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据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大数据挖掘技术已成为学术界、企业界甚至各国政府关注的热点.本文介绍了大数据的基本概念及发展现状,综述了与化学研究有关的大数据研究状况,讨论了大数据在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2个层面上的主要问题以及大数据挖掘技术在化学各领域中的应用,并对大数据发展的未来及其在化学学科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面向21世纪:特种机器人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特种机器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2 0世纪 70年代以来 ,机器人作为生产自动化的典型代表 ,在制造业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进入 80年代 ,机器人技术在信息技术、控制技术迅速发展的支持下 ,其应用范围已远远超出制造业 ,还被广泛地应用于非制造领域 ,在非制造领域应用机器人已成为当今国际自动化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目前国际上非制造领域的机器人技术 ,也称为特种机器人技术的研究和开发非常活跃。2 1世纪不仅制造业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而且据专家预测 ,2 1世纪的前 2 0年 ,也将是非制造业自动化技术快速发展时期。机器人以及其他智能机器和自动化…  相似文献   

3.
土地资源智能管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认知向综合性、系统性、立体性转变,需要发展基于土地新范式的土地资源智能管控理论与技术体系,重点探索土地系统感知、数据传输与共享网络构建、国土大数据集成融合与管理、智能分析与决策应用等技术.  相似文献   

4.
生物可以在各种非结构化自然环境中生存,其身体中所蕴含的物理智能至关重要,涉及材料、结构和形态等要素.通过融合仿生物理智能,有望降低软体机器人的控制成本,提高机器人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极端环境下的鲁棒性,以及使微型机器人更加智能化.本文阐述了自然界生物的材料、结构、形态学物理智能特征及其原理,介绍了软体机器人实现仿生物理智能的目的及相关的关键技术与方法,列举了软体机器人仿生物理智能的典型应用,最后展望了软体机器人仿生物理智能的未来发展及挑战.软体机器人仿生物理智能有望在高速动态作业、极端环境探索及微型机器人智能化等方面发挥独特的优势,相关研究将进一步促进生物、机器人、材料、化学和计算机学科之间的交叉.  相似文献   

5.
水下机器人发展趋势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徐玉如  李彭超 《自然杂志》2011,33(3):125-132
随着人类海洋开发的步伐不断加快,水下机器人技术作为人类探索海洋最重要的手段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和发展。作者对水下机器人进行了定义与分类,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水下机器人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重点针对智能水下机器人的主要关键技术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 为了推动和发展我国多值逻辑与模糊逻辑的理论和应用的研究,使其早日在国民经济中得到推广和应用,第8届全国多值与模糊逻辑学术会议(MVL&FL’98)将于1998年12月在深圳特区召开.本届会议将由中国计算机学会多值逻辑与模糊逻辑专业委员会、深圳大学共同主办.1会议内容:  A多值逻辑与模糊逻辑基础理论;B多值逻辑与模糊逻辑的工程设计与应用,器件、器件物理及计算机模拟、电路与系统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C多值逻辑与模糊逻辑和软计算:在神经网络、进化计算、模糊系统、计算智能等领域中的应用;D多值逻辑与模糊逻辑与自动…  相似文献   

