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流域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预警方法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流域可持续发展是以流域作为特殊区域的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如何度量可持续发展状况以及度量发展模式是否具备可持续性,是目前研究和关注的热点。本文提出了流域可持续发展分析的新思路-系统动力学预警方法,并结合实例进行了分析研究,建立了流域可持续发展预警模型,通过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调整流域发展策略,拟定不同政策方案,进行了仿真研究,通过对各种政策方案下仿真结果的分析和评价,得出的对策意见和预警结果符合实际情况,为流域制定发展规划,调节各项政策提供了理论及方法、依据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2.
克里雅河流域水资源利用及其生态环境响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克里雅河是和田地区于田县最大的河流,也是历史上曾经注入塔里木河、横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绿色走廊之一。克里雅河流域人口与经济发展而带来的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增加,对流域生态环境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由于中上游水土资源开发面积急剧增加,导致下游输水逐年减少、年内分配趋于集中,导致下游河段断流,生态环境恶化等现象。克里雅河流域水土资源开发引起的环境响应有积极建设性的一面,也有消极的破坏原有生态环境的一面。前者主要表现在:①绿洲内部水资源利用量逐年增长,绿洲环境逐步改善,②提高了绿洲土地生产能力,③已形成引、蓄、输、排为一体的网络,提高了抗旱能力和水资源的利用效益。后者主要表现在:地表水流程缩短,下游生态环境恶化;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影响了土地生产力;绿洲外围小气候的恶化、生态环境的破坏威胁着绿洲的稳定性。在流域水土资源开发的同时重视生态环境建设与调控具有重要意义。图2,表3,参7。  相似文献   

3.
油气资源的不可再生性,要求石油工业的发展具有可持续性.分析了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的基本现状,简述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理和系统工程的方法,提出了中国石油工业的系统模型和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方法.通过建立油气资源最优开采模型和基于社会物理学原理的可持续发展调控模型,探讨了实现中国石油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给出了建立石油产业生态工业园、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建立创新机制为核心内容的发展战略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阜康大绿洲生态经济系统点-轴-带-圈空间结构模式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建立新疆阜康绿洲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结构为目标,运用景观生态学和区域经济理论与方法,归纳了绿洲空间演变的历史过程和规律,提出大绿洲生态经济系统(MPOED)概念,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了大系统内的生态经济的点-轴-带-圈空间结构模式。图6,参4。  相似文献   

5.
现代绿洲稳定性评价--以新疆阜康绿洲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绿洲生态经济大系统的思想,提出绿洲稳定性的理论框架。以模糊综合方法为基础,建立现代绿洲稳定性评价的模型。按照机制性与表征性统一、景观与功能统一和系统耦合原则,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对阜康绿洲进行评价,该绿洲发展系统处于基本稳定且敏感状态。图1,表3,参8。  相似文献   

6.
典型天然绿洲人工化过程及其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洲是干旱区人类主要活动场所,并在干旱区山地—荒漠—绿洲三大系统中处于中心地位。但是随着人口的增加、社会经济的发展,绿洲生态系统所承载的压力日益增加,生态危机及可持续发展问题十分突出。绿洲的空间结构也发生变化,绿洲空间的结构,直接影响绿洲稳定性和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以新疆且末绿洲为例,运用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方法,利用实地调查、统计资料和且末绿洲1970、1990年和2000年3个不同时期的遥感数据进行解译、分类与统计处理,揭示了且末天然绿洲空间演变和现状,并研究和分析了且末天然绿洲人工化过程及其驱动力。结果表明,整个绿洲多年来是扩张的趋势,这种绿洲扩张从绿洲空间规模和人口增长方面明显的表现出来。人口的迅速增加,也是成为绿洲人工化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7.
绿洲灌区节水型种植模式评价与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水资源严重短缺、农业可持续发展受限、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的现实,以武威市凉州区为例,运用综合评价方法从经济、社会、生态3个方面对现有主要种植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日光温室蔬菜、玉米/豌豆、制种玉米、小麦/玉米、大田玉米、马铃薯6种模式综合效益较好,但从水资源安全、高效利用、农业产业发展的更高层次要求来看,日光温室蔬菜、玉米/豌豆、制种玉米3种节水高效模式更为理想,适宜于西北内陆绿洲灌区应用,有利于实现节水、增收以及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8.
基于信息共享的可持续发展评价与优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取向,也是我国科技攻关的核心与重点,本文在可持续发展信息共享的基础上,构造基于人口、资源、经济、环境和科技子系统为核心要素的PREEST系统模型;并在完成对可持续发展系统评价的前提下,对系统的发展和运行进行规划和优化探索,以期通过对基于可持续发展信息共享的研究,为我国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且末绿洲规模扩张预警指标体系框架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干旱区山地一荒漠一绿洲三大系统中,绿洲处于中心地位。但是随着人口的增加、社会经济的发展,绿洲生态系统所承载的压力日益增加,生态危机及可持续发展问题十分突出。确定绿洲发展的适度规模和扩张指标体系及规模预警是现代绿洲研究的核心。通过全面剖析且末绿洲系统、深入分析野外调查数据并与空间数据相结合、广泛查阅资料并分析,对绿洲规模扩张预警指标体系进行分类归并,构建了层次分明、逻辑清晰的绿洲规模扩张的预警指标框架体系,构思出3大类28项绿洲规模扩张预警指标体系,其对保持绿洲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图4,参20。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人类活动引发的水危机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如何找到解决水安全问题的有效手段成为新的研究热点.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建立了社会水循环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水资源在区域社会系统和水系统之间的转化和消耗过程;从提高水安全保障能力角度,设计了节水农业型、环保工业型和服务业驱动型三种发展模式,并研制了基于发展模式驱动的水安全调控模型;在对区域水安全状态关键指标模拟的基础上,评价在不同发展模式情景下的水安全度,对比给出推荐的调控方案.通过在郑州市的应用发现,设计的七种调控方案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水安全度,但采用复合模式方案的水安全度明显高于采用单一模式方案,综合考虑三种模式的方案7是最理想的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11.
水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其对区域生态环境安全尤其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安全及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及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建立了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并运用其对车尔臣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计算与评价,最后针对车尔臣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表2,参12。  相似文献   

