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微胶囊化法改善膨胀型阻燃涂料的耐水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多聚磷酸铵(APP)-季戊四醇(PT)-三聚氰胺(M)为膨胀型阻燃体系(IFR),氯化橡胶为基材树脂,制备阻燃涂料.聚氨酯的多异氰酸酯预聚体树脂,含有氨酯键结构,可作为IFR的气源,又与氯化橡胶有较好的相容性;其异氰酸酯基能与IFR中的活泼氢发生重键加成反应,通过表面接枝的方法,将IFR微胶囊化,SEM证明了该技术增强了阻燃剂与底材的相容性,提高防火涂料的耐水性.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回收橡胶树脂和丁苯橡胶种类对沥青三大指标的影响,以及回收橡胶树脂对沥青离析程度、高温稳定性能的影响,研发了一种新型回收橡胶树脂复合改性剂,并采用3种典型沥青对回收橡胶树脂复合改性剂的适应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随着回收橡胶树脂掺量的增加,沥青针入度逐渐减小,延度和软化点逐渐增大;随着回收橡胶粉掺量的增加,沥青针入度、延度和软化点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回收橡胶树脂与沥青的离析程度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逐渐增大;2~#丁苯橡胶对沥青延度提升非常明显;新研究的回收橡胶树脂复合改性剂对于基质沥青具有很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3.
文章用不同类型的分散剂制备出不同粒径的PbWO_4,与超细WO_3复合得到PbWO_4-WO_3无机复合浆体,将此浆体以不同的量与一定量的橡胶乳液混合,并用氨水调节pH值,得到的橡胶乳液-无机复合粉体体系。结果发现:用多季铵阳离子分散剂制备的活性PbWO_4与超细WO_3按40:60复合得到的浆体再与橡胶乳液按7.2:10混合(浆体中固含量57%),调节pH=10-11,经静置96h后,仍无沉淀和分层,体系仍具有较好的流动性。橡胶乳液-无机复合粉体体系中的固体填充物含量可提高到25%。  相似文献   

4.
固体酸能够代替硫酸作为酯化催化剂.评述了磺化苯膦酸锆、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磺化聚氯乙烯、三氯化铁、聚氯乙烯三氯化铁树脂、氯化聚氯乙烯三氯化铁树脂、氯化亚锡、离子交换树脂-四氯化钛、十二水合硫酸铁铵、硫酸铜、改性硫酸钛、硫酸-石墨层间化合物、一水硫酸氢钠、复合固体超强酸、杂多酸、固载杂多酸和分子筛等固体酸催化合成丙酸正戊酯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在PVC悬浮聚合中加入界面阻聚剂、表面活性剂、沉淀剂聚合成不同类型的氯化专用PVC树脂,并研究这3种添加剂对气固相法氯化得到的CPVC树脂热稳定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三乙醇胺界面阻聚剂的增加改善了树脂内部聚集态和皮膜情况,使PVC树脂表观密度不变同时吸油率增加,PVC树脂氯化后氯含量随之增加,树脂内部链段中结构单元中—CCl_2—逐渐增多,从而导致氯化后树脂的热稳定性降低;正戊烷沉淀剂含量的增加使PVC树脂内部空隙更丰富,树脂氯化较为充分,氯化后的树脂氯含量大幅度增加,树脂内部链段结构单元—CHCl—增加较多,从而提高了CPVC的热稳定性; SDBS类表面活性剂的增加提高了PVC树脂的表观密度而吸油率变化不大,氯化后CPVC树脂的氯含量提高不多,而—CCl_2—结构单元过多导致热稳定性降低。  相似文献   

