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新种章鱼     
《大自然探索》2010,(10):4-4
最近,科学家首次从南极海域捕获的章鱼身上提取了毒液,在此过程中他们还发现了四个章鱼新种(下图为其中一种)及两类全新的头足类动物毒液。科学家希望这些毒液有助于研发新的药物,以缓解疼痛、对抗过敏和治疗癌症。虽然动物毒液一直被视为是开发药物的潜在资源,但科学家只是在最近才意识到头足类动物(包括章鱼、乌贼、鱿鱼)的毒液性质独特。  相似文献   

2.
在毒蜘蛛中,最有名的、毒性最强的是黑寡妇蜘蛛。黑寡妇蜘蛛全身大多为黑色,腹部有红斑,所以又称红斑毒蜘蛛。其实,黑寡妇雄蜘蛛性格较温和,毒性很小,不会袭击人。而黑寡妇雌蜘蛛性情“歹毒”,它们不但袭击其他昆虫,而且吞食自己的“丈夫”,甚至敢攻击招惹它们的人。黑寡妇雌蜘蛛是世界上毒性最强的蜘蜘蛛之一,它的毒液比响尾蛇毒还强15倍,任何动物一旦被它咬伤,就会出现从肌肉到整个神经系统的剧烈疼痛,乃至死亡。黑寡妇雄蛛的悲壮爱情在动物世界里,交配是一件大事情,最悲壮的交配应该算是黑寡妇蜘蛛的交配了。当雄蛛性成熟之后,不知道它是…  相似文献   

3.
《大自然探索》2009,(2):4-4
海兔实际上是一种海蛞蝓,但它们长着外形像兔子耳朵的触角,因而得名。科学家最近发现,狡猾的海兔竟然能自行制造毒液来阻止多刺龙虾的进攻。一旦受到威胁,无脊椎的海兔就会产生两种化学分泌物,一种为墨色,另一种为奶白色,二者混合成暗色毒液。科学家发现,海兔在喷射这种暗色毒液之前很短时间才临时混合这两种分泌物,二者的反应还会产生一种叫做“过氧化氢”的东西,  相似文献   

4.
冉黎 《大自然探索》2007,(10):66-68
在自然界中,有许多的生物是以血液为食的.在被冠以"吸血鬼"称号的动物名单中,有蚊子、吸血蝙蝠、某些种类的蝴蝶(有时它们可以致人死命),以及生活在南美的一种被当地人称为chipo的昆虫,生活在亚马孙河流域的被称为"巴西吸血鬼"的寄生鲶,此外还有水蛭,即便是在今天,这种寄生虫偶尔还会被医师们启用,在医学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蝎子是一种可怕的昆虫,因为它的毒液可以让人死亡。然而,如果你遇到一只比人还高的蝎子,岂不是更会吓个半死。最近,英国和德国古生物学家就发现了这样一只蝎子,它足足有2.5 m长,其体长远远超过人类的身高。好在这样的蝎子只存在于化石中,它们在3.9亿年前就已经灭绝了。  相似文献   

6.
昆虫在动物界中是一个大家族,它的数量占整个动物界的百分之八十。目前已经被人类发现的就有一百多万种,而且还有许多种类正有待人们去发现。其实,昆虫就生活在我们的身边,只是由于它们长得太小,所以很少有人会去关注它们长得什么样,它们怎么生活。现在,我们可以借助放大镜的帮助,观察它们神奇的面容,并发现它们那些令人惊奇的、能适应各种各样生存条件的身体结构。昆虫的食物很丰富,有动物粪便、血浆,肉、尸体,植物的甜汁、茎、浆果等。昆虫的身体上有齐全的“装备”:钩子、锥子、钻子、剪子、钳子、吸盘、触角以及片状的第二…  相似文献   

7.
《大自然探索》2009,(10):4-4
所有的猪笼草都是肉食性植物,它们通过捕获动物(主要是一些昆虫)为自己提供营养。科学家最近在菲律宾发现了一种新的猪笼草,它能长到1米多高,堪称“巨型猪笼草”。这种猪笼草外表色彩鲜艳,容积更大,它们通过分泌花蜜引诱昆虫甚至一些啮齿类动物前来觅食。  相似文献   

8.
相信许多人看过不少类似的资讯,而每一个所给的排名也不一样,因为"最恐怖的蛇"中的"最恐怖",可以指不同的范畴,可以是最毒,可以是最凶恶,也可以是杀人速度最快……以下名单跟其他的不同,它们是经过精挑细选,已经考虑了它们的体形、毒性、毒液分泌量、性格、蛇吻纪录以至于被咬伤后的死亡率等.  相似文献   

9.
隐居的蛇王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全世界每年被毒蛇咬死的人数以万计。那究竟是哪种动物的毒液最为致命呢?澳大利亚学者布莱恩·弗赖为此创建了一个国际性的动物毒液与毒素的数据库,为两栖类动物、昆虫及其他体内含剧毒的动物排定座次。 认真的科学研究及严谨的定量比较.分析的结果,令人大跌眼镜。排次下来,位居毒蛇类榜首的,不是印度次大陆及东南亚的眼镜蛇或眼镜王蛇,也不是北美的响尾蛇或中国的五步蛇、银环蛇之类闻名遐尔的毒蛇,而是名不见经传的澳大利亚盾尖吻蛇。 麦凯的传奇“蛇人” 1999年7月31日,澳大利亚昆土兰州北部…  相似文献   

10.
在动物大世界中,昆虫占了很大的比例,据统计,全世界昆虫有100万种以上。昆虫在动物学中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它们与人类生活关系非常密切,人们以它们的食物和生活习性给人类带来利益或者危害为标准,给它们区分为"害虫"或"益虫"。  相似文献   

