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1 毫秒
1.
随着含Tl矿床的开采与含Tl化合物的利用,我国表生环境Tl污染日趋严重,Tl对微生物、植物、动物和人类的危害也日益明显,研究表生环境中Tl的地球化学行为对其污染的防治与修复有着深刻的环境保护意义。本文介绍了表生环境(水体、土壤、大气)中Tl的存在形态与污染来源,分析了我国表生环境中Tl的污染现状与潜在危害,总结了国内外最新的Tl治理技术与研究进展。水环境中的Tl主要以Tl+和Tl3+的无机形式存在,均具较高毒性。近年来我国水体已发生多次Tl污染事件,最新治理水环境Tl污染的技术主要包括沉淀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与萃取法;土壤环境中的Tl主要以残渣态、可还原态、可氧化态、水溶态和可交换态存在,铊已成我国土壤潜在重金属污染元素之一,针对土壤Tl污染的最新治理技术主要包括物理修复法、化学修复法与生物修复法;大气中的Tl主要以可交换态或酸可提取态存在,目前我国开展大气Tl污染的相关研究较少,可以从工业生产源、生产过程和尾气处理3个方面对大气Tl污染加以控制。总体上,目前人类对于Tl污染现状的认知尚不够明确,继续寻找更加经济高效的、有针对性的表生环境T...  相似文献   

2.
采用Fe/C微电解-Fenton与O3氧化耦合工艺预处理废润滑油再生废水,分别探讨了Fe/C微电解、Fenton和O3氧化单独和耦合反应中工艺参数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Fe/C微电解、Fenton、O3氧化及其耦合技术在最佳反应条件下CODcr去除率分别为45.1%、36.3%、28.7% 和65.9%,相应...  相似文献   

3.
炼油焦化废水中主要的恶臭物质为硫化物,本文用沉淀-浸渍法制备了湿式氧化催化剂Fe2O3-CeO2-TiO2/γ-Al2O3,并在室温常压下对模拟焦化废水进行了催化氧化脱臭处理。研究表明,适宜组成的Fe2O3-CeO2-TiO2/γ-Al2O3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室温常压湿式催化氧化去除废水中硫化物的能力,Fe2O3、CeO2和TiO2等组分的适宜组成分别为3.5 wt%、1.6wt%和8.3 wt%。在废水pH为9~10、催化剂用量3 wt%、空气流量0.6 L.min-1/100 mL废水、反应时间90 min条件下,模拟焦化废水的硫化物转化率可达90%以上。废水的臭气强度可下降一级。  相似文献   

4.
扼要报道了在我国发现的第一个新铊矿物铊明矾及其主要研究成果。铊明矾是在贵州滥木厂铊 (汞 )矿床富铊矿体氧化带中发现的一个新铊矿物种。与多种次生矿物共生。集合体大小一般为 2 - 10mm ,白色至淡黄色 ,玻璃光泽 ,透明 ,折光率为 1.4 95 ,维氏硬度为 94 -12 4kg/mm2 、摩氏硬度为 3.1- 3.4 ,实测密度 2 .2 2 g/cm3,易溶于水。化学式为 (Tl1.0 0K0 .0 5) 1.0 5(Al1.0 1Si0 .0 2 Ca0 .0 1Mg0 .0 1Fe0 .0 1) 1.0 6[SO4 ]2 .0 2 · 11.86H2 O ,理论式为TlAl[SO4 ]2 ·12H2 O .X射线粉末衍射数据经指标化 ,并参照人工合成TlAl[SO4 ]2 ·12H2 O的资料 ,确定铊明矾为等轴晶系 ,空间群为Pa3,a =12 .2 12 (5 ) 、v =182 1(2 ) 3、Z =4 ,与人工合成物及明矾族的钾明矾、钠明矾和铵明矾为等结构 ,应属明矾族矿物之一 ,其在成分上有别于其他矿物者为一价阳离子为Tl .  相似文献   

