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该文对民用飞机组合导航系统多传感器器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在飞行管理系统内按照各种导航设备定位精度的顺序,实现包括了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惯性基准系统(IRS)、甚高频全向信标(VOR)、测距器(DME)等机载设备的多传感器融合方法,为国产民机机载航电系统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王国强 《科技信息》2012,(24):369-369
一、引言 甚高频全向俯标(VOR)就是现代航空无线电侧向导航的一种地面设备。甚高频全向信标(VOR)与机载甚高频全向信标接收机配合,由机载VOR接收机可测得相对于地丽VOR信标台磁北的顿时针方向计算的角位移(疗位)。甚高频全向信怀应辐射带有两个独立的30Hz调制的射频载波.其中一个调制的相位应与观察点的方位角无关(基准相位),另一个涮制的相位在观察点处应与基准相位不同(可变相位),两个相位相差的角度即等于观察点相对于甚高频全向信标的方位。基准相位和可变相化的甚高频全向信标台的磁北方向上应为同相。  相似文献   

3.
无线电导航系统是航空电子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对无线电导航进行在线和总体调试时,往往需要多个地面台和机载设备提供激励信号,大大降低了调试的灵活性。主要以航空电子系统中重要的无线电导航系统(甚高频全向无线电信标、指点信标、自动定向仪和仪表着陆系统等)为对象,采用软件无线电技术,设计并实现机载无线电导航系统集成射频激励器,产生调试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激励信号,从而提高无线电导航系统调试的灵活性和效率。  相似文献   

4.
冗余技术可以提高通信系统可靠性。本文从时间冗余、数据冗余和设备冗余三个方面,并结合全向信标机(VOR)及战术近程导航系统——“塔康”,加以讨论,从中得出,利用冗余可以换取通信系统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甚高频全向信标是国际民航组织确定的标准近程导航设备,本文主要介绍了甚高频全向信标的工作原理、基本功用及多普勒效应在甚高频全向信标中的应用其发展趋势,通过对甚高频全向信标原理介绍,使我们能够对其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6.
民航飞机在飞行过程中,需要随时接收地面台发射的导航信号,以确定自己的位置。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多普勒全向信标机,其导航信号中的可变信号是通过多普勒效应产生的。通过分析多普勒效应的产生过程,结合全向信标机的工作原理,可以对全向信标导航信号的实现有一个概念性的了解。  相似文献   

7.
菲涅尔区(Fresnel range)是信号在视距传播收发天线之间进行传播时,所占用收发天线之间的一个较大非直线直线区域。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只关注最小(第一)菲涅尔区。本文就甚高频全向信标(VOR)设备的第一菲涅尔区(Fresnel range)进行相关定量讨论。  相似文献   

8.
王刚  周凯 《科技信息》2014,(12):120-121
民航飞机在航行的时候需要时刻从地面导航台接收导航信号,来避免自己偏离了航道。至今在我国投入使用最多的就是多普勒全向信标导航设备,其导航信号的可变相位信号就是由多普勒效应产生的。本篇文章通过分析多普勒效应结合全向信标的用途和基本原理来进一步了解多普勒全向信标。  相似文献   

