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人最大的问题是,不知道何时、何地、何事上会犯错误。作为一代明君,唐太宗以自己的雄才大略开创了贞观盛世。而作为一代贤相,魏征在“贞观之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唐太宗与魏征既是君臣.又是朋友。没有唐太宗的贤明大度,就不会有魏征的忠直;而没有魏征的忠直,唐太宗就少了一面文治武功的镜鉴。  相似文献   

2.
说起明朝的君权与相权,对明史不甚了解的人也许会说,这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不错,若从表面上理解,有明一代,最为显著的变化莫过于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流行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并且明初设立的几个左右丞相几乎都未得善终。李善长、汪广洋、胡惟庸相继被诛杀,徐达根据传说也被朱元璋赐死。朱元璋是一个强势皇帝,他初得政权,刚猛治国,更重要的是,他时刻谋划着要把这家天下牢牢地一代一代地传下去,因此,建立起了一个更为极权的王朝。  相似文献   

3.
祖国的西北辽阔壮丽,这里的人们就像大漠里昂首挺立的胡杨,任岁月的风沙吹打,坚守着自己的那一片天空,默默地把根深扎进地底,把生命融进这片辽远的土地,滋养着这里的人们。宁夏人民医院微创外科余建军教授就是这样的一棵胡杨树。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成果》2012,(19):F0002-F0002
铁路是“工业革命”的产物,是社会经济、技术不断进步的里程标。从中华大地上伴随着近代史屈辱的上海吴淞铁路,到如今步入举世注目的高铁时代,中国铁路走过了百余年的艰辛而又辉煌的历程。这离不开一代代前赴后继的中国铁路人,他们在神州大地描绘了一幅不畏艰险、开拓创新、旧貌换新颜的宏伟蓝图。  相似文献   

5.
无欲说是老子欲望论的主旨。其实质是老子以"道法自然"为理性法则提出对反自然地对待自然、对待他人、对待自我的行为有所不欲的哲学主张。整理和开掘这一思想遗产的当代意义在于能为现代人在自然观上、社会道德观上和个人生活观方面提供价值指引。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在我国历史上一个很长时期內,农业生产始終佔着整个物質生产領域的首要地位。过去这几千年,劳动农民一代一代地从事耕稼,他們供养了自己以及寄生在他們劳动之上的剝削阶級,也哺育了中国自己的古典农业科学的成长。历史記载告訴我們,远在紀元前5—3世紀,我国就开始了农业生产經驗的整理工作,出現了农書,繼而在战国、西汉、后醜以迄元明清,都有比較完整的書籍归納了各該历史时期农业生产技术經驗。这些农書尽管在朴素的唯物論中間夹杂有如阳阴五行之类的唯心论色彩,尽管在思維形式上,形而上学佔着統治地位,可是剔除这些糟粕,除去这些翳障,依然可以看出当时广大劳动农民向自然界斗爭的惊  相似文献   

7.
从小到大,我们读过非常多伟大人物的生平故事.不难发现,他们中绝大多数并非生来就伟大,而是因为他们在平凡的人生旅途中做出了不凡的事业或积极的探索,甚至不少人是在经历重重磨难之后,才获得非凡成就.这也是一代又一代青少年需要阅读伟大人物生平故事的原因——通过了解榜样的成长历程,激励自己的学习与生活.  相似文献   

8.
马晶 《科学大观园》2009,(21):34-34
公元1世纪左右的某一天,阳光照在沙漠的石头上,死海上面反射着点点微光。一群希伯来人在开会,他们还要祈祷、吃圣餐,然后把这些宗教仪式记录在羊皮手卷上。以后的千百年间,这片土地历尽杀戮,希伯来人、罗马人、阿拉伯人都在此历尽悲欢,而古老的手卷却不知所踪。  相似文献   

9.
曾经有一个哲学的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围绕着这个问题.很多哲学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其实每一个人来到这世界上,他们的心都在“流浪”、在寻找.有时很迷茫,不知自己在找什么,他们的心流浪在川流不息的人海中,很多人被淹没,也有些人最终找到了那个属于自己的位置.那个位置到底是什么?只有心知道。  相似文献   

10.
《科学大观园》2012,(6):1-1
每个人心中都有着自己的完美,每个人都在追求着完美。但是,真正的完美在这个世界上是不存在的,完美只是一种虚幻,一种精神,一种海市蜃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是诗人的感叹。  相似文献   