6.
专利情报     
瓷釉涂料生产技术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瓷釉涂料的制作技术,其中以三聚氢胺树脂、环氧醛树脂、桐油、玻璃粉或石英砂或钛白粉为原料制成底漆,以三聚氢胺树脂和蓖麻油混合制成面漆,在使用时先在装饰物表面上刷几遍底漆,再刷或喷面漆,在常温下自然固化后就形成了光亮如瓷的釉面,该釉面可在木质、水泥和金属等物表面上形成,并具有德定性好、附着力强之优点。(申诸号:92103746.5 CN:1078982A)瓷砖单面胶本发明是由溶剂(笨、甲苯、醋酸乙酯、醋酸丁酯)、树脂(聚苯乙烯、ABS、聚异丁烯、聚苯醚、聚碳酸酯)、防老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笨二甲酸二辛酯)、填料(粘土、滑石粉、石膏)组成。可用于粘各种墙和地面、粘接强度高,干  相似文献   

7.
碳酸钙对RTV硅橡胶密封胶的补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摘要:选择多种不同粒径及表面处理的碳酸钙作为RTV硅橡胶密封胶的补强填料.通过分析碳酸钙填充RTV硅橡胶密封胶的拉伸行为和动态粘弹谱图,由实验结果分析,认为表面包覆硅膜的碳酸钙复合粒子与硅橡胶作用机理和脂肪酸处理的碳酸钙与硅橡胶作用的机理不完全一样.碳酸钙复合粒子与橡胶基体作用主要是通过表面的硅膜与橡胶作用.碳酸钙复合粒子的抗位移能力好于其它种类的碳酸钙,适合用于高模量的结构胶  相似文献   

8.
采用模压-焙烧技术制备沥青、呋喃、酚醛和环氧基TiB2-C复合阴极,研究其在[K3AlF6/Na3AlF6]-A1F3-Al2O3 熔体中的低温电解腐蚀行为.研究结果表明:TiB2-C复合阴极均有着良好的铝液润湿性;沥青基TiB2-C复合阴极耐腐蚀性能较差,其腐蚀率和碱金属(K和Na)渗透速率分别为8.09 mm/a和10.6 mm/h:相比之下,酚醛基TiB2-C 复合阴极的耐腐蚀性能最好,其腐蚀率和碱金属的渗透速率分别为3.05 mm/a和4.72 mm/h,分别比沥青基TiB2-C 复合阴极下降62.3%和55.5%;树脂基TiB2-C复合阴极的抗碱金属渗透能力较好,其中又以酚醛基TiB2-C复合阴极的抗碱金属渗透能力最强;树脂黏结剂的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TiB2-C复合阴极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9.
 采用自行研制的多官能缩水甘油胺-醚型环氧树脂、液态酸酐固化剂为基本原料,引入原位分相增韧技术,制备的架空导线用树脂基纤维增强复合芯棒拉挤树脂具有混合黏度低、可使用期较长、高温固化速度快、拉挤工艺性好等特点,用其拉挤成型的复合芯棒表面光洁、综合强度高、耐高温、生产效率高。通过加入复合促进剂避免了快速成型过程高温反应集中放热,降低了体系内应力,可满足复合芯棒拉挤制品机械强度与快速成型工艺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0.
以镍系高顺式聚丁二烯橡胶(Ni-9004)、锂系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Li-700A)及二者的复合胶做增韧改性剂,用本体聚合法合成了聚(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树脂,考察了聚合时间、复合胶用量对ABS聚合反应、接枝参数和微观形态的影响,并对复合胶不同配比下树脂形态及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聚合时间的延长,Ni-9004的接枝率增大,而接枝效率和橡胶相体积分数均有所降低;聚合中发生明显的相转变,最终形态为经典的"核-壳"结构.当与Li-700A复合时,其形态可得到明显改善,且复合胶用量低时,有利于接枝和包藏,补强值为正;复合胶用量增加,粒子尺寸增大,补强值为负.另外,掺混入Ni-9004可显著提高Li-700A的增韧效果,当掺混量达75%时,在产品的拉伸性能得以保持的同时,Izod缺口冲击强度提高了150%以上.  相似文献   

