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正慈湖河是马鞍山人的母亲河,是马鞍山市的发祥地。马鞍山慈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于2002年5月,2012年8月被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过10多年的建设发展,高新区已成为国家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示范基地、国家科技部首批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省循环化改造试点园区、省首批知识产权示范园区、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2.
<正>慈湖河是马鞍山人的母亲河,是马鞍山市的发祥地。马鞍山慈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于2002年5月,2012年8月被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发展,高新区已成为国家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示范基地、国家科技部首批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省循环化改造试点园区、省首批知识产权示范园区、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3.
正慈湖河是马鞍山人的母亲河,是马鞍山市的发祥地。马鞍山慈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于2002年5月,2012年8月被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过10多年的建设发展,高新区已成为国家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示范基地、国家科技部首批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省循环化改造试点园区、省首批知识产权示范园区、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高新区位于马鞍山市北部,北起苏皖省界,与南京接壤,南与城市主城区融为一体,东临濮塘风景区,西濒长江  相似文献   

4.
正慈湖河是马鞍山人的母亲河,是马鞍山市的发祥地。马鞍山慈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于2002年5月,2012年8月被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发展,高新区已成为国家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示范基地、国家科技部首批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省循环化改造试点园区、省首批知识产权示范园区、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高新区位于马鞍山市北部,北起苏皖省界,与南京接壤,南与城市主城区融为一体,东临濮塘风景区西  相似文献   

5.
正慈湖河是马鞍山人的母亲河,是马鞍山市的发祥地。马鞍山慈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于2002年5月,2012年8月被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过10多年的建设发展,高新区已成为国家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示范基地、国家科技部首批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省循环化改造试点园区、省首批知识产权示范园区、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高新区位于马鞍山市北部,北起苏皖省界,与南京接壤,南与城市主城区融为一体,东临濮塘风景区,西濒长江  相似文献   

6.
<正>马鞍山慈湖高新区地处马鞍山市北部,紧邻南京江宁区,面积约56.5平方公里,处于沿海和长江两大经济区交汇处,是中部地区距长三角最近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安徽省对外开放东大门。2012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慈湖高新区升格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皖江地区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经过十多年的奋力发展,高新区在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特色鲜明、成效突出,形成了良好的产业集聚和科技创新氛围,区域引领和示范作用不断增强,是国家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示范基地、国家首批科技服务业试点园区、安徽省利用  相似文献   

7.
正蚌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蚌埠高新区)1994年4月成立,1995年5月启动建设,2010年11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国家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硅基新材料)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国家滤清器产业基地、中国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和安徽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硅基新材料)集聚发展基地之一。2016年,蚌埠高新区  相似文献   

8.
孙宝玉 《安徽科技》2017,(11):17-18
<正>近年来,马鞍山慈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慈湖高新区"),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当先锋打头阵,科技创新水平和服务能力大幅提升。慈湖高新区先后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园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省首批知识产权示范园区。2017年,慈湖创业园被认定为安徽青年创业园、省小微企业创新创业示范基地。一、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提升整体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正蚌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蚌埠高新区)1994年4月成立,1995年5月启动建设,2010年11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国家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硅基新材料)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国家滤清器产业基地、中国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和安徽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硅基新材料)集聚发展基地之一,2016年,蚌埠高新区被国务院批准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7年,蚌埠高新区在全国157个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位居第42位,连续6年进位。  相似文献   

10.
《安徽科技》2012,(7):F0002-F0002
合肥高新区是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过20年来的艰苦创业,已经发展成为合肥市乃至全省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地,荣获全国“先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和“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荣誉称号,跻身全国首批光伏发电集中应用示范区和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11.
合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合肥高新区),199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7年被国家批准成为对APEC成员特别开放的工业园区。10多年来,合肥高新区以“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为宗旨,依托合肥丰富的科教资源优势,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出了一大批在国内外产生重要影响的名牌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合肥乃至安徽省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区域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先后荣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高新区”,“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国家先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称号。  相似文献   