7.
闫纪红  李柏林 《科学通报》2020,65(8):684-694
随着人工智能和信息科学技术在制造业的广泛应用,全球越来越多的科研学者将研究方向聚焦于智能制造领域.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1987~2017年收录的1370篇智能制造领域的研究文献为对象,利用VOSviewer分析工具,给出了智能制造的3个发展阶段,对智能制造领域研究的发展状况、相关国家的发文数量、研究热点技术以及趋势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智能制造在2013年后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智能制造的发展内涵主要经历了从数字化到网络化再到智能化的过程;智能制造中新兴的热点技术有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信息物理系统(CPS)等.本文将为我国科研学者在今后智能制造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袁媛  黄璐琦 《科学通报》2024,(Z1):499-509
为推动和加快中药材品种培育和种业发展,亟需加强中药材种质创新的研究和实践,建立具有中药特色的种质创新途径.育种核心种质的选择与合理组配是决定育种成效的关键,合理利用外来品种、地方品种或野生近缘种进行种质扩增、改良与创新,在中药材品种培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基因组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中药材种质资源利用、优良基因发掘和育种效率,并为加快中药材新品种的定向培育提供了理论和方法.中药材种质资源收集鉴定是一项公益性的基础工作,本文系统论述中药材品种培育现状和面临的挑战,中药材种质创新的主要内容、基于基因组学的关键技术、种质创新基础平台建设策略等;基于中药种质资源杂合度高、与主要农作物育种具有差异性、中药材新品种选育目标应兼顾产量和质量等特点,展望了有序进行中药材育种核心种质及其品种定向培育研究的前景,提出具“内稳态”特征的中药材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是现阶段主要任务之一,以期为中药材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进一步推动中药材种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中国科学院依据"率先行动"计划,在脑科学与智能技术领域设立的卓越创新中心,成立于2015年6月。中心聚焦脑科学与智能技术若干重要前沿方向,以重大科研项目为牵引,结合"创新2020"和"一三五"战略规划,凝聚并稳定支持脑科学与类脑智能领域最具创新活力的优秀人才和创新团队,通过建立符合未  相似文献   

10.
张莹  周辰  白春礼 《科学通报》2022,(10):948-958
纳米机器人技术在靶向药物递送领域的应用是纳米科学、生物医学、机械工程、力学、电子工程、信息与通信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由于体积小、可自主运动和精确操控,纳米机器人在精准治疗和纳米诊断等生物医学领域展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本文从认识纳米机器人技术及靶向药物递送应用需求出发,简单回顾了靶向药物递送技术的发展历程,结合纳米机器人的类型、制造方式以及驱动方式,综述了国内外在靶向药物递送应用领域纳米机器人的研究进展.最后,梳理了纳米机器人在靶向药物递送应用研究中的重点方向,为我国未来的纳米机器人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医用机器人给传统医学带来了技术上和观念上的重大变革,是现代医学领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经过近30年的发展,医用机器人已在手术、康复、护理、教学、救援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为患者提供了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12.
马倩  王泓宇  洪慧  潘纲  郑能干 《科学通报》2023,(23):3077-3094
以昆虫作为载体,采用光/电等外部调控手段对其运动行为进行干预或控制,实现可静态预设或动态控制的昆虫机器混合系统,也被称作昆虫机器人.这类微型动物机器人在运动稳定性、环境适应性、隐蔽性等方面拥有天然的优势,在搜救侦查、科学研究等众多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随着神经科学、微机电系统、人工智能等研究领域的快速发展,昆虫机器混合系统研究正从自由状态控制发展至自主智能调控阶段.本文回顾了昆虫机器人在受控运动模式、可控动作类型、达成控制任务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总结了昆虫机器混合系统研究框架,评述了基于不同调控原理实现的典型昆虫机器混合系统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昆虫机器混合系统在神经调控机制、微型控制系统、刺激技术及方法、智能控制系统等研究中面临的困难、存在的问题,预测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从历史来看.每次技术一经济范式的转型都会形成赶超机会.抓住机会的国家和地区会在未来的全球产业链分工中占据有利位置.当前.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制造模式是一次新的技术一经济范式转型.中国不能成为旁观者。上海更应该代表中国直面国际竞争。  相似文献   

