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奇闻怪事》2014,(5):13
<正>在美国罗得岛州的一家康复中心,一只名叫"奥斯卡"的猫具有"预知死亡"的神奇能力。只要奥斯卡蜷伏到哪个病人身边,该病人铁定在24小时内死亡。在过去5年中,"死神猫"奥斯卡已经成功"预报"了50多起病人死亡事件。在民间一直有这样的说法,猫是一种通灵的动物,不仅有9条命,还能看到人眼看不到的东西,嗅到人闻不出特殊气味。这只"死神猫"是否真的看到或嗅到死亡的  相似文献   

2.
科技大事记     
《创新科技》2004,(1):18-19
<正> ①立井晋·岛见正彦和川上直树一个东京大学的研究小组成功地研究出"隐身"雨衣。此项发明的原理是:在衣服前后装上摄像装置,录下周边环境实况景象后投射在衣料表面(不仅能用于人,也可以用于坦克,甚至是飞机),这样,人就好象消失了:从身后看到的是前面的景象,而从身前则看到的是身后的景象。  相似文献   

3.
《今日科技》2015,(3):58-59
<正>新型"眼药水"让你拥有超强夜视能力一组位于美国加州蒂哈查皮的小型独立研究团队研制出了能提高人夜视能力的方法,让人能在黑暗中看到50米外的物体。他们推测如果将健康视力增强到一定程度,就能诱导出夜视能力。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研究小组利用了一种称为二氢卟吩e6(chlorin e6)的叶绿素类似物,这种物质存在于一些深海鱼中,有些情况下被用于治疗夜盲症。  相似文献   

4.
<正>天使投资人,是普通人眼中的创业公司的"财主",实际上却是站在热流涌动的创业潮头的人。透过天使人的眼,我们能看到另外一个新世界:那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未来、天方夜谭又马上会梦想成真的未来,那是杭州希冀打造的"创业之都"的未来。一直以来,"中国缺乏创新能力"在国内外都是相当有市场的论调。美国的一些媒体就曾经讽刺过,中国不足为惧,因为中国缺乏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正>在朋友圈看到一则新闻:"重磅:癌症代谢检查点抑制剂横空出世!科学家发明神奇小分子,能消除肿瘤的免疫抑制性,还能提升T细胞抗癌效果!"在媒体、网上我们经常能看到类似这样激动人心的消息,宣布某种能够治疗癌症、阿尔茨海默病、糖尿病等等患者众多的疾病的神奇药物横空出世。如果我们把这些消息都当真,世界上早就充满了各种"神药",早已不存在所谓"不治之症"了。其实上述的"神奇小分子"只是用小鼠做了实验发现它能抗癌而已。如果只靠动物实验  相似文献   

6.
<正>在很多地方,我们都能看到"知识就是力量"这句熟悉的标语。阐述这句格言的人对很多读者来说并不陌生,他就是英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弗兰西斯·培根。  相似文献   

7.
正灯光、月光、紫外线、红外线……自然界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光,有我们肉眼看得见的,也有肉眼看不见的。你对光了解多少呢?在物理学范畴,光是电磁波,也是粒子。可见光是电磁波谱中人眼能看到的部分,没有精确的范围,一般指波长为400~760纳米的光。不过,也有一些人能看到波长为380~780纳米的光。不可见光指人类肉眼看不到的光,包括我们熟悉的紫外线、红外线等。为什么人类只能看到可见光?太阳一直  相似文献   

8.
徐愚 《创新科技》2012,(9):20-21
<正>需要之变是创新之变的根源需要是人的存在的展现方式。换句话说,人的存在方式也就决定了人的需要方式。"存在"对于个体的人来说,就是不断需要和不断满足的过程,人是通过需要来展现自我的存在,又通过满足需要来实现自我存在的价值。首先,人是自然的存在物,这是人之为人的物质基础;其次,人类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马克思也曾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人不但作为物质层面的自然存在物,还作为社会关系层面的社会存在物;第三,除了上述的两种存在方式之外,人之为人还具有第三种独特的存  相似文献   

9.
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是黑色幽默文学流派的一部经典著作,在美国的现实社会中,这种荒诞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到处都存在着让人啼笑皆非的专横和残暴,以及捉弄人、折磨人使人无法摆脱的荒谬。通过"第二十二条军规"这个象征,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可以看到战争,美国社会及其官僚机构的荒诞、疯狂和不可理喻。  相似文献   

10.
河洛 《世界博览》2013,(10):76-79
古埃及有一句谚浯:"在水里你看到的只是自己的脸,但在酒里你能看到内心的花园"。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古埃及人对酒充满诗意的爱恋。饮酒在古埃及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酒可以杀菌,有助于人们保持身体健康,由大麦酿成的啤酒由于口感清淡,不易醉人又营养丰富,被吉埃及人当做一种很好的食物,修建吉萨金字塔的工人们每天会饮用三四次来补充能量。而葡萄酒则是一种更为珍贵的饮品,  相似文献   

