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14种新的固态稀土元素配合物(除Ce、Pm、Lu外),它们是用稀土的硝酸盐与1,4-双(1'苯基-3'-甲基-5'-氧代吡唑-4'-基)-1,4苯二酮(简写为H2L)在乙醇-水溶液中于pH=5.8~6.0条件下反应制得的。配合物的分子式为RE2L3·nH2O(RE=La,Nd,n=8.RE=Pr,Sm,n=6.RE=Eu,Gd,Tb,Dy,Ho,Er,Tm,Yb,Sc,Y,n=5)。用化学分析,元素分析,紫外,红外,质子核磁共振,热分析和荧光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研究。根据以上研究,认为配合物具有双核结构。  相似文献   

2.
本文合成了邻菲罗啉单氮氧化物与部分稀土甲基丙烯酸盐「RE(L2)3」(RE=La-Tb)的配合物「RE(L1)(L2)3」。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谱,摩尔电导和热重分析对该系列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Sm,Eu,Tb配合物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3.
用1,4-二钠-1,1,4,4-四苯基丁烷在乙醚中分别与四氢呋喃(THF)和1,2-二乙氧基乙烷(DEE)反应,合成了两个未见报道的、对空气和湿气极为敏感的1,4-二钠-1,1,4,4-四苯基丁烷加合物(C6H5)2CNaCH2CH2CNa(C6H5)2·nL(L=THF.n=8;L=DEE,n=6)加合物均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质谱及氢核磁共振谱鉴定.  相似文献   

4.
稀土-2,4,5-三氯苯氧乙酸配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相中合成了三种新的稀土-三氯苯氧乙酸固体配合物,其通式为RE(TCR)3(RE=Sm3+,Er3+,Ho3+;TCP-=2,4,5-三氯苯氧乙酸).并研究了它们的组成,溶解性,摩尔电导等物理性质,通过红外和紫外、可见光谱,热重和含热分析等手段,确定了配合物中RE3+与TCP-之间的成键特征.  相似文献   

5.
RE(Met)(NO3)3.H2O(RE=Er,Yb,Y)固体配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相中制得三个硝酸稀土盐与蛋氨酸的配合物.通过化学分析、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分析、紫外光谱、TG-DTG及X-射线粉末衍射等方法研究了这些配合物的一些物理和化学性质.确定其通式为RE(Met)(NO3)3·H2O(RE=Er,Yb,Y;Met=DL-α-Methionine)  相似文献   

6.
稀土乙酸8-羟基喹啉三元配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乙醇水溶液体系中,合成了6种稀土(RE)乙酸(HAc)8-羟基喹啉(Hhq)三元固体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紫外光谱、f-f跃迁光谱及热重-差热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性质和成键特征.所合成配合物的组成为RE(AC)(hq)2·H2O(RE=La,Nd,Sm,Ho,Er,Y),同时还试验其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不同溶剂中,测得配合物M(mnt)(phen)电子吸收光谱(M=Cu2+、Ni2+;mnt2-=马来二腈基二硫代酸根;Phen=1,10菲啉).两种配合物都存在LL’CT谱带,将配合物的LL’CT带的umax与Z和ET以及EMLCT直线拟合,发现umax与Z和ET有线性关系,而与EMLCT没有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8.
稀土对羟基苯甲酸8-羟基喹啉固体配合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4种稀土对羟基苯甲酸8-羟基喹啉固体配合物,其通式为RE(PBA)·(hq)2(RE=La,Nd,Er,Y;PBA=对羟基苯甲酸根;hq=8-羟基喹啉基).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IR,UV,f-f跃迁吸收光谱和TG-DTA分析,研究了配合物的组成和性质,还试验了配合物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双N-氧化吡啶-2-甲醛缩丙二胺合锌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分子结沟.化合物晶体为正交晶系,空间群P_nam;晶胞参数a=0.7145(8)nm,b=1.3716(7)nm,c=2.2527(6)nm,Z=4.结构参数经块矩阵最小二乘法精修后,最终一致性因子R=0.078,R_W=0.071.采用EHMO方法分析了配合物的电子结构和分子轨道,阐明了红外光谱中C=N扣N一O振动峰的移动和配合物的成键特性.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稀土肴(Eu)和镧(La)与吡啶-2,6-二甲酸(H2DPC)形成的二元配合物,并对上述配合物的结构作了核磁共振氢谱(1HNMR)、碳谱(13CNMR)和氨谱(14NNMR)及红外光谱(IR)的研究和比较.  相似文献   

