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8 毫秒
1.
完整人红细胞被成功地包埋于聚丙烯酰胺凝胶(PAG)和聚乙烯醇(PVA)。经长期贮藏,这些固定化细胞仍能保持住它们天然的外观。当PAG固定化细胞用5mM、pH8.0磷酸缓冲液溶胞,或PVA固定化细胞用水溶胞时,它们的内含物被除去,并因此被PAG或PVA截留下红细胞膜。经鉴定,该膜含有所有人红细胞膜已知的蛋白质组分。研究了PAG各种孔径对其截取各种膜蛋白的影响,发现用孔径为2.5nm的PAG所包埋的人红细胞,经溶胞处理后能截留下收缩蛋白、带3和PAS-1蛋白质。若再进一步用1%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增溶,PAG将只截留下纯的收缩蛋白质。就PVA固定化细胞而言,几种溶胞处理都能使PVA截留下人红细胞膜的表面蛋白质。这些结果显示,固定化红细胞对在水溶液中极不稳定的各种膜蛋白之分离与特性描述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环境。最后,本文讨论了PAG和PVA所以能从固定化细胞中截留膜蛋白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2.
用抗凝血酶(antithrombin- ,AT- )和肝素对生物材料进行表面改性,以提高其抗凝血性能.以低浓度肝素丝素共混蛋白膜为基质,利用等离子体处理辅助的共价交联方法对AT- 进行固定化.用过剩法对固定化效果进行评价,固定化后的活性采用体外凝血时间进行检测,人血管内皮细胞在材料上的生长情况用MTT法测定.结果显示,通过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将蛋白固定化,低浓度肝素丝素共混膜固定化AT- 后,不仅其抗凝血性能有了一定的改善,而且与普通的肝素共混膜相比,细胞毒性也有所降低.该研究结果拓展了AT- 蛋白的应用范围,同时为抗凝血材料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用抗凝血酶(antithrombin-Ⅲ,AT-Ⅲ)和肝素对生物材料进行表面改性,以提高其抗凝血性能.以低浓度肝素丝素共混蛋白膜为基质,利用等离子体处理辅助的共价交联方法对AT-Ⅲ进行固定化.用过剩法对固定化效果进行评价,固定化后的活性采用体外凝血时间进行检测,人血管内皮细胞在材料上的生长情况用MTT法测定.结果显示,通过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将蛋白固定化,低浓度肝素丝素共混膜固定化AT-Ⅲ后,不仅其抗凝血性能有了一定的改善,而且与普通的肝素共混膜相比,细胞毒性也有所降低.该研究结果拓展了AT-Ⅲ蛋白的应用范围,同时为抗凝血材料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不锈钢表面生物膜电化学性质与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天然水体为挂膜介质,在304号不锈钢表面培养生物膜.以多糖、脂磷为生物量表征参数,研究开路电位和不锈钢表面生物膜生物量的相关性,并使用扫描电镜表征生物膜形貌.此外,利用紫外线处理生物膜样品.结果表明,在一定开路电位范围内,不锈钢表面生物膜生物量与开路电位具有很好的拟合关系,开路电位可以作为生物量的检测手段.不锈钢表面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抗剥离能力,一旦形成将难以剥离.  相似文献   