11.
蝎子是一种可怕的动物,因为它的毒液甚至可以让人死亡.然而,如果你遇到一只比人还高的蝎子,岂不是更会被吓个半死.最近,英国和德国古生物学家就发现了这样一种水生蝎子.它足足有2.5米长,其体长远远超过人类的身高.好在这样的蝎子只存在于化石中,它们在3.9亿年前就已经灭绝了.  相似文献   

12.
揭秘剧毒蛙     
在南美洲一片沼泽林中,一支以马尔塔为队长的苏联探险队被派到这里来考察。他们来到这里的目的就是捕捉一种蛙———叶毒蛙。叶毒蛙是两栖动物丛蛙科的一种蛙,分布在南美洲的哥伦比亚等地。在那里,有茂密的森林和辽阔的沼泽,气候潮湿,阴霾多雨。这样的栖息环境对叶毒蛙来说是再好不过了。这种蛙的面目丑陋,身体很小,只重只有1克多,然而这种小得可怜的动物被称为“剧毒恶魔的化身”。只要十万分之一克毒液就足以使一个人在几秒钟内丧命。它的毒性是眼镜蛇毒性的50倍。早在哥伦布时代,当地的印第安人就用这种蛙的毒液做毒箭。叶毒蛙的毒液为什…  相似文献   

13.
说来有趣,虽然世界各国已经庄严地签订禁止使用化学武器的协议,可是自然界里的化学战争却还随时随处在激烈地进行着,好像谁也不予理会似的,这就是本文要谈的昆虫之间的化学战争了。据学者考证,远在一亿多年前,昆虫界就已经开始有了化学武器。那些捕食性昆虫,往往用特有的化学毒液来杀死猎物,以提高捕捉效率。被捕的昆虫,则通过喷洒刺激的、粘性的,或者有毒的物质来抵御敌人,保护自己。有时它们以一种特殊的臭味使得强敌望而却步,在生死攸关时刻,藉以脱离险境,转危为安。此时此刻,谁又顾得上理会禁止使用化学武器的协议呢!在…  相似文献   

14.
在古代,中国人称虎为“大虫”,称蛇为“长虫”。虫,曾泛指一切动物,包括人在内:兽为毛虫,禽为羽虫,龟为甲虫,鱼为鳞虫,人为倮虫。在现代,昆虫被定义为六足动物,占了整个动物界种类的80%。昆虫种类之丰、数量之多不容忽视,它们各是什么物种,都生活在哪里,与人类有何相干?需要有人去探知。  相似文献   

15.
黄迪颖 《科学》2013,65(5):28-30,4
正昆虫化石中最令人困惑的恐怖虫的神秘面纱,随着道虎沟恐怖虫化石的发现而被慢慢揭开,原先认为恐怖虫是带毛恐龙身上寄生虫的观点受到质疑。昆虫是动物界多样性最丰富的类群,而昆虫纲几乎所有现生昆虫的目都可在遥远的中生代(距今2.5亿到6500万年前)找到它们祖先的化石。在我国内蒙古自治区距今约1.65亿年前的中侏罗世道虎沟动物群里,大约已发现25个现生昆虫目之祖先化石。该动物群是世界中生代昆虫多样性最丰富的动物群。除现生昆虫目以外,还存在一些今已灭绝的昆虫,多出现于昆虫演化初期的石炭纪(距今3.6亿到3亿年前)和  相似文献   

16.
神奇的蜘蛛     
蜘蛛往往被认为是昆虫,实际上它们属于一种不同类型的动物,称之为"蜘蛛冈"的动物。从岩石到草地,从树枝到花瓣,地球上到处都有蜘蛛网。蜘蛛网是蜘蛛的信号线、陷井、道路和育儿所。世界上大约有4万种蜘蛛。蜘蛛一生中的第一需要就是逃离家庭。否则父母的一方就可能将它吃掉。因此,小蜘蛛刚从卵里孵出来时,便准备乘机溜之大吉。蜘蛛的第二需要是食物。其  相似文献   

17.
<正>植物处于食物链的底层,往往难以摆脱被当作食物的命运。倘若植物也能“主动出击”,让动物成为它们的“盘中餐”,又会是怎样的一番境况?在植物界,确实有这样一批“逆袭者”,它们既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又可以吸引、捕捉、消化动物。它们捕食的动物有昆虫、线虫、浮游生物,还有一些小型脊椎动物,以满足自己生长发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昆虫帝国     
正昆虫,从远古走来,别看它们渺小、貌不惊人,可它们遍布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在空中、陆地上或是水里,到处都有它们的身影……在地球上已知的动物中,有四分之三都是昆虫!昆虫,已经经历了上亿年的进化,它们以小搏大,绝对是这个地球上把自己经营得最成功的生物。昆虫为何能如此成功地"统治"地球?  相似文献   

19.
多彩甲虫     
甲虫是昆虫纲动物中最大的一个类群,可分为100多个科,种类达昆虫总数的40%.甲虫遍布于地球的各个角落,无论是森林、沼泽、冰峰、草地、沙漠,还是河流、湖泊、海洋,到处都有它们的足迹.  相似文献   

20.
<正>昆虫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在所有生物种类中占比超过50%,它们的踪迹几乎遍布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在美国俄勒冈州,有一片名为安德鲁实验森林的原始森林,它是地球温带森林中物种最丰富的地方之一,可与热带森林媲美,其中仅昆虫种类就有七八千种。这些昆虫悄无声息却有条不紊地生活在森林这片静谧的土壤中,虽然有些渺小得连我们的肉眼都难以分辨,但它们却承担着分解土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