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标签新闻     
阿盟秘书长穆萨3日声明,呼吁国际社会的反恐斗争不要偏离正确方向,要特别注重发挥联合国的作用,铲除产生恐怖主义的根源。阿拉伯世界拒绝将恐怖主义同阿拉伯人民及穆斯林联在一起,并反对将抵御外国占领与恐怖主义混为一谈。欧盟外交事务高级专员哈维尔·索拉纳4日指出:美国打算对伊拉克发动的预防性战争是违反国际法的,所有针对伊拉克的步骤都必须在联合国的框架下作出决定。欧洲人是多边主义者,而美国人认为多边主义是软弱的标志,强者总是单干。美欧想法的差异事关双方的基本价值观。美国前总统卡特5日在《华盛顿邮报》上撰写题…  相似文献   

2.
首先论述了美国实施反恐怖主义经济政策的法律法规依据,并分析了援引这些法律法规下的案例.然后就9.11事件后美国反恐怖主义经济政策的最新动态作了概述,最后对美国反恐怖主义的经济政策进行了简要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美国早就制定恐怖主义黑名单,是家喻户晓的事。一旦上了这类名单,轻则蒙受制裁,重则遭到灭顶之灾。而“移出名单”则成了美国迫使对手改弦更张的大筹码。近年来,恐怖主义黑名单频繁出现于各类媒体,而人们有所不知的是,黑名单并非只有一份,美国在对不同国家、组织以及个人进行恐怖主义指控时,依据的名单是不一样的,采取的措施也是不一样的,分门别类,各有所用。  相似文献   

4.
日本坚决支持美国,主动启用武装力量奔赴海外为美国提供军事辅助。中国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支持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分别通过的有关决议,支持反对恐怖主义的行动。俄罗斯为美国“执行人道主义救援任务”的飞机开放空中走廊,反对美国扩大“复仇范围”。巴基斯坦为美国提供了用于后勤保障的军事设施,接受了美国关于情报互换、开放领空以及后勤保障等合作条件。主张在抓获本·拉登后应停止军事行动。  相似文献   

5.
恐怖主义的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恐怖主义的产生由来已久,它发展到今天已呈现出新的特点。“9.11”恐怖事件向世人宣布,人类冲突远没有结束,正在以新的形式登场,它再一次敦促人们对恐怖主义这一现象的思考。历史性的事件是事件背后长期的历史所决定的,既有赖于我们对其前因的追索,也有待于其后果在我们的应对行为中进一步展开。纵观历史和现实,恐怖分子所代表的那种对美国的仇恨,绝不局限于美国政府及其政策,显然还针对象征意义上的美国,包括在美国占主导地位的基督教文化,以及当代资本主义的制度、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政治上的不合理,经济上的不公平,宗教、民族、文化的矛盾,是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6.
高瑞婷 《世界博览》2011,(18):75-75
9·11事件直接促成小布什政府向全球“恐怖主义”宣战?但战争打响后,美军没有如愿以偿地在伊拉克搜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一“国家恐怖主义”的罪证.反而让阴谋论者找到了极大的生存空间。围绕着9·11事件的诸多细节,怀疑者一一提出了自己的反问:9·11是不是美国高层一手刻意制造的?恐怖主义的目标是国家?  相似文献   

7.
唐永胜 《世界知识》2011,(20):66-66
“9·11”恐怖袭击已经过去了十年时间。恐怖主义无疑是对人类进步的一种反动,必然遭到世界各国的唾弃和反击;但同时还应看到,恐怖主义的日益猖獗,在根本上也凸现了国际体系的结构性缺陷及其深刻的矛盾,标志着美国霸权已经发展到某种极限,不仅改变了美国主要的安全关注,还动摇着原有的国际战略关系的框架,直接冲击着原有的全球战略稳定。  相似文献   

8.
恐怖主义犯罪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特别是在美国"9.11"事件后,恐怖主义犯罪已经成为一个严重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性问题。中国近年来亦已成为恐怖主义犯罪的屡屡受害者,"东突"、"藏独"等恐怖势力已严重危害我国国家利益和侵犯我国公民权益。本文从恐怖主义犯罪的概念出发,对我国恐怖主义犯罪的现状及我国刑事立法中关于恐怖主义犯罪的规定进行了阐述,同时对如何完善我国关于恐怖主义犯罪的刑事立法提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9.
<正>5月1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到访的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举行会谈。特朗普当天在会谈后发表电视讲话说,美国和土耳其是长期盟友,两国一直有着非常好的关系。当前两国正携手应对恐怖主义这一共同敌人,美方支持土耳其打击包括"伊斯兰国"和库尔德工人党在内的恐怖组织。埃尔多安表示,希望此次会谈能为两国关系开启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10.
如果说2001年的9.11事件揭开了新世纪恐怖主义袭击的序幕、2004年的3.11事件是对亲美国家赤裸裸的警告,那么7月7日发生在伦敦的爆炸案则是恐怖主义的又一次力量显示。选择美国最亲密的盟友、“无论是警察、安全还是情报机构,其能力和做法已经远远超过美国的CIA、FBI和其他国家相关部门(兰德公司的评价)”的英国下手,昭示恐怖主义在经过短暂休整后再次出击。  相似文献   