5.
采用聚合物自洽场理论研究了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的形状对含有2个跨膜蛋白的生物膜自组织结构的影响.每个磷脂分子由一条疏水的尾巴和亲水的头构成,可以看作一根接有亲水头的高分子链.由系统自由能求极小,可以得到系统的平衡态构型.结果发现,当磷脂分子具有头尾对称的柱状形状时,生物膜形成的是人们熟知的通常形态;而当磷脂分子头部比较大、整体形成锥形结构时,生物膜可以形成孔洞结构.随着2个跨膜蛋白之间距离的增加,生物膜会依次形成两孔洞、三孔洞和四孔洞.通过改变跨膜蛋白不同的疏水程度和磷脂分子头尾的体积比,构造出了生物膜结构形态的相图.这一发现对于理解蛋白质-磷脂膜的相互作用、生物膜的融合分裂以及脂质筏的形成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用填料的生物膜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阐明不同类型填料对生物膜的影响,选取弹性立体填料、组合式填料、多面空心球作为接触氧化池的填料,通过考察挥发性生物膜量、生物膜耗氧率、生物膜多聚糖等指标,研究填料的挂膜效果与生物膜特性.结果表明:弹性立体填料挂膜速度较慢,约为8天左右,组合式填料与多面空心球挂膜速度相当;组合填料上的生物膜对于底物有较高去除率,约为90%,生物膜量高;多面空心球受气水作用能够悬浮转动,因而具有较强的布水、布气功能,生物膜活性较高,但生物膜容易脱落导致系统受负荷冲击时生物量流失而处理效果变差;弹性填料具有处理效果稳定,受环境变化影响较小,且便于反冲洗,因此其综合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7.
膜蛋白是一类在生命活动中非常重要的蛋白,但是膜蛋白三维结构的研究远远落后于水溶性蛋白.核磁共振方法由于不需要膜蛋白的晶体制备,使得该方法日益成为膜蛋白结构解析的主力.对不同的膜蛋白样品制备方法,有几种不同的核磁共振方法来进行膜蛋白的结构研究.其中液体核磁方法针对膜蛋白/去污剂胶束和膜蛋白/饼状胶束样品,并已经成功解析了多个膜蛋白结构;静态取向固体核磁共振方法针对具有均一取向的膜蛋白/饼状胶束样品和膜蛋白/磷脂双分子层样品,也成功获得了许多膜蛋白的结构信息;魔角旋转固体核磁共振方法针对膜蛋白/磷脂双分子层样品,也在发展中,并尝试着进行膜蛋白三维结构研究.  相似文献   

8.
金属螯合载体一步纯化与固定化GL-7ACA酰化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金属鳌合亲和层析技术,以EIP-ARFG-IDA-Co2+为载体,从可溶性总蛋白中一步分离纯化具有His-tag标签的GL-7ACA酰化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固定化方面的研究,其固定化最适条件是150~200U/g给酶量与载体比,固定化时间16 h,固定化介质pH=7.0.固定化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反应pH为8.0.同时还考察了固定化酶的热稳定性、重复利用性及载体的重复使用等特性.  相似文献   

9.
海因酶是利用海因酶法制备手性氨基酸的关键酶.采用Eupergit C、Eupergit C250L及其氨基化后的载体作为固定化介质,对酶液pH值、蛋白浓度、固定化时间以及EDC用量等参数对海因酶固定化过程的影响进行研究,并在实验范围内,得到了上述参数的最优值.研究表明,环氧基载体的最适固定化条件为:酶液pH值为7.0,酶液蛋白质量浓度为0.4mg/mL,固定化时间为20 h;氨基载体最适固定化条件为:酶液pH值为8.0,酶液蛋白质量浓度为0.4 mg/mL,固定化时间为10 h,EDC用量:Eupergit C(-NH2)为70μL,Eupergit C250L(-NH2)为120μL.其中以Eupergit C250L为固定化载体,海因酶的活性回收率可高达87%,且固定化酶的稳定性也较好,酶活半衰期长达2 500h左右,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兰国宝 《广西科学》1999,6(2):120-123
yC16(cDNA, 2.9kb)是果蝇yema基因的转录片段.为制备yC16编码蛋白作为免疫原,本实验用GST融合基因表达载体pGEX-2T在Escherichia coli中合成该基因的蛋白,并与谷胱苷肽-s-转移酶(GST)融合形成融合蛋白.结果由裂解细菌所得到的融合蛋白为水溶性,并且可以在非变性的条件下,通过亲和层析作用在固定化的谷胱苷肽上加以纯化,然后再利用具有识别特异位点的蛋白水解酶--凝血酶或凝血因子Xa的切割作用,将融合蛋白中的GST成分除掉.实验结果表明,使用pGEX载体合成克隆基因多肽,是一种有效而可靠的方法,步骤简单.  相似文献   

