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6 毫秒
1.
李月 《世界博览》2008,(17):22-27
从上世纪中叶开始,海上石油开采技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现在,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正在开采海底石油资源,海底原油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4。本世纪初,几乎所有石油商人都相信有大最石油埋藏在海底。既然是地壳变迁的压力把远古时期的有机物转化成了石油,那么海底的有机物肯定也会受到地壳变迁的影响。海底确实有石油,但令人着急的是没办法开采。这就好比是一个人走在沙漠中,看见了冰雪覆盖的山峰,救命之水近在咫尺,但却没办法取来饮用。  相似文献   

2.
海上能源站     
《世界博览》2008,(17):10-10
陆地上蕴藏的所有自然资源都可以在更广袤的海洋中找到,包括我们现在最为宝贵的能源——石油。地球上可供人类开采使用的石油大约有3000亿吨,其中1350亿吨深埋在海底岩层中。海上石油平台是勘探和开采海底石油的基地,平台上的生活虽然辛苦而孤独,但它能让国家获得大量石油,让工人获得丰厚收入。如果一个国家的热血男儿对到石油平台上工作毫无兴趣,那这个国家一定出了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陆地油气储量迅速减少,海底石油开采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为了保证海底石油正常的开采、运输及平台上的日常生活需要,海上石油平台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变得十分重要。合理的继电保护配置及整定方案能够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并能降低由事故所引发的损失。本文简要介绍了海上石油平台电力系统组成;接着分析了海上石油平台电力系统发电机所具有的特点,指出了其保护配置方案较陆地电网规程的独特性;最后对海上石油平台电力系统发电机做了保护整定计算。  相似文献   

4.
为确保海底多金属硫化物商业开采在采矿过程中对环境不造成影响,结合现有的海底采矿技术,提出有必要开展海底多金属硫化物绿色采矿技术研究和环境评价研究,分析了在海底多金属硫化物开采中对海洋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采矿过程对海底潜在的影响包括沉积物和生物栖息地移动、羽状流、光照、噪声、振动等,对海洋上部的潜在影响包括光照、噪声、废水排放等.为了实现海底多金属硫化物的商业开采,须弱化海底采矿作业对海底环境的影响,以确保海底采矿符合相关国际海洋法规.  相似文献   

5.
一、大陆架的定义及意义大陆架是人们最早研究的海底部分,早期人们是由于航海和渔业的需要;几十年来,由于海底矿产资源的发现(尤其是海底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和利用),以及海洋渔业和海洋航运的发展,因而开展了大规模的大陆架的调查研究;十多年来,随着国际间围绕着领海权及海底矿产资源所属权斗争的尖锐化,大陆架的问题更显得日益重要。  相似文献   

6.
从污泥中可以提取石油。当污泥在闭路系统里加热到300℃,2小时后,污泥便开始分解,生成石油。这种污泥石油燃烧起来很干净,没有残渣,也不污染环境。海底污泥含有5~15%的海洋有机物,特别是河口、海岸软泥,有机物含量更高。加工时只要将软泥从海底吸上,然后向泥浆里注入石油  相似文献   

7.
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绞吸式开采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海底天然气水合物藏特点,结合绞吸式挖泥船工作原理和大洋多金属结核开采技术,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绞吸式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方法,克服了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开采依赖构筑封闭开采环境的技术瓶颈;然后根据管道输送原理和两相流理论,对绞吸式开采方法的提升系统进行了水力参数分析。由分析结果可知,将体积浓度为15%~25%天然气水合物流体从1 000 m海底提升到海面所需泵的扬程为30~50 m;将体积浓度为10%~20%天然气水合物流体从4 000 m海底提升到海面所需扬程为90~150 m,现有的矿浆泵就能满足要求;由于天然气水合物和海底沉积物硬度较低,并且其混合流体的密度与海水密度相差不大,采用矿浆泵进行直接输送其对泵的磨损不会严重,能保证系统长期稳定的工作,证明了该开采方法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海底土壤是一种上覆不同深度海水、被海水浸湿或饱和的特殊环境。对海底土壤腐蚀性的研究是当前国内外海洋开发前期工程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渤海石油  相似文献   

9.
矿产资源开采对水文地质环境造成了不可逆的影响,在矿业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高强度的城市开发建设活动同矿产资源开发造成的水文地质问题相互交织,限制了矿业城市的进一步发展,阻碍了未来的经济转型.选取我国最大的石油城市——大庆作为研究石油资源开采对水文地质环境影响的典型区域,从大庆油田石油开采的现状及特点分析入手,结合石油开采对区域水文地质环境影响的机理,对大庆地区水文地质环境的演化进行了研究.利用CorelDRAWX4工作平台,模拟了大庆市1960年以来3个阶段的地下水降落漏斗的形成及模式.通过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手段,阐明了大庆油田石油开采对区域性水文地质环境演化的影响因素及影响过程,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防治措施,以改善和修复该区域水文地质环境,同时为面临相似问题的区域提供防治参考.  相似文献   

