子,研磨前后药物的晶态没有明显改变;与原料药相比,纳米晶的溶出度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纳豆及纳豆胶囊中大豆异黄酮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该方法重复性及样品稳定性良好.实验对原料黄豆、纳豆和纳豆胶囊样品采用石油醚索氏脱脂后,对固体样品进行乙醇回流提取,分析了4种大豆异黄酮组分,即大豆苷、染料木苷、大豆素和染料木素.结果表明,原料黄豆总异黄酮质量比为1 260 mg/kg,纳豆比原料黄豆总异黄酮含量明显高约30%,纳豆胶囊比原料黄豆总异黄酮含量高约11%.  相似文献   

3.
用热分析方法测量了对乙酰氨基酚原料及其片剂的热失重曲线,从其热失重曲线可知:片剂的起始失重温度高于原料药.以升温速率为10K.min-1为例,片剂的起始失重温度为504K,而原料药的起始失重温度为464K.本文采用Kissinger法对所获得的热失重曲线进行解析,分别得到他们的表观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对乙酰氨基酚原料的表观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分别为56.73kJ.mol-1和1.100×105;对乙酰氨基酚片剂的表观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分别为103.0kJ.mol-1和8.340×108.由阿伦尼乌斯公式得到对乙酰氨基酚原料和片剂在298.15K下的热降解速率常数分别为1.27×10-5和7.50×10-10.热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对乙酰氨基酚片剂的稳定性高于原料的稳定性.同时,采用DSC测量了对乙酰氨基酚的原料与片剂的熔化过程,得到其相关的热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传统的阿司匹林原料药实验制备方法的改进与补充,提供了低水杨酸含量的阿司匹林原料药实验制备方法。并采用简单可行的可见分光光度法对阿司匹林原料药中水杨酸杂质进行定量检测与控制。  相似文献   

5.
研究合成色素赤藓红对明胶空心胶囊质量的影响,考察赤藓红在明胶空心胶囊中添加量的安全范围及可能的质量风险.采用的方法为,用蘸胶法制备不同赤藓红含量的明胶空心胶囊,以性状、崩解时限、溶出度、水分和赤藓红含量为检测指标,进行质量考察,同时进行胶囊的稳定性研究.取得以下结果:在高温条件下胶囊较为稳定,在高湿度条件下,赤藓红可引起明胶空心胶囊粘度上升,崩解时间延长,溶出率下降,水分增加,导致胶囊崩解时限、溶出度和水分不符合药典规定;在强光照射条件下,赤藓红容易褪色,赤藓红的含量降低,且胶囊粘度下降;加速条件下,胶囊的粘度不断上升,赤藓红的含量逐步下降,崩解时间延长,溶出下降.得到的结论为,合成色素赤藓红耐热性好,耐光性差,具有吸湿性,其用量对明胶空心胶囊稳定性影响较大,赤藓红添加量≤0.05%时,稳定性符合药典要求,故应用时要严格控制用量,以降低不合格风险.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纳米四氧化三铁(MNPs)在悬浊液中的稳定性,强化其在多孔介质中的迁移能力,实验选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修饰MNPs,通过zeta电位、颗粒粒径和沉降曲线的变化考察了修饰前后的MNPs在模拟地下水溶液中的稳定性,并通过一维柱实验考察了修饰前后的MNPs在石英砂介质中的迁移性能.结果表明:由于CMC对MNPs的修饰增大了MNPs表面的负电荷电量,有效抑制了MNPs的团聚,从而使得MNPs在CMC溶液中的稳定性远高于其在背景模拟地下水溶液的稳定性,相应作用也使得CMC修饰下的MNPs在石英砂介质中的迁移性能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7.
冻融循环对土体结构性有较大影响.兰州黄土是季节性冻土的典型代表,以兰州饱和黄土为研究对象,对土样进行一次冻融循环,并对冻融前后的土样分别进行常规土力学实验.根据得到的实验数据,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研究.根据计算结果发现,冻融循环对边坡的稳定性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运用实验、文献资料、数理统计、比较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实验组的高水平标枪运动员进行12周的身体核心力量练习,验证核心力量练习对标枪成绩提高的促进作用.结果显示:实验组实验前后5项专项力量素质指标均发生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照组只有前后抛实心球发生显著性差异.实验组的专项速度以及身体核心稳定性指标均发生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单足闭眼站立时间呈现出明显差异(P<0.01).试验前后实验组受试者身体核心力量以及标枪成绩均出现显著性差异,且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前后组间标枪成绩差异显著性非常明显(P<0.01).说明核心力量训练能有效提高受试者神经系统对肌肉的募集速度、支配的准确度,增强受试者投掷标枪过程中身体核心部位的稳定性、平衡性以及力量链动态传递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研究头孢羟氨苄甲氧苄啶胶囊稳定性.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选用两种不同辅料处方对照。结果:硬脂酸镁影响头孢羟氨苄甲氧苄啶胶囊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依据《药典》中的溶出度测定法进行冬虫夏草纳米粉胶囊、冬虫夏草粗粉胶囊及冬虫夏草药材的体外溶出实验.实验显示,冬虫夏草药材在10 min时溶出最多,冬虫夏草纳米粉胶囊及冬虫夏草粗粉胶囊都在40min时达到溶出最高点,而纳米粉溶出度高达100%.结果表明,装入胶囊的冬虫夏草粉比未装入胶囊的冬虫夏草药材,溶出度稳定,且冬虫夏草纳米粉溶出度最高.  相似文献   