14.
方轲  梅皓  宋逸  王周义  戴振东 《科学通报》2022,(21):2535-2552
动物机器人利用动物固有的感知、运动、能量供应和神经系统,通过神经信息干预,实现对生物运动行为的控制.这类特殊的机器人在运动稳定性、灵活性、环境适应性和自身运动能量供应等方面保持了天然的优势,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同时,该研究涉及动物运动神经网络及外部调控信息与固有运动神经信息的交互作用机制等重大理论问题,是神经科学和机器人交互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该研究高度融合了动物智能和机器智能,涉及动物行为学、神经科学、微机电技术、力学和通信技术等,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前沿领域.本文回顾动物运动神经系统与运动行为调控之间的关系,系统梳理不同动物机器人的运动调控方法及系统构成,总结活动在水、陆、空不同空间中典型动物运动行为调控的研究进展,归纳分析动物机器人研究在运动调控方法、微电极植入、微刺激系统、通信导航和能量供应等研究中面临的关键问题,并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科学通报》2009,54(13):1936-1936
本书主要介绍当今医学领域刚刚崭露头角或正在紧锣密鼓研发的先进技术和研究热点, 如干细胞和医学影像技术等. 该书涉及医学的方方面面, 从具体的医学技术到医疗安全的管理学(比如规避医疗差错), 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医学发展趋势的大胆预测. 该书通过丰富的实例指出, 明天的医学发展方向将是预测医学、预防医学和个体化医学. 通过本书, 可以了解现代医学知识, 掌握未来健康领域的发展趋势. 史蒂夫•申弗教授以他数十年担任美国著名的马里兰大学医学院附属临床医学中心领导的切身体会和丰富经验, 在这本《医疗大趋势——明日医学》中, 以医学家的哲理和科学家的敏锐, 深入浅出地剖析和阐述了今天的医学成果是如何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积累起来的, 以及明天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如何影响到未来医学的概念和人类社会伦理, 甚至我们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 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以医学研究实践为主, 结合实际经验来预测未来医学发展趋向的重要参考著作.  相似文献   

16.
王笃金 《科学通报》2022,(17):1851-1852
<正>聚烯烃由宇宙中蕴藏量最丰富的元素氢和地球上含量最多的元素之一碳组成,是高分子材料的最大品种.自20世纪50年代诞生以来,其制备技术持续创新,从催化剂设计、聚合方法探索、聚合装置和工艺开发、材料加工改性,到制品成型与服役行为等诸方面,引领了高分子材料研究开发的新范式,推动了“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的蓬勃发展,成为石油化工、煤化工和天然气化工等领域下游的支柱产品,为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谭茀娃  金如麟 《自然杂志》1999,21(2):98-100
近年来,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新材料和生物医学工程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微机电系统的发展.自1987年美国首届微机电系统发展研讨会召开以来,西方主要工业国家投入了巨资进行开发研究.微机电系统已在医疗、生物、精密仪器、环境保护、航空航天、通讯、国防军工等领域展现了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可望成为下世纪初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8.
迎接中国智能交通的新时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简称ITS)是当今国际交通运输领域发展的前沿之一,它是高新技术在交通领域集成应用的产物,在国际上的发展不过十几年时间,却在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发挥了明显作用,引起了交通运输领域各方面的革命性变化,推动了信息、通信、控制、新能源和汽车技术在交通运输平台上的融合和集成应用,并带动了智能交通产业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吕毅  张欣 《科学通报》2020,65(13):1163-1164
正"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外科学领域从最初设想试验用磁技术变革手术方式至今已有40多年的发展、演进历程.在临床医学、医学放射与医学影像、生物医学工程、生物物理学、材料学、仪器科学、机器人技术、应用物理学等理论和技术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强烈推动下,在全方位全生命周期保障人民健康需求感召下,用磁技术解决外科问题已经有丰厚的知识和技术积累,在临床应用中优势凸显,呈现出跨学科融合、精准控制、无处不至等鲜明特色.磁外科具备  相似文献   

20.
医学成像     
森堡 《世界科学》2014,(1):50-50
<正>自从一个多世纪前拍下首幅X光照片开始,窥探身体内部的技术就成为医学发展的中心任务之一。精确医学成像技术日益进步,给生物医学研究以全新的视野,有望促成更精准的诊断与治疗观测工具的改进推动了科学的发展。伴随着望远镜的出现,天文学家们能够在收集到的天文数据基础上提出行星运动和引力理论。与此同时,我们正在见证医学成像领域令人震惊的进步,它解开了生物学与疾病之间的许多未解之谜。本栏目从两个方面聚焦医学成像技术:技术本身的发展以及成像在医学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