9.
民机上安装的无线电导航系统,例如测距器,甚高频全向信标和航向信标等,在天线布置和飞行试验中均会涉及无线电信号的障碍物遮挡问题,而菲涅尔余隙原理适用于无线电信号绕射的损耗计算。本文对该原理在民机无线电导航系统中的应用进行简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通过研究飞机在低可见视程条件下的进近问题,力图充分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能力,使机场在不需要更新陆基无线电导航系统的情况下从I类盲降标准提升到II类及以上的相同或可比拟的运行标准。通过对某航空公司飞行数据的分析,为提高飞机进场水平导航精度和完好性,提出了组合应用差分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和仪表着陆系统ILS(instrument landing system)下滑道的进近体制模型,即为GILS(GNSS and ILS-glideslope)进近系统。利用Kalman滤波的方法,将仪表着陆系统数据和差分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数据融合,通过数学建模,仿真模拟飞机进近航迹。仿真和实际验证试飞数据表明,该方案可有效提高飞机的水平导航精度和完好性水平,有潜力将CAT I标准提升为类CAT II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测距仪DME/DME地面台的布局模型,利用几何精度因子(geometric dilution precision, GDOP)进行导航精度的仿真。首先分析了DME单台无线电传输的最大直视距离,给出了DME/DME组合定位的布局模型。然后推算GDOP的算法公式,并且对布局模型的导航精度进行MATLAB仿真,在1 200 m飞行高度层上分别对不同地面台数量进行说明。仿真结果表明,DME/DME地面台布局模型可以达到最优的多重覆盖并且GDOP表征的导航精度满足要求,GDOP随导航台数量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2.
多普勒全向信标/测距(DVOR/DME)是民航导航台运用最多、最广泛的设备。由于早期澳大利亚AWA公司生产的VRB51D/LDB101设备在很多机场、航路导航台使用的时间均基本在10年以上,目前面临新设备VRB52D/LDB102与老设备交替运行保障的问题。该文从充分利用硬件资源、做好维护保障的思路出发,研究了新、老两代设备组件的通用性问题,将经过测试的结论提供给广大维护维修人员参考,以实现维护成本的最低化和资源运用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3.
测距器DME主要用于测量飞机到地面台之间的距离,用于飞机的航路导航及进场着陆引导,用户对其系统的测距精度要求比较高,因此研究干扰测距器测距精度的原因及其改善方法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实际运行的经验,多路径干扰是影响DME测距精度的最主要原因。另外,也有一些其他因素也会引发测距误差,比如:设备给出的固定延时不稳定,应答器所接收的信号幅度不固定等。该文主要分析了这些因素的具体干扰途径及其相应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4.
GPSL5信号作为GSP现代化的一部分,是专为民用航空而设置的,它与我国北斗星导航系统所用的B2a信号共用同一频段,共同组成未来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L5信号面临已有航空无线电设备的干扰,其中测距仪设备(DME)对GPS L5和B2a信号所在频段造成了不可忽视的脉冲干扰.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对消的DME干扰抑制方法,充分利用机载DME天线所接收到的信息,对机载GPS接收机中的DME干扰进行估计和重构,进而进行抑制,避免了传统方法造成的数据损失问题.  相似文献   

15.
杨江 《科技资讯》2011,(18):78-78
机载自动定向机可通过接受地面各地的民用中波无线电广播电台或专用的地面导航台NDB(无方向信标)的信号来实现对飞机的导航,且具有结构简单、可靠、使用方便等特点,所以,至今仍为各种飞机必备的一种无线电导航设备。  相似文献   

16.
在精密测距系统(distance measuring equipment/precision,DME/P)测距记忆环节中,为提高预测精度,分别用AR(p)模型和卡尔曼滤波代替传统的动态记忆方法来预测记忆时间内的飞机距离值.为增加运算的实时性,对卡尔曼滤波用分段循环卡尔曼滤波的原理进行化简.仿真结果表明:2种方法均能准确...  相似文献   

17.
伍维甲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13):3615-3620
本地监测系统可以增强卫星导航系统的性能以满足航空用户的需求。针对目前单接收机本地监测系统在进近着陆应用中各导航性能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接收机的本地监测系统完好性监测算法。该算法考虑了地面接收机故障对用户安全造成的影响,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完好性。另外,该算法通过利用既有的增强系统完好性信息,改善了系统对本地差分修正误差的监测能力;并且通过使用卫星信号双频观测量,提高了用户的观测精度。上述优化可有效降低保护门限值,最终达到提高系统可用性的目的。应用该算法增强北斗卫星导航(区域)系统,可在我国及周边地区满足I类精密进近的性能指标要求,并且平均可用性达到95.57%。  相似文献   

18.
<正>引言在人类社会活动中,80%以上的信息与"位置"和"时间"息息相关。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是天基PNT系统,用来提供时间/空间基准和所有与位置相关的实时动态信息,具有定位、导航、授时等功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卫星导航系统基础部分,包括卫星、地面测控站、地面增强系统,受投资规模和安全性影响主要由国家和政府负责投资建设,当前,全球有四大  相似文献   

19.
THALES公司全向信标/测距仪设备的远程监控方式单一,仅仅依靠专线直连的方式连接监控室的监控电脑。该文利用现有的资源,及时优化现有的连接方式,将华东空管局虹桥导航室的本地直连拓展连接方式推广使用到虹桥机场本场全向信标/测距仪合装设备。同时,通过优化设置,使专线直连方式与这一种连接方式能够方便地互相切换,并将这一连接方式作为专线直连方式的备份,消除连接方式单一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20.
塔康系统作为我军主用的战术空中导航系统,是能够实现点源定位,而且性能可靠的传统陆基无线电导航系统,在战术编队、航路导航及归航引导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当前卫星导航系统应用存在抗干扰性差,抗毁能力弱的现实条件下,发展能够降级使用的备份无线电导航手段具有迫切性和现实性。而开发利用塔康系统作为备份的前提是使其具有较高的导航定位精度。设计了一种新型测距信号,利用其自相关特性提取关键的定时信息,实现塔康定位精度的提升。在信号格式、测距精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新的信号形式能够在理论上有效提升塔康测距精度。在新体制信号的基础上分析测距效果,进而提高塔康导航系统的战技性能,并为新一代测距技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