11.
王东来 《科技信息》2007,(12):102-102,34
SP工法是一种建筑物防水构造层次的复合工法,它是指用SBS单组份橡胶防水涂料1-2厚+氯化聚乙烯——橡胶共混卷材1.0-1.5厚作为一个防水层粘结复合整体,用于屋面、地下室等防水工程的一种施工新工法。这种方法的关键点在于用SBS涂料作为防水层、卷材和基面粘结层、密封层,使涂料和卷材密封粘结在一起共同工作,充分发挥了涂料和卷材防水材料的优点、摈弃了两者的弱点,从而使该复合防水层成为最有效的防水层。  相似文献   

12.
聚氯乙烯共混改性氯化丁基橡胶阻尼材料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氯乙烯(PVC)糊树脂共混改性氯化丁基橡胶(CIIR)方法,制备了一种在60~120 ℃阻尼效果良好的改性橡胶材料,以解决氯化丁基橡胶阻尼温域较低的缺陷.DMTA测试表明:单纯的PVC糊树脂共混CIIR材料在高温段阻尼峰较窄,通过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处理PVC糊树脂形成塑溶胶再共混CIIR可以拓宽阻尼温域,60~120 ℃材料的阻尼因子tan δ>0.15.SEM分析表明: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处理PVC解决了其在橡胶中的分散性,提高了界面结合性能.FTIR分析表明:塑溶胶现成、共混与硫化过程未产生接枝与共聚.力学性能测试则表明:共混材料柔韧性提高,阻尼材料的拉伸性能与表面硬度随PVC塑溶胶含量提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氯化橡胶的生产反应原理的分析 ,介绍了氯化橡胶生产工艺方法及新工艺的特点 ,在分析产品质量性能指标的基础上 ,叙述了氯化橡胶在涂料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氯化橡胶是由天然 (或合成 )橡胶经氯化而得到的橡胶衍生物 ,无毒、无味。由于它具有独特的耐腐性、抗蚀性、快干性以及优良的黏附性、防透水性与难燃性 ,广泛应用于涂料、黏合剂、油墨等方面 ,用来生产 ,船舶漆、防火漆、标志漆、防锈漆、油墨添加剂及建筑涂料等产品。国内生产氯化橡胶的传统方法是溶剂法 ,但是 ,由于作为溶剂的四氯化碳被列入禁用产品 ,故溶剂法被淘汰。水相法氯化橡胶新技术的面世无疑具有光明前途。它不仅解决了溶剂法对环境的污染及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而且其工艺流程简单、投资少、产品性能更加优良。由武汉现代工业技…  相似文献   

15.
将废旧轮胎加工为橡胶颗粒,并与砂土混合成为混合土,使之更适合作为路堤、挡墙、桥台等填筑工程的填料。通过直剪试验研究了不同废旧轮胎橡胶颗粒掺量(如10%、20%、30%、40%及50%)对细海砂以及中粗砂抗剪强度的影响,探讨了剪切位移与剪应力的关系,分析并比较细砂、中粗砂改良后的抗剪强度变化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当橡胶颗粒掺量小于20%时,细海砂-橡胶颗粒混合土和中粗砂-橡胶颗粒混合土的抗剪强度随废旧轮胎橡胶颗粒掺量增加而增大;反之,细海砂-橡胶颗粒混合土和中粗砂-橡胶颗粒混合土的抗剪强度随着废旧轮胎橡胶颗粒掺量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对复合工艺的橡胶沥青技术指标及其混合料路用性能进行研究,在制备橡胶改性沥青时掺入适量裂解剂,确定合理的制备温度和时间;对4种复合工艺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能、低温弯曲性能及疲劳性能进行耐久性试验.结果表明:裂解剂质量分数为0.4%的橡胶沥青,以制备温度190℃,制备时间2 h为宜;掺加裂解剂的橡胶沥青混合料具有优异的高温、低温以及抗水损害性能,其动稳定度甚至是基质沥青混合料的3倍左右;复合工艺的橡胶沥青混合料具有优异的抗水损害、抗疲劳破坏性能以及抗低温弯曲性能,其弯拉破坏应变甚至高于橡胶颗粒SBS改性沥青混合料.  相似文献   

