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冰库的历史至少已有3 000年以上.据史籍记载,西周时期的冰库就已颇具规模,当时称之为"凌阴",管理冰库的人则称之为"凌人".《周礼·天官·凌人》载:"凌人,掌冰.正岁十有二月,令斩冰,三其凌."  相似文献   

2.
雨林将二氧化碳转换成氧气,对地球环境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世界上20%以上的氧气是在亚马孙而林中产生的,亚马孙雨林因此被誉为"地球之肺".遗憾的是,当我们开始认识到亚马孙丛林对人类的价值的时候,我们也正在逐渐失去地球上这块最大的藏宝之地.  相似文献   

3.
《科学之友》2009,(6):23-23
科学家在太阳系外发现一颗名叫赛德纳的行星,拥有和地球差不多的体积和质量,有可能存在外星生命。它就好像是地球的“姊妹”一样,让地球在宇宙中不再孤独。在此基础上,科学家认为在奥尔特云区域可能还有更多的地球“姊妹”存在。奥尔特云围绕在太阳系周围,在冥王星轨道外面存在着一个硕大无比的“冰库”,或者说是一个巨大的“云团”。  相似文献   

4.
我国冰库的历史至少已有3000年以上。据史籍记载,西周时期的冰库就已颇具规模,当时称之为"凌阴",管理冰库的人则称之为"凌人"。《周礼·天官·凌人》载:"凌人,掌冰。正岁十有二月,令斩冰,三其凌。"这里的"三其凌",即以预用冰数的3倍封藏。西周时期的冰库建造在地表下层,并用砖石、陶片之类砌封,或用火将四壁烧硬,故能具有较好的保温效果。当时的冰库规模已十分可观。1976年,考古人员曾在陕西秦国雍城故址发现一处秦国凌阴,容冰量可达190m~3。当然,这还不是最大的冰库。  相似文献   

5.
王壮凌 《科学之友》2007,(11A):31-31
我国冰库的历史至少已有3000年以上。据史籍记载,西周时期的冰库就已颇具规模,当时称之为“凌阴”,管理冰库的人则称之为“凌人”。《周礼·天官·凌人》载:“凌人,掌冰。正岁十有二月,令斩冰,三其凌。”这里的“三其凌”,即以预用冰数的3倍封藏。西周时期的冰库建造在地表下层,并用砖石、陶片之类砌封,或用火将四壁烧硬,故能具有较好的保温效果。当时的冰库规模已十分可观。1976年,考古人员曾在陕西秦国雍城故址发现一处秦国凌阴,容冰量可达190m^3。当然,这还不是最大的冰库。  相似文献   

6.
好莱坞科幻片<地心浩劫>(The Core)中有这样的情景:地球物理学家凯斯博士无意中发现了一场可能会导致全球人类灭亡的大灾难:地心温度因某种不明原因发生了改变,这种未知的力量正在阻碍地球的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7.
全球环境变化、影响及其国际行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国东  康建成 《科学》2007,59(5):16-19
工业革命以来,随着地球上人口的大幅增长,资源大量消耗,污染物大量排放,地球环境正在改变,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其中,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变化和土地荒漠化已经成为影响当今世界最突出的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水覆盖了约71%的地球表面,占人体重量约70%,在细胞里的含量可达80%.水与能量相生,维持着大至地球系统的能量循环,小至生物体的温度平衡,是天然的吸能器、储能器、换能器和传能器.水吸收了太阳辐射到达地表能量的近70%,在地球上动态吸纳释放能量的年平均功率高达60万亿千瓦(10~(15)瓦),比全人类目前年平均能量消耗功率高3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9.
正在土星轨道运行的美国宇航局卡西尼号探测器,发现土卫六“泰坦”表面的沙丘也会发生和地球上非常相似的变化,甚至整片沙漠的景象也呈现出和地球上非常相似的景致.  相似文献   

10.
海水淡化之今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球表面覆盖着大量的水,但遗憾的是,97%以上都是不能饮用的海水,只有一小部分江河湖泊里的水和地下水才能供人类饮用.气候变化、旱灾、人口激增以及日益增多的工业用水,这些都使得地球淡水供应日趋紧张.据联合国有关数据统计,地球上有10亿人生活在缺水地区:到2025年,缺水人口将增加至18亿.  相似文献   