12.
是在“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的方法思想指导下,探讨区域PRED系统发展的滚动模型建立的具体方法。选择SD为主模型,利用辅助模型确定主模型参数。并以江西省为例,建立了一个初步江西省PRED系统发展模型.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农业经济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福建省相关统计资料的分析,将大农业作为一个整体系统看待,了解其子系统如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自80年代以来的发展状况和趋势,并对各子系统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提出了协调福建省农业PRED系统的对策和措施,以实现农业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图2,表2,参8。  相似文献   

14.
长江三角洲土地资源利用与农业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长江三角洲土地资源紧缺,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土地的非农化速度很快。作为我国历史上的重点农业区,尤其是我国难得的大面积粮食高产区,保护耕地与建设占地之间的矛盾随着人口、经济高速增长将日益尖锐,不解决这个问题就无从谈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就可能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认清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其严峻态势基础上,对土地资源利用与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阐述了21世纪持续发展的途径与对策。表2,参4。  相似文献   

15.
针对战时物资储供能力评估缺少有效模型算法的问题,分析了储供基地战时物资供应保障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关键环节,建立了储供基地支援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提出综合运用定义量化、考核评价、模糊算法、层次分析、排队网络和指数综合等算法,计算其人员素质、仓储、装卸、投送、指挥控制、信息保障等指标的值,最后给出了综合保障能力评估模型算法。实例分析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为战时作战物资仓储供应保障辅助决策和信息系统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与评价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吉林省是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省份之一,研究其可持续发展有助于其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重振老工业基地雄风。探讨了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原则,并依据吉林省实际情况建立了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吉林省9个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分析,利用SPSS软件对吉林省城市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综合可持续发展隶属度除长春、吉林较高外,其余城市均较低;利用聚类结果对吉林省可持续发展分区,吉林省分为3个可持续发展区域。说明吉林省可持续发展程度区域差异明显,各地区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可持续发展政策,从而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图2,表3,参18。  相似文献   

17.
通过综合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层次分析方法,建立系统综合评价的AHP变量加权主成分分析模型.在构建青藏高原牧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基于该模型方法对青海省内的30个牧区县给出发展现状的评价实例.最后,讨论了模型方法使用中的若干改进方法思路,以提高评价稳定性和效果.  相似文献   

18.
矿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以我国矿区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了矿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首先,探讨了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和方法以及矿区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方法;其次,分析了矿区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系统的运行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矿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各指标的权值;再者,给出了矿区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的原理和步骤;最后,将所建立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应用于我国的铁法矿区,并根据评价结果分析了矿区进一步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地球系统科学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科学基础,它跨越一系列自然与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required functions and development tactics for the SXSES-DSS,and briefs the general design of the system and a developed prototype based on the design.It ispointed out that the system is an intelligent,distributed,integrated group DSS based on model base,knowledge base,algorithm base,graph base and text base etc.,which has a two-layer coordinationstruc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