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7 毫秒
1.
本文简单论述了红外测温技术在检测线路绝缘子缺陷方面的应用,重点分析了红外测温技术检测绝缘子存在缺陷的原理,以及简单归纳了实际工作中应用红外测温技术判断绝缘子是否存在缺陷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500kV电力线路路径都较为偏僻,多数线路架设在高山峻岭之间,使得检修很不便利.500kV直线塔悬垂整串绝缘子的更换已成为线路检修的重要环节,而在传统日常检修过程中,500kV直线塔悬垂整串绝缘子的更换方法既耗时、又耗力,并且存在着一定的不安全性.因此,需要对500kV直线塔悬垂整串绝缘子的更换方法进行改进.本文主要通过对500kV直线塔悬垂整串绝缘子更换的传统方法的概述,从而提出自动机械臂悬垂绝缘子更换方法,并对此方法原理和步骤进行具体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红外测温诊断技术在苏州500kV变电运行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外测温技术是利用红外探测技术获取设备的红外辐射状态的热信息,然后转换成温度进行显示的技术,它以温度高低来判断其工作状态的正常与否。红外测温技术已经在苏州500kV变电运行维护中得到广泛应用,并收到了很好的实际效果,为准确发现电气设备运行中的异常和缺陷,使部分事故检修转为预见性检修,为故障隐患的及早发现并及时处理提供了先进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用盐水浓度模拟污秽物导电特性,用400 kV冲击电压发生器对35 kV陶瓷支柱绝缘子和复合支柱绝缘子进行了1000余次雷电冲击电压下的干闪、湿闪和人工污秽试验,对起始闪络电压和伏秒特性曲线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探索.实验结果表明,陶瓷绝缘子的起始闪络电压比复合绝缘子更容易受到污秽物的影响,但其闪络形成时间受盐水浓度和表面湿度的变化影响不大,而复合绝缘子则会受到较大影响,这在电力系统绝缘配合设计方面需要重视.本文对35 kV陶瓷绝缘子和复合绝缘子在雷电冲击电压下的闪络特性开展了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5.
浅谈红外测温在变电运行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博雅 《科技信息》2010,(17):358-358
电力系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而电力系统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安全稳定问题,运行人员的职责之一就是及时发现运行中的安全隐患,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消除缺陷。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红外测温技术在变电运行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500kV变电站,一些高压设备隐蔽或发展中的缺陷无法直接发现,但可通过红外测温技术及时发现、准确的处理。  相似文献   

6.
刘元进 《广东科技》2013,(10):64-65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电力供应在生产生活中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职责,输电线路运行情况的好坏直接决定着输电质量的高低,影响着社会各界的用电情况。在输电设备材料中,复合绝缘子的质量值得关注。就某500kV直流输电线路中的复合绝缘子的缺陷进行分析,找出对应的策略,提高输电线路的运行质量。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在110 kV架空输电线路中安装新型避雷器对复合绝缘子电场分布的影响,根据110 kV架空输电线路中杆塔、新型避雷器、复合绝缘子、均压环及金具的实际结构,采用时谐电场三维有限元计算方法,建模计算了安装新型避雷器前后复合绝缘子串的电场强度。通过分析对比安装新型避雷器前后复合绝缘子以及均压环表面的电位和电场分布特性可知,安装新型避雷器增加了复合绝缘子表面电位及电场分布的均匀性,提高了均压效果,影响是良性的。  相似文献   

8.
浅谈500kV线路带电更换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晓峰 《科技资讯》2009,(9):106-106
作者针对某供电公司采用沿绝缘子串进入电场,等电位、中间电位、地电格不入位3种作业方式协调配合,用绝缘子卡具首次成功带电更换500kV线路耐张四联串中的不良绝缘子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华东科技》2003,(1):98-98
有机外绝缘是输变电设备外绝缘发展的趋势,合成绝缘子作为有机外绝缘的典型代表,如今发展迅猛。我国合成绝缘子的用量已经居世界第二位,目前约有100万支35-500kV的合成绝缘子运行在我国电网中。  相似文献   

10.
王海龙 《科技信息》2013,(14):482-483
为解决某供电局220kV线路带重锤型均压环的复合绝缘子连续两次发生闪络问题,对不同工况下的复合绝缘子串电场分布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绝缘子串的闪络主要是由于其下端所安装的重锤均压环曲率半径较小,导致在正常运行时其外侧上边沿电场过于集中,更易引发闪络。  相似文献   

11.
简述兰州输变电运行公司750kV输变电设备红外测温及诊断开展情况,系统阐述红外图谱管理模式和图谱库在输变电设备管理方面的应用及进行应用效果分析,并对后续公司开展红外图谱管理提出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12.
钢套结合葫芦法是一种更换线路绝缘子的常用方法。目前保山工作站利用线路停电机会对110kV-220kV线路自爆绝缘子进行了大量更换,在方法、效率、经验上取得了一定成果。特别是今年停电对500kV线路耐张塔自爆绝缘子的更换过程中,依靠工作站人员的智慧和力量进行了技术难点的攻关,安全顺利的完成了更换工作。  相似文献   

