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也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高职院校有许多教师对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方式开展人才培养存在疑惑。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思想,阐述了校企合作对我国高职教育发展以及转型提高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在长远发展和现实操作中具有明显的优势。结合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模式和机制创新,深化校企合作,强化人才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形成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和彰显职业教育特色。  相似文献   

3.
左蕾 《科技信息》2010,(19):285-285,300
本文在对航空服务专业校企合作成效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就航空服务职业教育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以期对高职院校相关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在长远发展和现实操作中具有明显的优势.结合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模式和机制创新,深化校企合作,强化人才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形成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和彰显职业教育特色.  相似文献   

5.
周雪瑛 《甘肃科技》2014,30(19):69-70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重要形式之一。从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实践出发,对会计与审计专业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6.
校企合作是提升高职教育尤其是实践性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校企合作模式使职业教育冲破了校园的围墙,从单纯的学校教育向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相结合转变,构建了以能力为本位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主要研究了校企合作的现状及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求长期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7.
田立强 《科技信息》2011,(3):40-41,12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日渐成为了高职教育改革的主线和切入点,高职院校推行"六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正是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有效探索和实践,但实践中尚存不少局限和困难。因此,有必要借鉴国外经验,从宏观政策、学校、企业等多方面共同努力,逐渐推进"六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8.
探索工程监理专业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学结合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显著特征,也是高职教育的核心理念。结合校企实际情况,加强校企合作,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而进一步探索新时期高职院校工程监理专业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9.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实现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对职业教育和企业实现长足发展具有巨大作用。但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所开展的校企合作,所取得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该文结合实例,探讨、总结了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为构建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的深度校企合作模式及形成长效机制提供新的思路,为促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和发展,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可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0.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极大地提升了职业教育生命力,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现代职业教育将教育制度和劳动制度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型学习制度,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成功模式.在目前职业教育大发展的形势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刘颖  熊学慧王锋 《科技资讯》2014,(5):118+120-118,120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论文依据国内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经验,以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制造技术专业群为例,介绍了探索实践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效保障和内涵式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12.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阐述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改革创新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意义,实现了"政行企校,四轮驱动"的校企合作机制,以化工生物技术专业(锂电池方向)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模式为例,探讨了在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培养、订单模式建立、"厂中校"与"校中厂"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具体做法,从而提高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认可度.  相似文献   

13.
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可分为"学术+科研"型、"理论+应用"型、"认知+技能"型三种。其中,"认知+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符合高职教育实际,应得到推广。在"认知+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中,校企合作是关键。高职院校只有大力促进校企深度融合,才能培养出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技能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4.
赵玮  金鸿  郭萍 《科技信息》2010,(32):I0189-I0189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当前我国高职教育虽然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绩,但从整体上讲还没有建立起相应的运行体系和长效机制,许多高职院校正在积极探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论文根据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微电子学院开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归纳出企业的“专业性”、“技术性”、“社会责任感”和“地域性”等几条工学结合企业选择准则。采取有效措施,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5.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改革的关键。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发展高职教育、培养技术应用人才的必由之路。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以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采用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道路。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建立,要依托产学结合教育的优势,紧跟行业的发展,突出能力教育,创新产学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专业特色。本文对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为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关于高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张炜  屠立 《科技信息》2008,(1):289-290
就现阶段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作一阐述,并对高职实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提出建议。探索“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已经成为当前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7.
肖英芳 《科技信息》2010,(29):239-239,420
校企合作的本质就是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建"双赢"是校企合作的基本结合点。本文以校企共建"双赢"为切入点,阐述了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进而为高职语言类专业校企合作的实践提供理论及实践导向。  相似文献   

18.
肖永霞 《科技信息》2011,(19):21-21,407
构建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是目前高职教育发展的热点问题,本文阐述了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理念下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从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培养途径模式、师资队伍等方面结合我院应用英语专业的改革实践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郭丽颖 《科技资讯》2014,(30):138-138
现代职业教育对中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论述了对"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解,并介绍了同煤集团技师学院实行现代中职教育教学模式的实践情况,为提高同煤集团技师学院的教育教学质量,更好地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本文提出了几点改进的思考,仅供中职院校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参考。  相似文献   

20.
职业教育要发展,必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目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根本方向。在校企紧密合作的基础下,依托校园和产业基地,构建融教学、生产、研发、生活为一体的"双工作室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校内设计工作室"与"校外创业工作室"两条腿走路。"双工作室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动漫专业中的实践取得了显著成绩,并积累了相关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