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探月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表示:先前各科研院所研制的月球车带有盲目性“中国探月工程二期计划的核心——月球车的各项技术参数和需要完成的科研任务已经出台。下一步,将由全国范围内的科研单位展开公开竞争,制造‘中国版’的月球车。”目前,中国“嫦娥工程”月球应用科学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首次对外透露了月球车开发研制的消息。奔月“嫦娥”勘探月球结构据欧阳自远介绍,此次的月球车研制项目将采取在全国公开招标的方式,发挥各科研院所的优势集体完成,以提高我国航天技术的整体科研水平,为下一步的火星探测计划储备力量。我…  相似文献   

2.
李华 《科学之友》2006,(5):44-44
不久前,我国绕月探测卫星主载荷“光学成像探测系统”在中科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制完成,并交付国家探月工程应用系统总体部。此系统将搭乘我国“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卫星,飞行38万km后到达月球上空,为中国人拍下自己的第一张“月球标准照”。在我国探月一期工程即“嫦娥一号”绕月工程中,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承担了“光学成像探测系统”的研制任务。这套系统由2台具有独立功能的光学遥感设备组成,包括1台“CCD立体相机”和1台“干涉成像光谱仪”。作为“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卫星的主载荷,这套系统将参与我国首次绕月探测工程的科…  相似文献   

3.
楚月 《科学之友》2006,(5):39-39
据悉,我国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上的“相机”——主载荷“光学成像探测系统”已研制完成,并交付国家探月工程应用系统总体部。它将搭乘我国“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卫星,飞行38万km后到达月球上空,为我国拍下第一张“月球标准照”。  相似文献   

4.
《大自然探索》2005,(11):9-9
2003年,我国正式启动月球探测“嫦娥工程”,分“环绕、降落、返回”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环绕:向月球发射“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将用8—9天的时间完成从地球飞往月球的38万千米漫漫征程。飞行分为三个阶段:首先,“嫦娥一号”与运载火臂分离,通过变轨脱离地球轨道,进入地月转移轨道;随后,“嫦娥一号”  相似文献   

5.
今年,我国将正式启动探月工程,计划于2007年以前发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这将是中国航天向深空探测迈出的第一步。这一年,我们将从上到下组建各级指挥和技术系统,探月工程第一期任务中整个卫星和装载的仪器基本要能够拿出初样,所以,今年的工作具有全局意义,今年也将是我国实施探月工程中关键性的一年。“月亮上有一个广寒宫,广寒宫里住着一位漂亮的仙女嫦娥,嫦娥的身边有一棵桂花树和一只玉兔……”几千年来,这一古老的神话传说一直是中国人心中抹不去的想像和牵  相似文献   

6.
荣欣 《科学之友》2006,(5):39-39
代号为“嫦娥工程”的探月计划,将在2007年底迈出实现中国人千年“奔月”神话的第一步。近日,笔者从国防科工委月球探测工程中心证实,此前媒体报道的“第1次发射时间是在2006年12月”并不属实。有关负责人表示,对于想目睹“奔月”盛况的公众来说,可能还需要耐心等上一段时间。2  相似文献   

7.
张瑾 《科学之友》2004,(3):43-43
中国的月球探测计划一直备受世人瞩目,经过长期严密论证和充分准备,绕月探测工程终获国家批准。在正式开始实施之前,中国月球探测计划“嫦娥工程”关键技术攻关已取得重大突破。中国科学家经过精密计算和论证,目前已基本确定月球探测卫星的  相似文献   

8.
梦系广寒     
中国的探月工程自今年起开始实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将搭载的探月仪器已于4月2日开始研制,这些探月仪器有望首次探测到月球两极是否有水或者冰的存在。  相似文献   

9.
姚仰平 《科学通报》2024,(Z1):485-488
<正>2020年12月,我国首个月球采样探测器——“嫦娥五号”成功采集并带回地球1731 g月球样品,使得人类时隔44年再次获得月球样品,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战略的圆满成功. 2022年11月,美国“阿尔忒弥斯1号”成功发射,预示着美国重返月球计划正式开始. 2023年8月,印度“月船3号”探测器在月球南极表面成功软着陆.当今世界新一轮探月热潮正在兴起.根据《“十四五”规划纲要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  相似文献   

10.
陈悦 《科学之友》2006,(5):34-36
我国首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目前已经开始初样研制,“嫦娥探月”工程已进入实施阶段。 “嫦娥一号”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承担研研制,主要用于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关物质元素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目前这种卫星已经进入初样研制阶段。在该阶段,将有电性星和结构星这2颗初样卫星来承担卫星测试工作。 航天专家介绍,电性星的试验主要是用于一些带有电子性能设备的综合测试,结构星的试验主要是考核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整星上温度控制设计的合理性。这2颗初样星的结构制造现在已经完成,并开始整星测试。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嫦娥一号”正样卫星的研制,随后将进入卫星正样星的研制阶段。 此外,承担卫星发射任务的“长征三号甲”火箭目前己经投入生产。为了保证完成月球探测工程任务,科研人员对“长征三号甲”火箭进行了41项可靠性的设计工作,以提高其运载的可靠性。[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我国科学家利用“嫦娥一号”卫星绕月飞行一年间探测到的科学数据,已经获得多项成果。作为“嫦娥一号”的姐妹星——“嫦娥二号”卫星也处在正样研制阶段.预计将在2011年前发射。  相似文献   