13.
蒋晖 《广东科技》2013,(18):94-94,58
目前我国各省电网的骨干网架,主要是由500kV输电线路和变电站组成的超高压网络。通过在500kV输电线路中使用相V型绝缘子串检修技术,不仅帮助降低了铁塔钢材的指标需求,还降低了造价,减少了中相风偏。  相似文献   

14.
对复合绝缘子伞裙老化状态的评估,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为了实现在工程现场对复合绝缘子伞裙的无损检测,提出了一种便携式单边核磁共振传感器的设计方案。对静态磁场的均匀度和射频线圈进行了优化,以获得较高的信噪比。以110kV等级下不同运行年份的绝缘子为样品进行测量,使用CPMG序列对样品进行激励;采用单指数拟合和反拉普拉斯变换对核磁共振横向弛豫回波信号进行处理。结果表明,随着复合绝缘子运行时间的增加,其等效横向弛豫时间减小。因此,这种便携式单边核磁共振传感器有望用于复合绝缘子伞裙老化程度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目前绝缘子低零值检测方法漏判率高、操作繁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绝缘子串红外图像中绝缘子盘面和铁帽区域自动提取方法和状态识别模型.首先将现场拍摄的绝缘子红外图像进行灰度化处理、去噪、二值化;然后从二值图像中提取反映绝缘子的特征点集合;通过特征点对二值图进行角度校正;最后通过区域提取中的特定算法提取出绝缘子的盘面和铁帽区域.通过提取该区域内的绝对温度、纹理和相对温差率作为绝缘子状态识别的特征集.将用电压分布法测得的绝缘子状态信息作为输出向量,通过训练得到优化的识别模型,用于绝缘子状态识别.该方法经过了220kV试验验证,证实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何丽 《广东科技》2014,(24):66-66
主要对某500kV变电站35kV干式电抗器故障进行分析,根据干式电抗器故障现场情况和相应的保护动作信息与故障录波数据,研究500kV变电站35kV干式电抗器故障发生的原因。同时从35kV干式电抗器装置安装位置确定、调匝环部件选用、线测温装置与短路保护技术应用等方面展开分析,提出有效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邸龙 《科技资讯》2013,(33):119-120
覆冰在绝缘子中多有发生,研究不同覆冰长度对绝缘子电位的影响,对绝缘子除冰工作有一定指导意义。以110 kV复合绝缘子为例在ANSYS中建立其仿真模型,基于有限元静电场模型分析了不同的覆冰长度对绝缘子表面电位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洁净FXBW-110/100型复合绝缘子表面电位分布是极其不均匀的,覆冰长度小于60 cm时对绝缘子表面电位影响不大,覆冰长度达到70 cm时覆冰末端点位分布畸变严重,覆冰长度达到80 cm时表面电位分布的不均匀性得到明显改变,绝缘子表面整体电位发生严重畸,绝缘性能严重下降。  相似文献   

18.
为了给输电线路低压侧杆塔上的在线监测设备供电,提出了一种新型沿悬式绝缘子串进行电力传输的方法,以悬式绝缘子串作为能量传输的载体,将输电线路上在线取能装置获得的电能通过高频变换的方式传递杆塔一侧,通过实验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搭建了绝缘子串传输特性实验平台,并对频率、绝缘子串数量和绝缘子型号对传输效率的影响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以绝缘子串为载体进行电能传输具有较高的传输效率,如500 kV输电线路用30片绝缘子串传输效率为72.6 %,而220 kV输电线路用14片绝缘子串的传输效率可达91.27 %。由此可见利用悬式绝缘子串作为能量传输载体为杆塔在线监测设备供电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在电力设备与输送系统里,电力设备发热缺陷是引发电网事故的重要元凶,检查电力设备的运行情况是巡视人员检查的重要工作,鉴于输变电设备电压高、持续供电的特殊性,这就要求在不触及、不断电、不靠近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检测。红外测温诊断技术就是这样的一种先进的监测手段,它可以在满足以上条件的情况下实现对电力设备与输送系统的监测任务,可以有效地发现、处理和预防重大事故发生。本文就红外测温诊断技术的理论特点与运用做一个探讨,并结合该技术在500kV变电运行的实际应用,介绍一些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20.
利用位于湖南省电力公司500 kV输电线路上的绝缘子样品,研究典型区域悬式绝缘子的自然积污特点。根据历年来的气象数据、绝缘子每月的等值附盐密度和不可溶物密度的取样数据研究污秽颗粒粒径、降雨、季节性等因素对绝缘子表面自然积污的影响。同时,通过拟合得到了绝缘子清洗能力随降雨强度、降雨时间发生变化的指数方程。研究结果表明:黏附力和颗粒粒径直接决定颗粒在绝缘子表面持续积污的能力,且较小污秽颗粒更易于吸附绝缘子表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