11.
糠醛缩5-氨基水杨酸Schiff碱稀土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糠醛缩5 氨基水杨酸为配体,合成了未见报道的 6 种稀土配合物,运用元素分析、红外、紫外、核磁共振氢谱、热重 差热分析、摩尔电导等手段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证实配合物的组成为[RE(L2 )2Cl]·0.5C2H5OH( RE=La,Nd ) 或[RE(L2)2Cl]·nH2O ( RE=Gd,Dy,Yb,Y ),配体以负一价离子四齿形式配位,配位数为9.  相似文献   

12.
稀土与L-丙氨酸甘氨酸三元固态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合成了15种稀土与L-丙氨酸甘氨酸的三元固态配合物RE(Gly)2(Ala)3Cl3·2H2O,并以热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质谱以及X射线衍射数据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3.
稀土与2,4-D及邻菲罗啉配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邓洪  陈超球  梁利芳 《广西科学》2001,8(2):105-107
合成钕、钆、镝、镥等稀土 (RE)· 2 ,4-二氯苯氧乙酸 (HDCP)·邻菲罗啉 (Phen)三元配合物。用化学分析法研究配合物的组成及其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能和摩尔电导等物理性质。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重 -差热分析等方法研究新合成三元配合物的结构及性质。确定了配合物中 RE3+ 与 DCP- 、 Phen之间的成键特性。配合物通式为 RE (DCP) 3· Phen (RE=Nd,Gd,Dy,L u;DCP=C8H5 O3Cl2 Phen=1,10 -邻菲罗啉 ) ,配合物中 RE3+为 8配位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稀土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酮—5与18—冠—6的三元固体配合物.由元素分析确定配合物的化学组成为RE(PMBP)3(18C6),其中RE=La~Lu,Y.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热分析及快原子轰击质谱等方法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5.
陈芳  胡珍珠 《河南科学》2009,27(1):31-33
探索了稀土氨基酸咪唑三元配合物的合成条件,合成了稀土高氯酸盐与甘氨酸及咪唑的三元配合物,用化学分析、摩尔电导、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等手段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RE(Gly),Im](ClO4)y·2H2O(RE=La,x=3,y=3;RE=Nd,x=2,y=3).  相似文献   

16.
在水相体系中合成了稀土钐、铽硝酸盐与天门冬氨固体配合物,经化学分析、元素分析及红外光谱,确定了配合物组成为RE(NO3)3(Asp)2·2H2O(RE=Sm、Tb;Asp=Aspettic),并对配合物进行了TG—DTG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热分解过程。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导测定希土总量的一种新的分光光度方法.利用形成四元配合物[希土(RE)—水杨基莹光酮(SAF)—邻菲啰啉(phen)—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测定希土总量,测定的pH值为9.5;测定的波长为570—58nm;各种希土配合物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0 5—1.51)×10~5升·摩尔·厘米.在特定的条件下,不同希土配合物显色反应的强度近乎相同,配合物组成RE:SAF=1:2.本文还叙述了外来离子干扰情况及其消除办法.此法已用于测定土壤、岩石和矿石样品的希土总量.  相似文献   

18.
合成并表征了水杨醛—1H—苯并三唑乙酰腙(C15H13NsO2,简称SBTH)及其与稀土的新配合物RE(HL)2ClO4(RE=Pr,Nd;HL=C15H12N5O2),通过TG-DTG、DSC研究了配合物的热分解过程,得到了各配合物的分解焓,并利用Kissinger法及Ozawa法计算出各配合物分解的表观活化能,在DMF(N,N—二甲基甲酰胺)中测量了配合物不同浓度时的溶解热,得到了它们的标准摩尔溶解焓,通过恒容燃烧能的测定计算出配合物的标准生成焓。  相似文献   

19.
以3-噻吩乙酸为第一配体合成钐、铕的二元配合物,以3-噻吩乙酸为第一配体,phen为第二配体合成钐、铕的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和EDTA滴定分析确定其通式为REY32H2O、REY3phen(RE=Eu,Sm;Th=3-噻吩乙酸根,phen=邻菲啰啉)后,测定4种配合物的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及TG-DTG曲线。结果表明,由于第二配体的加入,对稀土离子的发光起到了敏化作用,增强了稀土离子的发光强度,并且三元配合物热稳定性比二元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