12.
<正>日前,科技部办公厅发布了首批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名单,全国有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25家为首批科技服务业试点区域,安徽省的合肥高新区、马鞍山慈湖高新区成为首批试点。此次试点工作是为了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开展科技服务业区域和行业试点示范,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科技服务业集聚区,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服务业集群"  相似文献   

13.
一、铜陵市"十三五"以来科技创新发展成就 "十三五"以来,铜陵市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抓手,以推动产业升级、转型发展为主线,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催生更多的科技型企业(集群)为主攻方向,以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为目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优化创新环境、搭建创新平台、培育壮大创新主体,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建成了铜陵狮子山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铜陵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火炬铜陵电子材料特色产业基地、国家电子基础材料及新型元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先后通过了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市验收,成为安徽省首批创新型试点城市.连续5次蝉联"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并成为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市.  相似文献   

14.
正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1991年国务院批准建设的首批国家高新区之一,区域面积128平方公里,是合肥市现代化新兴中心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西部组团的核心区域。"十一五"以来,合肥高新区成功跻身国家首批太阳能光伏发电集中应用示范区,获批创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和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荣获全国"先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和"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5.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开发区)继续高速发展 2004年,浙江省以国家开展园区清理整顿为契机,注重抓好高新园区、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的产业发展和园区、基地素质的进一步提高.杭州高新区和宁波省级高新园区顺利通过了国家级和省级ISO14000示范区验收.杭州高新区软件园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首批软件欧美出口工程试点城市.  相似文献   

16.
东莞市推进LED产业发展的困境与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ED产业作为本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带动能力强,节能减排效果显著,具有非常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世界各地都在大力推广。东莞市以成为国家科技部"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应用工程试点城市和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为契机,以LED照明技术试点示范和LED照明产品应用推广为重点,强化政策、科技、服务支撑,在LED产业发展工作方面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安徽科技》2004,(11):14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十五"以来,在党中央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决策指引下,安徽省的制造业信息化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安徽省成为国家首批制造业信息化试点省;合肥、芜湖两市被列入制造业信息化全国重点城市;安徽叉车集团被科技部确立为首批国家级示范企业予以培育.与此同时,为使安徽省作为国家首批制造业信息化试点省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落到实处,近年来,安徽省科学技术厅始终坚持把示范体系建设作为推进全省制造业信息化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明确提出各市要按照先试点后认定的原则,培育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构建应用示范体系,以此进一步推进安徽省制造业信息化工作向更深层次、更宽范围和更广领域拓展.  相似文献   

18.
《安徽科技》2012,(7):2
正合肥高新区是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过20年来的艰苦创业,已经发展成为合肥市乃至全省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地,荣获全国"先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和"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荣誉称号,跻身全国首批光伏发电集中  相似文献   

19.
正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原合肥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1992年与合肥新火车站同步开工建设,1995年被安徽省政府正式批准为省级开发区,_1996年被国家建设部列为全国首家城市综合开发试验区。2010年区划调整后,原合肥火车站地区整体划入瑶海区,现辖七里塘、磨店、瑶海、三十头、站北五个社区,面积约20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0余万。近年来,新站区聚焦"芯屏器合"的产业发展方向,建设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新站区先后荣获"新型平板显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新一代信息技术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集中示范园区""安徽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等称号。2016年6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复,合肥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更名为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8月,国台办批准新站区成立"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10月,国家发改委批准新站区为"合肥市产城融合示范区",新站区正由单一的产业功能区向产城融合的综合性新城区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丁涛 《安徽科技》2016,(2):25-26
正1999年8月,原国家科委火炬中心正式批准设立国家火炬计划铜陵电子材料产业基地,这也是安徽省第一个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基地成立以来,先后被国家科技部授予"十一五"国家"863"计划铜陵电子材料成果产业化基地,被信息产业部首批授予国家(铜陵)电子信息产业园,被科技部火炬中心列为全国首批50家产业集群试点之一,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列为国家专利产业化(铜陵铜深加工)试点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