11.
美国加州劳伦斯·利弗莫尔(LawrenceLivermore)国家实验室物理学家乔治·卓别林(GeorgeChapline)日前表示,宇宙中并不存在着所谓的"黑洞",并认为人们通常所指的黑洞神秘物质实际上是"黑能(dark-energy)星体"。长期以来,黑洞已经成为了科幻小说中的重要材料之一。不少人认为,天文学家可通过间接方式来观察到黑洞的存在,而巨型恒星死亡后就会形成黑洞。但卓别林认为,恒星死亡只会形成"黑能"物质。  相似文献   

12.
"我思"范畴无论是在笛卡尔哲学还是在康德哲学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但通过对"我思"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二者存在着诸多差异。笛卡尔热情讴歌理性,康德则主张对理性进行正确审视;笛卡尔的"我在"是实体性存在,康德的"我在"是现象的存在;在知识的问题上,笛卡尔是彻底的理性主义者,康德则是企图对唯理论和经验论进行调和;笛卡尔认为认识自我是十分容易的且能认识人的本质,康德则认为认识自我是十分复杂的,我们只能认识现象的自我而不能认识自在的自我。  相似文献   

13.
正"有人说,狗狗只认识黑、白、灰三种颜色,有人说狗是色盲。那么,在汪星人的眼里,世界究竟是什么颜色的?"狗狗究竟能看到几种颜色?这个问题的回答有许多版本,部分人说狗是红绿色盲;另一部分人说狗的世界里只有黑色和白色;还有人说,狗只能辨识黑、白、灰三种颜色。在汪星人的世界里,颜色到底是怎样的概念呢?它们真的是色盲  相似文献   

14.
正想象一下,动动手指即可对智能手机或电器发出各种指令,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只要有了这个"魔戒",动动手指就能实现拉窗帘、开灯等隔空操纵,简直是帅呆了。随着这款"魔戒"的普及,也许以后我们会经常看到街上有在空中做各种手势的人,到时候你可别惊讶哦!  相似文献   

15.
智能眼镜     
<正>日本研制出一种可以"过目不忘"的智能眼镜。眼镜里装有微型摄像机,可记录下使用者看到的任何事物。眼镜内部的微型显示器能辨别出被扫描到的物体,然后通过  相似文献   

16.
正孟德斯鸠曾经这样评价日本人:"性格是非常变态的,他们顽固不化、任性作为,刚愎自用,愚昧无知。"事实上,时至今日,这个国家依旧被贴上了无数的"负能量"标签,压抑有之、扭曲有之、寒碜有之;在重创中潜行、尝尽枯荣盛衰的日本国民,背负着误解的包袱走到今天颇不顺遂,既是一种有迹可循的耻辱,亦是一份别致的荣耀。假如你能在日本多坐几天地铁或单轨电车,就不难发现,大约每三天会有一次在车内电子屏上看到"人身事故"等字样,这就意味着——又有人卧轨自杀了。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哲学不是人学的空场.《德意志意识形态》科学地揭示了"人"的内涵.马克思人学中的"人"是有生命的个体存在;是从事现实实践活动的人;"人"是历史实践活动中的人.  相似文献   

18.
正与自然搏击又尊重自然的民族"上帝创造世界,荷兰人创造荷兰。"这是个用生命诠释"沧海桑田"的国度。刚抵达阿姆斯特丹机场,我们一行就被热情的荷方工作人员领上开往海牙的大巴。"9月的荷兰还能看到郁金香吗?"这是我向司机先生提出的第一个问题。"能啊,不过是在温室  相似文献   

19.
苏里 《青年科学》2008,(10):21-21
奥运会是这个星球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体育赛事。当全球数十亿人将目光投向熊熊燃烧的圣火辉映下的奥运赛场时,又有谁能看到运动员竞技英姿之后的那条"看不见的战线"呢?每一个到万里之外的异乡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当然恨不得把家全搬过去,但这不可能。为什么说主场有  相似文献   

20.
<正>创新伙伴点评(成长导师:胡慧)臧耘在创业中遭遇了现实,然而一直怀抱梦想。这份梦想的力量让他独自支撑公司五年,这份梦想的力量让父母看到了他的决心,这份梦想的力量还让他迎来了爱情。心理学家欧文·亚隆曾经说过:"一个人的心理需求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是感觉到自己存在的需要。"存在感听上去虚无缥缈,现实中检验的句式就是"我怎样故我在",这里的"怎样"可以是"思",可以是"爱",可以是"被看见"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