11.
评介罗杰斯“个人中心疗法”的哲学基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试图就罗杰斯“个人中心疗法”对老子方法论、实用主义“经验”范式的借鉴以及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对该疗法的影响进行深入的探讨,以有助于人们从更高的层次上理解和把握这一疗法的精髓。  相似文献   

12.
休闲一刻     
《科学大观园》2013,(23):78-79
老子英雄儿好汉 女儿:爸爸,有个人向我求婚,我不知道应不应该答应。 爸爸:这个人有房子和车子吗?女儿:没有。爸爸:坚决不能和这种没有出息的人结婚。女儿:他说他爸爸有钱。爸爸:那你可以考虑一下,毕竟现在老子英雄儿好汉的人不多了。  相似文献   

13.
黄岛,隶属于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风景秀丽,气候温润。黄岛区古为莱夷之地,早在6000年前就有人居住于此,并创造了辉煌的琅琊文化。在21世纪的今天,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传承着固有的辉煌,锐意进取,昂首前行,不断创造美好的未来。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黄岛院区麻醉科团队,这只年轻的团队成立于2011年,经过两年的发展,无论在临床、  相似文献   

14.
1 求医之志 刘华为教授是陕西岐山人。在岐山这块文化积淀丰富的土地上,相传上古时代黄帝和岐伯就曾在这里探讨医术,使华夏医术发扬光大。刘华为就是在这块沃土上,继承和发掘祖国医学遗产,成为岐黄之术的优秀传人。  相似文献   

15.
尊贵     
人有时也奇怪,会对一个毫不起眼的人肃然起敬。比如有个管子工敲门来修理龙头,他很老,进门就忙着敲敲打打,这种师傅一辈子总能见到无数,似乎没想着去留心注意。等他修完龙头,转身要走时,突然又回过身来,吩咐了许多保养水管的诀窍,这时才发觉,他的脸上带着对自己手艺的自豪以及对这一行的尽职。又比如去酒吧,注意的是整个氛围以及低低的乐曲,根本不在意练习生倒酒的姿势是否潇洒、漂亮。可一个善意而又落落大方的微笑,又使人在一霎间窥到这年轻人的境界和灵魂。人呵,无论贫富,只要把自己的一份工作担待起来,勤勉、尽职,这本…  相似文献   

16.
老子的"俭啬"思想对于现代生态文明的建构具有很多启示意义,老子"我有三宝"的观念可以对应诠释为善意性原则、节约性原则和生态优先原则。而老子"治人事天莫若啬"的思想则是在人与自然关系的维度上对人的行为加以限制,可以对应诠释为生态文明的双向展开。老子俭啬观的当代意义在于它指向的是可持续发展和人们生存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有生于无:—现代量子宇宙学对于老子哲学的回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有生于无──现代量子宇宙学对于老子哲学的回归刘辽现代宇宙学正在触及一个十分有趣和十分神秘的问题,这就是宇宙的创生问题。宇宙在过去究竟是无穷尽的,还是有初始的,这是困惑着古往今来许多思想家的一个著名的二律背反问题。然而早在二千多年前,中国的一些最著名的...  相似文献   

18.
潇文 《科学大观园》2013,(10):29-30
约旦,一块阿拉伯半岛上的神奇土地尽管周边国家战乱频频,它却能独享和平与安宁:虽然80%的土地是贫瘠的沙漠,它却盛开着人类的文明之花。在这里,诞生了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宗教;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深深印着数千年历史的痕迹:这是一个徒步旅行者梦想的国度,是无数人心中的光明圣地。让我们追随着贝都因人的脚步,去探索和发现曾经失落的古代文明吧!  相似文献   

19.
大明门上换王旗 按照明朝人的理论,这座皇城一共有6座城门。明末太监刘若愚在自己的《酌中志》一书中提到皇城的正南门是大明门,这座城门可以算得上是明朝的“国门”,从门的命名上就非常不俗:以国号为名。  相似文献   

20.
仰望幸福     
《科学大观园》2010,(10):1-1
人生烦恼无数。总认为幸福围绕在别人身边,烦恼却纠缠在自己这里——这是大多数人对幸福和烦恼的理解。差学生以为考了高分就可以没有烦恼,贫穷的人以为有了钱就可以得到幸福。结果是,有烦恼的依旧难消烦恼,不幸福的仍然难得幸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