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2008年黑龙江省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航空相片及2009年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为数据源,通过内定向、相对定向、绝对定向生成立体像对,并利用VirtuoZo NT软件中IGS数字化测图,对35个固定样地的3个针叶树种(红松、冷杉、云杉)提取树高与冠幅,并将提取数据与实测数据进行精度分析。结果表明:提取的树高和冠幅值具有一定的精度,其中树高平均精度为76%,冠幅的平均精度80%。基于以上提取结果,根据树高、冠幅和材积三者之间的关系,分别建立了3个树种的航空相片一元材积表和二元材积表。经检测,树高和冠幅因子与材积具有很好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林业调查中地类面积遥感判读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中小班遥感面积测量精度,本文利用博爱县国有林场部分遥感影像建立了目视解译标志,借助CIS进行了小班面积判读,并利用CPS实测了小班面积.遥感判读数据和实测数据的平均相对误差及相关系数结果表明,除了苗圃地和竹林地平均相对误差较大外,其余地类误差均较小,所有地类的遥感判读面积与实测面积均存在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3.
数字正射影像图是将航空影像经过预处理、空三加密、DEM编辑等过程生成的既具有像片的影像特征又具有地图的几何精度的影像图,其信息丰富直观,具有良好的可判读性和可量测性。本文以数字正射影像图的制作为研究对象,详细介绍了制作正射影像图的技术流程,并提出了正射影像图质量检查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周丽芳 《甘肃科技》2014,(9):143-144,120
林地落界就是依据现有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公益林区划界定成果、结合森林经营活动档案等资料,以数字正射影像图(简称DOM)数据信息为基础,通过遥感影像资料判读核实,并辅以适当的现地调查,按照林地落界基本条件和精度要求,落实现有林地和依法可用于发展林业的土地的边界和图斑,构建全省、全国林地"一张图"。介绍了小陇山林区基本概况,分析了林地主要因子的划分,提出了林地落界的主要技术步骤以及实际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利用摄影测量技术来获取和反演关键林分参数的准确性,从而为推算其他林分因子提供相关思路,以实现快捷高效的森林资源调查。选取了一片亚热带人工混交林作为实验样地,并利用样地中6个优势树种的实测数据分别构建了多个胸径-树高、冠幅回归模型,并得到了对应的最优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从点云数据中获取的树高和冠幅,反演出单株树木的胸径;最后通过分析实测胸径与基于点云计算得到的胸径之间的相关性来判断算法的准确度。结果表明:(1)6个树种的实测树高与基于点云获取的树高相关性较高,R~2均在0.7以上;(2)多数树种的实测冠幅与获取的冠幅相关性偏低,其中仅喜树的冠幅R~2高达0.88,其余树种的冠幅R~2最高只有0.61;(3)最优回归模型拟合胸径与实测胸径的回归分析中,发现高大落叶乔木比如马褂木、喜树的R~2均在0.7以上,而落叶小乔木比如樱花树以及柏类树木比如圆柏、龙柏等R~2最高仅0.25,雪松的R~2则为0.54。  相似文献   

6.
王雪  李伟  王伟 《科技咨询导报》2011,(13):102-103
随着3S技术的发展,以及林业信息化的需求,RS及GIS在林业中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本文着重讲述利用SPOT5卫星遥感数据对某乡镇森林资源进行二类调查,结合影像的特征和森林资源调查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基于SPOT5遥感数据,利用RS与GIS在森林资源二次调查中的技术流程度方法,包括遥感数据的正射校正、融合处理、波段组合等方面,以及影像的判读解译等.最终得出该乡森林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与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7.
DGPS和SPOT-5异轨立体像对在岷江源构造地貌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川西岷江源一带为研究区,利用DGPS方法获取野外校正点和验证点,应用SPOT-5异轨立体像对数据生成分辨率为2.5 m的DEM数据和相应的正射影像。获取野外测量校正点22个,验证点15个,实测剖面1条。使用检查点法和剖面检查法进行数据质量评价,进一步获取岷江断裂带沿线的岷江河谷横剖面形态及河流阶地等详细的构造地貌信息。研究表明,利用DGPS在获取少量野外校正点的基础上,可生成用于活动构造及构造地貌详细研究的高质量DEM和正射影像。  相似文献   

8.
针对采用SPOT5卫星影像进行森林资源调查后,小班植被因子无法直接判读的问题,通过分析研究森林资源遥感调查和林业专业调查数据,提出了在遥感调查中各小班植被因子的自动提取方法。将此方法提取的因子与实地调查因子作对比,结果表明,幼树种类的一致率为86%,下木种类的一致率为92%,草本种类的一致率为96%。  相似文献   

9.
基于全站仪的林业数据自动测算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全站仪进行森林三维导线测量,根据控制点坐标测算树木的三维位置,利用坐标可绘制树木分布图和森林资源分布图;根据全站仪自动测算的胸径(或任意处直径)、树高,代入相应的数学模型可求算树干的材积。全站仪自动测算林业数据,不仅提高了速度、效率和精度,而且可为林业数字制图和后期的GIS分析提供数据源。  相似文献   

10.
李显军 《科技资讯》2023,(21):33-36
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需要以正射影像作为工作底图,因此需要采用分辨率优于0.2 m的真彩色数码航空摄影并处理制作分辨率优于0.2 m(1∶2 000)的数字正射影像图(Digital Orthophoto Map,DOM),局部区域采用分辨率优于0.5 m的遥感卫星DOM制作并形成用于调查和实测的基础工作底图。作为DOM生产的基础,探讨了应用于土地确权的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的生产过程。对DEM生产中空三加密处理等进行了详细规划与实施,建立了DEM作业步骤与主要技术指标,进行了精度检查等工作。  相似文献   