11.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和临床疗效的稳定,采用薄层层析法对蒙成药乌得吧拉-8胶囊剂中的沙棘、蓝盆花、栀子、甘草进行了鉴别研究.选出每味药的薄层层析各项条件.结果特征斑点清晰,重现性好,方法简便.为该成药质量控制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蓖麻蒴果剥壳力学特性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实现蒴果壳与蓖麻籽成功剥离,载荷的大小以及载荷来自的方位相当重要.在蓖麻蒴果壳的物理特性测定分析基础上,运用接触力学对蓖麻蒴果脐部与顶部和腰部受到压载荷时,进行力学特性的试验分析与研究.结果显示蒴果在脐部与顶部受到压载荷作用时,果壳破裂的位置在蒴果顶部中缝处,中果皮内面产生裂纹而使蓖麻籽在果壳中脱出;蒴果在腰部受到压载荷作用时,果壳破裂的位置出现在蒴果中果皮中缝的两端,蒴果四周角靠近直线处也有裂纹而使蓖麻籽在果壳中脱出,蓖麻蒴果脐部与顶部受力大于腰部受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双黄清口胶囊对口腔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  (1)选用SD大鼠 ,分为双黄清口胶囊高、中、低剂量 (5 40、2 70、1 3 5g生药 kg)组 ,阳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连续灌胃给药 14d ,进行主要药效学实验。 (2 )选用KM小鼠 ,分为双黄清口胶囊高、中、低剂量 (7 2 0、3 60、1 80g生药 kg)组及阳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连续灌胃给药 7d ,进行抗炎、镇痛实验。结果  (1)双黄清口胶囊各剂量组均能不同程度减小溃疡面直径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P <0 0 5)。 (2 )双黄清口胶囊可显著降低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炎性水肿 ,明显降低肿胀率(P <0 0 1,P <0 0 5)。 (3 )双黄清口胶囊可明显降低小鼠因热刺激引起的疼痛反应 ,提高痛阈值 (P <0 0 1,P <0 0 5)。结论 双黄清口胶囊能促进口腔黏膜溃疡的恢复 ,并具有较好的抗炎止痛作用  相似文献   

14.
返回舱动态稳定性分析及被动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耦合求解非定常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和刚体运动方程,数值模拟返回舱跨声速俯仰自由振动过程,探讨返回舱前后体对动态稳定性的影响及其被动控制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俯仰振动过程中,返回舱前体对流场做正功,释放返回舱振动能量,抑制振幅增加;而返回舱后体对流场做负功,增加返回舱振动能量,导致振幅增加,当两者相等时,振动进入极限环状态.在上述物理机理分析基础上,本文给出六种不同的返回舱后体修改方案,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不同的后体外形对返回舱俯仰自由振动幅度和频率特性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返回舱设计及动态稳定性的控制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标准马歇尔试验确定普通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和毛体积密度,依据经验公式计算不同掺量SEAM(硫磺添加剂)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再通过车辙和单轴动态蠕变试验测试了不同掺量SEAM沥青混合料的高温变形,分析、计算了动稳定度、位移和蠕变模量等试验数据.试验结果表明,掺量为30%~40%SEAM沥青混合料的抗高温变形能力最强,因而SEAM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掺量应在30%以上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6.
为了兽医临床治疗奶牛不孕症提供安全性和稳定性的理论依据,观察复方助孕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采用阴道黏膜急性毒性实验和阴道用药黏膜刺激性试验,并采用加速试验及室温留样考查试验等方法考察其安全性和稳定性,通过药物稳定性实验对其进行检测对复方助孕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进行研究。观察新西兰兔的外观体征、行为活动、体重和阴道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新西兰兔的外观体征、行为活动、体重和阴道组织病理学检查与空白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果显示:本品无毒性和刺激性以及对强光不太稳定,在日光及高湿的环境中稳定,在3个月的加速试验期内稳定。结论:助孕栓对阴道粘膜局部用药无明显刺激性,其临床使用安全可靠,本品在遮光、阴凉条件下性质稳定,有效期为1年。  相似文献   