12.
2006年2月10日,历时5个多月的月球探测工程标志揭晓,我国绕月探测“嫦娥工程”步骤向世人公开,预示着我国以月球探测为起点的深空探测活动将取得新进展。千百年来,月亮这颗离地球最近、最亮的卫星,吸引着人类去认识,去造访。千百年来“,嫦娥奔月”这个美丽的神话寄托着人类探索  相似文献   

13.
我国首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目前已经开始初样研制,“嫦娥探月”工程已进入实施阶段。“嫦娥一号”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承担研制,主要用于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关物质元素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目前这颗卫星已经进入初样研制阶段。在该阶段,将有电性星和结构星这2颗初样卫星来承担卫星测试工作。航天专家介绍,电性星的试验主要是用于一些带有电子性能设备的综合测试,结构星的试验主要是考核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整星上温度控制设计的合理性。这2颗初样星的结构制造现在已经完成,并开始整…  相似文献   

14.
《科学之友》2006,(5):44-44
“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预计在2007年发射,它将完成四大科学任务。首要目的便是为月球“画像”,也就是要通过各种手段获取月球表面影像和立体图像。此外,还包括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以及地月空间环境。我国的探月工程将分三步实施。首  相似文献   

15.
《自然杂志》2006,28(4):232-232
第36届世界空间科学大会2006年7月16至22日在北京召开,这是首次在中国召开的国际空间科学盛会。世界空间科学大会简称COSPAR(Committeeon Space Research)大会,是国际科学联合会理事会下属的一级国际学术组织,它是国际上在空间科学领域最有影响的综合性国际学术会议,与国际宇航联大会、世界数学家大会等齐名,每两年举办一次。大会的主题是“探讨空间科学与技术各领域的最新发展,交流空间科学与技术的最新成果,为空间科学与技术的国际间合作提供帮助”。会议代表来自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空间研究领域的世界名科学家,如“卡西尼计划”、“双星计划”、“星尘计划”、“嫦娥工程”的首席科学家。  相似文献   

16.
童民 《科学之友》2007,(6):16-17
目前,国内多家科研机构的月球车研制工作都进入了关键的技术攻关阶段,而前不久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牵头,我国自行研制的月球车原理样机在上海也揭开了神秘面纱。据悉,2007年下半年我国探月工程将跨出第一步——发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而5年后的2012年,中国探月工程第二期——软着陆器、月球车也将登陆月球。  相似文献   

17.
郑永春 《自然杂志》2007,29(6):311-372
北京时间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长征三号甲火箭托举着我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从三号甲塔架点火发射。11月5日上午11时,嫦娥一号顺利被月球“捕获”成为一颗绕月卫星。在经过三次近月制动后,嫦娥一号进入开展科学探测的工程轨道,随后将进行为期一年的对越科学探测。这是探月三部曲的第一步,也是中国空间探测历史上的新的里程碑。本文介绍了嫦娥一号从发射到2007年11月26日的每一次重要事件。  相似文献   

18.
江世亮 《世界科学》2005,(11):41-42
舒嵘这一阵非常忙,一周不到的时间里两飞北京,原定对他的采访时间只得一变再变。也难怪,这位现年35岁尚缺几个月的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的室主任、研究员,近一时期正在忙碌的事情与我国首次探月计划——“嫦娥工程”有关。周日的上午我们终于有时间在上海技物所第二研究室舒嵘的办公室里见面。  相似文献   

19.
2007年10月下旬,我国成功地发射了嫦娥一号探月卫星,举世瞩目。在随后不久,我国又提出了将于2009年与俄罗斯合作发射火星探测器的计划。这一系列的行动激起了国人了解太阳系甚至整个宇宙的欲望,一股探索太空的热潮正在悄然  相似文献   

20.
黄勇 《科学之友》2006,(5):38-38
南京仪器将探明月球元素 2007年,我国将发射一颗“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在轨道中绕月对月球进行1年的探测。谈及探月工程中南京所做的贡献,我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透露,中科院南京紫金山天文台承担了非常重要的有效载荷功能。该台研制的伽马射线谱仪将在2007年的“探月旅行”中,以查明月球上是否存在水及钛、镁、氦等重要元素的含量和分布状况。它将和X射线谱仪、光学成像仪等仪器协同工作,将月球土壤中的14种元素“一览无余”。此外,南京大学参与的重力场分析工作对绕月卫星的轨道也意义非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