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保护生物学概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保护生物学是一门年轻的综合性学科 ,其目的是研究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方法和途径 .在生态系统遭受严重破坏 ,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的今天 ,保护生物学显得尤其重要 .文章分析介绍了保护生物学的兴起与发展、主要理论架构和发展趋势 ,概述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各种保护途径 ,展望了保护生物学的发展趋势 ,为我国保护生物学的发展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参考 .  相似文献   

2.
保护生物学是生命科学中新兴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其目的是研究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方法和途径。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的共同财富,由于近几十年来人口数量的剧增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对生物资源的过度剥夺和对生物生活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已造成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和物种的灭绝,因此保护生物学显得尤其重要。本文就其内涵、研究热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等方面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3.
保护生物学已经是一个繁荣发展的领域了,但是,进一步发展支持这个学科的科学理论和技术,仍具有巨大的潜力。为展示在保护生物学科学研究中一些前沿研究的国际化贡献,剑桥大学出版社编辑出版了一套系列丛书,本书是这套系列丛书的第15本。  相似文献   

4.
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本文结合保护生物学的发展特点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等方面探索了保护生物学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运用保护生物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生境的破坏和逐渐片断化,越来越多的物种处于濒危状态,因此保护破碎生境的物种多样性就迫在眉睫.复合种群理论是当今国际数学生态学、理论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的一个主要研究前沿,并提供了保护濒危物种及种群的新的理论依据,也为生境破坏对物种造成的伤害做出预测和度量.本文首先对复合种群的已有概念、理论和模型做了全面的分析和总结;其次对复合种群生态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结合作者参与的研究课题,尝试对复合种群生态学的研究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保护生物学在中国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兆芬 《武夷科学》2003,19(1):205-210
本文简要回顾了保护生物学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并以中国政府对中国特产的一级保护动物白鳍豚、大熊猫、朱和扬子鳄所做的保护工作,揭示了保护生物学研究的综合性和我国在保护生物学工作上所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7.
重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重点实验室是经安徽省人民政府2003年批准,首批建立的安徽省重点实验室之一。该实验室植根于安徽省及周边地区丰富的生物资源,针对区域内许多重要动植物物种濒临灭绝和许多珍贵生物资源没能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等现状,以生态学博士点和生态学、植物学、细胞生物学三个硕士点为依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有植物珙桐的生物学特性、濒危原因及保护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珙桐是我国特有的单种属植物,为国家一级濒危保护植物。本文系统综述了珙桐地理分布,分布区自然状况,群落特征,形态解剖,繁殖生长等方面的生物学特性,并分析了其濒危原因,对珙桐的保护提出一和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大理学院东喜玛拉雅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成立于2007年9月,是在全球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尤其是对东喜玛拉雅和三江并流地区加强关注的形势下建立的。研究所以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为核心,是兼有科研组织、协调和交流功能的学术研究机构。在校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研究所已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保护生物学中心引进的3名博士构成研究团队核心,现有在职研究人员8人。  相似文献   

10.
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香果树的保护与利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刘军 《甘肃科技》2003,19(10):151-152
香果树分布于甘肃省康县、武都、文县的让水河等流域的峡谷中,均是单株或居群生长,海拔范围在600~1000m之间,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具有特殊的科学研究扣观赏价值,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及科学价值,为香果树的保护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城市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已倍受世人关注,成为当前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的热点领域之一。本从几个方面探讨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城市生态系统的关系及协调发展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人口数量的激增和人类经济活动的加剧使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就中国生物多样性的现状进行了概述,在分析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指出目前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存在的困难,提出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6项基本对策,旨在为保护人类赖以持续生存的共同环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采用生态学研究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技术,以滨海湿地鸟类等脊椎动物为研究对象,尤其以鹭科鸟类为主,研究动物多样性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分析鸟类繁殖生态及其关键环境影响因素,探讨滨海湿地鸟类食物链的污染物转移与富集规律,建立鸟类物种及性别的分子生物学鉴定技术,分析鹭科鸟类种群遗传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濒危物种的致危机制,以期促进生物多样性及其栖息地的保护.  相似文献   

14.
评述了中国,加拿大在草地生物多样性方面给出的定义及其重要性,探讨了保护和持续利用草地资源及生物多样性的利害关系。在中国和加拿大,草地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应归咎于将草草地大面积转为农田以及土地的错误管理,两国都已制定了生物多样性保护性国策,并且认识到全球性努力土该领域的必要性,长春研讨会作为一个范例,显示了国际合作在帮助某些国家确定及合理地解决草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普遍问题。  相似文献   

15.
GAP分析与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人为活动对区域生境干扰导致濒危物种数量不断增加,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面临的严峻挑战。为扭转传统保护思路难以适应现代生物多样性保护需求这一被动现状,人们开始采用一种基于景观和区域尺度的整体保护策略,GAP分析就是实现这种保护策略的主要支撑技术。该技术的核心是通过区域性的土地覆盖、物种分布和土地权属叠图综合分析,鉴别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保护空白”,进而为合理的区域性生物多样性保护设计和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以美国的GAP分析计划为例,详细介绍GAP分析的基本技术过程,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进展及相关技术应用的主要限制因素,并针对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关键问题,阐述了我国开展类似理论和应用研究的必要性、重点研究内容及其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效果。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管理涉及到很多方面,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场所──自然保护区的评价标准,保护区内的居民问题,偷猎、偷伐问题以及调动包括领导与群众在内的保护积极性方面就3国的情况作一介绍。管理的另外两个重要方面,加强科研及公众教育问题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利用传统知识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当前国际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从黎族传统生活方式、传统生产方式、宗教信仰和习惯法等方面,分别说明传统知识的内涵及其对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作用.本文还讨论了少数民族传统知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景观层次上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正在发挥重要作用,其实施应遵循三个原则:1)整体性原则:对保护区网络整体以及保护区外围进行生物多样性的整体保护,体现了景观地域的整体性和生态过程的完整性。2)干扰调控原则:通过资源的直接利用、投入以及景观内部结构调整,使生态格局和过程趋于协调。3)优先保护与景观保护相结合原则:兼顾热点区和景观基质的保护,体现整体与局部的协调互补。三原则是有机统一体,它们协调配合,才能有效实现生物多样性整体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19.
绿色基础设施(GI)是将土地开发与生态保护结合起来、以网络结构高效解决生态保护问题的精明保护策略, 并且通过评价生态保护优先级确保生态保护规划有计划、分阶段地实施。作者在阐释GI网络结构优势的基础上, 归纳了其评价保护优先级的标准和方法, 包括有效性、高效性和现实性3个方面因素, 兼顾生态、社 会、经济各方面的效益。GI将保护和开发相结合的精明保护理念、网络化的保护框架以及保护优先级评价的方法值得我国生态保护和规划领域借鉴。GI评价保护优先级的技术方法还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