11.
通过数字测绘航空摄影快速获取高分辨率影像,能快速生成DEM、正射影像、三维景观图等测绘产品,能够迅速了解灾情并获取受灾地区详细的地面三维信息,为救援队伍提供精确、可靠的测量数据。通过在受灾区域获取的航空影像,基于PHOTOMOD软件进行数据快速后处理实验。经过效率分析和精度统计,证明其效率和取得的正射影像成果可以达到指导应急救灾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无人机低空航拍摄影是获取地理信息重要技术方法,为探讨正射影像测绘技术实践应用,以额济纳旗无人机航空摄影及正射影像制作技术为例,详细介绍了航拍设计方案,通过技术实施过程像控点测量、航测内业数据生成和正射影像图制作的探讨,总结了额济纳旗测绘过程技术经验方法,为正射影像航空测绘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3.
以北京市八达岭林场为研究区,TM影像为数据源,结合地面样地调查数据,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树种建立了北京市八达岭林场三维绿量(TGB)的估测模型。对估测模型进行评价和精度验证,得到阔叶林、针叶林、混交林三维绿量模型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58、0.756、0.759,测算精度为85.63%。基于模型估测八达岭林场的三维绿量,总量为1 498.635万m3;与利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计算的地面实测三维绿量对比,测算精度为90.89%。  相似文献   

14.
土地数据是土地管理的基石,也是农业、林业、水利、发展改革、城乡规划建设、环境保护等各项事业发展和管理的重要基础。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任务中,农村土地调查全面采用优于1米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城镇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全面采集优于0.2m分辨率航空摄影数据。采用数字高程模型和高精度控制点,制作正射正射影像图。本文通过阐述数字正射影像的概念,分析数字正射影像的制作质量控制以及质量检查。  相似文献   

15.
张楷若 《科技信息》2012,(33):91-92
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遥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林业资源调查中,遥感影像的判读也成为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本文结合广元市朝天区的林地保护利用规划项目.从判读的一般技术路线和方法对感影像判读技术在林业资源调查中的应用进行初探,并对调查结果作出分析。结果表明:利用遥感技术进行林业资源调查是切实可行的,较以往的传统调查方法更方便、更有效,同时保证了调查的精度。  相似文献   

16.
面对地物特征不明显的复杂地形区,同时无条件获得高精度数字正射影像和大比例尺地形图等参考资料的情况下,基于有理函数的RPC模型对高分辨率进行正射纠正也能达到满意的精度.本文基于RPC模型,利用有限的野外实测控制点和Google Earth平台控制点三种方案对覆盖复杂地形区湟水流域的SPOT6影像进行正射纠正.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手持GPS的正射影像平面中误差为9.0m;基于Google Earth纠正的正射影像平面误差为6.6m;以手持GPS为基准结合Google Earth数据纠正的正射影像的平面误差为4.9m.方案三纠正结果精度最高,初步验证了基于有理函数的RPC模型纠正精度较为稳定,以及增加控制点数量以及均匀分布能明显提高影像的纠正精度.在地面控制点布设数量不足以及不均匀的情况下补充部分Google Earth数据进行正射纠正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基于贝叶斯算法的森林成熟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森林资源调查和监测工作起步较早,具有丰富的森林资源监测基础数据资料,激增的数据背后隐藏着许多重要的信息,简单的查询和统计已经无法满足林业的需求,需要出现一种挖掘数据背后隐藏的知识手段.该文将数据挖掘的方法引入林业应用,从而为林业的经营决策提供一条新的思路.通过挖掘林龄与其它调查因子间的关系来建立贝叶斯算法预测模型,利用其它调查因子较准确、有效率地预测林龄;确定了与林龄相关性最高的因子:胸径、树高、公顷畜积和郁闭度,解决了传统测量林龄的困难,并可进一步确定森林是否成熟,为合理采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刘硕 《科技资讯》2014,12(19):42-42
通过利用测区内已有的高分辨率航空影像,经过降低分辨率处理,制作成0.5 m分辨率的正射影像,用于地理国情普查内业地表覆盖和国情要素采集,以及外业调查的工作底图。经过试生产及精度评定,证明该正射影像精度高、影像清晰,能够达到地理国情普查项目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数字正射影像没有三维立体信息,不能量测地貌高程。传统构建可量测的立体模型的方法是在原始遥感影像立体像对上实现的,同时还需要相关参数的支持。在DEM支持下,通过引入投影视差光线,在数字正射影像上,制作立体辅助影像,并与原正射影像共同构建立体正射影像对,产生与实地相似的几何模型,进行立体观察与量测,可解决地貌高程量测问题,是另外一种构建立体三维环境的思路。本文介绍了DEM迭代法的原理及制作立体辅助影像的流程,进行了实际生产和精度检测。  相似文献   

20.
随着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及摄影测量技术持续发展,使得数字正射影像图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正射影像图在城市的整体规划以及土地利用规划等领域变得十分重要。而且现在随着数字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在进行航空摄影测量时,都要求制作出数字正射影像。4D产品也将随之不断的发展。由于数字正射影像图较矢量图形能更直观形象的表示地物地貌,其包含的信息量更大,更加丰富。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Inpho摄影测量系统来获取数字正射影像图,并对正射影像图的应用作了介绍。在制作过程中对成果的质量、精度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