11.
冰川是河流的源泉,是地球上最大的固体淡水库,全球70%的淡水被储存在冰川中。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川消融正在加剧。  相似文献   

12.
气候变化不仅对地球温度产生影响,还给地球大气层带来影响,如臭氧层污染的加剧.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的影响越来越大,到本世纪末世界农作物产值将减少10%~12%.  相似文献   

13.
美国航空航天局正在制订一项宏伟的计划:在今后10~20年内第一批旅行者将离开地球到火星上安居。到火星旅行计划用3年的时间,从地球到火星需要6个月,在火星上停留2年,当火星与地球排列成最近的距离时,再用6个月的时间返回地球。而第一批去火星的宇航员不可能携带全部所需的给养,他们必须靠火星的土地来养活他们,也就是说必须在火星上种庄稼。  相似文献   

14.
泥土的起源     
正在地球的大部分历史中,陆地上几乎不存在任何带有泥土的东西。大约4.58亿年前,泥土终于开始堆积起来,永久改变了地球上的生命。数年前,地质学家尼尔·戴维斯(Neil Davies)前往玻利维亚,在成堆的鱼类化石中寻找答案。他想进一步了解当地那条古老海岸线的信息,这些鱼类在大约4.6亿年前曾沿着那条海岸线畅游,他想了解这些鱼是如何死亡的。  相似文献   

15.
风沙地貌过程是最活跃最普遍的现代火星地貌过程,蕴含火星地表过程、环境和演化历史的丰富信息.本研究利用覆盖火星全球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支持下,在全球尺度上分析火星沙丘地貌的形态学特征,挖掘所蕴含的风沙地貌学意义.结果表明,火星沙丘地貌类型与地球沙丘地貌相似,但仅以简单沙丘为主,罕见复合和复杂沙丘,沙丘形态参数累计概率曲线表现为简单一段式.火星沙丘以新月形沙丘、新月形沙丘链和横向沙丘等初级类型为主,而占地球沙丘约50%的线形沙丘在火星上占不到10%.火星沙丘规模较地球沙丘小,与理论上应具有更大规模的沙丘相悖.火星沙丘地貌形态参数间与地球沙丘呈现相似的良好相关性,但相关关系不同,意味着具有相似的形成机理,但不同的形成条件.得到的另一重要启示是,在地球上研究类火星风沙地貌,如青藏高原的类火星风沙地貌,是认识火星风沙地貌及其发育环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发现海底火山 地球上80%的火山活动都发生在大海中,但是由于人类难以到达深海,而对海底火山了解很少.研究人员为了证实深海火山爆发现象,已经花费了25年时间.以前,曾经有潜水者和科学仪器观测到海底火山爆发后的遗迹,而美国发射的"杰森号"水下机器人则是首次拍摄到海底火山正在爆发时的场景.  相似文献   

17.
人类现在的生态环境正在日趋恶化,究其原因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正在发生变异.  相似文献   

18.
《大自然探索》2002,(9):3-6
在地球上有许多火山活动存在,而在地球之外,在宇宙中的其他星球上也有许多火山存在,它们或者正在爆发,或者早已熄灭……  相似文献   

19.
南极是一块被冰雪覆盖的大陆南极大陆总面积1400平方公里,大于中国和印度的面积之和,相当于一个半美国的面积。这本是块起伏不平的高原,有平地,也有山谷,但银白色的冰雪却掩盖了一切,南极成了一个广阔无垠的冰原c据统计,南极大陆除了不到2%的地方有裸露的山岩之外,其余超过98%的地方全为冰雪所覆盖。从高空俯瞰,可以发现南极大陆是一个由隆起的中部向四周逐渐倾斜的高原,巨大而深厚的冰层就像一个银铸的大锅盖,倒扣在地球的南极。因此,人们又形象地把南极大陆上的冰层称为冰共JllLo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冰盖,它堪称地球的冰库…  相似文献   

20.
在今后100年内,西伯利亚可能成为世界上著名的粮仓.纽约城也许是在海底,地球上野生物种类中也许有1/4灭绝了.在这些大灾变中,科学家最担心的是热带雨林毁灭的结局.今天,这些原始森林是围绕赤道的一片青葱的绿带,占到地球表面的6%.它们对于在热带估计约10亿的生存者是生命攸关的,这个地区的人们长时期以来,在农作物出芽和生长方面依赖于降雨.它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