11.
维生素C抗氧化作用及其在运动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动可使体内自由基含量升高.自由基与生物膜中的不饱和脂肪酸之间有高度的亲和力,二者一旦结合,就会生成不饱和脂肪酸的过氧化物,使生物膜的结构、功能受到破坏,对组织造成伤害,影响运动能力.维生素C作为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在自由基清除过程中可发挥重要作用.本文论述了维生素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机制,分析了维生素C与运动能力之间的关系以及维生素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Biomembrane-coated capillaries are prepared by coating different kinds of biomembranes including mice red cell membrane, human red cell membrane and S-180 cell membrane on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capillary, respectively. Effects of immobilized biomembrane amount, pH and biomembrane species on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drugs and biomembranes have been evalu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hromatographic retention factor for each drug was essentially related to the amount of immobilized biomembrane, the pH and the type of biomembrane.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近二十年来分离蛋白质的新方法及制备型设备的进展.共分三大类:即电泳、场流分级和等电聚焦。介绍了其中的技术关键,如建立pH梯度的方法、流动方向与电场垂直的新概念以及近10年来发展的多种类型的制备装置。其中一些较好的装置的处理能力已超过制备型的凝胶色谱和亲和色谱装置,达到了每天分离几克到几百克蛋白质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自由基生物抗氧化与疾病   总被引:51,自引:0,他引:51  
针对生物抗氧化剂这一近年来化学、生物学与医学交叉学科研究的热点 ,综述了生物体内自由基等活性氧( ROS)的产生及其引起生物细胞氧化性损伤所造成的危害 ,抗氧化剂的种类和作用 ,抗氧化剂在预防和治疗癌症、冠心病、衰老、白内障等慢性疾病中的作用 ,不同类型抗氧化剂间的协同作用 ,以及抗氧化剂研究领域的一些新动态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甲状腺肿瘤组织中碱性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basis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s.bFGFs)的提取过程和分子量鉴定。研究表明:bFGFs对肝素具有强的亲和力,组织匀浆通过Heparin-Argarose亲和层析柱后,用2.0mol/L的NaCl即可洗脱下来,收集其亲和峰值的洗脱组分,经三氯醋酸沉淀后即可得到bFGFs,经Western-blot方法分析其分子量有三种,分别为14KD、17KD、18KD。  相似文献   

16.
不定导纳矩阵法可以用来分析线性时不变网络。本文简要地介绍了不定导纳矩阵的基本概念,讨论了应用于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分析方法,给出了应用实例,并得出放大器的增益和输入阻抗表达式。所得到的结果与一般的等效电路法获得的结果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7.
很多生物可以利用地磁场辨别方向和方位,而生物磁铁矿被广泛发现存在于这些生物体中,研究者认为,生物磁铁矿与周围组织(包括神经组织)构成磁接收器,它在与外界磁场的相互作用中,将外界磁场信息转化成神经信息促使生物作出相应的反应;生物磁铁矿磁接收器理论包括单畴磁铁矿磁接收器模型和超顺磁磁铁矿磁接收器模型;趋磁细菌体内存在典型的单畴磁铁矿颗粒,本文中,以趋磁细菌为例,从磁学理论角度出发,定性的探讨了单畴磁铁矿磁接收器的磁学模型和工作机制:在外磁场中,外面包围着生物膜的单畴晶体会受到力的作用,单畴晶体把力转加给生物膜,再被生物膜中的机械感受器接收到,再转变为刺激信号,引起细胞相应的运动行为;或者是,磁铁矿粒子通过与生物膜的结合,把受到的力转变为打开或关闭离子通道,影响离子的流入,跨膜电势发生改变,从而产生刺激信号;多个单畴晶体及膜的存在会导致信号的增加与放大.  相似文献   

18.
IAM模型在软件架构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件体系结构作为系统开发的蓝图,已成为一个结合项目所有阶段的概念纽带,体系结构的建立是软件开发的关键所在。由于需求和体系结构之间模糊的关联关系,如何利用获取的需求进行软件架构的构建,是开发者面临的一个主要难题。文章基于CBSP方法建立的IAM模型成功地应用于淮北煤炭安全管理系统的开发中,该IAM模型在需求和软件体系结构之间架起了一个有效的桥梁。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饮用水中微生物的类型,给出了饮用水中微生物的控制策略,重点阐述了给水系统生物膜对公众健康的影响,并提出了控制生物膜形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