17.
A glassy Zr41Ti14Ni8Cu12.5Be22.5Fe2 rod with a diameter of 9 mm was successfully produced by water quenching.The effects of iron addition on thermal stability and hardness of Zr41Ti14Ni8Cu12.5Be22.5Fe2 bulk amorphous alloy were investigated by XR D,DSC and microhardness test.It is found that the full annealing would enhance the strength of the alloy significantly.The cause of the increase in hardness was analyzed and the formation mechanisms of the bulk amorphous alloy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8.
载人飞船座舱内空气对流换热地面模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准确进行地面热平衡实验,验证载人飞船座舱热控制设计,运用相似理论对载人飞船座舱内空气的对流换热进行了相似分析,确定了地面热平衡实验时保持座舱内空气的对流换热与太空飞行时相似的准则是:“降低座舱中的空气压力,保持Gr相同,同时保持空气的质量流量及边界条件相同。”根据技术条件限制,提出了地面热平衡实验时座舱内空气对流换热的近似模拟方案,阐述了近似实验时座舱内空气状态的确定方法。通过数值求解一个简单的物理模型,说明了近似模拟实验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龙肽免疫胶囊毒理安全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龙肽免疫胶囊作为保健食品的安全性。方法急性经口毒性、二项致突变试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以及大鼠30d喂养试验。结果龙肽免疫胶囊对两种性别的SPF级昆明种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24h二次灌胃量达20g/kg(相当于人群推荐日摄入量3.0g/60kg的400倍),两周内动物未见明显中毒症状,无动物死亡,按急性毒性分级标准规定,该受试物属无毒级。二项致突变试验结果均为阴性。30d喂养试验结果表明:将受试样品按1.25%、2.50%、5.00%的比例加入基础饲料中(分别相当于人群推荐日摄入量0.05g/kg的25、50、100倍),受试样品各剂量组对Wistar大鼠体重、进食量、食物利用率、血液学、血液生化、脏器重量、脏/体比值以及病理组织学等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未发现该受试物有明显的毒性作用。结论龙肽免疫胶囊作为保健食品是安全的,可以通过一、二阶段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  相似文献   

20.
以临床尿路感染患者尿液为研究对象,通过分离培养及16s rDNA进行肺炎克雷伯菌的分离鉴定;采用Kirby-Bauer纸片法进行药敏实验,并对分离株进行碳青霉烯酶表型筛选;通过PCR检测常见的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荚膜血清型和毒力基因分布情况;对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株进行了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及其对小鼠致病力的分析。本研究从采取的86例尿液标本中分离检出11株耐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分离率为12.79%。耐碳青霉烯酶基因PCR检测结果显示,blaNDM、blaVIM、blaIMP和blaKPC基因在分离株中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分布。耐药性分析发现11株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为90.91%,对头孢噻肟耐药率为63.64%,对链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和诺氟沙星的耐药率较低。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荚膜分型结果显示,分离的11株细菌中10株均为强毒力型菌株(90.9%),其中K57血清型4株(36.4%),K1血清型1株(9.1%),K2血清型1株(9.1%),K5血清型1株(9.1%),K20血清型3株(27.3%),提示该批分离株具有较强的致病力。此外,毒力因子分布结果显示,其毒力因子rmpA(54.5%)、Aerobactin F(54.5%)在菌株中分布较为广泛。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检测及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9株分离株均有较强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菌株致病力可能与荚膜血清型及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相关。综上所述,临床分离的致尿路感染病原肺炎克雷伯菌呈现多重耐药特征,强毒力菌株以K57荚膜型为主,K1、K2均有分布,提示对尿路感染病原应加强耐药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效防控多重耐药和强毒力菌株的感染与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