17.
谭波  粟友良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4,24(11):4730-4740
为了改善沥青的高温性能,采用橡胶和硅藻精土制备多种掺量的复合改性沥青。利用针入度、软化点、延度、旋转粘度试验,对不同改性沥青性能进行表征,通过曲面响应法得出改性剂最佳掺量比例,并对比橡胶沥青、橡胶-SBS复合改性沥青进行改性效果评估。采用旋转薄膜烘箱老化试验、热重分析法、差示扫描热量法、红外光谱扫描试验、扫描电镜试验、研究了橡胶-硅藻精土复合改性沥青的老化性能、高温性能、微观结构和反应机理。结果表明,22%橡胶和4%硅藻精土的复合改性沥青综合性能最好。与橡胶沥青、橡胶-SBS复合改性沥青相比,橡胶-硅藻精土复合改性沥青表现出了更好的高温稳定性;橡胶粉、硅藻精土与基质沥青之间主要存在物理共混,沥青与两者形成了相互稳定的整体。  相似文献   

18.
喷涂铝覆盖层在实海浪花飞溅区的腐蚀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热喷涂工艺制备铝涂层,并对部分试样涂刷有机涂层(氯化橡胶面漆)进行封闭处理;通过外海现场挂片试验研究其防腐性能,并利用电子扫描电镜(SEM)和能谱仪(EDS)对涂层表面形貌及腐蚀产物进行观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喷铝涂层的结构以平行层面的层片形状为主,局部有不规则颗粒和条丝状体;喷铝涂层与基体相互间结合以机械咬合为主,有机层封闭喷铝涂层的孔隙和缺陷,有效隔绝腐蚀介质的侵入,起到了有效的防腐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为获得性能优异的改性沥青混合料,选用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tyrene ethylene butadiene styrene,SEBS)和橡胶粉对沥青进行复合改性,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复合改性沥青的掺配方案,同时选用三大指标、布氏旋转黏度、短期老化模拟(RTFOT)等试验对复合改性沥青、橡胶改性沥青、SEBS改性沥青、基质沥青的黏滞性、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感温性及抗老化性进行对比分析,综合评价其路用性能.正交试验结果表明,SEBS、CR的最优复合掺量分别为5%和16%,最佳制备方案为SEBS和CR同时加入;采用本文方法制备的SEBS/CR复合改性沥青可降低沥青感温性能,改善低温抗裂性能和抗老化性能,对高温稳定性的改善效果尤为明显;此外需考虑目标需求及温差变化较大时复合改性沥青的掺配比例.  相似文献   

20.
西双版纳地区胶农(林)复合系统对土壤团聚体的改良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西双版纳地区3种典型胶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橡胶-茶叶、橡胶-可可和橡胶-大叶千斤拔)以及单层橡胶林的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特征以及土壤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与单层橡胶林相比,胶农(林)复合系统的土壤物理性质得到明显改善,表现在土壤容重降低,土壤孔隙度增大,并且土壤容重和土壤孔隙度均与2 mm和0.25 mm水稳定性团聚体以及与各团聚体稳定性指标呈极显著相关性;除了橡胶-茶叶复合系统外,橡胶-可可、橡胶-大叶千斤拔复合系统2 mm和0.25 mm水稳定性团聚体含量极显著增多,并且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下降;相比较单层橡胶林,胶农(林)复合系统团聚体稳定性指标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平均几何直径(GMD)均显著增加,分形维数D值则减小,说明构建胶农(林)复合系统后团聚体更加稳定,土壤质量明显得到改善;逐步回归和差异性检验分析表明,MWD可作为该研究地区最佳土壤结构稳定性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