11.
王艺  李明杰 《海峡科学》2003,(11):21-22
在新的全球化时代,即在全球化美国霸权和全球化伊斯兰恐怖主义同时存在的时代,布什政府向伊拉克发动了战争,以追求全球性帝国地位。这场战争究竟会对世界造成多大影响?本文仅从美伊危机的由来、美对伊发动战争的目的、对国际反恐同盟的影响及战后世界恐怖主义的发展局势做了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2001年安理会在第1377号决议中指出国际恐怖主义是21世纪国际社会面临的最大挑战.如何有效地解决恐怖主义问题,成为各国政府和国际法学者的研究重点.自卫是<联合国宪章>体系下除安理会授权的强制措施以外唯一的国家可以合法使用武力的例外,因此以自卫方式打击恐怖主义成为类似于美国这样的恐怖主义袭击的受害国的首选.然而自卫的实施是必须符合必要性的原则的,而实践证明美国的反恐战争在这方面却存在严重的理论缺陷.  相似文献   

13.
时事概览     
《世界知识》2023,(5):8-9
<正>俄递交“北溪”调查相关决议草案,敦促美国公布监控设备信息2月14日,俄罗斯国家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在其提交的有关“北溪”调查的决议草案中称,根据美国调查记者西摩·赫什的调查文章,美国政府下令破坏了“北溪”天然气管道,此举是国际恐怖主义行为。俄罗斯国家杜马于16日审议了该草案。17日,俄罗斯将决议草案提交至联合国安理会,要求联合国对“北溪”管道被炸事件进行独立调查,并召开会议,讨论“北溪”天然气管道被炸事件。  相似文献   

14.
反恐实际上不是一场战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在车臣进行了两次战争,对车臣非法武装形成了重创。尽管如此,9.11事件以后,车臣的恐怖活动愈演愈烈,恐怖事件不断发生,俄罗斯对此采取了更加强硬的态度。俄罗斯同车臣恐怖分子做斗争的同时,还要同国际上与俄罗斯持不同观点的西方国家做斗争。9.11之前,有些西方国家认为发生在俄罗斯的一系列暴力事件不属于恐怖主义活动。后来,由于车臣的恐怖活动不断加剧,车臣有三个组织被美国定为恐怖组织。因此,目前俄罗斯反恐的国际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果过去有人说车臣问题是民族或种族问题,那么现在大家都认为车臣非…  相似文献   

15.
樊剑 《世界知识》2020,(5):19-20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从20世纪末开始,大型多边国际会议和世界级的博览会、运动会等呈不断增多趋势。这同国际社会应对新显现的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全球性挑战的问题有关,也与全球治理模式的演进和变革有关。由于官方多边交往的规模大、涉及范围广、组织实施难度大,其外交外事礼仪与官方双边往来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6.
《世界知识》2008,(7):71-71
美国制定了恐怖主义黑名单,是家喻户晓的事。一旦上了这类名单,轻则蒙受制裁,重则遭到灭顶之灾。而“移进或移出名单”则成了美国迫使对手改弦更张的大筹码。近日,美国国会议员以查韦斯向哥伦比亚叛军提供了巨额资金支持为由,提议将委内瑞拉列入这份名单,  相似文献   

17.
季晓丹 《世界知识》2011,(22):23-25
9.11事件以后,美国的海上安全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它认为:国土安全面临着海上方向恐怖主义袭击的可能,海外利益面临着恐怖主义和海盗的威胁和挑战,而未来地区性海上大国的出现,则会对美国的海洋霸主地位构成更大的威胁。为此,美国从2001年开始出台了一系列以“合作”为名的海上安全战略及相关倡议。  相似文献   

18.
倪建军 《世界知识》2011,(18):13-13
9.11事件已经十年了,国际恐怖主义的标志性人物本·拉登也已经被击毙,美国及其盟友的全球反恐努力似乎可以告一段落。然而,较之十年前,今天的世界是否变得更加安全和繁荣呢?伴随着美国国债规模小断触顶和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的下降,美国十年借债反恐的成本和代价也逐步显现,尤其是在世界经济面临二次衰退的背景下。  相似文献   

19.
冷战后国际恐怖主义多在伊斯兰世界出现,除了有西方霸权主义这个根本的现实原因外,还有一定的宗教民族根源:恐怖主义者曲解伊斯兰教中的圣战意识,为其暴力倾向提供理论依据;伊斯兰教现实中教派林立、政教合一,容易给恐怖主义提供生存的空间;伊斯兰世界民族主义运动合法斗争途径被堵塞的现状,容易为恐怖主义者利用。但“国际恐怖主义”绝对不等同于“伊斯兰主义”,只有当西方放弃对伊斯兰世界的霸权主义政策,伊斯兰教得到全面理解的时候,才能从根本上根除国际恐怖主义的宗教民族根源。  相似文献   

20.
正自恐怖主义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威胁以来,国际反恐合作虽然是主流趋势,但囿于不同的战略考虑,各国对待恐怖主义、尤其是在一些与本国相关的具体组织和事件上"各怀心思",以至于难以穷尽全力,反恐效果大打折扣。两面反恐"最资深的玩家"美国虽然是恐怖主义的受害者,但其并非一味打恐,无论是对待恐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