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谐波传动轮齿的相对运动在柔轮壳体空间弹性变形条件下属于空间共轭运动,空间共轭理论是决定其运动与力的传递及综合性能的核心因素. 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伴方法的谐波传动空间共轭运动模型. 通过壳体的半无矩理论及各构件间的运动关系,建立壳体中性层母线的直纹面运动方程;根据准不动线条件与中性层母线的直纹面运动,推导出谐波传动轮齿的瞬轴面方程.采用空间运动的相伴方法研究瞬轴面与共轭齿面之间的内在联系,以瞬轴面为原曲面、刚/柔轮齿面为相伴曲面,推导出刚性齿面空间相伴运动的共轭条件式,形成空间相伴运动的共轭模型. 将啮合点的相对运动转化为绕瞬轴的螺旋运动,分析瞬轴与啮合点法矢的关系特性;将空间共轭运动退化为平面共轭运动,分析空间共轭与平面共轭的约束特性;将啮合面约束为准不动面,分析准不动面条件下的空间共轭运动特性. 从实例仿真分析可知,谐波传动刚性轮齿的平面运动是空间运动退化后的一种特殊运动,谐波传动退化后的空间运动与平面运动一致,这验证了本文所述空间共轭模型与运动特性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包络蜗杆分度凸轮机构的啮合原理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首次提出了包络蜗杆分度凸轮机构的基本构思,即将业已成熟的蜗轮蜗杆(及齿轮)传动原理与技术,引入到分度凸轮机构的研究中,建立了包络蜗杆凸轮副的运动几何模型;并针对柱形面状的分度盘轮齿廓面(如渐开线柱面),讨论了其共轭曲面的形状与特征、接触线分布规律、共轭的界限条件、诱导曲率等问题,奠定了此类机构的理论基础,为分度凸轮机构装置的设计与制造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对数螺旋线齿锥齿轮齿面的形成及传动原理(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空间双参数曲面族包络理论推导了对数螺旋线齿锥齿轮的共轭齿面方程,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对数螺旋线齿锥齿轮齿轮副啮合过程中齿面上的啮合线和接触线,并借助将曲面接触问题转化为曲线接触问题的研究方式,对齿轮齿面形状、特性等进行了充分的论证,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对数螺旋线齿锥齿轮的共轭齿面也为对数螺旋曲面,从而进一步证明了该种新型齿轮传动应用于工程实际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数字化共轭曲面理论的数字齿面共轭求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数字化共轭曲面理论和方法,根据啮合传动的规律,应用自行研制开发的共轭曲面求解软件Conjugater1.0.对直齿面和鼓形齿面的数字化共轭曲面求解分别进行了研究.可为各种齿轮的数字化啮合分析、模拟仿真以及数字加工技术提供理论和技术分析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微分几何的方法给出了一种曲线的分类法。将非直线的曲线按其从可展曲面分为柱面曲线、锥面曲线和切线面曲线三大类,并证明了这三类曲线的曲率及挠率特征。讨论了Bertrand曲线与广义螺线的分类问题,提出了Bertrand曲线与柱面螺线的又一充要条件,并进一步讨论了切线面曲线及其对应曲线问题。  相似文献   

6.
对数螺旋线齿锥齿轮齿面的形成及传动原理(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提出了一种新型锥齿轮-对数螺旋线齿锥齿轮传动形式,并以基曲线和基曲面滚动原理为基础,结合对数螺旋线极坐标方程,分析了对数螺旋线以及对数螺旋线齿锥齿轮齿面的形成过程,建立其了齿面方程.结果表明:对数螺旋线齿锥齿轮传动作为一种新型的锥齿轮传动形式在几何理论上可行.其齿面的形成过程及方程的确定为进一步分析研究建立该种齿轮传动的啮合方程、共轭齿面方程奠定了数学基础,为研究这种新的锥齿轮传动形式的传动原理提供了理论上的保证.  相似文献   

7.
根据联轴器工作原理,结合空间坐标变换理论、共轭曲面求解理论及正交非圆面齿轮副传动原理,提出端曲面齿联轴器这一新的结构形式,建立端曲面齿联轴器求解的共轭坐标系,推导端曲面齿联轴器的端曲面参数方程,生成端曲面;结合端曲面齿齿盘的几何参数设计理论,采用"共轭截线投影法"新型齿面生成方法,通过solidworks软件对端曲面齿齿面进行几何求解,获得端曲面齿联轴器的连接齿面及十字轴式端曲面齿万向联轴器的三维实体模型;将端曲面齿联轴器应用于冶金等工程设备中,验证端曲面齿联轴器几何设计方法的正确性和在工程应用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设计的工程曲面是以定长椭圆为母线,在平面上以两条互相垂直的直导线上运动而构成的.这种曲面形状、范围完全由母线的几何形状确定,其工程数学特征强,力学工作性质好,构成完全理论化.工程曲面工艺构造简单,施工方法容易、造型新颖,具有美观性及欣赏性.这种工程曲面可用于建筑景观的屋顶设计、大型会展中心及大型体育场馆的网壳造型等,特别适用于多穹顶的大屋顶造型与建造.  相似文献   