10.
即将崛起的海洋开发王宪忠海洋开发是近几十年来迅速发展的高新技术。目前,人们把海洋开发、生物工程、原子能和空间技术列为当今世界的尖端科学技术。海洋资源十分丰富。仅海底储藏着的石油就约占世界总储量的1/3,可开采的大约有2450亿吨。我国沿海的渤海、黄海...  相似文献   

11.
根据Okada线弹性理论, 提出并建立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的海底变形场模型, 对开采产生的海底变形场进行正演模拟, 并采用模拟退火方法, 对合成观测数据进行模型参数反演。结果表明, 利用测斜仪监测能够得到水合物开采区域准确的倾角、方位角和体积等信息。不同噪声水平下的测试结果表明, 所采用的模型参数反演方法具有良好的抗噪性。另外, 结合2017年中国南海神狐海域水合物开采试验, 分析测斜仪监测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 表明“产能递减型”开采方案在海底稳定性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采用在线温度检测、超声波管壁厚度测量等先进的智能检测技术,成功地实施了海底石油管线内部检测的阐述,提出了一套先进的、完整的海底石油管线检测的解决方案,为中海油海底石油管线的管理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和宝贵的经验,对海上油田设施的腐蚀状况评估和新设施的设计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石油的开发已经进入中后期,油气田开发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油田不断向高温、高压的恶劣环境发展,这就导致了封隔器和桥塞作业时的受力情况变得复杂。本文以石油开采过程中,封隔器和桥塞作业时的受力情况为背景,分析受力原因,阐明受力状况,希望对今后石油的勘探和开采提供有力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林星宇  李凯  孔亮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27):11233-11239
深海能源土是指含新型战略性新能源-天然气水合物的海底沉积物。降压开采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相对经济、高效的方式,开采中水合物储层分解区域的确定与能源土斜坡稳定性分析是确保天然气水合物安全有效开采的前提之一。本文归纳了水合物降压开采的基本方程,通过自主编写USDFLD子程序,在ABAQUS中实现了降压开采条件下海底斜坡水合物储层分解区域的判断,模拟了水合物饱和度以及相关物性参数的变化情况。结合一实际海底能源土斜坡,完成了降压开采条件下能源土斜坡水合物储层分解区域、有效应力及变形场的计算,并结合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深海能源土斜坡降压开采的实际工况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开采前与开采后的安全系数变化不大,单井降压开采对斜坡的稳定性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大陆架——储藏石油的地方石油,不但陆地上有,海底也有.海底的石油分布并不均匀,储藏最多的地方是大陆架.大陆架是海岸向外延伸部分.它坡度平缓,水深一般不超过200米,宽度从几公里到1000公里不等,平均约为75公里.  相似文献   

16.
石油开采已经有近100多年的历史,回过头看看这100多年,石油开采走过了曲折而艰难的道路,从最初的盲目开采一直到现在的信息化技术开采,国内外的石油开采基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开采量也是数倍增长,在这100多年发展史中,科技化信息化的发展是推动石油开采技术的发展动力。石油工业是一种技术密集型的产业,石油工业的竞争力取决于新技术的进步随着最近国际油价的上涨,世界石油存储量的减少,石油的开采对技术的需求也是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7.
崖风 《世界博览》2008,(17):18-19
作为世界上最早的海上石油开采平台之一,奥利拉克斯走过的道路曲折艰辛,而未来的石油之路将如何走,仍令人充满疑窦。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位于阿普歇伦半岛南部,人口200多万。是里海第一大城市。以巴库为中心的阿普歇伦半岛及其附近海底成为闻名世界的产油区,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而奥利拉克斯(Oily Rocks),这个名满天下的近海石油开发地,正是位于阿普歇伦群岛的东南部,是巴库油田的一部分。它还有个名字叫"纳弗特·达施拉里"(Neft Dashlari)。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工业的迅速发展,对于能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目前能源使用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种就是石油,对于使用的使用需求在提高,不仅仅我们国家这样,大部分国家都开始逐渐重视石油的开采。现阶段,传统的石油开采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电气技术已经成为了石油开采的主要方式,在开采石油的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很大程度提高了石油的开采效率。  相似文献   

19.
科学家发出警告:石油的应用前景十分严峻,按照目前开采使用的情况发展下去,已经探明的储藏量将在20年后开采使用殆尽。能够再生的“石油植物”石油短缺导致的能源紧张,将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为寻找新能源,科学家把目光投向了绿色植物,首先找到了能够生产石油的植物,它们生产出来的石油叫“生物石油”。  相似文献   

20.
张懿嘉 《科技资讯》2013,(24):142-142
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石油开采的繁荣时期,各行各业的发展使得对石油的需求量与日剧增,石油的开采程度也不断提高,但是现如今油田相继进入了高含水后期,因此,对石油开采过程中的分水处理就变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成为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难题,本文分析了当前石油开采废水处理的技术现状,并且分析了石油开采现存的问题以及对应的技术解决措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