5.
在有机溶剂中 ,合成制备了新的单核卟啉铊和卟啉铊氰基配合物 ([(tpp) Tl(O2 CCF3) ]和 [(tpp) Tl(CN) ])。通过使用 1 3C富集的 1 3CN配体 2 0 5Tl核磁共振的研究 ,两个配合物的组成都得以清楚的表征 ,表明 2 0 5Tl核磁共振谱是确定溶液中铊配合物组成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性铜+镉+铊复合型污染事件,模拟自来水厂常规工艺以及强化工艺对含有铜(Cu)、镉(Cd)和铊(Tl)的原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常规工艺对含Cu、Cd和Tl复合污染的原水去除效果有限;Cu的去除较Cd和Tl容易;投加高铁酸钾预处理对Cd和Tl有明显去除效果;Cu、Cd和Tl的去除率随pH的升高而提高。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去除方案为高铁酸钾投加1.25mg/L,pH为9.50,PAFC投加2.0mg/L,粉末活性炭投加20mg/L,在此条件下处理含铜4.84mg/L、镉14.10ug/L、铊0.325ug/L的原水,出水剩余铜、镉、铊的浓度分别低于1mg/L、0.005mg/L、0.1ug/L,都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  相似文献   

7.
摘要:采用自主研制的改良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重金属捕集剂(ZTI重捕剂),考察了单独投加、混凝/氧化/吸附强化、混凝助凝强化条件下ZTI重捕剂对烧结脱硫废水中除铊(Tl)的小试和混凝助凝强化条件下ZTI重捕剂对烧结脱硫废水中除Tl的中试处理效果. 结果表明,ZTI重捕剂对Tl有明显的去除效果,且在中性条件下对Tl的去除效率更好,效果明显优于市面上普通DTC类重捕剂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辅以混凝/氧化/吸附强化的ZTI重捕剂可进一步提高对烧结脱硫废水中Tl的去除效率,其中,辅以混凝强化的效果最好,但出水Tl质量浓度仍高于2 g/L,不能达到广东省地方标准《工业废水铊污染物排放标准》(DB 44/1989-2017)第二时段排放标准要求. 采用混凝助凝强化ZTI重金属捕集法可使出水Tl质量浓度稳定低于2 g/L,且经中试实验放大后出水仍然能稳定达标.  相似文献   

8.
广州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永亨博士主持的广东省环保局科技开发项目“广东云浮硫铁矿的环境铊污染研究”于 2 0 0 1年 1 2月 2 0日通过广东省环境保护局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 .通过深入系统的研究 ,该项目取得了多项重要的、有创造性的成果 ,如对云浮矿区及有关硫酸厂铊环境污染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研究 ,建立了常规实验室的微量与痕量铊分离富集方法 ,为环境监测部门对铊污染的有效监测提供了可操作性强的分析方法 .对云浮黄铁矿利用过程中的铊环境生态效应、铊进入环境的释放速率和通量以及环境中的化学形态进行了系统的分…  相似文献   

9.
通过恒温和均匀升温实验,采用大载荷热重分析仪研究了铁精粉氧化过程动力学.结果表明:均匀升温过程中,铁精粉氧化的主要控制环节变化是外扩散型→内扩散型→外扩散型,氧化结束后,部分Fe2O3发生分解反应生成Fe2O4和O2,使得TG曲线质量变化率减小;等温实验也证明了氧化主体部分的控制环节是内扩散,其表观活化能为26.193 kJ·mol-1;铁精粉氧化过程促进了钛元素富集,改变了产物的微观结构.  相似文献   

10.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 (XPS)分析了磨损表面的形貌、元素含量及金属表面元素化学状态的变化 ,用镜面全反射傅立叶红外光谱仪 (FT IR)分析了橡胶表面官能团的变化。结果表明 ,2 0 # 钢被磨损的物理过程为磨粒磨损 (微切削 )。 2 0 # 钢被磨损的化学机制包括 :①金属及其氧化物与丁苯橡胶大分子自由基的反应 ;金属与具有含氧基团的丁苯橡胶分子链间的反应 ;②金属与矿物油烷烃链间及金属与氧化的矿物油烷烃链间的反应 ,主要反应产物为含有Fe C的金属聚合物及含有Fe O的聚合物 ;③金属本身的氧化 ,主要反应产物为Fe2 O3 ,FeO和Fe3 O4,在边界润滑条件下的金属磨损表面的氧化最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