9.
共轭曲面数字仿真原理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数字仿真技术解决复杂曲面共轭的特殊问题,探讨共轭曲面原理的离散化理论.将共轭相切条件改变为最小条件;将共轭方程改变为数学规划方程;讨论了最小条件与共轭条件的联系及差异、仿真解的性质、接触区域等一系列基础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为了分析渐开线圆柱蜗杆斜齿轮传动的宏微观啮合特性,依据微分几何和啮合原理,基于卡姆士定理和媒介齿条的传动性能分析方法,构建渐开线圆柱蜗杆与媒介齿条、媒介齿条与渐开线斜齿轮的啮合关系,分析共轭齿面在接触点微观邻域内的曲面特征,推导并建立传动副瞬时理论接触点、实际接触椭圆、最大接触应力及重合度等宏微观啮合特性分析模型,并对某汽车座椅水平调节器上的渐开线圆柱蜗杆斜齿轮传动副进行宏微观啮合特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渐开线圆柱蜗杆斜齿轮传动副为瞬时理论点接触,齿面变形实际呈椭圆接触,接触轨迹分布于轮齿中部,接触椭圆的长半轴沿接触轨迹垂直方向,接触应力较大、重合度较小且与齿轮传动相近,适用于轻载场合。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机构的组成原理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多相凸轮式活齿减速器,论述了这种活齿减速器的传动原理和基本特点。应用共轭齿廓的性质定理导出了主、从动轮理论廓线间的基本关系式。文末对主、从动多相凸轮的廓线设计问题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为了准确描述塑性与损伤在不同耦合状态下材料的本构关系特性, 将塑性与损伤视为具有耗散特征的内变量.在不可逆热力学理论框架下基于正交准则和极值原理, 阐述内变量演化律的数学表达和流动法则特性,同时利用相应的实例展示了分析推导过程并验证了理论结果的正确性.结果表明: 在一阶齐次条件下, 强耦合状态内变量演化律表示为对称矩阵与对偶广义力的乘积, 弱耦合状态则表示为对角矩阵与对偶广义力的乘积; 同时在利用热力学极值理论推导演化律方程的过程中, 强耦合状态下所有内变量服从同一屈服准则和广义流动势函数,弱耦合状态下各内变量具有独立的屈服准则和流动法则.  相似文献   

13.
飞机表面结冰改变飞机的飞行动力学特性,严重威胁了飞行安全,因此飞机防除冰技术对于安全飞行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飞机结冰的基本原理、类型、影响等,综述现有的防除冰技术的方法及优缺点对比,其次详细综述了超疏水材料的润湿性模型、机理等,同时对超疏水材料研究现状进行了全面综述并对其特定条件(超疏水特性失效)进行分析,特别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其次在单一防除冰系统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复合型防除冰系统,并对几种复合防除冰系统进行介绍且将其与单一防除冰系统进行对比。此外,针对超疏水材料应用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回路热管+超疏水材料相结合的飞机防除冰系统。最后,就超疏水表面与复合型防除冰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展望,认为主被动复合型防除冰系统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理论上较详细的分析了传输线变压器的工作原理、传输线特性、频率特性,及大功率容量特性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5.
运用弹性共轭曲面原理基本理论,研究了已知一个弹性共轭曲面而求解另一个与之对应的弹性共轭曲面的求解方法.所提出方法对于内外齿轮啮合、齿数差异较大齿轮啮合等弹性共轭曲面问题的求解,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针对应用可控硅供电的原动机模拟,系统地阐明了透平自平衡特性模拟原理和基本方法,提出了模拟发电机工作在不同工况下原动机特性模拟的新原理,并采用了非线性控制元件,解决了原动机模拟长期存在的问题,实验结果证明了本方案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非均匀B样条曲面的DTM内插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非均匀B样条曲面在数字地面模型(DTM)内插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首先探讨了非均匀B样条曲面基本理论及其最小二乘解法,然后提出了基于非均匀B样条曲面的DTM内插算法,最后利用提出的B样条算法与目前一些常用的内插算法,对数学曲面与实际地形进行了试验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B样条算法具有良好的精度和稳定性,能较好地改善在构建DTM时常出现的“梯田”现象.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共轭曲面原理为基础对旋转共轭曲面进行了理论分析,从包络面出发推导了表面为圆柱面的旋转共轭曲面方程、接触线方程。对共轭曲面,接触线进行了计算机绘制,并且对圆钢矫直机辊子和圆钢的共轭运动进行了计算机模拟。从而可以直观地考察所设计的共轭曲面的正确性和啮合情况,探索修改辊面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正>本文介绍了石蜡-铬复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这种复型的步骤包括木材样品准备、铬投影、碳喷镀、蜡支持、溶去木材及蜡层。试验以杉木、臭冷杉、马尾松为试材。观察结果说阴,用于透射电镜的复型技术是研究木材细胞壁表面形貌的一种具有高分辨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